中國故事式的人物形象塑造 ——評《塞上風雲記》主人公呂俊傑

2020-11-28 大好河山悅讀

中國故事式的人物形象塑造——評《塞上風雲記》主人公呂俊傑

李景澤/文 河北北方學院文學院教師

呂俊傑赤著腳仰在躺椅上,旁邊魯先生出口成章,盼呂俊傑也能吟誦一番。呂俊傑只喚「糕」、「粥」地伺候著,不耐煩時,便一通「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魯先生有些氣惱,將書往桌上一拍,訓斥道:「五少爺這般不思進取,又怎能像孫康一樣,未來有所作為呢?」這是電視劇《塞上風雲記》第一集的開場畫面。魯先生的這句話也為本劇埋下一個伏筆,那就是紈絝子弟呂俊傑究竟能否迷途知返、有所作為!

優秀的影視劇總有其獨到的人設。《塞上風雲記》以一個上揚的事件開端。呂俊傑仗著家族的顯赫和父親的寵溺,在張家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行為處事全靠心情。肆意在大街上撒錢,自掏腰包請大家看戲;姑娘主動上門要嫁給他,劣馬被其一誇就變成良駒。呂俊傑過著整個張家口人豔羨的日子。不得不說,創作者極善對其「天堂之路」式的塑造。但正是「爬得越高,摔得越疼」,當呂俊傑的父親被瞿大宅和呂俊山氣得暴斃身亡時,呂俊傑的庇護傘瞬間傾覆。家產被呂俊山一人霸佔了不說,他自己也被誣陷謀殺、慘遭通緝,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場。呂俊傑的生活由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天堂之路」不在,「地獄之途」開啟。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作為「故事許下的諾言」,即一個必需呈現的場面,無論是「天堂之路」時的春風得意,還是「地獄之途」時的慘不忍睹,呂俊傑到頭來都一定得取得成功,否則這個人物就是靜止的——誰又會願意看一個踟躕不前的主人公呢?重點是他要怎麼前進、怎麼取得成功。從劇作的角度來說,主人公的成功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這是一個標準的故事設計。也就是說,主人公有一個願望後,他想要實現這個願望,就必然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阻礙。難的是這願望如何設計、阻礙又如何設計,這是打破常規,體現故事獨特性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是當下影視劇市場的熱門話題。何謂中國故事?它不能是哲學、社會學、民族學、歷史學、美學等領域下的中國元素的機械植入與添加,而必須呈現出一定的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可通過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點表現出來。呂俊傑無疑是中國故事式人物的代表之一。

在「地獄之途」結束後,呂俊傑的願望開始顯現。他帶著布魯德等人不顧寒冬臘月,冒著生命危險走草地去庫倫,希望能把運來的商品賣個大價錢,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眼看著就要大功告成時,卻被他的一生之敵瞿世年告發,尚在通緝之列的呂俊傑無奈鋃鐺入獄。去庫倫,是呂俊傑試圖找回自己、證明自己之舉。一如他在杆子老巢,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把手弄傷後的真情流露:如果他以前能跟魯先生好好識文斷字的話,也不至如此。

庫倫之行讓呂俊傑大開眼界,張庫大道在本劇中首次亮相。這條從張家口通往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託),並延伸到俄羅斯恰克圖的貿易運銷線,始於明,盛於清,全長1400多公裡,素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經商有道的呂俊傑有了聚義興後,首個願望就是振興張庫大道。他先是排除瞿世年的幹擾,贖回呂家商隊,以原來的價格租用給各家商戶,保證運銷線的運轉。接著又在張庫大道上興建商臺,試圖為來往的商戶提供飲食和住宿,保障他們的生活供給。可以說,呂俊傑的儒商風範初見端倪。他不像瞿世年等商人那樣以功利為最大追求目的,而講究的是達則兼善天下。他有對社會發展的崇高責任感,有救世濟民的遠大抱負和憂患意識。這一系列的人物品行,均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物質與精神文化體現。

之後,呂俊傑的願望又經歷了兩次較大的輸出。一次是興建鐵路,其初衷緊隨張庫大道,不僅是為了提高運貨量、繁榮張家口,更重要的是使萬商來口,說白了就是招商引資,讓張家口成為海內外重要的商埠。創作者在這裡獨具匠心,將歷史上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大事件——京張鐵路的修建,與呂俊傑的人生經歷巧妙融合,使其形象更加具有民族性。另一次是抗擊日寇侵略。日本帝國主義蠶食東北後,瞿世年徹底成為日本人的走狗。張家口危矣,華北危矣,為了保家衛國,呂俊傑捐款捐物,甚至將旗下所有的工廠改為軍工支援抗戰。這是創作者善於塑造中國故事式人物的又一高招——將呂俊傑置身於歷史的大浪潮中,使之與人民大眾血脈相連,凸顯出他崇高的民族氣節,其人物形象得到進一步升華。

相關焦點

  • 電影如何建構國家形象? 專家強調人物塑造重要性
    中國影協主席、著名導演李前寬日前在中國影協舉辦的「中國國家形象的影像塑造」研討會上開門見山地表示,「這個人可以是一個母親、一位工人,也可以是一個農民、一位警察,哪怕他再平凡、再普通,只要他是可信的、可愛的,就無妨他成為中國國家形象的代表。人物塑造是電影的立本之魂,很多急於表現中國國家形象的影片之所以沒能起到宣傳效果,正是因為它忽略了對人物的塑造。」
  • 從葉文潔看《三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香中別有韻,靜待百花開
    2015年8月,《三體》獲得世界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科幻類文學獎項——雨果獎,成為中國科幻界的盛事。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將劉慈欣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科幻作家推向了全世界,還在於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內科幻創作的發展。可以說,《三體》成就了劉慈欣,同時也帶動了21世紀的中國科幻文學。它似乎讓中國科幻作家看到了某種不再遙遠的希望。
  • 主人公的「壽命」——淺析《黑狐》主人公的塑造
    題圖攝影:王元紅在看電影,特別是看電視劇的時候,人們總是為主人公遇到的危險而捏著一把汗,可我卻冷得像塊石頭,一點都不擔心主人公會在這個時候死去,所以我總是入不了戲,也總是看得了無生趣。把假的當成真的,會有很多樂趣在裡面。
  • 試論電視劇《歡樂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這部以都市女性為題材的電視劇圍繞五位性格迥異、來自不同階層、擁有不同出身背景的女性講述了她們的愛情與生活,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謂是相當的成功,本文筆者就對《歡樂頌》中的人物塑造展開論述。 關鍵詞:歡樂頌;電視劇;人物形象;都市女性;性格;背景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5-0000-03 電視劇在這個多元化思潮匯集的社會背景下成為了文藝作品的主要力量,每一個電視劇創作者都要思考如何為為時代凝神聚氣,傳遞積極正向的精神和意識。只有無愧於時代的電視劇作品才能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
  •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之神態描寫
    司空圖在《詩品·含蓄》中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即表明作詩貴在含蓄,如此方韻味無窮,而這種方法,其實也可以運用到塑造人物形象上哦!我們都有喜怒哀樂等情緒,而神情則好比我們思想情緒的晴雨表。魯迅先生對祥林嫂的神態進行了生動形象地描摹刻畫,抓住了其臉色、眼神等面部變化,並有序串聯起來,成功地表現出祥林嫂在歷盡人生苦難後的可怕頹廢的形象,令讀者同情不已。神 態 描 寫 小 細 節 在確定好人物的神態狀態後,還要通過觀察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將其細緻地表現出來。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02、人物塑造:特殊的對白方式,勾勒出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傳達出影片的親情哲學①對於主人公良多:多層次的人物對白和心理活動,塑造出他堅守夢想和自尊的人格形象。良多在對白中,多次流露出對夢想的不舍以及堅守夢想的自尊。
  • 如何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讓主人公上路
    一個最傳統的方法是「讓主人公上路」,然後在路上遭遇各種光怪陸離的奇遇和人物。最典型的比如《奧德賽》和《埃涅阿斯紀》,這兩部史詩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上路方式:奧德修斯註定要回到故鄉伊薩卡,目標非常清晰;埃涅阿斯離開特洛伊後並不知道自己去哪裡,他不止在創造著故事,也在不停地塑造著自我。
  • 頂級文學家塑造的人物會失去控制
    《黑暗森林》的整個格調是偏沉重的,但是裡面有一個小插曲引起了我的興趣,就是小說的主角羅輯愛上了一個自己虛構的人物,而這件事導致了他與現實中的女友分手。羅輯曾有個女朋友,叫白蓉,是一名寫青春小說的業餘作家,小有名氣。既然能被稱為作家,不管業不業餘,總該是有兩把刷子的。
  • 網絡小說人物塑造注意要點
    你所寫的故事情節必須要緊緊圍繞主要角色來展開,為塑造角色形象服務。故事情節的取材是不同的,可能今天你的女主還在宅門大院,但是過幾天你的角色入了皇宮,之后角色可能又去闖蕩江湖……(二) 主角與環境故事背景的不同塑造了不同的氣氛和節奏感,但主要角色的定位需要保持一致。
  • 星辰文藝丨於作梁:電影《絕密工程》的人物塑造
    電影《絕密工程》講述了五十年代末,為了應對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十萬工程兵隱姓埋名,奔赴茫茫戈壁灘為「兩彈一星」工程建設基礎設施的故事。電影通過對單個人物的塑造、人物關係的連結、英雄群像的展現,讓觀眾跟隨人物所見所言所為走進歷史背後的故事,深刻感受「兩彈一星」精神。
  • 《中國機長》,用影片塑造現實版的中國航空英雄
    打開電視,裡面比較醒目的位置,出現了《中國機長》這部電視,懷著好奇心點開,猛然發現,原來這部類似紀實的電影,卻讓人如此震撼,真正演繹了中國的航空英雄最真實最感人的一面。對於觀眾來說,經過原型故事改編而成的《中國機長》作為國慶檔的獻禮電影,這場電影有著非常感人的畫面,電影的代入感十分強烈,因為有很多細節的刻畫,能夠讓觀眾感覺更加新鮮,加上感人的故事架構,讓觀眾期待的同時,心情也會隨著劇情來忐忑不安,時刻為居中的主人公來擔心其生命安全。
  • 陳玉福:談影視文學中反面人物的塑造
    因此,我們塑造好作品中的每一個反面人物,就是在以迂迴的方式展現我們的正面人物,讓故事在張力中不斷向前推進,這就是影視文學的「戲」點。很多作品之所以無法上映,就是因為反面人物沒有塑造成功。因此,塑造好反面人物是影視文學創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 《西廂記》中崔鶯鶯人物形象
    你好,我是當歸姑娘,今天我想從詩詞和細節方面來看崔鶯鶯這一形象。塑造人物形象在《西廂記》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實甫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以細節描寫和詩詞刻畫為手段,不僅塑造出了一系列生動、豐滿、典型的人物形象,還推動了情節發展,謳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題。在《西廂記》中,詩詞刻畫和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 從故事來源、開頭、和結尾來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
    他通過塑造人物形象,通過故事情節反應社會現狀。電影、電視業發展之後,很多優秀的小說都被改編後搬上屏幕,尤其是一些長篇小說,被改編成三、四十集的電視劇,看得讓人直呼過癮。但是屈原《卜居》中曾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的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同樣小說也是,長篇小說有長篇小說的優點,短篇小說有短篇小說的特色。
  • 軍事影視中英雄形象的傳播價值探討
    提 要:我國電視藝術工作者以軍事史實為創作背景,在不同歷史時期塑造了許多富有時代特色的英雄人物。但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還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努力改進,不斷提高英雄形象的傳播價值。
  • 現在流行重複IP《海上風雲記》秦麗李依玲玩穿越
    《海上風雲記》劇照《爸爸快長大》劇照網易娛樂1月28日報導  由美女製片人秦麗製作的、新銳導演李印執導的大型民國傳奇劇《海上風雲記》正在橫店大雪紛飛中拍攝而《海上風雲記》是秦麗第二部製片人作品,也是她繼《爸爸快長大》之後同時擔綱製片人和主演的作品。《爸爸快長大》中秦麗和李依玲分飾奶爸三人組中「孫強」和「大楠」的媳婦「馮晶晶」和「陸曉婷」,由於丈夫是鐵哥們兒,她倆便順理成章成了婚後閨蜜,馮晶晶直率幹練,曉婷簡單可愛,她們一樣經歷了與丈夫磨合到矛盾爆發到皆大歡喜的過程,女人是男人的學校,教會奶爸們在家庭和事業的風雨中堅強成長。
  • 專訪盧星宇 人物背後總有故事,讀懂人性才能塑造完整角色
    每一年都要經歷各色人物的喜怒哀樂,每一年都要融入不同的靈魂當中,今年同樣如此,工作滿滿的一年也註定又會是辛苦的一年,不過正如他所說,雖然辛苦,但是樂在其中!卡司專訪超級卡司:古裝宮廷大戲《大唐榮耀》正在熱播,在劇中您飾演的是反派角色史思明,在您的演藝生涯中已經塑造過不少反派人物了,對於這一類形象您都是怎樣把握的呢?
  •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重磅推出,看「小人物」匯聚大能量
    該系列短視頻通過人物訪談這一主要表現形式,加入大量的航拍、跟拍與人物特寫,在真實、細緻地記錄了數個扶貧一線人物典型的同時,也全面、立體地展現了脫貧攻堅這一宏大主題。脫貧戰場上的波瀾壯闊、追夢路上的砥礪前行,在數位主人公繪聲繪色的動情敘述中盡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引發了觀眾的共情共鳴,讓那些歷盡磨難與考驗的歲月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 《二十不惑》:貼合實際的故事,讓人物更加鮮活
    的確,在塑造浪漫這一方面,偶像劇做到了極致,並且滿足了我們的幻想。但是看多了偶像劇,也會出現審美疲勞。所以,當一部題材新穎,貼合實際的劇出現時,更能吸引觀眾。《二十不惑》以一個女生宿舍的故事展開,她們是二十歲女生的群像,也是二十歲的年輕人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