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看到宇宙邊緣呢?

2020-09-05 甩跟科普

宇宙很大,大到無法想像,而我們人類又這麼渺小,那我們又是如何看到遙遠的宇宙的呢?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說了,用望遠鏡不就能看到了嗎?其實並不是的。

你想呀,在宇宙中有那麼多天體,離我們又是那麼的遠,肯定有被擋住的吧,也肯定會有太暗看不見的吧,那麼對於這樣的天體,或者那麼大的宇宙,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看呢?

一、地面光學望遠鏡

眾所周知,地面上如果天氣好的話,肉眼就可以觀測到非常好的星象,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觀測,就需要藉助天文望遠鏡的觀測了。

1608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第二年,著名的物理學家伽利略首次的使用望遠鏡去觀測天體。

而我們現代人所用的天文望遠鏡,大概可分為三種,分別是折射式望遠鏡、反射式望遠鏡還有折反射式天文望遠鏡。而這些望遠鏡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的光的折射和反射現象,從而放大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像。但是呢,今天我們不過多解釋這種傳統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當然這種傳統的光學望遠鏡在人類的天文學歷史上也佔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牛頓式反射天文望遠鏡。

1845年,威廉赫歇爾通過反射式望遠鏡發現了天王星,還通過觀測,證實了銀河系的恆星分布是扁平狀的。

1917年,胡可望遠鏡建成。通過胡可望遠鏡,愛德文哈勃發現了仙女座星雲,正式由大量恆星組成的,其距離也遠大於銀河系,也知道了這銀河系還真是天外有天。

當然了,即使這麼大的天文望遠鏡,想要看到極其遙遠的宇宙空間,那也是難上加難的。就在這個時候,人們發現了一種可以幫助人們看到更遠距離的現象,這個現象也是停留在光學層面上的。

二、引力透鏡現象

其實在宇宙空間中,光線也並不都是沿直線傳播的,就好像凸透鏡對光線有著匯聚作用一樣。


通過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我們發現引力和質量會使時空發生彎曲,而這種彎曲就會造成光線在空間中的傳遞發生彎曲,這種現象,就被稱為引力透鏡現象。

在極其遙遠的宇宙空間中,恆星發出的光,再通過一些引力極大、質量極大的天體或星雲時,光線就會聚集,使得人們通過望遠鏡看到的像又會被放大好幾倍。當然,僅僅利用這種天文現象進行觀測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比如說,強引力透鏡一般會形成多重像或者光弧,而弱引力透鏡,大多數情況也僅僅是在統計學上,改變背景源的形狀和數密度。

遙遠空間發出的光,一樣會被遮擋和幹擾,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三、紅外線觀測和射電天文望遠鏡

雖然,天體發射的光線也是可見光,會被其他天體所遮擋。無論是我們在地球上所使用的光學望遠鏡,還是利用引力透鏡現象達到的觀測目的,都是建立在可見光範圍內的。這時人們就想了,可見光範圍內看不見,那就試試紅外線吧。


天文學家就把波長放到0.75-1000微米,也就是紅外線的波段,進行一下紅外觀測,就能夠獲取一些可見光觀測不到的信息了。比如說暗物質、宇宙起源,這些都需要紅外觀測的幫助了。

近30年,紅外天文也是蓬勃興起,而如果我們把波長放到更遠的位置,到了無線電波波段,就存在一種對天文觀測影響更大的無線電波了,天文學上管這個就叫做射電波。而這些用來探測射電波的儀器,我們就統一稱之為射電望遠鏡。

雖然,射電望遠鏡叫做「望遠鏡」,但是它卻並不完全是望遠鏡,有的長得像雷達,還有的長得像個盆一樣。


四、空間望遠鏡

當然了,無論是紅外觀測還是射電望遠鏡,其實大氣層的幹擾都是相當嚴重的,大氣層要先吸收一大部分的電磁波。為了避免大氣層的幹擾,我們要麼找一個環境比較好、海拔比較高的地方,要麼就把它發射到外天空去,這個被發射到外太空的望遠鏡,就叫做空間望遠鏡。

比如說,大家所熟知的哈勃望遠鏡,它就是一個空間望遠鏡。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說紅移現象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在加速膨脹的,因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當中誕生的。隨著宇宙的加速膨脹,我們觀測到的星光就會發生嚴重的紅移現象,而這種紅移現象對超深空的研究也是至關重要的。

喜歡本文的話,不要忘記點讚收藏加關注,我們一起探索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那麼宇宙最深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夠看到宇宙的邊緣嗎?當然不是這些都是哈勃望遠鏡看到130億光年的宇宙景象,恆星在我們的眼中很大,但是在宇宙的尺度上,它就是塵埃,這些無數的亮點都是一個個的星系,這些星系距離地球大約是130億光年,我們看到的不是現在的景象,要知道光子的速度只有光速,從130億光年處出發,需要130億年才能夠到達地球,才能夠被哈勃望遠鏡接收到!
  • 宇宙邊緣外面可能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空間呢?
    這個問題要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來說,也有很多人問了,奇點之外有什麼?時空通訊過去回答過,什麼都沒有。又有人評論,怎麼可能呢?奇點之外肯定會有什麼,都這宇宙大爆炸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空間呢?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妙,空間和時間都是從大爆炸開始才產生的,大爆炸之前是沒有空間和時間的。
  • 宇宙最深處到底隱藏著什麼?我們有希望看到宇宙的邊界嗎?
    當然,人類的眼睛觀測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們看到的星空連冰山一角也算不上,只有通過強大的天文望遠鏡才能夠看到更加遙遠的星空。在人類的視野裡,神秘的宇宙深處一片黑暗,似乎什麼也沒有。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清楚,看似黑暗什麼也沒有的星空深處,有可能無比我們想像的要宏偉複雜。那麼宇宙最深處到底隱藏著什麼?
  • 如果宇宙是有邊界的,人類未來到達宇宙邊緣,能夠看到什麼?
    如果宇宙是有邊界的,人類未來到達宇宙邊緣,能夠看到什麼?引言: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很多神秘的天體,而且這些天體都是人類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而且目前人類能夠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00多億光年,那麼這是宇宙的全部嗎?
  • 宇宙是不是無邊無際,如果不是,那麼宇宙外面又是什麼?
    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既然宇宙是萬物的總稱,那麼即使宇宙有外面,外面肯定也是物質,既然是物質,那麼宇宙的外面也可以叫做宇宙。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現有的宇宙來歷,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最令人信服,傳播範圍最廣的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它的主要觀點認為宇宙開始是一個點,這一個點由冷到熱,在這一個時期,宇宙不斷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的演化,就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
  • 「宇宙牆」真的存在嗎?浩瀚的宇宙,到底哪裡才是盡頭?
    在很早很早以前,古人們認為地球就是整個世界,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辰都圍繞著地球轉動,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整個宇宙的中心。但是隨著科技的發現,人類對宇宙又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發現地球不過是浩瀚宇宙中沙粒一般的存在,宇宙那麼大,仿佛永遠都看不到邊際。
  • 宇宙存在盡頭嗎?如果抵達宇宙邊緣會看到什麼?
    在海面上航行的時候,可以清晰的看到前面的海平面是弧形的,這也是證明地球是圓的證據之一。終於,地球是圓的,人們不再對此感到懷疑,很多相關的研究也從那一刻起應運而生。那麼,地球存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如果我們未來科技足夠發達,當我們從地球出發,一路前行,在未來的某一天裡,人類成功抵達了宇宙的邊緣,我們又會看到什麼呢?
  • 無邊無際還是遙不可及,我們的宇宙有邊界嗎?離我們多遠?
    這就表明我們視界宇宙的邊緣——我們能夠看到的一部分——並不是宇宙本身的盡頭。這就好比,你站在海邊看不到海平面之外的東西。這並不意味著大海就此終結。也許你會說,那是不是我們每天都應該接收到來自更遠處物體發出的光子,使我們能夠將可觀測宇宙的視界不斷向外拓展?嗯……事情並非如你想像的那樣。理論上的確如您所想,等待的時間越長,您就應該可以看到的越遠。
  • 浩瀚宇宙如何超越光速,從而抵達另一個宜居星球呢?
    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當中,存在著一個生機盎然的地球,這就是我們人類唯一可以居住的星球,是已知銀河系中唯一給生命提供繁衍生息的大家園,大到足以容納任何形式的生命,我們都知道宇宙無窮大,如此龐大的星體能夠漂浮在空中,完全就是靠著自身的引力與磁場支撐著,還有太陽的牽引力,冥冥之中這一切是那麼的完美,那麼的天衣無縫
  • 宇宙是浩瀚無垠,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眾所周知,地球被浩瀚無邊的宇宙空 間包圍著。離地球很近的空間或距離我們數百光年的空間都 同樣是宇宙。
  • 旅行者一號能到達宇宙邊緣嗎?
    旅行者一號自從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已經在宇宙空間中飛行了42年有餘,而宇宙空間無邊無際,恐怕是難以飛到宇宙邊緣吧。所以說呢,旅行者一號在通過這個小行星帶的時候,極有可能跟小型天體撞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旅行者一號的終點就是奧爾特星雲了。不過呢,暫且不考慮旅行者一號在穿越宇宙空間的過程中會撞上別的什麼東西而就此消失不見,旅行者一號當初發射的時候,其目的地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就是4.2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而根據其目前的運行速度來看,想要飛到比鄰星,需要數萬年的時間。
  • 如何認識宇宙的浩瀚?帶你了解大量數據,重新認識宇宙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宇宙是浩瀚到沒有邊際的,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人類就更渺小了。可是這種「渺小」沒有辦法切身體會到,畢竟我們又不是太空人,不能去到太空,親眼看到無邊無際的宇宙。我們也不是科學家,整天研究宇宙,時刻感受著宇宙的浩瀚。
  • 人類如果有能力到達宇宙邊緣,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給出三種猜想
    為了形容宇宙的浩瀚,我們都喜歡說宇宙浩瀚,無邊無際,但是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邊界的,宇宙應該也不例外,那麼宇宙的邊際是什麼樣子的,要是人類能夠有能力到達宇宙的邊界,人能看到什麼呢?宇宙雖然很大,但是人類的智慧也是無窮的,只要人類不滅絕,我們就能一直進化,說不定在很久很久以後,我們真的能擁有在宇宙間隨意穿梭的能力,至於到時候我們未來科技有很大發展,真的有能力去宇宙的邊界,會看到什麼?科學家們提出了三種猜想。首先,我們很可能會發現,邊界之外還有很多空間,那時另一個宇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平行宇宙。
  • 宇宙到底有多大?在遙遠宇宙的邊緣,有一堵「牆」存在!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現,人類對宇宙又有了新的認為,我們發現地球不過是浩瀚宇宙中沙粒一般的存在,宇宙那麼大,仿佛永遠都看不到邊際。 宇宙有多大? 在我們普通人的眼裡,地球已經很大了,如果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想一個人走遍地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 紀錄片《旅行到宇宙邊緣》,浩瀚的太空誰都想要去看一看
    紀錄片《旅行到宇宙邊緣》,浩瀚的太空誰都想要去看一看這部紀錄片是在我看過的紀錄片中,cg效果最好的一部,它不僅僅是畫面的表現張力,能達到極其優秀的程度,甚至令人有些毛骨悚然,並且製片人認為最近怎樣找到這個感受呢?
  • 宇宙星辰那麼浩瀚,它卻給了我們很好的生日禮物
    24小時不間斷地觀測著浩瀚的宇宙。穿越百萬光年,探索那未知的宇宙史。 未知的宇宙世界,我們總想著去觸及但又很有限。所以只能把它拍下來,形成影像,然後被你看到。
  • 太陽光那麼強烈,它能夠照亮宇宙邊緣嗎?看完漲知識了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便從課本上了解到,太陽是一個火球,內部時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幾十億年的太陽照亮了地球上每一個黑暗的角落,也正是因為太陽的照射,我們才能給得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代代相傳。那麼太陽光這麼強烈,它的照射範圍有多遠呢?我們都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好多倍,那麼這麼強烈的太陽光線到底可以照射多遠呢?
  • 我們能看到的宇宙有多大,將來,我們可以看得更遠嗎
    人類最遠可以看到什麼位置呢?能看到這裡,甚至還超過了一些。美國的哈勃,中國的天眼,探測的距離遠達134~137億光年。哈勃是鏡頭被動接收到這些遙遠星系飛奔而來的光子。天眼是被動接收到它們產生的電磁波。正是因為超級望遠鏡的存在,人類才能夠以地球為中心,繪製一幅局部宇宙地圖。這幅地圖,會隨著時間的向後推移,不斷的擴大。因為在未來,更遙遠處的光子和電磁信號,給它們足夠的時間,還會陸續到達地球。但這個擴大範圍,並不能無窮遠。因為宇宙空間的不斷膨脹造成了距離我們越遠的地方,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距離每增加300萬光年,退行速度增加71公裡/秒。
  • 宇宙有沒有邊界呢?讓我們從宇宙起源開始探索
    隨著我們探索的範圍越來越廣,我們看到了太陽系、銀河系,甚至宇宙,範圍越來越大。而現在,許許多多新的理論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大到超越我們的想像,我們在尋找宇宙的邊界時可以了解到什麼?但這個大爆炸宇宙的新模型,被證明是不完整的,最近由哈勃太空望眼鏡和其他儀器收集的精確測量數據已經達成共識,宇宙可以追溯到137億年前。考慮到宇宙的擴張,可見宇宙邊邊緣的星系實際上距離我們約460億光年,各個方向皆是如此。那些星系之外是什麼?它們的視野與我們不同,可以遠遠地延伸出去。它們的視野之外又是什麼?到底哪裡才是邊界?
  • 為什麼科學家對宇宙的認識越多反而越迷茫呢?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我們知道宇宙浩瀚廣闊,似乎無邊無際,這是站在人類的角度這樣認識的,那麼人本身也是非常複雜的,現代科學對於人類自身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很多疾病束手無策,人有生老病死,我們自己看自己的身體,也就是1米7左右,平均70公斤左右的樣子,那如果對於人體內的那些微小的細胞生命,站在細胞的角落看人類,人類也是浩瀚無邊神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