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歡迎大家來看村娃的網絡日誌。家無塵雜時,人便有餘閒,趁此好時機,村娃來給大家分享關於種植、養殖和村民們茶餘飯後的那些事兒。村娃本篇文章的主題是:黑芝麻浸泡後,會有輕微的掉色現象,你將有新發現,花生同理。
你的新發現會是什麼呢?那就是芝麻芽。是不是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芝麻那麼小的個子,還有發芽一說。村娃想說,芝麻粒雖細小,但它發出的芽不僅留有芝麻的清香,還有獨特的脆嫩口感,用來做湯或攤餅是最好不過的了。村娃為什麼又說「花生同理」呢?因為花生也能像芝麻一樣,催出脆嫩香甜的芽,重點是,芝麻催芽和花生催芽有一個共同點:都不用土和沙,而且也不用水培。話不多說,跟村娃來看看是怎麼做到的吧!我們先來看芝麻催芽的7個步驟。
第一步,選用顆粒飽滿、在近一年內收穫的種子,去雜過篩,淘洗後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時。第二步,將充分吸水的芝麻瀝乾水,在容器底部戳幾個小洞,鋪上一層溼潤的白紗布或溼紙巾,然後將種子在紗布上均勻地鋪上一層。第三步,在種子上面蓋一層吸水性好的深色布,每天早晚灑水一次,保持紗布溼潤。
第四步,一般1天左右,芝麻就露白了。第五步,3天後,芝麻芽已經長出1釐米了,及時揀選出不發芽和黴爛的芝麻。第六步,7天後,芝麻芽長到4釐米左右,此時澆水要少而勤,保持紗布溼潤但不滴水即可。宜採用噴水或噴霧方式,保持空氣溼度在80%左右。第七步,8-10天,芝麻芽長到5釐米高時,就可以收穫了。
以上芝麻催芽的步驟對黑芝麻和白芝麻都適用。村娃要提醒大家的是,黑芝麻用水浸泡後,會有輕微的掉色現象,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泡出的水顏色很深,而芝麻顏色卻變白,就要警惕自己是否購買到了染色芝麻。這樣的芝麻是萬萬不能食用的。
另外,在操作技術上大家要記住,芝麻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會長得又快又長,一般除了必要的檢查和噴水外,不要經常揭開外面的黑布。同理,花生催芽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也不能見光,我們來看看它的具體操作步驟:
步驟一,將花生剝殼,在太陽下曬2天。步驟二,同理上文芝麻催芽第一步,只不過時間要久一點,12~24小時。步驟三,準備一個帶孔可以透氣和漏水的小塑料筐,把充分吸水膨脹的花生撈出用清水衝洗2~3遍,然後用溼潤的紗布包起來,放在22~25℃的溫度下催芽,每天噴水2~3次。步驟四,約2~3天花生發芽後,挑出不發芽的花生粒,在菜筐上面鋪上紗布,把發芽的花生單層擺放在紗布上。
步驟五,鋪好花生後蓋上準備好的白色毛巾,然後用噴壺把毛巾表面噴溼。步驟六,把蓋好毛巾的塑料筐用不透光的紙箱蓋住或用黑色塑膠袋套上。步驟七,每天早上、中午及下午要稍稍掀開遮光的器具,用噴壺噴溼毛巾表面;晚上等天黑了就拿著筐子在水龍頭下衝衝水,以起到清潔的作用。步驟八,同理上文芝麻催芽第七步,8-10天,5釐米以上的高度就可以採收了,要注意的是,花生芽需要及時收穫,超過10天,鬚根開始長長並發黑,影響品質。
黑芝麻浸泡後,會有輕微的掉色現象,是正常的,接下來,只要你按照上面的方法操作,你將發現小小的芝麻粒能長出5cm高的芽,並且味道還不錯,花生也同理,它們都不用土和沙,而且也不需要水培技術。平日裡,芝麻芽和花生芽在超市鮮有遇見,想吃的話,就要自己動手培植了。本篇文章,村娃就聊到這裡,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下篇再見!
本文由作者 村娃網誌 原創,請勿抄襲!文中插圖均採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