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四大千年古樟
石灘古樟浙江第一樟隋樟唐樟三門縣沙柳鎮板樟山村有棵千年古樟三門縣政府於2003年11月對古樟掛上省古樹名木保護牌;保護等級為國家一級。千年樟樹古藤盤根錯節,若虯龍巖蟒相纏互繞。古樟中空處長出兩棵百年古樹:一棵是194年的樸樹;一棵是214年的糙葉樹。古樟樹旁立一石碑,書有紅色大字:「浙江第一樟」。三門亭旁石灘村老爺殿前有棵千年古樟,虯枝斜橫若龍騰飛。古樟高10米,胸徑約3米,樹心中空, 中空處可容納10餘人。
-
湖南樟樹王-祁陽千年古樟(樟樹篇1)
古樟胸徑6.5米,樹高28米,冠幅37.5米,需14個成年人才能合抱,是湖南省發現的樹幹最粗的古樹,在2017年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開展的尋找「湖南樹王」活動中,被推選為湖南樟樹王。清乾隆年間,有地方賢士在古樟下辦私塾,招收9個學生,參加鄉試時,9個學生卻有10人報考,竟全部高中。何也?原來塾館廚師也是好學之人,窗外聽讀,用心感悟,潛移默化,滿腹經綸。與學生一同報考,金榜題名。此事後在方圓百裡引起轟動,傳為佳話。古樟之靈性,更具神奇色彩。
-
掀天古樟老氣凝—新聞—科學網
要說周邊的樟樹林之最,我覺得當屬武大櫻園小山坡上的那片樟樹了。那些樟樹目測樹的直徑在半米到一米之間,株高多數都在20米左右,樹下一片陰涼,不見天日,常常讓人想起唐代詩人沈亞之那句「樟之蓋兮麓下,雲垂幄兮為帷」。這片相對鬱閉的樟樹林倒是給青年學生們提供了極好的約會場所,所以這裡也有武大「情人坡」之稱。
-
新老京廣線軌道撥接 鋼軌平移施工4個多小時
把鋼軌、軌枕這些龐然大物,從既有的京廣線平移到新京廣線,這個「窩」怎麼挪?軌道平移,如何才能保障今後的安全?改線老京廣鐵路線怎麼「挪窩」杜小衛是中鐵七局項目部南撥接口技術負責人,他說,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四線)開通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是橋南北兩頭新老京廣線的軌道撥接。
-
為建設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和江浦路隧道,楊浦區平移了百年老樓
2019年1月,上海市楊浦區一所老建築完成了平移工作,這座建築位於江浦路104弄,這個地區正是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和江浦路越江隧道兩個大項目修建的地方,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這座百年老建築距離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楊樹浦路站非常近,因此需要向東進行平移
-
新疆克孜勒蘇阿合奇縣房屋平移,房子怎麼平移的
在平移的過程中,由於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這座辦公樓水電供應正常,工作人員一天也沒有停止過辦公。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工程界科技人員還新發明了氣墊液墊平移技術,就是將建築物底部繞上一圈皮管,向裡填充氣體或液體,形成氣裙或液裙,再通過牽引力來完成平移。
-
大樓裝上「輪子」整體平移
昨日,河南鄭州一家醫院內的兩層門診樓進行整體平移。這棟樓因道路工程面臨被拆的命運。為了節省重建時間和費用,院方找來工程隊給老樓裝上「輪子」,準備把整棟樓往南移動17.5米。該樓為磚混結構,面積有1700多平方米,移動整座樓需1000多根滾軸,每天能「走」七八米。
-
【鄉村振興看交通】樟溪流動好光景
上圖為2016年的樟溪村;下圖為如今路暢景美的樟溪村。孫金玉 攝酷熱漸漸退去,正是外出郊遊、感受農家風光的好時候。為改變樟溪村的面貌,2016年以來,安遠縣交通運輸局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在樟溪村深入實施農村路網暢通工程。2017年,樟溪村通村公路完成拓寬硬化升級,拉開了村莊舊貌換新顏的序幕。2018年,在陸續完成村級基礎設施改造後,樟溪村主幹道鎮樟公路路面拓寬工程開建,5米寬的公路全部鋪上瀝青路面,兩側種植樟樹,公路沿線設有120盞太陽能路燈,公路養護隊伍同步建立。
-
福建有一棵「母子樟」,碗口大的樹洞裡,端坐著一個小孩高的佛像
福建的建陽區是我國種植樟樹最多的區域之一,在這裡你能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樹木,這裡的很多樟樹甚至都已經有了上百年、上千年的歷史。在福建建陽區的考亭村口麻陽溪畔有一顆古樟樹,這顆古樟樹距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但是現在的樟樹依舊是枝繁葉茂,氣勢雄偉,四季常青。這棵古樟樹可以說是當地很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很多的遊客都會來這裡一睹千年古樟的風採。
-
小時候走過的鐵道上都鋪有碎石子,現在高鐵軌道卻沒有了,為什麼
在火車行駛的鐵軌下面鋪上了很多碎石子兒,這樣做會不會導致火車在行駛中發生顛簸,甚至是出軌的危險呢?我們都知道火車的質量很大,當它通過鐵軌的時候,鐵軌會發生一定的形變,並且產生振動,而碎石子和鐵軌是緊密相連的。
-
樟:我沒說過
飄落在西湖水面上的樟葉,給人以置身秋天的錯覺。圖片:江南蝶衣當樟樹煥發新綠,就是它一年之中最美妙的時候。此時,無數細碎的小花悉數綻放,空氣中頓時就多了一股恬淡的清香。由於樟花過於小巧精緻,往往是在簌簌落下時,人們才會留意到它的存在。經過了夏季的酷暑,樟樹的果實逐漸由青綠轉為紫黑。
-
為什麼火車軌道要鋪碎石,而高鐵軌道卻不用?
老朋友上車時,鐵軌兩旁都鋪著石子,高鐵也在同一條軌道上行駛,怎麼看不見石子?第一,當列車行駛時,車輪與軌道接觸時,會發生較大的振動,這種振動所產生的壓力,會變形地面的壓力,影響列車的正常運行,鋪碎石可以減輕列車行駛時的振動,保護路面的作用,不僅用來緩解地震,而且用來鋪路的材料也比用來鋪路的部分要好,但是全國鐵路幹線長,如果用其他材料,成本就會增加鐵路部門的壓力,因此,考慮成本,軌道用的材料最實用,成本也最小。
-
駿馬大道桂陽職中至樟市路口 路面修復工程開工啦!
駿馬大道桂陽職中至樟市路口路面修復工程開工啦!10月21日,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投入450餘萬元對駿馬大道桂陽職中至樟市路口路段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修復施工。2010年,駿馬大道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因城鎮化需要,於2012年進行了「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藝,路面變為瀝青混凝土)。
-
樟
四五月的時候,就要眯著眼睛開始找它的小花們了,樟花細碎而又帶著一股清香,很是小巧精緻,至於它內裡到底符不符合考試時狂背的那句「雄蕊多輪藥瓣裂,體具樟香是樟科」,肉眼實難探清。秋天的時候,大概八月開始,就能看著由青綠轉為紫紅色的果實們吸引著一群鳥兒啄食,再看著它們簌簌落下,彈跳著停留在樹底下的車輛車頂上(災難現場:))。
-
上海楊樹浦路百年老屋華麗「轉身」,進入平移軌道……
摘要:楊樹浦路1430號建築修繕平移工程完成「L」轉彎角,正式進入直道平移。2020年6月18日,上海先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在安裝平移液壓裝置。當日,楊樹浦路1430號建築修繕平移工程完成「L」轉彎角,正式進入直道平移。楊樹浦路1430號是一幢主體灰色,屋頂為紅色的二層磚木結構英國風格住宅建築,有100多年歷史,位於楊樹浦路南側,蘭州路以東眉州路以西。
-
樂遊在樂安之一:牛田古樟林,遺世之大美
古樟之美,美在氣象宏大。古樟林面積愈1000畝,綿延數千米,有古樟1萬多棵,規模之大,世所罕見,成功入選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認定為「規模最大的古樟林——中國第一古樟林」。面對這片古樟林,無論是遠觀還是近覽,都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壯美。人在林中行走,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敬畏古樟,敬畏自然,敬畏先人留下的這片綠色遺產。 古樟之美,美在千年滄桑。時間,在它們身邊只是匆匆過客。
-
軌道式攤鋪機鋪築混凝土面層的準備工作
【學員問題】軌道式攤鋪機鋪築混凝土面層的準備工作? 【解答】一、提前做好模板的加工與製作,製作數量應為攤鋪機攤鋪能力的1.5~2.0倍模板數量,以及相應的加固固定杆和鋼釺。 二、測量放樣:恢復定線,直線段每20m設一中樁,彎道段每5~10m設一中樁。
-
中國最大單體建築平移工程成功完成
需要平移的主站房面積大,如按傳統方法將其地上和地下切割開,會由於正負零板承載力不足,導致建築物平移過程中不穩固,也會破壞主站房地上的精裝修,所以中建一局將切割位置選在地下二層,帶地下室整體旋轉移位,並將交替步履式頂推平移技術首次應用在此次平移工程中。 中建一局平移工程項目經理於三力說:「交替步履式頂推平移技術與傳統的牽拉頂推技術相比,更能確保平移的穩定性。
-
為什麼火車的軌道要鋪小碎石,而高鐵卻不需要,原理原來是這樣!
雖然火車的價格低廉,但是速度跟舒適度確實比不上飛機和高鐵,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既然選擇了火車出行,那自然也要接受其低配的硬體設施啦,何況把錢花在刀刃上,何樂而不為!不知坐火車的朋友有沒有觀察到這樣的一個現象:火車軌道的下面都要鋪上一層碎石,而同樣用到軌道的高鐵,卻不需要鋪碎石,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為什麼火車軌道必須鋪石子,高鐵卻不用?今天總算明白了!
為什麼火車軌道必須鋪石子,高鐵卻不用?今天總算明白了!人們在出遠門時,會選擇乘坐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價格較便宜的火車和速度快的高鐵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不過在乘坐火車時會發現在軌道上有許多石子,而高鐵上的軌道卻沒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