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張力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用水作為動力,加壓之後製作的「水火箭」能飛多遠?50米?100米?150米?答案可能沒有定數。
由重慶南渝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製作的「水火箭」,在本周一和周四兩天「擇機發射」,並最終落向設計者預期的目的地。
儘管這只是初中生的一個物理興趣比賽,但現場的氛圍非常活躍,因為大家知道,放飛火箭的同時,也在放飛未來的夢想。
▲火箭升空
「發射現場」熱鬧非凡
每個火箭都有自己的發射前奏
1月14日中午一點,準備發射「水火箭」的參賽者們來到了重慶南渝中學的操場,記者注意到,這些水火箭,都是同學們自己手工製作的。
製作的材料看起來並不複雜:飲料瓶、電工膠布、加壓的氣槍。
▲「發射臺」上的水火箭
「發射」以前,同學們在飲料瓶裡裝了水,裝的水多少也不同,在現場,同學們將「水火箭」架在自己設計的發射臺前,一位同學扶著火箭,另一位同學負責給飲料瓶裡打氣。
隨著氣體的「灌入」,「水火箭」裡的水也像沸騰了一般冒起了泡泡。
記者注意到,即便都在「發射臺」準備「發射」,但每個同學的發射前奏卻不盡相同,一位讓「水火箭」箭體與地面接近平行的同學告訴記者,他的「水火箭」裝的水不多,這樣的角度是為了避免水在發射前發生「洩漏」,「我覺得,應該射出去100多米沒問題。」
▲製作者和她的火箭
而有的同學則在對自己的箭體進行最後的檢查,「要確保飛行途中萬無一失。」
查資料計算水的量
為了「飛得遠」他們都拼了
水該放多少才合適呢?
初二(14)班的彭思穎和唐蔓芩在製作水火箭時進行了充分的研究,「通過公式來計算,也對作用力是相互的進行了很深刻的了解,知道這個『水火箭』注入的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只有合適,才能飛得遠飛得高。」
▲探討發射細節
初二(8)班冉壹丹同學表示,「我平時很少參加學校的活動,但是對於此次的水火箭比賽很感興趣,於是報名參加了。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就和爸爸一起製作。在這過程中不僅了解了航天知識,還體會到了和爸爸一起動手製作的快樂。」
初二(8)班冉昕月則表示,在製作過程中碰見很多問題,比如要多大的發射角度、裝多少水、打多少氣才能使水火箭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些都是自己去探究、去實驗、去總結。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對航天航空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還鍛鍊了我的動作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準備打氣!」同學們在老師的命令下紛紛拿起打氣筒為自己的水火箭加最後的「燃料」。
「準備45°角發射!」
「發射!」老師一聲令下,「嘭、嘭、嘭……」水火箭陸續升空,尾翼噴出水花,伴隨著「滋滋」聲降落在足球場的另一端。
▲發射瞬間
30個水火箭中,記者肉眼觀察發現,最高能衝三四層樓高,最遠能飛100到150米。
▲一排「水火箭」
動手實踐
給學生「種」下夢想的種子
南渝中學物理教研組長黃億斌老師告訴記者,其實「水火箭」就是利用水的衝力和壓縮空氣後衝擊力的作用製作出來的水火箭,結構簡單,造價低製作方便,利於學生在課餘時間製作,不僅幫助學生提高航天航空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
前不久,「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讓同學們對航天知識達到了「痴迷」的境界,一下課就來圍著他問東問西。
「於是,我們就設計了『水火箭』發射比賽,通過初賽進入到最後的決賽,不管哪個環節,哪怕同學們失敗了,都沒有人氣餒,這種精神就值得讚許。」黃老師說。
據了解,水火箭又稱氣壓式噴水火箭、水推進火箭,是一種利用飲料瓶、硬紙片等環保的廢舊材料製作成動力艙、箭體、箭頭、尾翼,然後將水火箭灌入一定數量的水,利用打氣筒充入空氣到達一定的壓力後發射的簡易火箭。
▲加壓的壓力表
「通過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實踐活動,不僅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科學探究意識及認真細緻、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也讓他們對科學、對航空航天產生濃烈的興趣,立志科技創新報效祖國。」黃老師說。
▲目送火箭飛向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