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年告別缺電、將發電能力提升45%,埃及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03 澎湃新聞

埃及是北非第一人口大國,GDP總量位居地區第一,但落後的電力基礎設施,常年的拉閘限電,困擾著整個埃及的經濟,以及埃及人的家庭生活。

缺電的主要原因,正是膨脹的人口。埃及人口在2016年突破了9000萬大關,與中國的第二人口大省——山東大致相當。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埃及人口增長了十多倍,統計顯示:埃及15歲以下人口約佔總人口的40%,2050年人口將達到1.14億。快速增長的人口,意味著埃及未來每年用電需求將大致以4%的速度增長。對於這個位於沙漠中,石油資源又不豐富的國家來說,電從哪來,是個棘手的問題。

埃及政府的思路是:引入國際最先進的發電設備,結合本國和進口的天然氣資源,大力發展環保、清潔的天然氣發電。

接下來的事情,令人瞠目結舌:2015年6月3日,埃及政府宣布和跨國電氣巨頭西門子達成價值80億歐元(折合619億人民幣,1歐元=7.74人民幣)的能源大單——引進以24臺H級燃氣輪機為主體的發電項目,總計14.4GW的裝機容量(1GW=1000MW,1MW=1000KW)。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內,埃及的裝機容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45%,一舉扭轉電力緊缺的窘境。

埃及政府和西門子達成的是基於H級燃氣輪機的EPC+融資解決方案,其本地合作夥伴為工程和建築承包商Orascom Construction以及電力公司Elsewedy。

該能源項目包括24臺H級燃氣輪機、12臺蒸汽輪機和36臺發電機。這些電力裝置用於3個新建電廠,分別是貝尼蘇韋夫電廠、布如勒斯電廠和新首都電廠。建成後,這三個電廠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廠,並能滿足埃及4500萬人的用電需求,這大致相當於整個浙江省的人口。

超前的設備

H級燃氣輪機是目前全球效率最高的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效率可超61%。作為參照,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煤電機組的額定工況的淨效率也不超過47%。高效的設備,造價自然不菲。

燃氣輪機的優勢在於階梯利用。可查資料顯示,作為內燃機的一種,燃氣輪機的本質上是一種通過燃料(主要為天然氣)與空氣燃燒產生出氣體推動葉片做功的機械,按照燃燒室溫度目前分為E級,F級和最先進的H級。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具體情況如下圖顯示,燃氣輪機從左到右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壓氣機(藍色)、燃燒室(紅色)、透平(黃色)。

燃氣輪機示意圖

壓氣機將空氣吸入到燃氣輪機的內部並進行壓縮。之後天然氣會和壓縮過的空氣進行混合併燃燒,產生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就會推動透平葉片轉動,一部分動力會用於帶動發電機發電,另一部分動力則會負責帶動壓氣機轉動。

H級燃氣輪機是一個龐然大物。可查資料顯示,其重390噸,相當於一架加滿油的空客A380,長13.1米,寬4.9米,高4.9米。功率為400MW,相當於10架空客A380引擎功率的總和,或者1300輛保時捷911。

H級燃氣輪機

對埃及而言,大力提升天然氣發電的比重,也符合該國的資源稟賦特徵——天然氣儲量豐富。

在西門子總部所在地德國,位於萊茵河畔的杜塞爾杜夫的聯合循環電廠也安裝了一臺同型號的燃機。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西門子大概賣出了80臺H型燃機。埃及的24臺大訂單佔到了西門子H型燃氣訂單總量的30%,是西門子有史以來的最大訂單。

最頂級的設備,最先進的電廠,很酷很超前,但與埃及的現狀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埃及目前還只是傳統農業國,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55%。工業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工業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

在這個國家,最有氣勢的建築,居然還是修建於四千多年前的金字塔。渾厚、龐大、工整,矗立在沙漠中,在幾公裡開外近幾十年搭建的低矮、擁擠、簡陋的居民區的襯託下,高高的金字塔宛如天外來客。

即使是埃及的首都、大名鼎鼎的開羅,也顯露著破舊與混亂。鮮有橫平豎直的道路,街道紋理大多細密、歪斜,汽車像魚群一樣裹挾成車流奔湧向前,左突右衝。城市的主基調是土黃色,建築物外牆斑駁,年久失修,黃色、紅色的土磚直接暴露在外。幾乎所有的民房屋頂都密密麻麻豎著鐵鏽斑斑的衛星接收盤,像向日葵一樣,齊刷刷仰頭指向太空,迫不及待地接受著外界的電波。

於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產生了。缺乏能源,埃及的工業受限,經濟無法提升,人均GDP僅三千多美元;經濟得不到提升,則無力投資基礎設施,能源的瓶頸無法打破。雪上加霜的是,埃及政府還缺乏獲得國際貸款的能力。

貧窮和巨大的基建市場,仿佛是硬幣的兩面,怎麼打破這一矛盾?最終,靠的是德國的國家信用背書。為了支持德國歷史上的這一超級大單,一項由德國政府支持的貸款合同得以達成。項目獲得了來自全球30多個銀行的資金支持。貸款由德國出口信貸機構「Euler Hermes」和義大利出口信貸機構「SACE」作為代表,旨在解決經濟上的阻礙。

36個月:3個世界級電廠平地而起

埃及的面積有一百多萬平方公裡,接近中國的九分之一,比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加起來還要大。但埃及95%的面積都是沙漠,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一個狹長的地帶——尼羅河三角洲以及尼羅河沿岸。尼羅河南北走向,貫穿在北非沙漠之中,是埃及的生命線。

相比缺水,缺電更令人口膨脹的埃及頭痛不已。據埃及《每日新聞》報導,每年齋月,埃及家庭就會遭遇用電難。埃及的家庭消費佔發電量的40%,約9600MW,齋月期間,人們連白天看電視連續劇和電視節目的習俗也能成為電網的沉重負擔。2014年,埃及總統塞西宣布,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接下來的5年內,埃及能源行業需要投入120億美元。

埃及政府與西門子達成的方案,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布如勒斯、開羅東部的新首都、埃及中北部尼羅河邊的貝尼蘇韋夫建設3個電廠,每個電廠,都將安裝8臺H型燃機。每個電廠的規模,都是全球同類電廠中最大的。

埃及特大能源項目示意圖

時間緊迫。西門子埃及特大能源項目主管Thierry Toupi在5月的媒體發布會上透露,「2015年,只用了三個月時間,西門子和埃及就確認了合同細節籤訂了合約,同年11月,籤訂了6座變電站的合約。」

Toupi表示,在2015年12月,西門子首先收到貝尼蘇韋夫電廠的動工通知,三個月後又收到了新首都電廠和布如勒斯電廠的動工通知,「由於工程的緊迫性,2016年4月份我們就開始運送第一批部件。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發電機組以創紀錄的速度開始併網發電。預計在2018年的下半年能夠完成。」

這是浩大的工程,動用了2萬多名工人。挑戰首先來自物流。三個電廠需要運送104萬噸的材料,大致相當於24艘巡洋艦的重量。建設中,需要使用76.2萬立方米混泥土、5萬噸鋼結構、1802公裡的電纜、1000公裡的儀控電纜。其中,貝尼蘇韋夫電廠還得挖掘和移除約175萬立方巖石,體積相當於較小的吉薩(Giza)金字塔。

雖然西門子在德國本土已經有了杜塞道夫燃機電廠的經驗,但在埃及建設又是完全不同的挑戰。Toupi解釋道,「建設每個電廠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困難,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就可以解決的。比如每個地區的自然土壤情況:布如勒斯電廠的土質就很有特點。由於地理特徵和大片鹽鹼土,在項目現場我們打下了約65萬延米的地樁,該電廠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施工現場之一。」

每年節省燃料成本13億美元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7)》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埃及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1.8萬億立方米,在非洲排名第三。當年的天然氣產量為418億立方米,非洲第三。不過,埃及的天然氣消費量更高,達到了513億立方米,非洲第一,需要進口才能填上缺口。

巧合的是,就在埃及宣布將建三大燃機電廠後,埃及石油部於當年8月30日發表聲明稱,埃及近海海域發現迄今地中海範圍內最大天然氣田。該天然氣田由義大利埃尼集團(Eni)發現。該集團稱,新發現的天然氣田面積約100平方公裡,潛在天然氣蘊藏量為8500億立方米。

此外,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對於埃及來說也至關重要。埃及《每日新聞》報導稱,為了更好地生存,人們紛紛擁往城市。目前,包括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在內的所謂大開羅地區,人口已經達到2000多萬,佔埃及全國人口的1/4,而且每年還有大批農村青年蜂擁而至。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埃及總理易卜拉欣·馬赫萊卜在2015年公布了一個宏偉的規劃項目——計劃在沙漠中興建一個新首都以便行政機構從舊都開羅搬離。新首都將容納500萬人。

新首都電廠,便為此設立。不同於煤電,天然氣相對清潔,如果氣源採用LNG(液化天然氣),即使不採用脫硫技術,其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也要低於煤電。

同時,天然氣發電還具有更高的靈活性。有燃機電廠人士曾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天然氣聯合循環電廠啟動只需要7分鐘,達到最大運行負荷只需要30分鐘,「如果電網中有大機組發生故障,趴下了,需要有其他機組頂上來,那麼燃機電廠能夠在半個小時之內就把基本負荷帶上來。煤電廠如果功率從零開始,到高負荷,需要一天的時間,肯定來不及。燃機電廠響應速度很快。」

綜合考慮到埃及未來還將利用沙漠地區充足的光照發展光伏發電,以及建造大量的風電場,為了調和這些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燃機電廠將起到調峰作用。

根據協議,未來,埃及將在蘇伊士灣和西尼羅河地區建造12座風電場,擁有多達600颱風力發電機,總裝機容量2GW。

雖然這一項目造價不菲,但創紀錄的效率也意味著,相同的天然氣可以產生更多的能源。根據西門子的測算,以更可靠、更高效和更環保的電廠代替低效、過時的電廠,燃料消耗相關成本每年節省約13億美元。按照80億歐元(折合90.96億美元,1歐元=1.137美元)的合同總價計算,只需9年,省下的燃料成本就能再造一個埃及特大能源項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臺灣放棄核電後如何做到不缺電、不漲價?當真要靠愛發電?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及民意代表選舉結果出爐後,一系列嚴峻的能源問題擺在了臺灣面前:真的要放棄核電了嗎?臺灣能夠放棄核電嗎?曾主導「廢核大遊行」、高喊「核電歸零」的蔡英文,在5月20日就任後將不得不思考臺灣能源未來:去核之後,既要確保經濟發展又要維護能源安全,遊走在缺電邊緣的臺灣電力行業可選項並不多。
  • 戳穿非核家園不缺電謊言 臺灣進入缺電期
    作者 靄琳(特約評論人)    民進黨長年洗腦臺灣人民,非核家園也不缺電的謊言,終於被戳穿了,而且沒想到這天來的這麼的快,執政才一年多,臺灣上周就陷入缺電危機。    因為尼莎颱風來襲吹倒了花蓮和平電廠的輸電鐵塔,行政院放著現有的核電廠不發電,居然下發公務機關與公務員在下午1點到3點停吹冷氣二周,直到電塔修復的「停吹令」,如此愚蠢的政策,實在不知道還有欺騙臺灣人民到何年何月。
  • 當臺灣一年四季都缺電
    民進黨執政後,捧著「非核家園」的神主牌,拒絕讓兩部原本該正常運轉的核能機組發電,以致備轉容量率從往年的7%左右,今年降到2%上下遊移。     過去一段時間,臺灣能幸運的還沒發生跳電,全都靠臺電公司拜託大用電戶不要在尖峰時間生產。
  • 「用愛發電」是靠鄰居的熱情?蔡英文當年到底怎麼說?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釀起嚴重核災;2013年起民間團體開始每年發起全臺廢核大遊行,2015年3月14日由近百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全臺廢核行動平臺」,以「告別核電 能源新願」為主題,於臺北、臺南、高雄發起大遊行,並提出「核電廠不得延役、核四封存、檢討核廢政策」等3點訴求,希望告別核能,讓核電駕鶴西歸。
  • 越南計劃利用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應對缺電風險
    據越南媒體報導,越南缺電高峰或於2023年出現。為此,越南工貿部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將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補充納入2021-2025階段運行,以克服缺電風險,確保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 為了將大網電通到「世界屋脊的屋脊」
    當時,阿里電網處於孤網運行,全區只有4臺總容量6400千瓦的水電機組、裝機1萬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和6臺應急柴油發電機。缺電和供電可靠性差是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之一。2013年不巧是個枯水年,水電站入庫流量僅比出庫流量多一點,平日水電機組只能開一臺;光伏發電受天氣影響大,一朵雲就會讓發電曲線劇烈波動;柴油要從新疆運來,發電成本極高。
  • [海峽午報]臺灣 謊言下的兩周年 「用愛發電」臺灣缺電危機愈演愈烈
    [海峽午報]臺灣 謊言下的兩周年 「用愛發電」臺灣缺電危機愈演愈烈 臺灣,謊言下的兩周年,「用愛發電」臺灣缺電危機愈演愈烈。
  • 從「南方多省缺電」話我國電力市場改革
    近期我國「南方多省限電」事件,不僅反映出我國存在局部地區電力供需不均衡問題,也突顯了我國電力市場深化改革的迫切性。我國電力資源與負荷中心分布不平衡;在「碳中和」目標下,新能源發電比例將不斷提高,對電力跨區域調配能力、電力系統靈活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 「用愛發電大隊」不上工,815全臺大停電
    告別核電演唱會「移動版」 民進黨提出,到2025年,將建立「非核家園」,屆時核電發電設備將全部停止運轉,而可再生能源將取而代之成為臺灣電力供應的新支柱,在發電結構中佔比不過,不談政治,就用「愛」發電,臺灣夠不夠呢?  臺灣的電力供應結構以火電為主,擁有全球最大的在運燃煤電站臺中火力發電廠,裝機規模5.78GW。 據臺灣經濟部能源局公布數據,2016年火電對臺灣發電量的貢獻高達76.8%,其中燃煤發電46.9%、燃氣發電45.6%、燃油發電7.5%。
  • APR Energy服務埃及工業客戶的燃氣渦輪電廠投產發電
    佛羅裡達州傑克遜維爾2016年2月26日電 /美通社/ -- 全球快速電力解決方案領導者 APR Energy 今天宣布,該公司位於埃及的新電廠已經投產發電。該電廠將支持 Egyptian Ethylene and Derivatives Company(埃及乙烯及衍生物有限公司,簡稱「ETHYDCO」)建立一個大規模工業綜合體(目前正在建設之中)。ETHYDCO 是能夠創造價值的塑料和橡膠產品的製造商和領先供應商。
  • 埃及金字塔如果不是陵墓,那會是什麼?有人說金字塔是用來發電的
    金字塔的修建並不是貫穿於整個古埃及的歷史,古埃及文明始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結束於公元前343年,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後王朝9個時期,共有31個王朝,金字塔主要是在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修建的,具體而言就是,金字塔的修建開始於古王國第3王朝時期,結束於第二中間期,到了新王國時期
  • 開封小夥自製太陽能發電裝置 告別花錢買電
    □記者席小超 文 李超然 攝影  閱讀提示丨開封市尉氏縣蔡莊鎮,一處斑駁的老房前,幾塊深藍色的電池板赫然在目,電池板的主人是一位80後的農村小夥,他用了一個月時間,僅花費5000元錢便自行安裝了一套太陽能發電裝置,徹底告別了「花錢買電」的用電模式。如今,這個電子專業的小夥已經把老宅打造成了他的電器維修室。
  • 颱風吹得島內鬧電荒 民眾要求蔡英文趕緊"用愛發電"
    花蓮和平電廠輸電塔29日因颱風來襲倒塌,「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31日呼籲大眾節電,國民黨發言人李明賢諷刺,「用愛發電大隊」可以上工了!圖為2015年3月14日臺北市廢核遊行,出現「用愛發電」標語。臺灣電力公司坦承,本周進入「紅燈」限電警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31)日表示,行政機關中午時段關閉冷氣、改吹電扇 ,帶頭節省用電量,預計為期兩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文蘭也跳出來表示,蔡辦即刻配合,同時也呼籲民眾在這段時間內共體時艱 ,節約用電。
  • 蔡英文當局「空心」能源政策遭諷「用愛發電」
    效果如何?蔡未給與充分說明。而18日「政務委員」張景森拋出「秋天節電」話題,遭輿論譏諷蔡當局只會「用愛發電」、「臉譜節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在17日會議中特別強調,電業法改革過程,一定要做到「穩定電力供應」與「維持電價平穩」。而18日「政務委員」張景森卻拋出「秋天節電」,馬上有反核人士回嗆張「恐嚇、欺騙」,顯然各界對於是否缺電,仍有不同判讀。
  • 告別「花錢買電」!河南開封小夥5000元自製太陽能發電裝置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河南開封市尉氏縣蔡莊鎮,一處斑駁的老房前,幾塊深藍色的電池板赫然在目,電池板的主人是一位80後的農村小夥,他用了一個月時間,僅花費5000元錢便自行安裝了一套太陽能發電裝置,徹底告別了「花錢買電」的用電模式。如今,這個電子專業的小夥已經把老宅打造成了他的電器維修室。
  • 來自埃及的古老顏料,可以用來發電和降溫
    當你看到古埃及的壁畫或是雕像,也許能發現裡面常摻著藍色的塗料,這種顏料被稱作 「埃及藍」, 是已知最早的人造顏料之一。但在今年,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現它不僅是能上色這麼簡單,還可以節能和發電。
  • 蔡英文「用愛發電」打了誰一巴掌?
    民進黨和蔡英文口口聲聲宣稱「反核」,不會在臺灣出現限電危機,並高喊,「我向大家保證,民進黨『執政』之後,絕對不會缺電,而且會逐步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的理想。」「非核家園」、「用愛發電」這些美麗而動聽的口號,成了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如今上臺後的蔡英文當局,卻要啟用年度檢修之後停用的核二廠1號機組,以及核三廠2號機組。
  • 2020年光伏度電成本分析
    在全投資模型下,LCOE 與初始投資、運維費用、發電小時數有關。 1、全國光伏度電成本測算 2019年,全國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時數為1169小時,光伏電站建設成本4.5元/W,此時度電成本為0.44元/度。
  • 光伏項目成本達3.5-3.6元/W?2019年光伏發電投資成本具備下降0.5元...
    光伏項目成本達3.5-3.6元/W?2019年光伏發電投資成本具備下降0.5元/W潛力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4月18日,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技術方案可靠性與經濟型分析研討會在北京萬壽賓館舉行。
  • 埃及太陽能商機考驗中企實力 日照條件得天獨厚光熱發電門檻提高
    隨著油價不斷攀升,埃及電力成本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埃及電價近期大幅上調,使民眾和企業壓力驟增。如果擺脫石油和天然氣發電的格局,改用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成本自然會下降。報導說,政府已制定計劃,準備到2025年使埃及全國42%的電力來自於包括太陽能發電在內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計,在合適的條件下2030年該比例有望達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