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什麼東西,兩塊最精準的鐘表顯示的時間竟會不同

2020-10-18 幽幽龍仔

現在人們常常開玩笑,打趣。說某人不是東西,而那人則會配合的說我是東西,接下來的談笑亮了,

「那你是個什麼東西?」

「哦,不 不,我不是東西。」

看這話語又兜回來了。

「東西」確實是個很特別很奇怪的指代詞語。

但小編覺得比「東西」更奇特 的詞語是「時間」。

在大家固有印象中,時間總是均勻流逝,靜靜的,悄無聲息的。它無關乎觀察者的行為。哪怕我們坐著、站著、行著、躺著,即使睡著了。時間仍然自顧自的前進著,第二天鬧鐘一響,還是起床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這就是牛頓提出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時間像是一條持續不斷又均勻流淌的河流永無止息。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提出顛覆了世人的認知。

在人們的實際觀測中,得知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觀察者來說都是相同的。

愛因斯坦以此為基石推出了改變世界的相對論。

假設觀察者A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行走,A的速度則是列車的速度加上自己的行走的速度。那如果列車加速至光速,那麼A的速度還是列車的速度(光速)加上自己行走的速度嗎?答案是否定的。可是細想起來似乎哪裡不對。這時就要用到光速不變原理。A在按光速行駛的列車上行走,他的速度仍是光速。這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A的時間變慢了。這就是時間膨脹。

1971年物理學家喬·哈菲爾和理查·基延把高精度的銫原子鐘放在噴氣飛機上繞著地球飛行,然後拿來與留在地面上的做對比。噴氣飛機上的原子鐘的確慢了59納秒。

別小看這區區的59納秒,它足以顛覆你我對時間固有的認知。時間究竟是什麼,它竟然會根據觀察者的不同而變化,會因為速度快慢而膨脹,就連最精準的鐘表也會不一致。

時間已不是一條均勻流逝與你我毫無相關的河流。它會捲起浪花,它會驚濤拍岸。它早已在你我身邊洶湧澎湃。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著名科幻片《星際穿越》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為了拯救環境惡化的地球,都是青年才俊的主角們踏上太空,尋找線索。他們第一站是全是海洋的米勒星球,庫珀、布拉德、多伊爾駕駛小型飛船登陸米勒星。主艦上只留羅米利執守。正當主角們完成任務,準備撤離時一個驚天巨浪襲來。為了拯救同伴,主角們耗費了兩個多小時寶貴的時間。可當他們乘小型飛船回到主艦時,已然過去了二十三年。當艙門打開,執守的羅米利出現在視野裡,他那張滿臉鬍鬚有些禿頂的中年人的面龐給了我小編極大的震撼。

一小時等於七年。時間的力量如此強大,一瞬間以致滄海桑田。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小時等於七年在現實中真的會出現嗎?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米勒星球在黑洞附近。根據相對論,黑洞強大的引力使周圍的時空發生了嚴重的彎曲。這裡的時空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而米勒星受其影響,時間膨脹效應十分明顯,膨脹比竟高達約八千八百倍。這比我國古人說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還要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一個人有了用不完的時間,他就會很幸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擁有無盡的時間,那時間對於他還有什麼意義,不正是失去了時間嗎?

時間多麼神奇的東西,珍惜當下,不負韶華。

相關焦點

  • 鐘錶時間:操控時間的幻夢
    人類的社會分工日趨複雜,日晷、沙漏、香篆、蠟燭、中星儀、測時儀、計時象限儀、星盤等等,這些非機械的計時器也一個接一個的誕生,連續不斷的時間被逐漸分割成不同的時刻:一瓶沙漏流完的時候、一炷香的時間、燒完一根蠟燭的時間、一個時辰、一刻鐘——人類將時間分隔切割,也將自己的生活工作細細切分。《阿麗思漫遊奇境記》中看懷表的兔子。
  • 時間存在嗎?鐘錶上的時間並不存在,鐘錶外的時間客觀存在
    有人說時間只不過是人類所發明的一種計量方法,一分一秒都不過是人類所設定的罷了,這種說法沒有錯,但卻混淆了概念,鐘錶上的時間與鐘錶外的時間並不是一回事。我們日常所談論的時間,往往指的就是鐘錶上的時間,當我們想要知道時間,也會很自然地拿出手機,這使我們誤會了時間就是我們在鐘錶和手機上看到的東西,但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一種人類所發明的計量方法,我們習慣性地將這種計量方法稱之為「時間」,而當我們開始談論真正的時間時,我們會將兩者混為一談,自信滿滿地說:「時間並不存在,它只是一種計量方法」,其實完全是兩回事。
  • 古代沒有鐘錶,夜晚是如何計算時間的?
    古人沒有鐘錶,白天可以利用「日晷」,根據太陽投射在立於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標誌刻度的圓盤上的石針的影子的指向來確定白天的時間。那麼到了晚上的時候,沒有了太陽,人們如何來確定時間呢?
  • 時間之神的三大鐘表,舒言有雲騰表,時希有瞬時懷表和四時鐘
    舒言是葉羅麗戰士,由於時希曾經拯救茉莉的緣故,所以在茉莉的身上遺留了時間的法術,這也是舒言能夠使用時間法術的原因。可是舒言並不能將時間法術運用自如,甚至還因此多次錯誤使用時間法術而被貼上了時間罪人的標籤。這一次舒言和茉莉來四時鐘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時間罪人的標籤。而擺脫時間罪人的唯一方法,就是成為時間引路者。
  • 古代沒有鐘錶,古人都用什麼工具來分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
    鐘錶是我們現代人司空見慣的時間工具,幾乎每家都會有一個鍾或手錶,發展至今天,鐘錶越來越小型化,各種奢侈表,名表充斥著市場,電子鐘也大行發展,極大的方便了人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更夫打更,「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都成更夫的代名詞了,打更其實就是報時,晚上七點打「落更」,「二更」為晚上九點,「三更」為晚上十一點,「四更」為凌晨一點,「五更」為凌晨三點。
  • 時間的重要特性
    關於時間是什麼?誰創造了時間?時間是客觀存在的嗎?時間的重要特性是什麼?結合愛因斯坦相對論談談我對時間的認知。 自古以來,獨立思考的人都有一個疑問,時間到底哪裡來?時間有什麼重要特性?過去現在未來是咋回事?為何有人能前知500年,後知500年。到底是真的?還是欺騙我們。
  • 朝鮮正式變更標準時間與韓同步 比北京時間提前一小時
    朝鮮正式變更標準時間與韓同步 比北京時間提前一小時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5月05日 07:39 A-A+ ,朝鮮變更了自己的標準時間,以東9區標準時間為準,這一時間與韓國相同,比此前的平壤時間提前30分鐘,比北京時間提前一小時。
  • 我們能否擺脫時間的支配?如果沒有時間會發生什麼
    在時間的壓力之下,我們只能加快步行速度和車速,工作績效也會受到影響,導致長期壓力和工作壓力進一步增加,而這些壓力又會導致我們亂吃東西,加大自身面臨的健康風險。在這種大背景下,「活在當下」和「忘記時間」的理念自然變得越來越流行。當挪威的夏日島宣布將廢除時間制度、成為世上首個「無時區」時,這一消息迅速登上了全球各地的新聞頭條。假如可以把時間拋在腦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簡直像神仙般的日子。遺憾的是,這其實只是挪威旅遊局為了營銷而搞出的噱頭而已,並非真實存在的政策。數千年來,人們的生活曾一度被日升日落所支配。
  • 「時間」有多老了?
    童子把一個形似棗核的東西給王質,他含著以後,竟不覺得飢餓了。卻感到身旁的樹葉一會黃一會綠,也不知道變了多少回。等他起身想要回家的時候,腰間的斧子掉到地上,才發現木頭斧柄已經完全腐爛了。回到家,竟不認識一個村民,他向人詢問自己的父母,才知道他們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
  • 朝鮮變更標準時間與韓國時間同步
    齊魯網5月5日訊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5月4日23:30,朝鮮將時間調快了半個小時至5日0:00,以東9區標準時間為準,這一時間與韓國相同,比此前的平壤時間提前30分鐘,比北京時間提前一小時。朝鮮變更時間的消息是4月30日通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政令發布的,同時要求內閣等各部門為落實此令採取業務措施。不過朝鮮並沒有對調整方法進行統一規定。儘管大體上朝鮮各地的時鐘都是在當地時間4號晚上11點30分左右將時鐘調快了半小時,但在調整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各處鐘錶時間不一致的情況。比如,火車站鐘樓上的這兩塊鐘錶就指向了不同位置。
  • 鍶晶格鍾50億年分毫不差:可顯示重力影響時間
    北京時間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種打破世界紀錄的新型原子鐘的準確度高的驚人,它能在50億年(比地球的年齡還要長)間不慢一秒,也不快一秒。  這種「鍶晶格鍾」比以前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量子邏輯時鐘的準確度高50%。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鐘錶的準確度是如此之高,它甚至能顯示出重力對時間產生的影響。該鐘是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的一個科研組,在美國天文物理聯合研究室(JILA)裡研製的。
  • 經驗|電腦時鐘時間正確,任務欄時間顯示不正確
    前段時間有朋友發微信跟我說他的電腦時間顯示的不對,也調不過來。電腦時鐘時間正確,任務欄時間顯示不正觀察朋友給的截圖可以看出,其實電腦自帶時鐘時間顯示是正確的,但是任務欄顯示的時間是錯誤的coms電池最顯著的故障現象就是每次開機時間都會從00:00開始走。
  •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現代化的今天,我們看時間都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科技的發展,讓鐘錶從顯示時間的作用漸漸變成了一種裝飾品。其實,人類很早就已經對時間產生了興趣,通過判斷天空顏色的變化,影子的長度來判斷時間,發明了日晷、水鍾、機械鐘等。在所有的鐘表類型中,天文鐘獨樹一幟。
  • 時間都去哪了?時間從哪裡來!我的時間怎麼測量?
    繼而解釋當今最前沿的時間基準採用的基本技術及其原理。秒,或者說時間的測量在測量標準中佔據了極其特殊的地位。這是由於時間是目前人類當前科技水平下可以測量得最精準的物理量!目前秒是由原子鐘定義的,即銫133原子在基態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時間。
  • 時間都去哪了?時間從哪裡來?我的時間怎麼測量?
    秒,或者說時間的測量在測量標準中佔據了極其特殊的地位。這是由於時間是目前人類當前科技水平下可以測量得最精準的物理量!目前秒是由原子鐘定義的,即銫133原子在基態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時間。
  • 《我的世界》鐘有什麼用 鐘錶時間應該怎麼看
    導 讀 Q:我的世界鐘有什麼用?鐘錶時間應該怎麼看?
  • Java中如何顯示不同時區的時間(原理詳解)
    Java中如何顯示不同時區的時間(原理詳解) 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19-01-01 14:58:00 在Java中,如何獲取不同時區的當前時間?
  • 路橋:買的電飯煲 預約時間顯示不準
    路橋的王先生買了一個帶有預約功能的電飯煲,他發現預約的倒計時顯示不準,懷疑這電飯煲質量有問題?   10月底,王先生花299元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個夏普電飯煲,平時用得比較多的是煮飯和煮粥,功能都是正常的。但是他在使用預約功能時,發現電飯煲顯示的時鐘走得慢了。   王先生:(電飯煲)時鐘走得慢了。當時(預約)9個小時,慢了13分鐘。
  • 為什麼格林尼治時間是世界標準時間?
    那時,工業革命進展迅速,但時間測量還沿用中世紀的方法:以日晷等測量的太陽時作地方標準。這是火車事故的重要原因:各地的時間標準不同。法國人想出來一個折中的辦法:火車站的時鐘顯示正常時間,但是火車運行的時刻則調慢五分鐘,以便為法國人的懶惰留出餘地。這種雙軌制時間一直運行到1911年3月。但是這些問題不能阻礙火車的發展,人們只有適應鐵路前所未有的管控。這種管控直接反映在時間上,催生了近代的標準時間。
  • 沒有鐘錶、手機的古代,古人是如何看時間的?
    就拿看時間來說,我們想要知道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什麼手錶啊,手機啊,電腦啊,都可以準確的告訴我們時間,但是在古代呢,古人是怎麼知道時間的呢?今天,作者為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的計時方法,看看有哪些驚嘆到了你?太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太陽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看時間方式了,這也形成了古時候人們的勞作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