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其實人類不管在什麼年代,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貌以及儀態,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中有言:「(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而不管男女,除了對其外貌有要求外,就連身材也得美觀才行。可想要保持完美的身材,需要付出的可謂是艱辛的努力,也因此那些美麗形象之人的背後,除了天生麗質,還都伴隨著汗水。
有一部分人對於身材偏離普通範圍的人,總是會投去異樣的眼光,無意中還會說出中傷他人的話,但是在大家看來是玩笑的話語,對於話題人物本身,或許就是一種傷害。明星被要求得有美貌和身材的雙重加持,他們儘管光線亮麗,背地裡可能就只能每天吃著沙拉,要想保持一個良好的身材,不付出努力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那些身材特別的人,吸引的目光也往往很多。非洲有一女孩因身材特別,被關入動物園,26歲去世後仍被展覽近200年。
人和動物之間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人擁有智慧,也擁有道德感以及羞恥心。當文明誕生後,人類和其他動物也就徹底區分開來,成為了萬物之靈。但正是因為人們會思考,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對於人的要求標準也就越來越多,限制也越來越多。從古至今,人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美麗事物的追求,即便是人類自身,也希望自己擁有美麗較好的面容。
不過美麗的標準其實一直在改變,有人認為瘦是一種美,瘦下來的人很有美感。正因如此,這位非洲女孩才會有如此際遇。她因為身材十分特別,竟被關進了動物園裡,在26歲去世後,屍體都被展覽了200年,實在是無比殘酷。這樣的事件發生在19世紀,當時的非洲還屬於歐洲人的殖民地,奴隸們沒有人權和自由,也因此,人類動物園就此誕生。
那些地位崇高的歐洲貴族們,把殖民地當中身材特別,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人都運到了歐洲,關進動物園內,供人遊覽觀看。這名非洲女子巴特曼也是如此,出生在非洲貧苦人家的她,生活異常艱難。小時候靠著父母的照顧,生活還能勉強繼續下去,但當雙親都去世後,她便成為了貴族的奴隸,待在農場裡辛勤工作來換取一天的口糧。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她20歲的時候,就在1810年,巴特曼的平靜生活被打破,她就此淪陷進了地獄。在那一天,農場主的哥哥和一名外科醫生來到了農場做客,偶然間看到了巴特曼,他們被巴特曼碩大的臀部所吸引,認為如此怪異的身體構造,肯定能換取巨額的財富。因此這兩人利誘巴特曼,表示只要追隨他們,那麼就有金錢和自由。
還以為脫離苦海的巴特曼同意了,就這樣來到了倫敦。結果到達自己的夢想地後,等待她的不是自由,而是一座鐵籠,她被關進了籠子內,成為了供人取樂的動物。那些歐洲人所帶有的固有觀念就是自己地位崇高,而非洲的的奴隸們,和高貴的自己則無法相比。因此這些奴隸被當動物觀賞,在當時的歐洲是一種常態。
結語
於是被關進鐵籠的巴特曼,每天都被迫接受眾人的參觀,在她無法吸引到觀眾後,它就被賣進了人類動物園,繼續充當一名「動物」。儘管她在26歲就受盡折磨去世,而她的屍體依舊被做成了標本,在博物館內展出。直到200年後,在2002年,她的屍體才被運送回到南非安葬,無比悽慘。元代張可久所寫《梧葉兒·席上有贈》有言:「芙蓉面,楊柳腰,無物比妖嬈。」每個人的長相都不一樣,是好是壞皆由本心。可這些怪異的身材,在當時的非洲帶給了這些悽苦人民更加黑暗的生活,而巴特曼的悲慘人生也不禁令人感到心酸。
參考文獻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元代張可久《梧葉兒·席上有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