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 |
原標題:南科大今後將考察學生批判能力
深圳特區報記者秦小豔/文程海昆張嘯威/圖
昨日,「轉正」後的南方科技大學招收的首批188名新生正式步入課堂,開啟不一樣的大學生活。
這批學生是通過高考成績佔60%、自主能力測試佔30%、平時成績佔10%的「631」式考核方式給「領」進校門的,這種全國獨一無二的綜合評價模式,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引發社會對中國教育改革的思考。
昨日,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院士在百忙中接受記者專訪,向記者分享此次自主招生改革背後的故事及今後的自主招生思路。
【關於招生改革】
引發社會反思中國教育弊病
深圳特區報:您認為此次南科大招生改革最大的突破是什麼?
朱清時:我們將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理念真正融入到此次自主招生中來,設計出一套測試學生創新素質的複試方法。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創新型人才?我認為應該具備5項能力:一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有跳出常規的批判精神,此外,還需有想像力、洞察力、記憶力和注意力,只有具備這些素質的人才才有能力經常產生新的思想,而創新的核心恰恰是新思想。
深圳特區報:但是「631」方案中,高考成績依舊佔據「大頭」,承載著高教改革希望的「自主招生」比例僅為高考比重的一半,有觀點認為此次自主招生「自主」的成分並不高。
朱清時:很多人可能會這麼認為,但實際上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因為我們測算綜合成績時,是將高考成績滿分的750分折算成100分後再乘以60%,自主測試成績滿分是100分,不需折算直接乘以30%,折算後高考成績的3.73分相當於自主測試的1分,所以「自主」的比例還是很大的。
深圳特區報:您最初提出的招生方案是「433」模式。
朱清時:是的。我們最初申請時提出的是自主招生考試佔40%,高考和平時成績各佔30%的模式。在向上級部門匯報這個方案時,他們提出平時成績很難測準的問題,因為不同省份不同學校的平時成績很難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希望將平時成績減少到10%。
後來我們發現他們很有經驗,這個決定是對的。當然,我們在商量方案的過程中,也試圖爭取將平時成績減少的20%加到自主招生上,但上級部門考慮到這是第一次嘗試,有些地方還看不準,還是決定以高考成績為主,我們也感覺這樣更穩妥,就同意了。
深圳特區報:從獲得招生權到敲定招生方案、正式啟動招生僅有一個月時間,你們是怎麼完成這項工作的,中間有沒有一些難忘的故事?
朱清時:4月底獲得招生權後,我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商量招生方案。5月下旬起,我們開始不停地往返於北京、廣州、深圳,到教育部就跑了4、5次,不斷地匯報、協商、更改方案,最終在5月29日敲定「631」方案,即高考成績佔60%,南科大組織的自主測試佔30%,平時成績佔10%的這種基於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
方案獲批的第二天,我們立即在南科大召開面向廣東省的宣講會,緊接著就飛去成都,開始其它7個省份的招生宣講。每到一個城市,我需要做三件事:召開一場招生宣講會,向師生、家長介紹南科大辦學理念、招生方案等;見一見當地中學校長;接受當地媒體採訪。這8個省份我都親自去了,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要趕飛機,有的城市停留時間一天都不到,可能頭天晚上抵達當地,辦完「三件事」後,第二天下午就得匆匆飛往另一個城市。
【關於招生總結】
下次自主測試增加人文素質等內容
深圳特區報:您如何評價此次招生工作,對這188名新生滿意嗎?
朱清時:我們取得了成功,超過預期目標。在各地招生時,我們受到學生和社會的熱烈歡迎,最後招到188個十分優秀的學生。最近我們舉行了兩場報告會,一個是唐傑副市長講經濟,海天出版社社長尹昌龍講十大觀念,學生們踴躍發問,從提問來看,學生們思維深度和理解能力都很不一般,嘉賓都很讚嘆,認為我們學生的素質很高。
深圳特區報:有沒有一些遺憾的地方?
朱清時:遺憾之處首先在於自主能力測試出題很匆忙,只測試了學生的4個能力,即想像力、洞察力、記憶力和注意力,沒有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人文素質等進行測試,我想我們下次的自主能力測試一定會把這些內容加進去。
其次,在出題上,因為今年是第一年,擔心題目太難,學生自主能力測試成績與高考成績相差太大,導致高考成績起不到太大作用,為了謹慎起見,我們的出題量偏輕,題目偏容易。這次考完後,我們就有了一個基準,下次就可以做得更加精準了。
另外,在平時成績的測算方面,因為這次各地沒有做相關基礎工作,有些地方有會考成績,有的沒有,即使有會考成績的,各地標準相差也很大,這給我們在測算平時成績時帶來一定難度。另外,我們希望在平時成績中看到學生的道德品質、關心社會等方面的表現,但是因為時間有限,無法了解得太細,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明年要改進的地方。
【關於明年招生思路】
希望延續今年模式,具體方案待批
深圳特區報:在今年自主招生積累一定經驗的基礎上,明年的招生方案有沒有可能取得更大突破?
朱清時:明年我們希望在今年的基礎上,繼續通過這種綜合評估的方式招生,今年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明年會做得更好。
目前,我們正在成立校務委員會,按照《南方科技大學章程》、《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招生方案由校務委員會討論決定,這個機構將在一個月內成立,由我擔任主任,而後帶領這個團隊來做招生這件事。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教育部到時會用什麼形式來批我們的招生方案,也許就是延續今年的招生方案,明年只需要批一下招生規模就行了。
我相信,我們只要做好了,全社會和教育部都接受了,自主招生成績所佔的比例自然會更高。
【關於理想招生模式】
高考作為參考, 錄取應由高校自主決定
深圳特區報:您理想的自主招生方案是什麼樣的?
朱清時:高考只是作為參考,如何錄取完全由學校自主決定,這是世界接軌的高校招生方法。全世界發達國家中學畢業後都有一場類似高考的考試,比如美國的SAT考試,學生去申請某所高校,高校會參考SAT成績,但是你考了狀元也不一定錄取你,考得不好也不一定不錄取你,高校會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自主測試,按照符合自己要求的方式錄取。不會像我們國家,就是一考定終身,差一分都不行。南科大自主招生雖然高考成績佔60%,但高考成績的絕對權威還是存在,真正理想的招生方式是:高考成績只有參考價值,是否錄取要由學校按自己的定位和特點綜合評估決定。這樣每個學校才有特色,才能打破「千校一面」的狀況。當然,為了杜絕不正之風,學校的自主測試也要公正、透明,接受全社會監督。
【關於新生課程】
給新生減壓暫不設選修課
深圳特區報:記者從2012級第一學期課表上看到,教學周共20周,從9月3日到明年1月19日。每天的課程設置不會太滿,留出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
去年,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曾因「課業負擔過重」向朱清時校長「訴苦」,學校如何調整?
朱清時:去年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必修課、選修課加起來一共有13門,本來選修課程是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個性選擇,但很多同學不願意落下任何一門課程,一學期要上十幾本課程,造成課業壓力沉重。今年,在此基礎上,2012級新生的課程設置會有所調整,只開設了8門主修課,包括高等數學,物理、物理實驗、化學原理,國學經典,英語、體育等。考慮到剛步入大學,很多學生還不了解自己的個性與特長,所以,初步安排在第二學期之後才開設選修課供他們選擇,使課程結構更加合理,學生不會有太大的學業壓力,又可以專心學習感興趣的學科專業。
深圳特區報:為什麼物理化學教材要選擇英文原版的?
朱清時:這恰恰是南科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環節。中國的教育習慣了傳授知識,教材上把所有內容都分解得非常清楚,是把饃饃都嚼碎了再餵到學生嘴巴裡,學生很容易看懂,但是到做科學研究時就感覺後勁不足了,因為很多科研需要學生自己查閱英文文獻,這樣做是在逼他們培養自學能力,能夠適應遇到困難後自己想辦法克服。
相關閱讀:南方科技大學正式成立 校長朱清時致辭(圖)
相關閱讀:南科大成立到崗教師30名 校方望生師比達8:1
專家解讀:熊丙奇:南科大「上水平」的標誌是什麼
校長朱清時:南科大下階段爭取獲得研究生招生權
特別策劃:期望南科大「轉正」莫「轉向」
南方科技大學從亮相起,就被賦予了有別於國內其他任何高校的獨特品質。一流研究型大學、自主辦學、去行政化等等,它在辦學目標和定位的每個具體層面,都直指現行大學體制的痼疾。然而,南科大的發展還是需要官方認可。當教育部終於發文同意轉正時,我們不得不擔憂,南科大的改革是否還能堅持……【詳細】
特別策劃:南科大改革是破冰之旅還是「南科」一夢?
教育部日前向廣東省政府發出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系多科性本科學校,由廣東省領導和管理,學校發展所需經費由廣東省統籌安排解決。同時應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辦學遵循國家基本教育制度。南方科技大學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結構。該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