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亮「臺灣神燈」將斷電 學者冀當局眼光長遠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世界最亮「臺灣神燈」將斷電 學者冀當局眼光長遠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年是聯合國的國際光之年,去年底落成、將成為世界最亮的同步輻射加速器「臺灣光子源」引發矚目,不僅先後被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專文報導,還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雜誌選為4月號封面故事。

  臺灣搶到光之年頭香,但這座傲視國際的同輻加速器,卻面臨預算被刪減、明年運轉預算短缺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不僅難以建置光束線實驗站,也付不出後半年的運轉電費。

  光子源是陳建德「懷胎10年」生下的寶貝,2004年他發願挑戰臺灣自建加速器,期間歷經政黨輪替、金融海嘯和通膨難關,都挺過順利完工,如今卻因運轉經費不夠恐成「棄嬰」。陳建德感嘆,明年科技預算增加百分之三,無法支持光子源?

  當局「科技部」同步輻射中心主任果尚志說,「最亮科學神燈」因缺錢而前途黯淡,「就像有航空母艦,卻沒有戰鬥機(指光束線)一樣打不了仗。」

  「國科會前副主委」牟中原、「中研院」院士王惠鈞、物理學會理事長高甫仁等學者皆憂心,要求臺當局須有長遠眼光,別讓「臺灣之光」荒廢。

  「科技部次長」林一平說,已盡力奔走替光子源挪出1億元預算,但各單位都缺錢,實在無法再挪出1億元,希望同步輻射中心共體時艱,從內部節省開銷,或透過業界資助和海外單位合作收費等方式,籌措財源。

  為了看得更清楚、更細小、更銳利,人類打造同步輻射加速器,透過周長數百米的圓環,讓電子束可以在裡面繞圈加速到接近光速,每當高速電子束轉彎時,就會放出極亮又集中的強光,讓平常看不見的事物被看見。

  同輻加速器能發出紅外線、紫外線、可見光、X光等不同波段的光,除對半導體、製藥、新材料研發舉足輕重,還能看見恐龍蛋化石裡的胚胎、看穿達文西如何用40層超薄油彩打造蒙娜麗莎的朦朧微笑、看破古埃及商人竟在製作木乃伊時塞入雜草石頭充數。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臺灣一周侃:一個患了「失憶症」的臺當局
    都說面對「失憶症」病人,最苦的是家屬,今天當臺當局「失憶」時,最苦的是民眾 。  許日本人祭拜不許自己人立碑 誰才是「鬧事的野蠻人」  由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影片《賽德克·巴萊》,講述了在日本殖民時期賽德克族備受壓迫,最終為尊嚴、信仰奮起反擊的驍勇抗日故事。
  • 兩岸學者:臺當局應客觀看待平潭 不要牽強附會
    兩岸學者:臺當局應客觀看待平潭 不要牽強附會   新華網大連3月23日電(記者李寒芳 李克瑤)針對臺灣行政機構一些人近期對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的一些非議和消極論調,正在此間出席第四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的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平潭綜合實驗區是兩岸關係中的新生事物
  • 臺灣外銷中東香蕉遠少於預期 臺農發指責當局作秀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年6月臺灣香蕉價格低迷時,臺灣「農委會」喊出會把香蕉外銷中東120噸,但根據6月份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臺灣賣到中東的香蕉僅23噸。
  • 「神燈」亮了119年,生產它的工廠卻因質量太好而倒閉?
    在1801年的時候,英國化學家戴維就通過將鉑絲通電就實現了發光,雖然當時只是發出了微弱的光,但也是劃時代的創舉了。後來,在1810年的時候,戴維又發明了電燭,它的原理是在兩根碳棒之間形成一個極高的電壓差,利用電流擊穿效應產生電弧,通過電弧來進行照明。這種照明方式的優點是亮度變高了不少,缺點是,不穩定也不安全。
  • 美國「臺灣保證法」把臺灣當炮灰,蔡英文當局卻難掩興奮
    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無非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臺灣作為「棋子」綁上戰車。說白了,美國時不時搞出種種親臺小動作,持續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為的就是幹擾中國平穩向好的發展節奏,遲滯中國和平崛起的腳步,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霸主夢」。「霸主」會保證「棋子」的安全和繁榮麼?答案顯而易見。近幾年美國挺臺動作不斷,為40年來罕見。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掩埋容量亮紅燈焚化設備已老舊 臺灣恐成「垃圾島」
    目前臺灣各鄉鎮的垃圾掩埋場及轉運站幾乎都可以看見壯觀的垃圾山。資料圖片圖為臺灣西海岸海灘上的垃圾。資料圖片臺灣恐成「垃圾島」(看臺灣)「我們現在進行垃圾填埋的時候,需要把場內原有的垃圾翻攪一次,篩分出塑膠袋和土石,然後才能騰出空間埋新的垃圾。」談及當地的垃圾處理,高雄市環保局局長蔡孟裕表示,面對現有垃圾掩埋場接近飽和的情況,上述的處理方法實在是不得已之舉。高雄市遇到的問題不是個例。
  • 2021年是臺灣最後機會?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期間,臺灣學者趙春山表示兩岸若想成功和解的話,那麼今年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在這一情況之下,「臺灣競爭力論壇」於近日正式召開,多位臺灣學者出席該會議。會議期間,臺灣學者紛紛發表個人看法,主要圍繞兩岸關係展開討論。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有學者指出,雖然臺當局推出各種生育補貼,但治標不治本,關鍵是要把經濟搞好,才能化解年輕人的疑慮。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日前在出席一家幼兒園落成啟用典禮時說,臺灣每年新生兒已經不到20萬人,當局應積極推動補助,不能因為經濟因素想生卻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持續偏低,並出現「生(出生率)不如死(死亡率)」的警訊。有人口學家預估,再過30年左右,臺灣人口數將跌破2000萬人以下,過去大家所熟知的「臺灣有2300萬人」說法勢必走入歷史。
  • 臺灣突然傳出一聲音,臺當局釋放危險信號,國臺辦打開天窗說亮話
    據環球網9月16日報導,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之後,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計劃與臺灣當局進行所謂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島內輿論相當緊張,因為阿扎來後蔡英文當局隨即解禁含瘦肉精的美豬和美牛,而這次又要帶來什麼。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當天,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臺灣當局採取這一措施對兩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並保證來去自由,盡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臺灣當局通過《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眾皆可以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個月。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由此被打破。
  • 世界人權日,「臺灣人權已死」
    然而,頗為諷刺的是,開播超過26年的臺灣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準換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假處分申請,將於12日零時停播,形同被民進黨當局暴力關掉了。其中有兩場記者會特別值得關注,一個是由無國界人權觀察團主辦的「體檢當權者」,另一個是由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告別中天!訣別新聞自由」。這兩場記者會要對話的對象都是民進黨當局。
  • 世界人權日,「臺灣人權已死」!
    臺監察機構的「人權委員會」也在12月10日舉辦「人權阿普貴(Upgrade)」的活動,不僅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監察機構負責人兼「人權會主委」的陳菊一起出席致詞,還由她們為「人權會」LOGO舉行啟用儀式。然而,頗為諷刺的是,開播超過26年的臺灣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準換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假處分申請,將於12日零時停播,形同被民進黨當局暴力關掉了。
  • 臺灣旅遊業者炮轟蔡英文當局:對民意置若罔聞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十一連假」結束後,赴臺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人數又回到8、9月的低潮慘況。臺灣觀光業者雖不斷表達盼大陸遊客多赴臺灣旅遊;但「觀光局」官員私下表示「明年會比今年更慘」。旅遊業也炮轟臺當局聽不進人民聲音,「小英當局」快成「大英帝國」。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1998年在廈門召開的首屆研討會上,與會學者不但提出了修建「海峽隧道」的巨大經濟利益,更提出4條設計路線:平潭—新竹線、南日—苗慄線、晉江—南投線和金門—嘉義線。當時,吳之明等人認為,該工程主要阻力可能來自政治及資金因素,但為了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還是應該儘早規劃。
  • 蔡英文當局遭痛批,國民黨籍前民代:六大把戲把臺灣「蠶食鯨吞」
    據報導,民進黨當局這一備受爭議的「聘約人員人事條例」草案內容指出,未來臺當局公務人力將整並為公務員考試任用制的公務員和公開競爭遴用的聘約人員「兩軌」,聘約人員若符合相關資格,於進用滿三年後,可擔任或兼任研究、實驗、文教、醫療、專業科技、限期性任務功能組織等機關機構組織法規定有職稱職等的職務,成為「準公務員」。
  • 臺灣當局人事暗箱操作惹風波
    臺灣當局領導人上月底核准公布了臺軍方最新一次晉級「將級」人員名單,包括「中將」、「少將」46名。其中,「少將」部分有6人的身份被當局特別「加密」。對此,臺灣「國防部」在對外回答相關問題時以「不方便透露」為由,拒絕進一步說明這部分晉升人員的身份及背景。臺灣多家媒體近日紛紛展開調查,專文報導了6位神秘「少將」的晉升玄機。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 遭遇大停電 臺灣「黑」了 金句「亮」了
    8月21日是「出伏」第一天,陣陣秋雨給北京帶來絲絲涼意;不過在臺灣,夏天的燥熱依然難消,除了天氣原因,「8·15全臺大停電事件」持續發酵依然在給島內民眾添堵。停電事件引得民眾催生出很多爆紅網絡的金句,不僅諷刺了當局無所作為、推卸責任;也反映了身為普通百姓的無可奈何與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