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概述
肺癌的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
我們都知道在整個非小細胞肺癌當中,我們主要涉及的治療有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局部治療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等。全身治療大多數我們涵蓋了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在整個治療當中,從診斷、治療到隨訪的全程管理。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我們要診斷這個病人的病理,分子病理,還有他的分期,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分期和不同的病理來制定整個的治療方法。
不同分期,適合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對I期、II期,包括部分的IIIA期,我們都是以手術治療為主。部分,IIIA期病人,我們可能會用新輔助治療來誘導治療以後,增加手術的切除率。對於局晚期的病人,我們可能會用到放療和化療,可以是序貫的,也可以是同步放化療。對於晚期病人,我們大多數是以延長生存期為主,以全身治療為主,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隨訪是腫瘤治療必不可少的步驟
患者經過治療以後,最主要是還是要堅持隨訪。對於早期患者,我們要半年或者一年(一次)的隨訪。對中晚期的患者,我們隨訪時間要比較緊,要3到4個月隨訪一次。所以整個治療過程我們都是要全程管理的。對於廣大的病友來說,遵醫囑,勤複查,抗擊腫瘤要有信心,我們需要準時用藥,按時隨訪,有不適的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傳統治療方式:手術、放化療
早期手術可根治,新輔助化療增加切除率
手術治療是能夠做到根治的。對於早期患者,I期、II期,包括部分的IIIA期的病人,我們需要用到手術切除腫瘤,做到根治。化學治療主要是用化學藥物來抑制腫瘤的增殖,對於局晚和晚期的病人,化學治療是用得比較多的,對於局部晚期,有部分的IIIA期的病人,我們可以用化療或者同步放化療來作為新輔助治療來誘導以後增加切除率。另外,現在比較新的是化療、免疫等聯合治療,誘導治療以後增加切除率。
放療可針對性用於不同分期的肺癌患者
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聚焦來殺死腫瘤,在臨床中我們用的範圍很廣,比如說我們可以做到根治性放療、姑息性放療、輔助性放療以及新輔助放療等。對於局部晚期的病人,IIIA、IIIB期的病人,我們通常會用到同步放化療或者序貫放化療來做到根治性的治療。而姑息性放療,我們主要是用在局部治療,有壓迫症狀的,或者是遠道轉移有比較重的症狀,作為減症治療的。對於輔助治療,我們可以看到在術後輔助的時候,有比較多的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我們會用到輔助性的放療來減少它的局部復發。並且對於晚期病人的寡轉移灶,我們也可以作為輔助治療來延長患者的生存。
新型治療藥物,給未來腫瘤治療帶來希望
新型治療藥物,給未來腫瘤治療帶來希望
化療就像我們用的除草劑,我們可以除掉所有的草,雖然不會除得很乾淨,但是不區分有益的和壞的草,所以我們可能會損傷正常的細胞。靶向治療就像我們的定點除草劑,對於特別的有驅動基因的細胞,我們針對驅動基因來清除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相當於激活淋巴細胞,自己來清除腫瘤細胞,就像我們在田裡放入益生菌來消除有害雜草。
不斷發展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比較精準的治療,根據突變的基因精準殺滅腫瘤細胞。相對來說,靶向治療在晚期病人上用得比較多,我們也逐漸向早期推進。目前,在晚期治療上,對於EGFR突變的病人,我們現在有一代的易瑞沙(吉非替尼),特羅凱(厄洛替尼)和國產的埃克替尼,有三代的奧希替尼等。現在也有比較多的二代靶向藥物的上市,比如說達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對於ALK陽性的患者,我們比較推薦阿來替尼,以及比較成熟的克唑替尼。對於ROS1陽性的病人,我們也比較推薦一線用克唑替尼來治療。
顯著提高生存期,免疫治療得到指南推薦
免疫治療主要是利用自身免疫系統來抗擊腫瘤,主要是激活淋巴細胞抗擊腫瘤細胞。2018年6月份我國上市了第一個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主要用於非小細胞肺癌野生型患者的二線標準治療。今年我們又上市了帕博利珠單抗,作為一線聯合化療的治療。如果PD-L1表達大於等於50%,帕博利珠單抗可以單藥作為一線治療。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所以已經獲得了權威指南的推薦。不管在美國的NCCN指南,還是中國的CSCO指南上,都推薦納武利尤單抗作為二線的標準治療。對於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相比正規的化療,它可以提高三倍左右。免疫聯合治療,可以延長生存期,並且它的緩解率是非常高的
本內容來源於 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癌度
專家簡介
周箴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碩士生導師
進修於MD ANDERSON癌症中心
中國醫促會姑息與人文關懷委員會委員
國際肺癌學會會員
中國抗癌協會會員
世界華人腫瘤醫師協會委員
參加多項全國性、亞洲和世界範圍的多中心臨床藥物試驗
參與多項國家科研基金項目並承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計委課題多項
參與編寫多部肺癌著作,已在國內外發表肺部腫瘤專業論文二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