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局部肺癌晚期被告知無法手術,沒想到兩個月後,他的肺癌幾乎...

2020-11-24 騰訊網

「近半年的治療經歷,不僅讓我涅槃重生,也刷新了我對肺癌治療的認知。原來不做手術,也可以活得很好!」周三早上,65歲的楊先生(化名)坐了1個多小時的動車,從老家趕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胸部腫瘤科,接受第四周期的免疫治療。

六個月前,他被確診為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局部晚期肺癌),而且已經無法手術。曾經他以為,不能做手術,就意味著只能等待死亡。沒想到,經歷2個月的同步放化療聯合熱療,後續又做了3個周期的免疫治療後,如今他的肺部腫瘤幾乎消失了。

同步放化療結合免疫治療

他的肺癌幾乎消失了

楊先生原本是一家企業的高管,平時工作很忙,壓力比較大。今年6月,一向身體還不錯的他經常咳嗽,到醫院做了CT檢查,發現肺部有明顯的毛玻璃樣結節,懷疑有惡性腫瘤的可能,建議他趕緊做進一步檢查。

果然,做了氣管鏡取病例活檢,結果被確診為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已經發生局部淋巴結轉移,而且腫瘤位置貼近大血管,他找了幾家大醫院諮詢,均被告知無法手術。

那段時間,楊先生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在他看來,如果有手術機會,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現在被告知不能做手術,等待的是否就是死亡?

幾經輾轉,楊先生慕名找到了國內著名的肺癌診治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馬勝林教授團隊。

馬勝林教授仔細看了楊先生的病史資料和檢查結果,楊先生的病情確實已經無法手術,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希望。通過同步放化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同樣可以達到延長生命甚至長期生存的效果。

這讓楊先生樹立了治療的信心。醫生根據病情為他制定了後續的治療方案,經過2個月的同步放化療,同時結合熱療,楊先生的腫瘤縮小將近60%。

「放化療期間會有一些難受的副反應,但腫瘤真的縮小了,這使我信心大增,心態也樂觀了許多!」楊先生說,完成同步放化療之後,他用上了免疫治療進行鞏固。經過三個周期的免疫治療後,他肺部的腫瘤幾乎消失了。

免疫治療一旦有效,可能會出現長期有效的超級倖存者。從目前的情況看,楊先生的情況非常好,可以說達到了「臨床治癒」。

如今,楊先生看上去神採奕奕,完全不像是一個肺癌患者。平時他每天早上到公園散步,閒暇時看書、寫作,放慢了生活節奏,心態也變得越來越好。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診治發展今非昔比

5年生存率有望達到50%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2019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肺癌病例約73萬,因肺癌死亡病例約61萬。根據浙江省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腫瘤登記地區癌症發病與死亡情況,肺癌均排在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無論男女,肺癌都是「頭號殺手」。

在肺癌當中,有80%~85%的比例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30%在就診時就已經處於III期(局部晚期),大多數患者失去了最佳手術治療的機會。

而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又細分為可手術、不可手術以及潛在可手術三大類型,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所謂的潛在可手術,指的是前期經過化療等新輔助治療,將腫瘤縮小,創造手術機會。

「在很多患者的概念裡,他們會把是否還有手術機會,作為判斷自己是否還有生存希望的標誌。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即使是不可手術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經過個體化的綜合治療,完全可以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適當延長生命,甚至長期生存。楊先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隨著醫學發展的日新月異,對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理念及方法,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以前不可手術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20%;如今對於這部分患者,根據他們的個體化情況,運用同步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技術新方法,從而提高生存率。最新的研究提示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後免疫維持治療,3年生存率達到了57%,而且免疫治療有拖尾現象(一旦有效將持續很久),根據統計學預計,5年生存率有望達50%左右,這在原來是不可想像的。

「新版共識」

為臨床醫生提供權威診療依據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最考驗一家醫院的肺癌診療水平。因為這是一類異質性特別明顯的疾病,如何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對臨床醫生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

「在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當中,大約有25%—40%的比例是有根治機會的。但臨床中時常會遇到一些這樣的患者,原本有機會採取根治性治療,有些臨床醫生卻按照姑息性的治療方案去治,讓患者錯過了寶貴的根治機會,這是非常遺憾的。」

2002年,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曾發布《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共識》。17年後的今天,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學組牽頭,組織專家就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診療方式、隨訪監測等熱點問題和爭議進行了深入探討,制定了《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多學科診療專家共識(2019版)》(以下簡稱「新版共識」)。

「新版共識」在撰寫過程中,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胸外科、腫瘤放療科、腫瘤內科和呼吸科等40餘位多學科的專家,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充分納入了國內外最新的研究結果,共同就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診斷、治療等相關問題進行投票表決和討論,最終達成重要共識。同時,對分歧部分也進行了客觀記錄,旨在能更好地指導臨床醫師實踐,讓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診治有據可依。

「新版共識」有哪些「更新升級」?

更權威、更細緻、可操作性更強

和17年前的「共識」相比,「新版共識」在內容上有哪些「更新升級」?

東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宋勇教授介紹,病理診斷是肺癌的診斷的金標準,關係到病人後期的治療。隨著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通過超聲支氣管鏡、經氣道支氣管鏡、經食道支氣管鏡等有創檢查,應用這些輔助診斷手段,目的是讓診斷變得更加精準。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陸舜教授說,「新版共識」努力把目前國際上最新的肺癌診治技術都融合進來。從治療的角度來說,以前對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如果不能手術,評估認為不可治癒的情況下,以姑息治療為主。「新版共識」中,明確了免疫治療作為維持治療的證據級別。對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經評估仍然存在治癒的希望,可以進行根治性的同步放化療後,進行免疫維持治療。

同時,對手術指徵進行了相對明確的規範及限定,給臨床醫生提供了指導性的推薦意見。對後續的一些治療,比如免疫治療該怎麼做?免疫治療出現副反應該如何應對等問題,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說明,可操作性非常強。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診治MDT是關鍵

連續八年舉辦「肺癌多學科診治西湖論壇」

影響肺癌診治的因素有很多,以循證醫學為指導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是目前肺癌治療的基本原則。到底怎樣的治療方案最適合患者,能夠讓患者獲益最大化,則需要各學科間緊密協作。

對於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治,MDT並不是把多種治療方法聯合運用在一個病人身上,而是通過MDT討論,結合患者的個體化情況,包括腫瘤分期、生物學行為、病程發展、經濟情況等多方面因素,為其選擇最適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早在2012年,馬勝林教授團隊就開展「肺癌多學科診治西湖論壇」,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第八屆。參會的都是來自不同醫院的胸外科、放療科、化療科、呼吸內科、放射科、病理科、中醫科等多個科室的專家,大家聚集在一起進行MDT討論,專家們相互交流經驗,進行學術探討,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肺癌診治水平。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每周二下午,會定期開展肺癌疑難病例多學科聯合討論和肺小結節多學科聯合討論。針對肺癌病例進行分析討論,提出不同看法,為患者制訂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先採用什麼治療方式,後採用什麼治療方式,或不應該採用何種方式,提供合理優化的診療服務。

MDT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能拓寬、提升醫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思維,進一步提升臨床研究的能力。在討論過程中,每一位參與的醫生可以打破專業局限,接觸到不同領域的醫學知識,同時帶動整個團隊、各個學科的提升。

長三角肺癌協作組啟動

推動肺癌規範化診治及創新研究

為了推動肺癌規範化診治及創新研究,上個周末,由上海市胸科醫院、東部戰區總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40餘家來自江、浙、滬、贛地區的醫療機構,共同成立「長三角肺癌協作組」。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陸舜教授說,臨床醫學的進步往往離不開創新研究,而在肺癌診治領域中,依然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成立協作組的目的,是通過設計、開展肺癌研究領域的多中心臨床試驗及轉化研究,特殊病例多中心會診等,為肺癌臨床實踐提供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促進長三角地區肺癌的診療、轉化研究的創新性及前沿性,提高東部地區肺癌的診治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記者 俞茜茜 編輯吳晶晶

相關焦點

  • 肺癌晚期,被告知活不過2個月!5年了,一直沒復發
    5年前,Aaron得了肺癌,當時的他,被確診為晚期,生命只剩下2個月。咳得嚴重的時候,他連話都說不了,感覺嗓子啞了一樣,甚至還咳出過血絲。 在家人的堅持下,本來還打算隨便吃點藥的Aaron去醫院檢查了。這一查,把Aaron嚇得夠嗆:肺癌晚期。 Aaron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居然在年近七旬的時候被查出肺癌,還是晚期!
  • 菠蘿因子:免疫新藥IMFINZI上市,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福音到來!
    (文章來源:菠蘿因子公眾號)(一)對於中晚期肺癌患者來說,春節期間有一個重磅新聞:阿斯利康的PD-L1免疫藥物IMFINZI被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無法進行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免疫+手術治療或為中晚期肺癌患者帶來希望
    採用國際最前沿的免疫治療方法使一名中晚期肺癌患者腫瘤從原來的4.2公分縮小到了2.8公分,獲得寶貴的手術機會。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2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免疫治療可用在術前誘導或者代替化療,這不是天方夜譚。
  • 肺癌晚期治療的建議
    肺癌晚期的時候,已經有擴散轉移,很難通過手術清除所有癌細胞(因此不宜手術和治療),治療時機非常寶貴,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晚期已轉移的癌症不宜手術 手術治療適用於原發癌症的患者,但當癌症已經轉移時,就不宜手術了。
  • 確診肺癌晚期後,她已堅持7年:癌症有什麼大不了?
    她叫郭紅,來自廣州,今年53歲,2012年被確診為肺癌中晚期,至今帶癌生存超過7年。本文以採訪對象的第一人稱進行敘述。確診肺癌中晚期,我忍不住大哭了一場2012年3月,我在公司的例行體檢中被查出肺部有陰影。給我做檢查的是一個老醫生,很有經驗。他指著胸片的結果告訴我,這一塊陰影的形狀不好,建議我趕緊去醫院做個CT排查。
  • 晚期肺癌仍應積極治療,生存期以「年」計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近日,廣東省胸部腫瘤防治研究會暨胸部腫瘤多學科研討會在汕尾舉行,來自廣東、廣西、湖北等地的腫瘤醫學「大咖」參加了此次研究會,會上專家學者對晚期肺癌治療的新進展進行了學術交流,並對多個晚期肺癌病例、肺癌腦轉移病例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大部分肺癌被發現就已晚期?X光片、CT、腫瘤標誌物,肺部體檢該選...
    肺結節增強後考慮惡性的可能性大,但只有0.7x0.7cm,可否晚一兩個月手術呢?  車教授:小於1cm的結節,腫瘤生長緩慢,晚1-2個月做手術,問題不大!突然增大或轉移的機率很低、很低!  可從去年11月底起,他開始不停地咳嗽咳痰,隨著時間推移,到醫院做了胸部CT檢查後發現右肺腫物。通過進一步檢查,被確診為右肺癌並胸膜轉移,縱膈、腹膜後淋巴結轉移。  「單位每年都組織體檢,也都檢查了胸部X光片,怎麼一直都沒發現?」李大爺覺得奇怪。
  • 晚期肺癌可以活多久?
    特別是一旦診斷晚期肺癌,很多患者或者患者家屬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肺癌晚期到底可以活多久?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吧,肺癌晚期到底可以活多久?【什麼是肺癌晚期?】肺癌晚期的患者一般不首選手術治療,需要依靠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或者放療等多種手段的綜合治療,所以被又被稱為癌症的晚期。【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
  • 得了晚期肺癌還能活10年?專家帶你來揭秘
    臨床上,已有不少患者可以活過5年,甚至發病後10年依然存活,而且生存質量與常人基本無異。」3解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它們是怎麼「打擊」肺癌的?說到癌症治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手段就是傳統的「三板斧」,即手術、放療和化療。
  • 肺癌晚期吃什麼食物 肺癌晚期要注意哪些事項
    肺癌晚期吃什麼食物?肺癌晚期患者手術前後搭配的合理飲食可以增強患者的耐受力,減少術後併發症,減輕患者自身的痛苦。那麼,肺癌晚期吃什麼食物呢?肺癌晚期的病人在飲食上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哪些食物是肺癌患者不能吃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肺部長了5個結節確診肺癌?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60歲的李奶奶體檢查出兩肺長了5個結節,大小均在在0.8—1.5釐米。這5個結節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困擾著李奶奶一家人。莫慌!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
  • 肺癌不能手術等於判死刑?別放棄!你還有選擇
    早期肺癌一般首選手術治療,但臨床上經常遇見因高齡或合併嚴重心、肺、血管疾病而無法手術,或患者拒絕手術的情況。 這些患者是否就失去了戰勝肺癌的機會,只能坐以待斃? 如果發現肺癌已是晚期,不能手術,還有別的治療辦法嗎?
  • 遠離肺癌 「肺」常有愛
    檢查結果喜憂參半,喜的是肺部腫瘤發現得較早而且沒有轉移擴散,遺憾的是他長期吸菸,肺功能太差,根本無法承受肺葉切除手術或放療。在詳細研究病情及與家屬溝通後,老王接受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射頻消融治療,治療僅花了半小時。術後沒有不適症狀,2天後出院。術後隨訪至今,老王的肺部病灶未見復發,僅見局部瘢痕樣改變。
  • 我是早期肺癌,手術後醫生沒讓化療,現在復發了,是不是醫生失職
    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患者,我自己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這樣,手術之前,醫生告知是早期肺癌,手術之後也說手術沒問題,都切掉了,也沒有讓化療,放療和吃靶向藥,術後沒幾個月出現肩膀疼痛,且疼痛越來越厲害,最終在肩胛骨這個少見的轉移部位查到了腫瘤轉移病灶,經過一年的治療,最終去世。
  • 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已活過5年,他是如何做到的,綜合治療是秘訣
    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治療困難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有晚期患者存活時間長的例子,我5年前診斷的一例小細胞肺癌,診斷的時候已經有縱膈淋巴結轉移,而且長得很大,但他心態好,積極配合治療,化療6個療程下來腫瘤病灶幾乎看不到,後來加做了放療,雖然有放射性肺炎的副反應,好在恢復的不錯,年年檢查病情穩定,去年復發了,又做了化療加上PD1抑制劑免疫治療
  • 杭州老闆每個月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前段時間體檢,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醫生說問題不大,建議他三個月後複查就行。但老陳等不及,他心慌意亂,忍不住每個月都去查一次。每次結果出來前,他都很緊張:擔心情況變糟了,每次結果都是與前相仿,他又擔心下個月會不會變糟。像老陳這樣的患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恩國主任醫師幾乎每天都會遇到。
  • 早期肺癌 微創手術效果好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目前在全球,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臨床上,80%的肺癌一發現就已是晚期,這時候才發現意味著大多數人不治療只有3~5個月的生存期,即使治療,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1個月左右。但如果能早期發現肺癌,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有90%的人能活10年以上。
  • 肺癌基因檢測查出罕見基因突變,就無藥可救了?還可用這個療法治
    目前靶向治療是肺癌患者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它比傳統的化療和放療作用更為精準,因此療效一般來說要比傳統的放療和化療要好,而且副作用要更小一些,所以被很多中晚期肺癌患者視為延長生存期的重要方法。但是想要進行靶向治療,就一定要先做基因檢測,因為靶向藥物治療有效的前提,是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存在著基因突變的作用靶點。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做完基因檢測後卻感覺墜入了絕望的深淵:被告知存在的基因突變是「罕見突變」,目前還無有效的靶向藥可用,這些人又被稱之為「罕見的肺癌患者」!什麼是罕見的「肺癌患者」?
  • 提高免疫力讓肺癌晚期患者活得更久些
    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疾病中發病率最高且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腫瘤,肺癌的治療手段主要以手術和放化療為主,其目的都是為了控制病情讓病人活得更久些。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西醫治療在起效明顯迅速的另一面也有缺陷,手術創傷性大還容易切除腫瘤細胞不徹底,放化療的治療無論是x線的照射還是化療藥物注射體內,都會對患者無論體表皮膚、黏膜還是體內肝臟等器官組織產生傷害性,反而破壞病人免疫系統加速患者生命消耗。相反,要想更長久的留住病人生命就需要為病人築造免疫城牆,特別是肺癌晚期患者需要提高免疫力讓病人活得更久。
  • 22歲的護士為了篩查新冠做了肺部CT,篩出了早期肺癌!為何癌症≠死亡?
    沒想到,新冠沒查出,倒是查出了個12毫米的肺結節,儘管非常害怕,手術臺上她也不忘給自己貼個雙眼皮貼。然而,對於很多患上肺癌後的患者,常會問「為什麼發現時都是晚期」、「我年年體檢拍X光片為何不能發現」、「晚期還需要治療嗎?」 癌症≠死亡,對癌症思維的轉變、新的治療理念和治療方法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