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令人嫉妒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樣樣精通,不僅學習好,還能利用課餘時間學習別的東西。何碧玉就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她是一名響噹噹的學霸!七月不僅是夏季裡最熱的一個月份,同時也是令人緊張的考試月,廣大考生們盯著烈日,冒著酷暑開始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這場考試不僅是每個人人生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國家精選人才最公正的一場考察。
這種時候,學霸學渣一測便知分曉,學霸都會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何碧玉是在近二十年前的高考中被挖掘的,當時他是一名河南的考生,憑藉著750的高分,成為了當年河南省的高考狀元。何碧玉從小的夢想就是考上清華大學,她為了考上清華大學付出了很多。平時她也比別人努力,在別人貪玩的時候,她在學習,別人花多少時間學習,她就花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學習。她花了四年的時間就學完了初高中六年的知識,所幸,她的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最終,她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清華大學,而且是在別人還是初中的年紀就上了大學,這是多麼的傳奇!
但是她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多辛苦,她認為學習是一種樂趣,學習能讓她滿足,能帶給她快樂。其實世界上有不少學霸,但是像他這樣自學成才,小小年紀就考上大學並不多。而且何碧玉是屬於那種全面發展的,她不僅沒有偏科現象,而且每科的成績都是拔尖的。課後她也不另找補習班,課餘時間她都在學習鋼琴,彈鋼琴是她的興趣愛好。彈鋼琴和學習佔據了她的全部生活,即使沒有了其他空閒時間,她也樂在其中。
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後,她仍然馬不停蹄,繼續出國深造,不斷探索學習的最高境界。但是當記者問她何時回國時,她卻說沒有要回國的打算,她的回答讓眾人震驚不已。在許多人看來,祖國同樣可以給她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研究器材,她應該像錢學森學習。錢學森赴美留學數年,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不顧一切地要奔向祖國的懷抱。即使困難重重,錢學森也抱著一顆熱愛祖國的心,歷經千辛萬苦後回國。
世人覺得何碧玉必須像錢學森一樣,祖國是生你養你的地方,就必須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祖國,而不是忘恩負義地增加別國的GDP。「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這句話講的沒錯,只有祖國的花骨朵兒能夠爭氣,這個國家才會爭氣。雖然是這樣,但是我認為沒有必要道德綁架何碧玉,她現在還年輕,她才三十歲,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她可以在國外多磨練幾年,只有好好學習了國外的優良,才能把精粹帶回祖國。
她只是說現在沒有回國的打算,並沒有說永遠不回來,是不是?同時,現在的同學們要好好學習,當個學霸,未來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