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看檢察
2020年,莆田市兩級檢察院未檢部門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堅持未成年人權益特殊、優先保護的核心要求,緊緊圍繞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挽救、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創新及犯罪預防等方面,深化保護性辦案、社會化幫教、修復性救助,努力為廣大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綜合的司法保護。
堅持特殊保護、優先保護
持續深化保護性辦案
規範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全市檢察機關未檢部門堅持特殊保護、優先保護原則,切實發揮不批捕、不起訴制度的作用,在辦案中注重處理好特殊保護與懲罰教育的關係,對涉嫌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少捕、慎訴、少監禁,對涉嫌嚴重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懲戒,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與回歸社會為目標,將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貫穿於司法辦案始終。全年全市共受理審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3件150人,批准逮捕103件137人,不批准逮捕15件33人,不捕率為22%;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4件256人,決定提起公訴140件210人,適用附條件不起訴23人,決定不起訴20人,不起訴率為8.9%。共適用認罪認罰153件232人。
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全年全市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30人,追訴漏犯6人。如秀嶼區檢察院對組織、強迫未成年人從事賣淫活動的惡勢力團夥主犯補某某提出有期徒刑二十年至二十五年,並處罰金70萬元至80萬元的量刑建議,量刑建議均獲得法院採納。
堅持雙向保護、全面保護
持續抓好社會化幫教和修復性救助
堅持專業個性化幫教。
針對未成年人不同的犯罪成因,引入社會專業力量開展針對性的矯治與幫教,預防其再次犯罪。
一是聯手青少年司法社工進行專業幫教。市檢察院攜手團市委下屬的陽光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試行上級檢察院「買單」—社會專業機構社工「服務」—各縣(區)檢察院和涉罪未成年人「受惠」的青少年司法社工購買服務路徑,形成承辦檢察官指導、司法社工具體幫教、監護人監管教育的「1+1+1」工作模式。
二是聯手專業心理服務機構開展心理幹預與親職教育。全年共對35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開展親職教育,對50人次開展幫教活動,並將親職教育納入附條件不起訴、臨界預防幫教中去。疫情期間,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幫教方案,會同司法社工、心理諮詢師通過電話、微信、QQ等同步視頻系統對附條件不起訴的涉罪未成年人開展法治教育、心理疏導、行為矯正。
三是推行未成年人臨界預防工作。為防止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滑向犯罪深淵,探索開展臨界預防工作。全年共對32名未成年人開展臨界預防工作,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幹預。
全面綜合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一是建成全市首個集詢問、人身取證、司法救助、心理輔導等多功能「一站式」取證辦案場所。同時,由城廂區檢察院牽頭,聯合公安分局等多個單位共同籤署《關於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工作實施辦案(試行)》、《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醫療救助合作協議》,彰顯司法部門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擔當。目前已啟動3人次「一站式」取證工作。
二是精準救助未成年被害人。規範辦理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案件,會同有關部門或藉助專業力量,積極開展多元化救助,幫助被害人及其家庭擺脫困境。如市、區兩級檢察院依託「司法救助+社會救助」模式,對1名未成年被害人申領司法救助金148393元,並協調解決戶口落實問題;荔城區檢察院依託「司法救助+訴訟救濟」模式,對1名遭受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申請法律援助,協調有關部門減免引產住院手續費用,納入農村低保,並申領慰問金1000元。
探索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
一是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關愛。秀嶼區檢察院與陽光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通過前期多次走訪調查,發現未成年人李某符合事實無人撫養條件,成功對接各有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程序,莆田首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李某申基本生活補貼申請獲批。後又經排查,為全市符合條件的13戶17名貧困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申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並通過審批。
二是開展「春蕾安全員」工作。針對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的保護問題,市檢察院聯合市婦聯、市民政局等單位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春蕾安全員」工作的意見》、《莆田市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實施方案》,全年檢察機關共開展10餘次針對留守兒童及兒童主任、兒童督導員的專項培訓及普法課程,全力當好轄區內兒童權益保護的宣傳員、監督員、保護者和救助者。
做好監護侵害與缺失監督工作。
強化對未成年人監護侵害和缺失的監督力度,堅定阻隔侵害。對於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性侵害、虐待等嚴重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監護侵害類犯罪行為導致未成年人處於危困狀態的,在依法嚴厲打擊和處理的同時,以檢察建議、支持起訴等方式,及時啟動撤銷監護權監督程序,依法撤銷監護人資格,並確保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監護照料。如仙遊縣檢察院辦理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某性侵其女兒林某導致其懷孕輟學案件,仙遊縣檢察院依法督促縣民政局提起撤銷監護權之訴,現如今法院已開庭判決撤銷該監護權,並指定民政局為其監護人。
堅持預防保護、事先保護
持續開展精準多元化普法
繼續抓好「一號檢察建議」的落實工作。
一是開展「法治大課堂」活動。莆田市檢察院檢察長、市第二實驗小學法治副校長許志鵬為市第二實驗小學學生開展「法治大課堂」活動,通過「國家憲法日」「法律知多少」展板宣傳、觀看預防拐賣、安全上網、預防性侵害等三個普法宣傳視頻、現場互動問答等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護意識。
二是建立健全預防性侵長效機制。開展以預防校園性侵為主題的「攜手共護校園安全」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兩級檢察院走進莆田市第二實驗小學、莆田一中、莆田六中等五十餘所校園開展巡講、現場普法,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受眾師生約7.6萬人。
三是開展入職查詢工作。市檢察院會同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於在全市教育機構建立入職查詢及從業禁止制度的規定》,確保做好強制報告、入職審查、從業限制等各方面工作。全市經查詢共查詢有違法記錄43人,精神病史1人,教育部門已對其中存在違法記錄的26人、精神病史1人對相關學校發出解聘建議。
四是加強學校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城廂區檢察院聯合區菸草專門局對筱塘小學周邊商戶開展電子菸專項檢查,通過發放法制宣傳材料、現場釋法的方式,教育引導商戶採取有效年齡核驗措施避免未成年購買電子菸,共同淨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
五是運用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管理。針對辦案所發現的部分娛樂場所違規接待未成年人並提供酒水等違法行為,向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相關單位共發出檢察建議4份,動態跟蹤督促相關單位及時整改。
加強多元化視角普法。
一是籌建全市首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市檢察院擬在市二實小籌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計劃以圖文、多媒體等聲光電科技手段立體化為未成年人提供愛國主義教育、預防性侵、防治校園欺凌、消費者權益保護、交通安全普法、禁毒知識法治宣傳教育等全方位服務。
二是開展現場普法。為強化青少年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市檢察院為莆田一中高一年段學生帶來《國家安全,有你有我》專題法治講座,為學生樹立國家安全意識,做守護國家安全的公民。涵江區檢察院在「6.26」國際禁毒日聯合法院、婦聯、禁毒大隊等單位前往涵江區鎮前小學開展「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 春蕾安全員在行動」的針對少年兒童反毒品教育活動,提高未成年人識毒、防毒、拒毒的預防意識。
三是開展線上普法。市檢察院與市婦聯、東南網等媒體聯合製作預防性侵、預防拐賣、安全上網法治雲課堂,並登上學習強國平臺,閱讀量達到100多萬人次。
文:第三檢察部
原標題:《兩會看檢察丨檢察藍守護天真藍,守護「少年的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