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敏河:用「檢察藍」守護「生態綠」

2020-11-25 澎湃新聞

巍巍興安鬆勁柏翠,滾滾江畔禽鳴鶴舞。莽莽沃野糧豐物美,皚皚雪原聖潔神秘。這些元素繪就了獨一無二的北國風光。在這迷人的風光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守護林區生態環境資源為己任,立足檢察職能,發揮專業優勢,突出監督特色,堅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這就是黑龍江諾敏河人民檢察院。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轄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為了守護這「人間仙境」,諾敏河人民檢察院堅守初心,高擎利劍,將「特別的愛」奉獻在那一摞摞的卷宗裡、揮灑在那一條條取證路上、傾注在那一份份檢察建議中。

美好的綠色家園

探索自然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線,良好的生態環境離不開法治的護航。當不法之徒玷汙了那一抹蔥綠,諾敏河人民檢察院仗劍執法絕不手軟。

(一)堅持「嚴」字當頭,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不斷加強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工作,通過建組織、定機制、設專班,不斷提升辦理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案件質效,堅決懲治盜伐林木、非法佔用農用地、非法毀壞珍貴樹木、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林區多發的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近三年來,共辦理該類案件270餘件300餘人,涉案林地面積多達25000餘畝,涉案林木立木蓄積量高達9900餘立方米。2019年辦理了楊某某等人惡勢力犯罪案件,成功打掉了盤踞在沾河林區「毀林種參」的毒瘤,大幅提升了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環境類犯罪的威懾力。此外,諾敏河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建立了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會商機制、退補說理機制、補後偵查聯絡機制,會籤了《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取證類案工作指引》,在強化打擊力度的同時,注重案件辦理質效,確保辦理的每一起刑事案件都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二)堅持「細」字入手,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刑事訴訟法律監督。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細緻摸排立案監督線索,充分發揮「兩法銜接」平臺在信息共享方面的積極作用,以開展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為抓手,不斷拓寬案件線索來源,本著對線索高度負責的態度,立足實際,細緻排查,認真摸排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罰代刑線索,及時監督行政職能部門移送案件線索,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近三年來,共走訪林政稽查等行政執法單位240餘次,查閱執法臺帳460餘本,調閱執法檔案330餘冊,審查線索100餘條,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案線索20餘條,監督公安機關立案13件,通過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及時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違法犯罪線索,充分發揮了法律監督職能,確保線索「清倉見底」,無「漏網之魚」。細緻審查捕訴環節卷宗,針對公安機關在破壞生態環境資源違法犯罪偵查活動中存在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監督糾正。

(三)堅持「復」字理念,探索構建「補植復綠」恢復性司法工作機制。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根據當地實際,與林業局、公安局積極探索制定涉林刑事案件「補植復綠」生態修復機制,對補植復綠方式、補植價格認定、補植數量標準、落實工作機制、後續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範。自「補植復綠」工作機制落實以來,共補植復綠林地320餘畝,補植林木15000餘株,確保了因刑事犯罪造成的林地破壞、林木毀壞得到及時的修復,避免出現「案子辦了,人也判了,破壞依舊」的局面。在此基礎上,堅持把「跟蹤、監督、落實」作為推動「補植復綠」生態修復機制的有效舉措,通過定期回訪、隨時監督的常態化工作模式,對「補植復綠」後的林地植被恢復率及林木成活率情況進行實地查看,將工作機制貫穿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真正做到「辦理一個案件、恢復一片青山、教育一方群眾」,確保達到懲罰犯罪與保護生態雙贏的效果。

美好的綠色家園

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之所呼、社會之所需」。當物慾橫流汙染了那一方淨土,諾敏河人民檢察院補短強弱用足職能。

(一)做好分內事。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以打造「山青、水綠、地潔」的生態環境為公益訴訟工作重心,著眼「公共利益守護人」的新職能定位,立足大局和全局,補短板強弱項,全機制重落實,通過調閱相關部門行政執法卷宗、深入生態環境破壞現場實地調查、密切關注網絡報導、積極接受群眾舉報和相關部門線索移交等進行摸排,依法收集和固定證據,及時分析研判。近三年來,辦理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案件47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件。依法向林業局、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0餘個行政職能部門提出檢察建議47份,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盡責,向行政機關發出的檢察建議採納率、回復率均為100%。在辦理公益訴訟案件中,採取以訴前程序為主、訴訟程序為輔的辦案模式,秉承「起訴不是目的,解決才是根本」的理念,加強與行政機關溝通,通過合法合理、科學可行的檢察建議,採取跟進問效等方式,儘量使問題在訴前階段得到有效解決,在降低司法成本的同時,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實現了維護公益「雙贏、多贏、共贏」的工作局面。

(二)打出亮點牌。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緊跟省院、市院安排部署,結合轄區實際,紮實、穩步、全面推進環境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生活醫療垃圾處理等重點領域治理公益訴訟工作。堅持樹立質量優先理念,案件辦理逐步從「數量積累型」向「質量提高型」轉變,著力打造具有轄區特色的公益訴訟工作品牌。2018年辦理的「退耕還溼」公益訴訟案件代表全區參評全省典型案例,2019年辦理的三起二次供水公益訴訟案件被《檢察日報》報導,針對餓了麼餐飲平臺部分商家證照不齊問題向行政機關下發的檢察建議被省院評為優秀檢察建議。諾敏河人民檢察院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等專項工作為抓手,積極發揮檢察職能,針對生活垃圾隨意傾倒,醫療廢物回收亂象、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隱患等民生領域存在的問題,向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職,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彈好協奏曲。

積極探索社會化綜合治理模式,構建公益訴訟工作長效機制。公益訴訟工作不是檢察機關一家單打獨鬥,需要形成社會共識,形成維護公益的合力。通過多方溝通、全面統籌、積極協調,初步形成了內部聯動、外部銜接、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多元聯動工作格局。對內,各內設機構加強配合,發揮整體優勢,在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的基礎上,建立內部銜接機制,不斷加強與刑事檢察部門的協作配合,從辦理的刑事案件中收集線索,從群眾的來信來訪中發現線索,確保案件線索無障礙移送,案件辦理無縫對接。對外,與公安、環保、林政、資源等部門會籤工作意見,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案件通報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聯合執法制度等,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互享、信息互通、工作互助的工作目標,確保維護生態環境工作攥指成拳、全面聯動、合力打擊。

美好的綠色家園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利慾薰心蒙蔽了那一雙慧眼,諾敏河人民檢察院奔走呼告全面發力。

(一)廣泛化宣傳。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以宣傳作為環境汙染防治的有力抓手,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法治宣傳活動,努力提高社會公眾對環境資源類法律法規的知曉度及環保意識。深入學校、家庭、社區、林場、企業、商鋪加大環境汙染防治宣傳力度,確保廣撒網、全覆蓋、無死角,引導轄區百姓嚴格遵守環境資源類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責任。

(二)常態化宣傳。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通過開展檢察開放日、普法宣傳周、公益訴訟宣傳月等專題活動,使宣傳工作的影響力不斷加大,保證在專題活動宣傳效果的基礎上,做好常態化宣傳工作,通過多層面、多角度、常態化的宣傳,徵集相關線索、建議、意見80餘條。

(三)多途徑宣傳。

為講好生態檢察故事,宣傳好綠色發展理念,2019年以來,諾敏河人民檢察院在全院抽調精銳力量組成宣傳團隊,利用林業局電視臺進行環保法治專題講座27次,進學校、林場、企業巡迴開展環保宣講85次,在鬧市區設點進行環保宣傳85次,發放環保宣傳資料20000餘份,懸掛宣傳條幅300餘條,張貼宣傳海報150餘幅。在做好傳統宣傳方式的基礎上,逐漸把新媒體建成法治宣傳的重要平臺,運用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推送相關宣傳信息100餘條,並結合典型案件以案釋法,為公眾提供更全面、更生動、更便捷的獲取信息渠道。

(四)多樣化宣傳。

在宣傳內容上,諾敏河人民檢察院除了常規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外,還豐富了對保護動植物多樣性、倡導低碳生活、推進垃圾分類、提醒森林防火等多樣內容的宣傳,引導群眾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提醒群眾算長遠帳、算整體帳、不能寅吃卯糧、急功近利。在宣傳防火內容時,幹警編制的《檢察官提醒您森林防火十不要》和錄製的《諾檢護林》防火宣傳歌曲得到了省院的認可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宣傳效果。

(五)示範化宣傳。

諾敏河人民檢察院以「讓林區大地綠起來,讓人民生活美起來」為目標,發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精神,努力做到「多種一棵樹、多增一片綠」,多次組織幹警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全院幹警踴躍參與、人人出力。自2019年以來,2000餘株樹苗在林區大地「安家落戶」,為改善生活環境、提高森林覆蓋率作出了應有貢獻,以實際行動示範引領,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綠化意識、環保意識、作為意識。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生態檢察」的接力棒交到這一代諾敏河人民檢察院手中,他們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他們履職盡責,不懼挑戰,為建設「水清石出直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的大美林區持續貢獻著檢察力量,盡心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檢察藍」與「生態綠」的故事。

來源:《人民法治》雜誌

記者:陰衍哲 通訊員:宮鐵川 馬偉霞

責任編輯:王雪

●●●

為良法善治發聲 為公平正義張目

為法治中國建言 為中華復興鼎力

原標題:《諾敏河:用「檢察藍」守護「生態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檢察藍守護生態綠」檢察建議讓農藥包裝廢棄物不再「流浪」
    今年9月,巴東縣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組深入全縣12個鄉鎮,在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汙染環境專項行動時發現,多個鄉鎮農資經營者銷售不規範,普遍存在將農作物種子及農藥混櫃擺放,且混雜夾放食品;未建立或規範建立生產經營檔案或銷售臺帳以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臺帳;未履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未按照規定要求農藥購買者退回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極少且按照生活垃圾予以處理等問題,極易造成生態環境汙染,給農業帶來損失
  • 檢察藍、環保綠疊加起來是什麼顏色?
    6月5日·世界環境保護日聽說,檢察藍和環保綠一直很親密?這兩種顏色融合起來是怎樣神奇的效果?沒錯,青色 清脆而不張揚,清爽又不單調。為了守護青山綠水,檢察藍們一直在努力▽近年來,蘇州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為抓手,通過注入新理念、實現新突破、尋求新成效,打響蘇州綠水藍天的保衛戰,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裡,我們舉行了「依法履職監督·保護生態環境」線上新聞發布會。
  • 兩會看檢察丨檢察藍守護天真藍,守護「少年的你」
    對於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性侵害、虐待等嚴重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監護侵害類犯罪行為導致未成年人處於危困狀態的,在依法嚴厲打擊和處理的同時,以檢察建議、支持起訴等方式,及時啟動撤銷監護權監督程序,依法撤銷監護人資格,並確保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監護照料。
  • 海南文昌:生態檢察守護椰鄉青山綠水
    為了全面提高生態檢察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實強化生態執法司法活動監督,去年以來,海南省文昌市檢察院派駐錦山、龍樓檢察室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方位、多渠道發現和收集轄區內的生態環境相關信息,積極督促環境監管部門依法履職,生態檢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 「檢察藍+生態綠」,互派掛職幹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部會同其他八部委出臺的《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高檢會〔2019〕1號)精神,切實加強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密切與行政機關的工作聯繫配合。
  • 馬曉瑜:守護好西寧藍 高原綠 河湖清 做新時代的環保衛士
    《一把手談初心》系列訪談 馬曉瑜:守護好西寧藍 高原綠 河湖清 做新時代的環保衛士 楊陽 楊霆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共 近日,西寧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曉瑜接受人民網青海頻道專訪。訪談中,馬曉瑜表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對生態環保工作者來說,是思想的再洗禮、初心的再覺醒、使命的再升華、忠誠的再淬鍊。通過以「一點三實四結合」的方式,投身西寧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場標誌性戰役,守護好西寧藍、高原綠、河湖清,做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生態環境保護衛士。
  • ...生態保護新聞發布會,發布《「守護海洋」藍皮書》及一批典型案例
    中國新聞社、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福建日報、省電視臺、省新聞廣播電臺、福建法治報、人民網、東南網、澎湃新聞等十家媒體記者到會採訪。發布會上,羅輝副檢察長通報了福建檢察機關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的總體情況,發布了《福建省檢察機關「守護海洋」藍皮書》,公布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典型案例》。
  • 閩侯檢察·壹周簡訊(2020.08.03-08.07)
    工作動態△近日,省檢察院舉辦2020年度「新福建檢察大講堂第一講」視頻講座,邀請廈門大學法學教授何麗新,以「推進和保障民法典實施,全面提升民事檢察工作」為題,為全省檢察幹警授課。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霍敏強調四點意見:一要站位全局理解和把握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二要以貫徹實施民法典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民事檢察工作;三要把實施民法典貫穿到各項檢察工作中;四要抓實抓細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縣檢察院開展5名中層副職任前集體談話。
  • 整治外來有害生物 守護生態安全
    (照片由太倉市檢察院提供)整治外來有害生物 守護生態安全太倉市開展專項防控工作,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1000畝蘇報公益守護專訊(記者 王小兵 通訊員 吳玉潔)加拿大一枝黃花會奪取周圍植物的水分和養分,消耗土壤肥力,並且繁殖力極強,民間有「黃花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 「紅杜鵑」未檢┃寧化檢察:跨界守護少年的你,8位法治副校長「上任...
    跨界守護少年的你8位法治副校長「上任」並要求各學校:要積極創造法治副校長參與學校事務的條件,建章立制,體現特色、凸顯作為,保障法治副校長工作有序開展;加強與檢察機關的掛鈎聯動、法治副校長與學校日常工作開展的雙向互動,藉助檢察機關的專業力量和資源優勢,切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加強管理、制定決策、解決問題;持之以恆深化檢校合作,以法治副校長工作的開展為引領,持續推進校園安全、法治文化建設,進一步深化、細化、實化「一號檢察建議」監督落實。
  • 福建檢方批准逮捕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犯罪案件122件288人
    中新網福州6月16日電 (鄭江洛)2015年以來(下同),福建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犯罪案件122件288人,提起公訴197件409人,法院現已判決171件306人。結合執法辦案,督促收繳海洋生態修復金337.5萬元。
  • 國慶獻禮|牡丹檢察:聽「檢察藍」深情告白「中國紅」!
    曾經,我們與祖國一起走過未來,我們與祖國共同奮進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國家》MV正式上線用這樣一支婉轉動聽的歌曲>更加深刻的理解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每一個人都敢於直面艱難的局面每一個人都能夠以大局為重雙節同慶牡檢人聞雞起舞、日夜兼程,守護公平正義
  • 生態雲南 | 普洱:藍喉擬啄木鳥——沒見過紅配綠還這麼好看的!
    生態雲南 | 普洱:藍喉擬啄木鳥——沒見過紅配綠還這麼好看的!,面部也呈寶石藍,頭頂還有兩條黑色縱紋。(來源:普洱市生態環境局)>原標題:《生態雲南 | 普洱:藍喉擬啄木鳥——沒見過紅配綠還這麼好看的!》
  • 檢察公益訴訟守護海洋生態環境
    2020年8月7日,三門縣檢察院向寧波海事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薛廣軍等十人在各自參與非法捕撈造成生態損害的範圍內對生態修復補償金200412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法庭認為,上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薛廣軍等被告應承擔生態賠償責任,當庭作出判決,支持公益訴訟起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賠償的20萬餘元將用於海洋資源增殖放流等海洋生態修復行動。
  • 東營墾利:為了「綠紅黃藍」圖畫更加美麗
    現如今,曾經寸草不生的鹽鹼灘,成為黃河入海口一座綠色的新城,吸引了許多野生動物在此繁衍棲息,形成了一幅綠(樹)、紅(赤鹼蓬)、黃(野生動物)、藍(海洋)交織的美麗圖畫。  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不法之徒,視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高於一切,置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的長遠根本利益於不顧,昧著良心,無視大家共同的居住生活環境,打起了生態資源的歪主意。
  • 「生態綠」、「天空藍」……它們是定海最亮眼的底色!
    建設生態文明,著力護美綠水青山、 做大「金山銀山」, 積極探索綠色引領高質量發展路徑, 不斷豐富發展經濟 和保護生態之間的辯證關係
  • 「綠眼睛」上線,杭州邀請千萬雙眼睛一起守護城市綠化
    將杭州打造成「生態文明」之都,建設成「美麗中國樣本」城市,城市園林綠化極為重要。為開展好、落實好、配合好「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堅行動,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特別開發了「綠眼睛」小程序。希望通過「綠眼睛」,讓廣大市民都能參與進來,「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萬國覺醒》綠將藍將怎麼樣 綠將藍將推薦攻略
    導 讀 萬國覺醒武將中綠將藍將哪些值得培養?九遊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了萬國覺醒綠將藍將推薦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守好綠和藍 引來金和銀
    海南省在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有何好的經驗做法,記者專訪了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  謀求更綠更藍,譜寫美麗篇章  記者:在生態環境優良的情況下,海南還在全省主動啟動六大生態環境整治,這是為什麼?
  • 寧德檢察邀請省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檢察...
    寧德檢察邀請省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 2020-12-01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