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憑欄嘆粵劇 移步換景賞園林

2021-01-11 青瞳視角

粵劇藝術博物館極具嶺南特色

到哪裡尋找南國紅豆的歷史芳蹤?到哪裡探尋嶺南園林的古典優雅?位於荔灣區恩寧路127號的粵劇藝術博物館,一定是極好的選擇。

粵劇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園林式博物館,細細品味它的建築特色,您會發現,「一步一景,移步換景」,賞心悅目。而且,建築中處處有故事,設計和細節都跟粵劇密不可分!

園林特色:「曲境就是園境,園境又同曲境」

為何用園林作為粵劇博物館的展現形式?設計師郭謙說,設計團隊沿著時間軸線回溯承載著粵劇誕生及歷史發展記憶的種種空間形式,當以空間視野回顧粵劇藝術博物館選址荔灣湧沿岸周邊的歷史空間形態時,一個關鍵詞躍然而出——「嶺南園林」。中國戲曲與傳統園林本來就是天作之合,可謂「曲境就是園境,園境又同曲境」。

粵劇藝術博物館不僅是戲曲博物館,更是傳承嶺南地區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臺。博物館融入了嶺南傳統三雕(石雕、木雕、磚雕)、兩塑(灰塑、陶塑)、嵌瓷、彩畫等民間傳統手工藝,並結合當代藝術創作。

為了儘量還原傳統風格和特色,粵劇藝術博物館建設所用磚、瓦,是當年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到的,「當時一共收集到22萬塊青磚,再通過切割打磨,做成小塊青磚片貼到牆上,突出古樸的效果」。

粵劇藝術博物館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戲臺水池,都很精美,迴廊月門穿插其內、花格小窗移步換景,就連園中果樹,也大有「粵味」。「博物館裡有龍眼樹、荔枝樹、楊桃樹、芭蕉……到了收穫的季節,嶺南佳果香飄滿園。」

主景假山選用英德英石製成,重達2500噸,分為主峰、副峰。假山主峰高聳奇險,下有石屋;副峰山徑石梯上落交錯,形成一條盤旋綿延100多米的山中之路。

粵博「十景」環繞中心晚沙湖

粵劇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尊重戲曲發展與嶺南傳統園林的密切關係,沿茘灣湧南、北兩岸布局,最終形成中心大水庭配合六組別院的院落格局。

館內園林建築環繞中心晚沙湖,院院相連又相對獨立,組成廣福首唱、瓊花暢曲、紅船晚沙、西樓映月、峰音靄韻、濠畔聽曲、梨園鐘聲、別院聲歌、荷風初露、古巷清音等「十景」。

廣福首唱——廣福臺

廣福臺是粵劇藝術博物館的核心建築,是整座園林之中唯一一座純木結構建築,也是十景「廣福首唱」所在地。這是重簷歇山抬梁式木構建築,三開間,面闊11米,高9米,進深達9.5米,在古戲臺形制基礎之上配合整體場地布局設計。

廣福戲臺舞臺背板正中的磚雕屏風《六國大封相》可謂是點睛之筆。它高370釐米,寬 340釐米,雕刻深度近40釐米,精湛技藝獲得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山花獎,是廣府磚雕的當代傑作。

這座戲臺由廣東省非遺傳承人何世良修建,戲臺上的木雕與磚雕創作都出自他之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何世良帶了30多個弟子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最終完成的作品。

紅木紅船

紅船晚沙——紅船舫

停靠於晚沙湖面的紅船舫,是「紅船晚沙」所在地,靈感來源於粵劇紅船。紅船停泊湖邊,重塑當年粵劇戲班搭紅船四處登臺演出的場景。

石舫用紅色花崗巖雕刻,長近10米,高4.5米,船頭與廣福臺相望,船身雕刻戲曲《牡丹亭》名段《遊園驚夢》,可駐足船頭與廣福臺隔水應唱。

有意思的是,粵劇博物館內還有另外一條「紅船」——博物館重新研究了紅船的歷史與構造,定做了一條約5米長的紅木實木紅船。

當年,粵劇戲班生活居住在船上,來往於珠江三角洲進行演出。由於船的外部漆上紅色,故稱紅船,戲班亦稱「紅船班」,粵劇藝人則稱為「紅船子弟」。不過,紅船隻是戲班生活的地方,他們的演出並不在船上——停泊好紅船之後,登岸搭棚唱戲。

在粵劇藝術博物館展廳內,實木紅船上還特意設計了嵌套幻影成像技術,將製作的三維電腦影像與模型內的實物結合,展現當年船上生活練功場景,不但具有欣賞價值,也擁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瓊花堂

瓊花暢曲——瓊花堂

瓊花堂是博物館中潮汕裝飾風格的代表建築,是十景「瓊花暢曲」所在地。

瓊花堂處處體現出潮汕地區木作工藝的獨樹一幟,由潮州肖楚明、肖淳圭父子修建。

瓊花堂尊重整體建築布局,在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上採用潮州古建築傳統三載五木瓜的大木樑架形式。在嶺南傳統園林之中,匯集潮州工藝文化精髓,是希望粵劇藝術博物館不僅是戲曲文化遺產的傳承之地、廣府文化的傳承之地,更是嶺南地區非遺匯集之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相關焦點

  • 中考作文指導:移步換景大法
    三、移步換景法 。這種方法就是說,觀察點不固定,所觀察描繪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動觀察點的同時,把所見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徵依次描繪。這種方法,可以逐一描繪出景物的各個局部,從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同時,這種寫法的文章是以明顯的瀏覽順序為順序,因而文章層次清晰,條理清楚。
  • 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談拙政園夜遊項目拙政問雅
    面對大環境的需求,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在拙政園夜園項目「拙政問雅」設計之初,就提出:夜景開發,要保持古典園林的原真,盡最大可能讓長時間的高品質的夜間開放減少對園林的異常影響。薛館長說,我們經歷過用簡單照明來呈現夜間蘇州園林,但是我們發現簡單照明並不能夠完全的把蘇州園林拙政園山水立體畫卷的設計美呈現給大眾。基於這種挑戰,我們邀約社會第三方團隊深化對拙政問雅的藝術呈現和展示,很高興景天成文化有限公司和中國美院共同接受了這個挑戰。我們希望通過高科技手段把園林和宅園的生活方式再現給大眾。這其中既有空間營造手法的夜間呈現,更需要對蘇州園林本質擁有深度的理解。
  • 有著「皇家園林博物館」的頤和園,保存完整的山水園林驚豔了世人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的名詞佳作的華麗辭藻中,而且還有巍峨壯觀的宮殿建築,山水園林中。詩詞歌賦中的情感依託,可以代表家國情懷,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拓寬人的視野,豐富人們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書中自有黃金屋,歷史書籍蘊含的無盡智慧猶如無數珍寶。
  • 恆大城Art Deco風格園林是什麼意思呢?
    恆大城Art Deco風格園林是什麼意思呢?園林景觀設計上精心打造,Art Deco風格園林,景觀軸線設計,移步換景,生態小品、景觀雕塑點綴其中,花草綠植豐富。項目綠化與北側半月環公園相互呼應,形成一個符合現代城市自然生態化發展的有機體。
  • 嶺南股份榮獲中國風景園林三大科學技術獎
    近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上頒發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規劃設計獎和園林工程獎三個子獎項,堪稱中國風景園林技術領域最高榮譽。嶺南股份三個項目從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業等數百家單位上千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嶺南股份生態科學研究院報送的「華南地區特色植物資源開發與景觀營建技術研究」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嶺南設計集團報送的「阜陽市東區嶽家湖公園項目」榮獲規劃設計獎二等獎;嶺南園林集團報送「聊城東昌湖景觀提升及遊路系統工程」榮獲園林工程獎銅獎。
  • 蘇州歷史上最大的官誕生在這個園林裡
    蘇州園林其實是有套路的。就拿最重要的園主人來說,絕大多數園林的主人都都一個共性:混得不好。這樣的理念用歐陽修的詩來說就是「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在一個園子裡根據不同的地形與方位,配上不同時令的植物和建築特色,不僅是做到移步換景,甚至是移步換季。
  • 非遺相伴迎國慶,燈火月影賞中秋——廣東推出節慶「嘆」非遺中秋...
    值此人間好時節,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了節慶「嘆」非遺:「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中秋國慶系列活動,為市民群眾提供國慶出遊新方案。本次系列活動包括「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主題燈彩藝術作品展、「解碼非遺」體驗課和「雲賞非遺」專題展播三個版塊。
  • 喝早茶吃粵菜唱粵劇 老外夫婦為廣東「瘋狂」(圖)
    喝早茶吃粵菜唱粵劇 老外夫婦為廣東「瘋狂」(圖)   粵劇迷太太厚禮贈廣州  詹森告訴記者,不僅他為廣東「瘋狂」,他的妻子羅碧詩也是「同道中人」,非常熱愛粵劇藝術。作為UBC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館長,她對粵劇很有研究,對粵劇戲服尤有興趣。2002年11月,詹森夫婦就曾把珍藏30多年的西關戲服箱,贈送給廣州荔灣區博物館。
  • 秀麗東方園林團隊造一方山水還一城詩意 峨眉荒野農田變詩意仙居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在成都秀麗東方曾有這樣一個地方,春可賞花,夏可觀星,秋見落英繽紛,冬便可賞梅,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她就是「山裡書院」。峨眉山南,三灣大塘,背山而居,臨水而濯。20年前,農夫山泉在海拔3079米的峨眉群山之巔發現了水源;20年後,這汩汩溪水又流到了小鎮。有了水,還不夠。《園冶》中講究「巧與因借,得景隨機」。即講究因地制宜,景到隨機,高方欲就平臺,低凹可開池沼,卜築貴從水面,立基先究源頭。
  • 彭慶華:粵劇遇上二次元
    但演唱者彭慶華,是一名粵劇國家一級演員;而這首歌曲,是網遊《天涯明月刀》「大師賽」的主題曲。彭慶華出身科班,14歲考入廣東粵劇學校,師承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先生,現任廣東粵劇院創作研究部主任。就是他,讓粵劇遇上了二次元。在彭慶華看來,作為國家級非遺的粵劇,從來就是「潮」的。早在100多年前,粵劇就吸收了揚琴、大提琴、小提琴,甚至架子鼓等西洋樂器作為配器。
  • 無錫十大賞雲地 醉入雲海青山裡
    賞 雲 頻 道 無錫十大賞雲地 惠山之巔
  • 臨水景觀已進入最佳觀賞期 市屬公園推賞荷地圖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進入二伏,北京市屬各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的暑期遊園活動已拉開帷幕。特別是「7·20「暴雨過後,市屬公園河湖來水豐沛,公園荷花進入盛放期,多所公園均可賞荷。
  • 賞京城秋日之靜美 品俊美園林之百味
    賞京城秋日之靜美 品俊美園林之百味 房天下
  • 翔實反映粵劇聲腔藝術全貌
    11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粵劇日」。當天上午,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廣東粵劇促進會承辦,廣州粵劇院協辦的《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
  • 走進龍現代藝術中心,品園林景致,賞藝術之美
    走進龍現代藝術中心,品園林景致,賞藝術之美 2020-04-25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嘆早茶 食個包 廣州過年的一把理由飲茶
    所以,我強烈推薦:到廣州來過年的朋友們,可別忘了早晚去「嘆早茶,食個包」,保證你的胃裡是滿滿的,你的心裡是暖暖的,你的這個春節也是美美的。理由2嘆一杯慢生活木心先生的《從前慢》自從被譜成了歌曲傳唱以後,越發打動了許多人。
  •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黎耀威是香港粵劇界的青年演員,近年來致力於粵劇的年輕化。這天晚上,他在九龍葵湧劇場為觀眾帶來了名為《王子復仇記》的新編粵劇,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以粵劇的方式重新演繹,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  作為傳統藝術形式的粵劇,在今日香江不乏傳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