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將改變稀土開採的局面

2020-08-11 漢航科技


釹磁鐵。 (圖片由Wikimedia Commons的Nevit Dilmen提供)。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技術,有望成為稀土萃取領域的革命性技術。

每年全球稀土金屬市場價值40億美元,但其中70%的生產集中在中國

在《綠色化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說,獲得專利的提取和提純工藝使用了配體輔助色譜法,並且被證明可以安全,高效且幾乎無害地從煤灰,再生磁鐵和原礦石中去除和純化稀土金屬。 沒有不利的環境影響。

稀土金屬的全球市場價值每年達到40億美元,但其中70%的生產集中在中國

這很關鍵,因為目前,由於基於酸的分離和純化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全世界許多公司甚至都不敢考慮提取稀土元素(REE)。

「幾乎60%的稀土金屬都用於磁鐵,幾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磁鐵。 這些金屬被用於電子產品,飛機,混合動力汽車甚至風車中,」開發該技術的實驗室的Nien-Hwa Linda Wang在一份媒體聲明中說。

「我們目前有一個主要的外國金屬來源,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限制供應,那將嚴重損害人們的生活。 不是說美國沒有這種資源,而是我們需要一種更好,更清潔的方法來處理這些稀土金屬。」

環保的配體輔助色譜法,可幫助從廢磁鐵中生產純化的稀土金屬。 (插圖由Linda Wang /普渡大學提供)。

Wang認為,生產高純稀土元素的常規方法採用兩相液-液萃取機制,這需要成千上萬個串聯或並聯的混合沉降器單元,並產生大量有毒廢物。但是,她的方法使用了具有新的區域拆分技術的兩區配體輔助置換色譜系統,該技術可以高產率(> 99%)生產高純度(> 99%)的金屬。

「我們繼續在實驗室中努力工作,以學習如何使配體輔助系統適應我們在原料中看到的許多變化,並很高興與潛在夥伴合作並評估其適用性,例如再生磁鐵,電池,煤炭灰或國內開採的礦石,」研究人員說。

Hasler Ventures是一家與Purdue大學和Purdue Foundry合作創建的佛羅裡達州有限責任公司,旨在創建美國稀土金屬供應鏈,該公司已從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獲得了權利,該公司授予該公司將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商業化的優先權。


相關焦點

  • 日本發現海底「寶藏」,1600萬噸稀土,卻讓我們轉讓開採技術
    但由於其在全球的分布極不均勻,開採和萃取都有很大難度,所以目前很多國家都需要從我國進口,或是將開採出來的稀土送往我國工廠加工。因此其他國家在擔憂如果中國斷供或是不幫忙加工的話怎麼辦?所以為了滿足對稀土的需求,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組成了「稀土聯盟」,共同合作加緊建造除中國之外的大型稀土加工廠。日本就是其中之一,為了替美國分憂,不惜打破之前的計劃,根據日媒早前的報導,日本將提前1年時間,計劃在2021年試開採深海海底稀土資源。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繼可燃冰後,又發現上億噸級石油「稀土」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勘探和開採力度也越來越大。這不,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即可燃冰後,又發現了上億噸級石油「稀土」!而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率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隨著技術更加成熟化,未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戰略性能源或將被代替,因為可燃冰可直接燃燒,而且產生的熱量是這些能源的10倍之多。而就在這個時候,媒體又傳來新進展,新疆首個千億立方米油氣田再次新增一口日產氣量7.7萬立方米的高產氣井。
  • 贛州市廢棄稀土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掃描
    近日,信豐縣學堂嘴、桐木廢棄稀土治理項目通過科學改良土壤、完善水土保持設施,復墾治理獲得成功。昔日溝壑縱橫、寸草不長的「江南沙漠」變成了「山頂綠樹成陰、山腰果樹纏繞」的「聚寶盆」。信豐縣學堂嘴、桐木廢棄稀土礦區的變身只是贛州市全面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
  • 由於對稀土元素資源匱乏,日本打算從化石魚中開採稀土元素
    魚化石是稀土元素的搖籃。它們堆積太多了,以至於日本科學家計算得出,在這個小島以南2500平方公裡的區域中,泥漿可以滿足數百年來世界上四種稀土元素的需求。但是為何?而且最重要的科學家是將如何處理?科學技術正處在技術繁榮的中期,稀土元素對於令人眼花繚亂的機器至關重要。其中有許多使我們能夠產生或利用可再生能源。每次購買電視、智慧型手機、LED、緊湊型螢光燈或可充電電池時,還有公用事業每次架設風力渦輪機、豐田每次製造普銳斯(Prius),內部都會噴灑一些稀土元素。許多醫療和軍事技術也使用它們。
  • 幸虧有了徐光憲,提出「串級萃取理論」,結束了我國稀土賤賣局面
    徐光憲:研究出提純理論,才結束了我國稀土賤賣局面 引言:稀土不僅是因為稀有而貴重,更重要的是稀土具有重大的戰略用途,而稀土很多國家都是沒有的,我國探明的稀土儲存量位居世界第一,於是就有很多國家向外國購買稀土。
  • 原來我們一直被騙了,美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二,為何從不允許開採
    ,但是多年來,美國寧願花大價錢從中國購買稀土,也不許在國內開採,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呢?很多人認為,美國此舉是想將國內的稀土礦囤積起來,作為自己的戰略儲備,關鍵時刻可以不被卡脖子,聽起來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而且值得全球各國警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專家說出3個重要原因,原來我們一直被騙了。
  • ...稀土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32000噸 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採...
    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近日聯合發出通知,下達2019年度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及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根據通知規定,2019年度全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32000噸、127000噸。
  • 提取、純化關鍵稀土金屬的技術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
    DOI: 10.1039 / D0GC00495B這項技術是由普渡大學化學工程教授Nien-Hwa Linda Wang的實驗室開發並申請專利的,它成功地分離出了稀土金屬,而且不像傳統的酸基方法那樣具有破壞性的環境影響,而且產量高、純度高。這項技術的一部分於3月31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出版的《綠色化學》雜誌上。
  • 稀土那麼珍貴,開採環境汙染破壞巨大,為什麼還白菜價大量出口?
    稀土那麼珍貴,開採環境汙染破壞巨大,為什麼還白菜價大量出口?說到稀土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他了,稀土(Rare earth)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 種稀土礦。
  • 微生物能否在太空中開採稀土?國際空間站做了個實驗
    微生物採礦在地球上已經成為現實,人類能否派遣這些小東西去條件艱苦的外太空,完成稀土開採等任務呢?歐洲空間局去年為此在國際空間站上做了個生物巖石實驗(BioRock)。稀土在飛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的應用尤為引人關注,中重稀土則被認為是一種戰略資源。除了補充地球資源,外星稀土採礦也具有技術意義。它涉及到對太空中微生物與巖石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在人類「宜居外星」的願景中大有幫助。
  • 生意社:2020年稀土行業事件盤點
    2 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下達  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按照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管理相關規定,2020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自然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15日下達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
  • 科工力量:中國獲得稀土冶煉提純能力,是付出了代價的
    當時,國際上主流的分離方法是「離子交換法」和「分級結晶法」,但這兩種方法成本很高,提煉的稀土元素純度很低,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徐光憲提出新方案,「串級萃取理論」,這一技術徹底改變中國稀土「賤賣」的局面。新方法在全國推廣,中國單一高純度稀土大量出口,國際價格跌到原來的1/4,外國生產商只能減產停工。領先的稀土工業技術,卻沒有帶來經濟效益。
  • 俄羅斯擬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開採量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本國工貿部制定的路線圖消息,俄羅斯計劃未來數年內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該文件規定,至2024年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產量應增至約2萬噸,到2030年,超過7萬噸。該計劃的實施可使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屬及稀土金屬出口國。
  • 美媒:美國就這樣將稀土霸權拱手讓給中國
    中國控制稀土資源開發已經導致美國各行各業(比如,醫學成像行業)、各種技術和眾多工作機會向中國轉移,在此過程中,美國的國防工業供應鏈受到了重創。中國並非從一開始就掌控著稀土產業。實際上,在1980年以前,全世界99%的重稀土都不過是美國在開採鈦、鋯和磷酸鹽礦石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 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
    如今除了資源的勘探開採,新能源也備受重視,中國在這一方面成就不小。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中國又「火」了!繼可燃冰之後,中國又現上億噸石油中的「稀土」。眾所周知,在新能源領域,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因為,可燃冰可直接燃燒,能產生比煤、石油、天然氣等高出數十倍的能量。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突破技術瓶頸更有利於稀土產業發展
    據介紹,新技術將高純度氧化鋁提純工藝和稀土新材料製備技術完美融合,添加稀土後,產品不僅在韌性上有了很大提高,在色彩亮度和硬度上也實現了極大提升,現可製備6N超高純鋁錠,並進行5N超高純鋁錠的規模化生產,為我國超高純度氧化鋁原料的批量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一套新技術讓稀土鎂合金改頭換面
    稀土研究院鎂合金項目組主任、高級工程師胡文鑫說。晶粒細化劑技術獲新突破目前,我國工業領域普遍採用鎂鋯中間合金作為晶粒細化劑,市場現有產品存在鋯元素細化效率低(低於40%)、鋯顆粒大量沉積、細化劑成本高、雜質含量高以及細化工藝操作不穩定等諸多問題,對實際工業應用帶來不小困難。
  • 上世紀的稀土領頭羊,美國是如何掉隊輸給中國的?
    90年代後,開採稀土帶來的環境汙染,最終觸怒了美國的加州人民,他們將美國稀土行業的龍頭Miolycorp告上法庭。於是在1998後,這家公司就關停了加工設施,4年後將礦山完全關閉,而那也是美國稀土最後的高光,那年90%的稀土磁鐵都從美國、歐洲和日本生產,但在之後,這些份額都被中國接替。再後來,中國的稀土行業崛起後。
  • 拯救化石能源,西瓜視頻揭秘頁巖氣新技術,或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什麼是頁巖氣技術?為什麼這種技術可能改變石油資源面臨枯竭的局面?今天小編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問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歷了能源危機之後,米切爾將目光投向了頁巖氣的開發。常規天然氣一般在地表的淺層,比較容易開採,成本也相對更低;而頁巖氣埋藏在深層,曾經有人用水力壓裂法進行開採,但成本過高,於是頁巖氣便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了。
  • 俄媒:俄羅斯計劃提高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4日消息,據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本國工貿部制定的路線圖報導,俄羅斯計劃未來數年內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該文件規定,至2024年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產量應增至約2萬噸,到2030年,超過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