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羅斯計劃提高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

2020-12-06 界面新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4日消息,據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本國工貿部制定的路線圖報導,俄羅斯計劃未來數年內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

該文件規定,至2024年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產量應增至約2萬噸,到2030年,超過7萬噸。該計劃的實施可使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屬及稀土金屬出口國。

根據計劃,至2024年俄羅斯將每年開採1.18萬噸稀有金屬和7000噸稀土金屬,至2030年將分別為4.34萬噸和3萬噸。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擬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開採量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本國工貿部制定的路線圖消息,俄羅斯計劃未來數年內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該文件規定,至2024年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產量應增至約2萬噸,到2030年,超過7萬噸。該計劃的實施可使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屬及稀土金屬出口國。
  • 稀土行業深度報告:稀土為什麼成為國家的戰略金屬
    稀土金屬礦(關稅號:25309020)進口數據主要是從美國芒廷帕斯稀土礦山進口的稀土精礦,REO 含量在 55%左右。芒廷帕斯是中國之外最為優質的礦山之一,其礦山類型為氟碳鈰礦,礦山從 2018 年 1 月開始復產,所產稀土礦全部由盛和資源包銷到國內。2018 年進口實物量為27567 噸,折合約 1.52 萬噸 REO;2019 年進口實物量為 46149 噸,折合約2.54 萬噸 REO。
  • 俄羅斯計劃大幅提高鈾產量 加大東西伯利亞開發
    新華網莫斯科2月27日電(記者嶽連國)俄羅斯聯邦地下資源利用署副署長巴夫洛夫27日對新聞界說,俄計劃大幅度提高鈾的開採量,力爭到2015年使進口鈾佔全國鈾消費總量的比重降至30%。  據巴夫洛夫介紹,目前俄探明的鈾資源儲量為83萬噸。
  • 日本在太平洋島嶼上開採鋰離子電池所需的稀有金屬
    《讀賣新聞》,一個負責自然資源的政府機構宣布,從日本專屬經濟區的海底成功挖掘出鈷和鎳等稀有金屬。對日本來說,國內稀有金屬生產一直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因為日本在稀土金屬方面高度依賴中國,而稀土金屬對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至關重要。海底採礦地點位於太平洋南鳥島南海岸,低於海平面約900米。
  • 稀有金屬資源稅改提上日程:鎢、鉬將成稅改排頭兵
    稀有金屬資源稅改提上日程,鎢、鉬將成為排頭兵;業界期盼已久的鐵礦石資源稅改或延後。  工信部原材料司昨日(2月11日)發布了《2014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和2015年形勢展望》。在這篇重點介紹銅、鋁、鉛、鋅的產量、投資、進出口、壓力的概述中,除了研究起草《有色金屬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黃金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鋁工業發展指導意見》這三項「十三五」行業發展規劃之外,倒數第二條字數雖不多,卻句句重要——這是2015年有色行業管理的六項重點工作之五,「改善稀有金屬管理」。
  • 稀有金屬的新來源對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最靠近地表的巖石風化形成了一個粘土礦床,在那裡原始的礦物被分解釋放出稀有金屬,然後這些金屬粘在粘土礦物上。供稿:凱薩琳·古登諾和馬丁·史密斯由聖安德魯斯大學和布萊頓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稀土金屬的新發現來源,稀土金屬對可再生能源生產、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和電視等現代技術至關重要。
  • 日媒:中國基建需求和環保規定推動稀有金屬價格大漲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 日媒稱,用於特殊工具和磁鐵的稀有金屬的國際價格正在上漲。由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需求增加和環保規定的影響,鎢和釹的價格同比上漲四至五成。此外,用於液晶面板的銦也在漲價。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23日報導,價格明顯上漲的是作為超硬工具原料的鎢。
  • 稀有金屬:價格狂漲 兩股王「鍺」歸來
    價格狂漲 王「鍺」歸來 鍺比稀土更加奇缺作為重要的稀有資源,世界鍺的資源比較貧乏,全世界已探明的鍺保有儲量約為8600金屬噸,我國保有儲量約3500金屬噸。全國已探明鍺礦產地約35處,遠景儲量約9600金屬噸,在世界上佔有明顯優勢;據了解,我國目前已探明儲量主要分布在12個地區,其中廣東、雲南、內蒙、吉林、山西、廣西、貴州等地區儲量較多,約佔全國鍺總儲量的96%。但生產主要集中在雲南鍺業(002428)、馳宏鋅鍺(600497)、中鍺科技、內蒙通力等幾家企業中。
  • 稀土金屬礦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這類礦物通常稱為稀土礦物,如獨居石、氟碳鈰礦等。作為礦物的雜質元素,以類質同象置換的形式,分散於造巖礦物和稀有金屬礦物中,這類礦物可稱為含有稀土元素的礦物。 如磷灰石、螢石等,呈離子狀態被吸附於某些礦物的表面或顆粒間。這類礦物主要是各種粘土礦物、雲母類礦物。這類狀態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 中鋁股份、中國稀有稀土召開金屬鎵資產交接會
    本網訊 (見習記者 晏和貴)10月31日,中鋁股份、中國稀有稀土金屬鎵資產交接會在中鋁大廈召開。中國稀有稀土黨委書記、董事長冷正旭,中鋁股份黨委委員、財務總監王軍出席會議。冷正旭對三家金屬鎵企業加入中國稀有稀土表示歡迎,並介紹了稀土行業現狀及中國稀有稀土的基本情況。他表示,稀有稀土是有希望的行業,是一個成長中的行業,是一個服務於未來高端製造實現智慧生活、智能生活不可或缺的行業。作為一種稀有金屬,鎵以其獨特的性能廣泛應用於電子工業和通訊領域,隨著鎵下遊應用行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對金屬鎵的需求將穩步增長,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 ...與SWCC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舉辦稀有金屬和採礦用海洋滷水開採...
    國際海水淡化協會日前宣布,它與鹽水轉化合作組織(SWCC)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將於2020年4月8日至9日在沙烏地阿拉伯朱拜爾舉辦稀有金屬和礦物海洋鹽水開採創新國際研討會。該研討會由瑞典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所在肯亞環境、水和農業部的贊助下舉辦,旨在為專家科學家、應用研究人員、實踐者提供一個論壇,和創新者分享他們在礦產和金屬開採方面的最新技術和經驗。專題介紹的重點將是先進到概念證明的技術和系統,這些技術和系統有可能以低於地球採礦和傳統生產方法的成本生產礦物和稀有金屬。
  • 日媒:日本領先世界成功連續開採海底礦石 不再「受制於人」
    據海外網10月10日報導,海底裡沉睡著無數的金、銀和寶藏,令人心動並「躍躍欲採」。不過,這樣一個「冒險故事」很有可能將成為現實。日媒稱,在9月下旬,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宣布,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試驗從衝繩縣近海的「海底熱水礦床」連續大量開採出礦石。
  • 2020年12月稀土永磁全產業鏈研究報告
    創新前沿InnovationandTops包頭以創新精神開拓稀土產業「新藍海」;歐洲聯盟開發用於3D列印的NdFeB粉末;從工業廢料中提取稀有金屬,既簡單又具成本效益;東芝開發了新型磁性材料,提高了電機能量轉換效率;環境友好型技術使得穩定和可靠的本地稀土採購成為可能。
  • 稀土出口量,中國是全球第一,為什麼進口的稀土也是全球最多呢?
    根據稀土行業協會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開採了13.2萬噸稀土,約為全球稀土開採總量(約21萬噸)的62.86%,繼續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開採國。同期,中國出口的稀土超過了4.6萬噸,繼續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同時,在2019年中國也進口了約4.1萬噸稀土化合物,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
  • 外媒:美國稀有金屬幾乎完全依賴中國,回收舊金屬或是最好選擇
    但是面對接連不斷的油價動蕩、能源產業逐步過渡,如果美國沒有其他途徑來保證稀土、稀有金屬的加工,其將永遠無法僅依靠化石能源來實現真正的能源獨立。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裡,中國加工的稀有金屬、稀土元素佔全球需求量的90%以上,而且,美國80%稀有金屬是中國供應的,太陽能電池板、手機、計算機設備、國防系統等其他多項方面都是由稀有金屬來製造的。
  • 稀有金屬回收的類型有哪些
    有色金屬資源按密度、價格、儲量分為輕有色、重有色、貴金屬、稀有金屬、半金屬五大類。輕有色金屬回收:一般指密度低於4.5kg/m3的有色金屬,如鋁、鎂、鈉、鉀、鈣、鍶、鋇等。這些金屬的共同特點是比重低(0.53~4.5kg/m3),化學活性高,與氧、硫、碳、滷素的混合物相對穩定。
  • 「稀有金屬」院士李東英
    人應該用其所長,找到國家需要和自己所長的結合點,然後在這條道路上努力,對國家有所貢獻。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上世紀60年代,李東英在人們質疑「不可能」的情景下,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稀有金屬價格企穩回升 重稀土有望成市場焦點
    稀有金屬價格企穩回升 重稀土有望成市場焦點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18日 05:55
  • 全球最稀有的金屬:至今都沒能開採到,每一克都堪稱無價之寶
    大家都知道人類自從學會了冶金煉鐵之後,自然界中的金屬就成為了人類科技進步必不可少的資源。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自然界中的很多種金屬,並且將其中絕大部分金屬都利用了起來,最常用的就是鐵、銅之類的,畢竟這些金屬也是比較常見的。
  • 中國發現超級金屬"錸" 還有哪些稀有金屬?又有什麼用處?
    &nbsp&nbsp&nbsp&nbsp能夠提純錸金屬的,是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這是一家上市的礦業公司。2010年,這家公司在其下屬的陝西省洛南縣黃龍鋪鉬礦區礦山中斟探到錸,儲量達到176噸,約佔全球儲量的7%,僅次於智利、美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