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32000噸 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採...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近日聯合發出通知,下達2019年度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及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

根據通知規定,2019年度全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32000噸、127000噸。全國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05000噸,其中主採指標78150噸,綜合利用指標26850噸。上述指標均含已下達的第一批指標。

通知要求,各稀土集團(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五礦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要及時商下屬企業所在的省(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後,將冶煉分離指標分解下達到企業,指標分解情況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所在省(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備案。有關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及時將稀土礦、鎢礦開採指標下達到市、縣,指標分解情況報自然資源部備案。

通知明確,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應集中配置給技術裝備先進、環保水平高的重點骨幹企業,進一步提高指標集中度。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不得分配指標:一是礦山企業沒有採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停止建設的回收利用稀土資源項目或有關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停產整改的;二是稀土冶煉分離企業使用已列入禁止或淘汰目錄的落後生產工藝和冶煉分離產能低於2000噸(REO)/年的,或有關部門明確要求停產整改的;三是達不到《稀土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和放射性防護等環保要求的;四是長期停產,不具備生產條件的。

通知強調,嚴格按指標組織生產,遵守環保、資源開發等有關法規;嚴禁開展稀土代加工(含委託加工)業務,不得採購加工非法稀土礦產品;稀土綜合利用企業不得加工稀土礦產品(含進口礦產品);利用境外稀土資源需能提供完整進口手續。

通知要求,有關省(區)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共享信息,按時核查轄區內企業指標執行情況,共同做好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及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監督管理工作。

通知特別指出,各稀土集團要按時如實上報指標執行情況,並填報稀土產品追溯系統(包含進口礦產品使用),不得偽報、瞞報、隨意更改填報數據。同時,請6家稀土集團按照統計報表要求,於每月10日(節假日順延)前向工業和信息化部上報稀土企業上個月數據和生產情況,同時上報稀土產品追溯系統填報數據。

來源: 自然資源部網站

相關焦點

  • 兩部門發布《關於下達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近日,自然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下達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2020年度全國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40000噸,全國鎢精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05000噸。具體來看,《通知》稱,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按照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管理相關規定,2020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經研究,確定了2020年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
  • 國土資源部就鎢銻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答問
    負責人:主要是基於2008年鎢礦、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管理實施情況和對今年市場因素的預測等,綜合研判後確定的。    2008年初,全國共下達鎢精礦(含三氧化鎢65%)開採總量控制指標66850噸。去年鎢礦實施開採總量控制指標效果比較好,全國未超指標開採。
  • 2020年度第一批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下達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自然資源部2月19日消息,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按照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管理相關規定,2020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為服務企業生產,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分兩批下達,第一批指標按照2019年度指標的50%計算,全年(第二批)開採總量控制指標將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及市場情況在第二季度適時下達。2020年度全國第一批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66000噸,其中離子型(以中重稀土為主)稀土礦指標9575噸,巖礦型(輕)稀土礦指標56425噸。
  • 鎢精礦產量將減產10%以上,戰爭金屬之王能否挽回價格頹勢?
    據中國鎢協統計,參會企業(集團)年產鎢精礦產量佔中國鎢協統計產量的86%,我國主要鎢企業(集團)的率先減產,對改善目前的鎢市場供需矛盾將發揮積極作用。關於鎢礦開採,我國實行開採總量控制,限制開採,足見其珍貴程度。 2019年度全國第一批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下同)開採總量控制指標按照2018年度指標的50%下達。第一批鎢精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49835噸,其中主採指標38005噸,綜合利用指標11830噸。
  • 國家層面再發聲撬動3704億市值 稀土概念股集體大漲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wind稀土總市值為854.44億元,稀土永磁板塊總市值為2849.64億元,市值合計3704.08億元,今日半日合計增長96.22億元。稀土板塊再起風雲今日早盤,稀土永磁概念板塊獲資金追捧,多隻概念股在開盤15分鐘內集體衝高。
  • 2019年鎢行業十大熱點新聞?
    六、鎢開採總量指標略有增長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下達 2019 年度全國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 65%)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 105000 噸,較 2018 年增長 5000 噸。其中主採指標 78150 噸,綜合利用指標 26850 噸。
  • 生意社:2020年稀土行業事件盤點
    2 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下達  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按照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管理相關規定,2020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自然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15日下達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
  • 2020年,中國稀土開採量預計為14萬噸,穩居全球第一!那美國呢?
    按要求,2020年中國將繼續對稀土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並將控制指標集中下達給6家稀土集團下屬礦山企業——由2019年的13.3萬噸,提升至今年的14萬噸,中國稀土開採量再度創新高,且繼續穩居全球第一名。
  • 【SMM匯總】中重稀土主要上市公司信息一覽
    資料顯示,廣晟有色主要從事稀土礦開採、冶煉分離、深加工,鎢礦採選以及有色金屬貿易業務,生產產品包括稀土精礦、混合稀土、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鎢精礦等。近年來,在國家 稀土開採、生產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分配中,公司獲得的礦產品和冶煉分離 產品分配量均佔據分配總量的 50%左右,指標獲得量增強了公司資源優勢,凸顯了公司行業地位。
  • 中國鎢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全球鎢供給主要有兩個部分,一部分為鎢精礦的開採,佔比為鎢總供給量的76%。其中66%的鎢精礦進入了鎢的最終產品,10%成為生產過程中的廢料重新生產。第二部分 ,24%的鎢供給來源於鎢最終產品的回收。**年前,國外廢鎢的利用比例不超過20%,截至**已達35%。根據美國國家地質局統計,**年美國本土鎢回收的量可以佔整個表觀鎢消費量的59%。
  • 俄羅斯擬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開採量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本國工貿部制定的路線圖消息,俄羅斯計劃未來數年內大幅增加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開採量。該文件規定,至2024年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產量應增至約2萬噸,到2030年,超過7萬噸。該計劃的實施可使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屬及稀土金屬出口國。
  • 稀土那麼珍貴,開採環境汙染破壞巨大,為什麼還白菜價大量出口?
    稀土那麼珍貴,開採環境汙染破壞巨大,為什麼還白菜價大量出口?說到稀土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他了,稀土(Rare earth)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 種稀土礦。
  • 外媒很驚訝,中國為何增產稀土?答案是……
    11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下達了2019年度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及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通知中將2019年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分別提升到13.2萬噸和12.7萬噸,分別高於2018年的12萬噸和11.5萬噸,是「有史以來的最高配額水平」。
  • 稀土報價大幅上調 鎢價有望持續上漲
    據機構數據,3日大量稀土品種報價大幅上調,尤其是今年以來漲幅逼近60%的鐠釹價格再度上揚。   數據顯示,7月31日至8月3日,氧化鐠從49萬元/噸漲至51萬元/噸,氧化釹從36.5萬元/噸漲至38萬元/噸,氧化鐠釹上漲2萬元/噸至41.5萬元/噸。
  • 「中國鎢產業市場與應用高峰論壇暨中國硬質合金市場應用研討會...
    ,硬質合金產業鏈涵蓋上遊鎢礦山原礦開採,重力水選鎢精礦。粉末廠中遊冶煉,結晶APT,煅燒氧化鎢,還原鎢粉,高溫碳化鎢。下遊硬質合金廠用粉末冶金方法生產碳化鎢一鈷硬質合金或者含碳化鎢的其他類硬質合金超硬材料。鎢礦資源歸政府所有,鎢礦的採礦權、經營權和環保治理、開採總量和出口配額等也受到各級政府的嚴格管制和控制,所以鎢市場的上遊市場是相對封閉的,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制約和保護。即便如此,超採現象仍然十分普遍。
  • 稀土行業深度報告:稀土為什麼成為國家的戰略金屬
    其中混合碳酸稀土進口產品實物 REO含量為 30%左右,未列名氧化稀土實物 REO 含量為 90%左右。2019 年中國從緬甸進口混合碳酸稀土礦約 1.3 萬噸實物量,折合 3896 噸 REO,同比減少約50%;進口未列名氧化稀土約 1.4 萬噸實物量,折合 1.3 萬噸 REO,同比增長約 77%。
  • 稀有金屬資源稅改提上日程:鎢、鉬將成稅改排頭兵
    這項工作中列明的任務是:推動出臺《稀有金屬管理條例》;調整稀有金屬指令性生產計劃下達方式,探索下達仲鎢酸銨冶煉生產指標;研究推動鎢、鉬資源稅改革。  這三條措施事關美歐日向世貿組織訴中國稀土、鎢、鉬相關產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以下簡稱稀土案)判決的執行,其中前兩條與稀土相關,後一條依然緊扣中國在稀土案中涉及的鎢、鉬資源。
  • 2017-2021年中國鎢工業發展及預測分析
    (二)環保監管的嚴厲態度對原鎢供應有壓制性影響  環保行業作為政府「十三五」工作的重點,國家要重點發展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環境監管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大,環保趨嚴對鎢的供給會產生壓制性的影響。例如,2017年,湖南政府認為湖南礦業市場持續低迷,礦產開採越多,浪費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