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文觀測計算,小行星阿波菲斯極有可能在2029年撞擊地球。一旦撞擊真的發生,這將是一場席捲全球的災難,我們人類也無法獨善其身。
根據科學家們的預測,如果阿波菲斯真的與地球發生撞擊,其釋放的能量將會達到6400萬億千焦耳,這相當於1.53萬億千克當量的TNT同時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1萬倍,這對地球來說可能不算啥,但這足以輕易摧毀一個巨大的國家。
因為其強大的威力,科學家們為它取了一個可怕的名字:毀神星阿波菲斯。那麼阿波菲斯真的會撞擊我們的地球家園嗎?一旦確認撞擊真的會發生,我們人類有能力採取相對應的應對方案嗎?
阿波菲斯首次被發現是在2004年,來自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率先發現了它的存在。隨後科學家們又對它進行了數次較為詳細的觀測,觀測發現「阿波菲斯」屬於一個名為「阿登型」的小行星群,計算表明其運行軌道的半長軸小於一個天文單位,其軌道周期約為323個地球日,每當阿波菲斯接近或者遠離太陽時,其軌道都會與地球的軌道發生交匯。
在對阿波菲斯的亮度進行觀測後,再結合其他觀測數據,科學家們認為它的直徑大約在320-415米之間,大約每7年就會運行到地球附近一次。這意味著阿波菲斯就是一顆足以威脅地球安全的定時炸彈。通過對阿波菲斯的軌跡隔閡速度進行分析後,NASA認為阿波菲斯將會在2029年4月13號近距離接近地球,最近是距離地球表面僅為58000千米。
58000千米,這個距離看上去很大,但是在宇宙空間這個大尺度環境下,這可以說是一個十分接近的位置。一但稍微出現一點偏差,阿波菲斯就會被地球的引力所捕獲,從而一頭撞向地球。不僅如此,由於觀測技術的限制,科學家們對於小型天體的軌跡預測是極其困難的,很多不確定因素根本沒法考慮,所以科學家們還在不斷修正阿波菲斯在2029年撞擊地球的概率。
根據最新的數據計算,阿波菲斯的撞擊概率大約為0.005%,這個概率看上去非常低,但是這代表著它依舊有可能會撞擊我們的地球。根據計算,在2029年4月13號20點40分時,阿波菲斯將會近距離接近地球,這時候它的視星等將會達到6.0,在我國的北部地區將能夠直接觀測到它的身影。
當然,大部分科學家認為阿波菲斯在2029年乃至2036年時都不會撞擊地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阿波菲斯的存在確實對地球的安全產生了巨大的威脅。正是因為如此,阿波菲斯才有了毀神星之稱。
那麼當阿波菲斯真的要撞擊我們地球的時候,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能妥善應對這樣的危機嗎?目前人類威力最大的武器的氫彈,如果阿波菲斯或者別的類似的小行星真的撞擊地球時,我們能否使用核武器將其摧毀呢?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數據,每年我們發現的能對地球產生威脅的小行星數量都能達到數千顆,除此以外,還有很多能對地球產生威脅的小行星我們根本沒有監測到,這些小行星的速度快,體積小,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比如去年7月份發現的小行星2019OK就讓我們捏了一把汗,它以24.5千米/秒的速度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時與地球的的距離僅僅只有7.4萬千米,而在他來到的前一天我們才發現它的身影,這意味著我們根本來不及用核武器摧毀它。
想要徹底解決來自太空的小行星威脅,我們人類必須要具備強大的天文「巡天技術」,能讓我們提前數星期乃至數個月發現它們的蹤跡。那麼核武器真的能消滅這些潛在的地外威脅嗎?
從理論上來看,核武器確實可以摧毀較小的小行星,但是這種級別的小行星根本不會對地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大氣層就能夠將它們燃燒殆盡,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哪些直徑數百米乃至更大的小行星,因為我們的核彈無法輕易摧毀他們。
如果我們使用核武器,這些體型較大的小行星會分裂成幾個更小的碎片,然而這些碎片的體積依舊足夠大,仍能夠對地球造成傷害,因此使用核武器摧毀小行星並不現實。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目前解決小行星威脅最有效的手段是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跡,讓它們自動偏離撞擊地球的軌道,但是由於小行星的速度非常快,我們人類能否及時精準地對其進行軌道預知還是是一個未知數。所以,科學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啊!
當然,我們也不必太擔心,在過去的數十億年裡,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物種毀滅的次數非常少,對我們人類短短的一生而言,這只是地球的一瞬間,在這一瞬間碰到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件概率非常小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