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有衛星環繞,恆星有行星環繞,銀河系也有一群天體在環繞運行

2020-12-06 科普大世界

星系都是宇宙中的龐然大物,但是星系的個頭也是大小不一的,最大的星系IC1101可以裝下幾千個銀河系(銀河系直徑約15萬光年),但是銀河系又可以裝下幾千個個頭較小的矮星系,通常認為矮星系是大型星系形成的基礎。

說到矮星系,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通常矮星系指的是規模較小光度較暗的星系,所以這類星系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它們的數量卻非常龐大,僅在我們銀河系的周圍就發現了很多個矮星系,而且有不少都在圍繞銀河系運行,就像月亮圍繞地球一樣,它們都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的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又稱大小麥哲倫星雲),它們就是兩個矮星系,其距離銀河系非常近,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級天體,在南半球很容易看到它們,距離太陽系只有十多萬光年,就像行星的衛星一樣圍繞銀河系旋轉。其中大麥哲倫星雲距離地球16萬光年,直徑大約為銀河系的1/20,小麥哲倫星雲距離地球19萬光年,大小只有銀河系的幾百分之一。

天文學家們起初認為兩者圍繞著銀河系的軌道每15億年轉一圈,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他們可能是第一次來到銀河系附近,不過在銀河系的強大引力下,它們已經別想再離開了,其中的恆星和氣體已經在銀河系引力作用下發生變化,天文觀測發現小麥哲倫雲現在已被撕裂,未來它的恆星將成為銀河系的一部分,大麥哲倫星系最終也將是這種命運。

宇宙中像這樣的矮星系非常多,我們的銀河系位於本星系群中,在這個星系群中大型星系有20個左右,但是矮星系的數量要更多,這些矮星系大都在圍繞大型星系旋轉,有的甚至在圍繞兩個甚至更多的大型星系旋轉。這就像多星系統中的恆星與行星一樣,行星受到多顆恆星引力的影響,運動也不很規則,只有那些距離大型星系比較近的矮星系,通常才會圍繞一個星系運行。

矮星系圍繞大型星系運行一周,通常都需要幾億甚至幾十億年,其運行的結果通常也是融入到大型星系之中,天文學家認為我們的銀河系就是吸收了上百個矮星系融合而成的,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現在,天文觀測發現如今仍然有好幾個矮星系正在融入到銀河系之中,比如射手座矮星系、人馬座矮橢球星系和大犬座矮星系等。

相對而言,比銀河系大了一倍的仙女座星系很可能吞併了更多的矮星系,而且在未來的30-50億年之後,這兩大星系也會合二為一,融合成一個更大的星系,這說明宇宙雖然在膨脹中,但其中的物質團卻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互相融合著,以求變得更大,或許宇宙物質正在以這樣的方式對抗著暗能量的膨脹分離作用。

相關焦點

  • 太陽環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圈要多久?
    在宇宙中,沒有天體是絕對靜止的,它們都會存在某種方式的運動,這可以通過牛頓力學來描述。宇宙中的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作用,如果沒有通過某種作用來抵抗引力,天體之間將會發生碰撞。但在現實中,質量較小的天體會繞著較大的天體旋轉,萬有引力充當了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所以天體系統可以長時間穩定存在。要知道,太陽系已經存在了46億年。
  • ...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環繞兩顆恆星運轉的新行星,但與《星球大戰...
    藝術概念圖,展現了現實版「塔圖因」星球克卜勒-16b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2011年秋季,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環繞兩顆恆星運轉的新行星研究人員假設兩顆克卜勒-16恆星中亮度更高的一顆是所有繞其軌道運行的星球的熱量和光線來源。基於這顆恆星的體積和溫度,研究小組認為克卜勒-16周圍的主要適居區可能在距其大約3400萬到6600萬英裡(約合5500萬到1.06億公裡)左右的區域。這顆類土行星的近圓形軌道距母星大約6500萬英裡(約合1.04億公裡),處在這個主適居區的外緣。
  • 天上有2個太陽?這顆系外行星環繞雙恆星運行,運行軌道「錯位」
    多星系統普遍存在太陽,即恆星,如果在一個恆星系中出現多個恆星,意味著會存在多個太陽。耶拿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和大學天文臺的研究表明,在我們銀河系內,存在很多個多星系統,目前我們已經發現距離我們大約1600光年的範圍內,存在200多個多星系統。如果站在這些系外行星上,我們將會看到2個或者更多的「太陽」。
  • 恆星周圍有行星,行星周圍有衛星,衛星周圍還可以再有小衛星嗎?
    人類所處的太陽系中可以看到明顯的「恆星—行星—衛星」3級結構,其實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角色,而銀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中普通人的一員。「恆星—行星—衛星」這樣的結構,讓我們總感覺,大星體的周圍會有小星體圍繞它運動。
  • 衛星繞行星運行,行星繞恆星運行,整個銀河系都圍繞這個天體運行
    宇宙天體都是以質量為王,當小質量天體遇到大質量天體的時候,那就只能處於從屬地位。比如衛星的質量通常不如行星,所以衛星都圍繞行星運行,如月亮圍繞地球轉;而行星的質量不如恆星,因此行星都圍繞恆星運行,地球圍著太陽轉。
  • 人類首次發現彗星環繞一顆類太陽恆星運行
    目前,一支國際天文學家研究小組首次發現冰晶彗星環繞一顆類似太陽的鄰近恆星運行,通過研究環繞該恆星的殘骸物質,有助於揭曉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列(ALMA)的觀測數據研究宇宙中最寒冷天體釋放的光線,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採集到環繞HD 181327恆星周圍存在著少量一氧化碳氣體,該氣體數量等級類似於太陽系的彗星。據悉,HD 181327恆星距離地球160光年。
  • 銀河系在環繞什麼公轉?
    天體的運動都是受到引力的支配,小到月球、地球,大到銀河系都是如此。無論什麼天體,都會在引力的作用下環繞更大系統的共同質心運動。雖然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吸引都是相等的,但由於地球的質量遠大於月球,使得這兩個天體的共同質心處在地球之內,所以地球看似保持靜止,月球在繞行地球旋轉。同樣地,太陽的質量遠大於地球,所以地球會繞著太陽旋轉。而太陽與另外上千億顆恆星組成的銀河系,其共同質心位於銀心,所以太陽與其他恆星都會環繞銀心公轉。
  • 首次對48.6光年外,環繞紅矮星的行星表面進行成像
    藉助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這支研究小組得以一瞥這顆行星的地表環境。雖然它的大氣非常稀薄,地表環境也對生命非常不友好,甚至可以用地獄形容,但這仍舊是系外行星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研究論文刊登在《自然》雜誌上。研究小組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他們觀測的系外行星LHS 3844b是一顆多巖行星,環繞一顆距地球48.6光年,溫度較低的M型紅矮星運行。
  • 現實中環繞三顆「太陽」旋轉的行星·「HD-131399Ab」
    雨雨總是讓人感覺寒冷壓抑,並且非常潮溼,總之,地球上的雨讓人無聊,但是在「CORO-7B」行星上的雨卻是不同的,這個奇怪的天體的一個半球非常非常熱,表面溫度高達4700華氏度(2600攝氏度),這樣的溫度足以讓巖石熔化,並且蒸發(像地球上的水一樣),同時行星的另一半球溫度只有3500華氏度(190
  • 衛星就像護甲光環,不僅大多行星有,其實星系也有
    假如地球時刻都在被隕石撞擊,那麼智慧生命是很難形成的,幸好有月球,非常奇特的現象,大部分行星、恆星、甚至星系都有衛星環繞,這些衛星保護著內部不受外部的衝擊,眾所周知,太陽系內八大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餘6個全都有衛星,這些衛星就像護甲光環一樣,默默無聞地保護著他們的主體,比如我們的月亮,滿目瘡痍
  • 銀河系恆星多達千億,那行星有多少?竟無法估量!只因這兩種情況
    銀河系是一個龐然大物,直徑10萬光年左右,中心的厚度2萬光年左右,科學家估計這裡面有恆星1500億顆左右,那麼銀河系有多少行星呢?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是否銀河系的行星數量也會是恆星的八倍呢?這裡面當然也是有它的原因的,並非每顆恆星都像太陽這樣周圍有行星環繞,其實想區別有行星環繞和沒行星環繞的恆星也很簡單,一般情況下只需看兩點,第一是這顆恆星是不是有其它恆星距離比較近的多星系統,再就是這個恆星系統中有沒有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有這兩個情況的往往就沒有行星,沒有的話一般都會有行星。
  • 盤點:恆星、行星和衛星是如何被定義的,怎樣進行區分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行星和衛星的定義中來尋求答案。1、行星通常指的是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且近似於圓球狀(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而且它的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再者行星必須能清除軌道附近區域以保證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第一顆同時環繞三個恆星運行的行星
    宇宙中最稀有的行星被發現了!據最新消息稱,科學家發現了可能是宇宙中第一顆同時環繞三個太陽運行的行星因此被稱為最稀有的行星,而該行星可能潛伏在獵戶座的鼻子裡!該行星這個系統被稱為GW Orionis(或GW Ori),距離地球約1300光年,是一個罕見的三星太陽系的例子,兩個太陽在中心圍繞另一個太陽運行,第三顆恆星從數億英裡外繞著它的兄弟姐妹旋轉。
  • 行星繞恆星轉,衛星繞行星轉,還有天體繞衛星轉嗎?人類已能做到
    恆星有行星環繞運行,行星有衛星環繞運行,那麼衛星還有其他天體環繞運行嗎?理論上講,衛星也是可以有其他天體圍繞運行的,但是至今仍沒有這樣的天文發現,因為理論上如果有某個天體圍繞衛星運行的話通常時間都不會太長,所以要發現這樣的天體是很不容易的。
  • 天體種類之二行星衛星彗星
    行星是指之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運轉,做著自轉和公轉運動的天體,包括類地行星(固態行星)和類木行星(氣體行星)。在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科學家:銀河系內流浪行星可能有幾萬億個
    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我們印象中的行星應該是環繞太陽這些巨大的恆星公轉,就像我們地球365天就環繞太陽一圈,年復一年,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當《流浪地球》這一部電影上映以後,讓我們看到了地球「逃離」太陽系時可能出現的場景,看起來很不可思議,所以也有一些朋友認為,這終究只是電影,帶著地球去「流浪」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科學家的發現,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 科學家:銀河系內流浪行星可能有幾萬億個
    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我們印象中的行星應該是環繞太陽這些巨大的恆星公轉,就像我們地球365天就環繞太陽一圈,年復一年,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當《流浪地球》這一部電影上映以後,讓我們看到了地球「逃離」太陽系時可能出現的場景,看起來很不可思議,所以也有一些朋友認為,這終究只是電影,帶著地球去「流浪」是不可能實現的。
  • 近日,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外媒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一款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全能望遠鏡)首次觀測到一顆恆星環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運行軌跡猶如舞動的「玫瑰花結」,而這也正好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
  • 幾乎所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都有行星系統
    對克卜勒行星捕捉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的最新分析表明:幾乎所有的恆星都有行星環繞。大約百分之17的恆星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環繞著,並且這些行星所在的軌道比水星的還近。來自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弗朗索瓦·弗雷斯汀說:「因為銀河系中有大約1000億的恆星,所以大約有170億顆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存在著。」他在加州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記者招待會上闡述了最新的發現。
  • 一顆繞雙恆星系統運行的奇異行星
    研究驚現奇異系外行星環原始雙星運轉 原版《星球大戰》電影中有一個標誌性的場景,盧克·天行者俯瞰塔圖因的沙漠景觀,看到了雙重日落的奇觀。而今,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由多顆恆星環繞的奇異系外行星世界可能位於偏離的行星軌道上,遠離了主軌道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