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環繞兩顆恆星運轉的新行星,但與《星球大戰...

2020-12-01 遊俠網

藝術概念圖,展現了現實版「塔圖因」星球克卜勒-16b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2011年秋季,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環繞兩顆恆星運轉的新行星,但與《星球大戰》中的星球「塔圖因」仍相距甚遠。這顆氣態巨行星名為「克卜勒-16b」,體積與土星相當,是一個寒冷的世界,很難像「塔圖因」那樣孕育出文明。但根據新的電腦模擬,克卜勒-16b可能擁有一顆適於生命居住的類地衛星。

  克卜勒-16b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這架望遠鏡通過觀測行星在母星前方穿過時導致的母星亮度變化確定這顆行星的存在。進行此項新研究過程中,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博士生比利-誇爾斯和同事假設克卜勒-16b擁有一顆質量與地球類似的衛星,而後進行幾次模擬,模擬這顆衛星可能的構造。

  在9日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誇爾斯表示研究小組首先確定一系列參數,定義適居區。所謂的適居區是指行星與母星不遠不近,能夠獲得適當的熱量,支持液態水存在——水是形成生命的必備條件。研究人員假設兩顆克卜勒-16恆星中亮度更高的一顆是所有繞其軌道運行的星球的熱量和光線來源。基於這顆恆星的體積和溫度,研究小組認為克卜勒-16周圍的主要適居區可能在距其大約3400萬到6600萬英裡(約合5500萬到1.06億公裡)左右的區域。這顆類土行星的近圓形軌道距母星大約6500萬英裡(約合1.04億公裡),處在這個主適居區的外緣。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這個現實版「塔圖因」不適於居住,但它可能擁有一顆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類地衛星。研究小組尚未確定克卜勒-16b附近是否形成一顆衛星,但根據他們的模擬,在克卜勒-16b「晚年」時,一顆衛星能夠闖入這顆行星的軌道並且完全發育成熟。他們創建的新模型顯示,一顆距離更明亮恆星並且處在適居區的行星在很久以前就因為與系統內其他天體的引力相互作用被逐出軌道。

  克卜勒-16b的引力拖拽能夠「扣留」這顆類地行星,將其變成自己的衛星。從技術上說,這顆衛星能夠處在克卜勒-16系統的主適居區,這一點與同樣處在太陽系適居區外緣的火星不同。研究小組表示這顆衛星擁有足夠的質量,能夠擁有與地球類似的大氣層。

  如果天文學家能夠發現一顆類地衛星環繞克卜勒-16b運行,這無疑是一項巨大成就。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700多顆系外行星,克卜勒望遠鏡共發現2000多顆潛在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還沒有在太陽系外發現任何衛星。誇爾斯說:「通過這項新研究,我們認為克卜勒-16b可能擁有衛星。更為重要的是,這顆衛星的質量與地球相當,能夠被觀測到。」

  為了確定這顆衛星的存在,天文學家需要觀測克卜勒-16b軌道因衛星引力拖拽發生的細微變化。克卜勒望遠鏡能夠做到這一點。實際上,一項利用克卜勒望遠鏡的新研究計劃就旨在系統性尋找擁有衛星的系外行星。這項新研究顯示克卜勒-16b可能是最理想的觀測對象。誇爾斯說:「我們應該首先鎖定這顆行星,如果能夠找到系外衛星,克卜勒-16b將是第一顆擁有衛星的行星。」

  除了研究克卜勒-16b擁有類地衛星的可能性外,研究小組還研究克卜勒-16周圍被他們稱為一個擴大的適居區內是否存在尚未被觀測到的類地行星。研究結果顯示,在距克卜勒-16大約8800萬英裡(約合1.41億公裡)的區域存在一顆行星,處在類土行星克卜勒-16b軌道外側,可能擁有較為穩定的軌道。誇爾斯指出,從理論上說,如果擁有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捕獲熱量的氣體構成的大氣層,這顆行星仍可以保留足夠熱量,進而允許液態水存在。

相關焦點

  • 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
  • 外星行星告訴你,《星球大戰》是真的!
    這很可能意味著,那裡沒有《星球大戰》裡霍斯星球上那種名叫湯湯(tauntaun)的兩腳獸可以騎了,甚至不會有可怕的長著獠牙的雪地怪獸丸帕(wampa)了。天文學家在2005年利用一種被稱為微引力透鏡的技術發現了這顆行星,這也是最早的證據證明這種技術確實有能力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在微引力透鏡中,遙遠恆星的星光被用來揭露距離我們更近一些的太陽系外行星。
  • 系外新發現!一顆繞雙恆星系統運行的奇異行星
    研究驚現奇異系外行星環原始雙星運轉 原版《星球大戰》電影中有一個標誌性的場景,盧克·天行者俯瞰塔圖因的沙漠景觀,看到了雙重日落的奇觀。而今,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由多顆恆星環繞的奇異系外行星世界可能位於偏離的行星軌道上,遠離了主軌道平面。
  • 科學家發現最大的環雙星行星克卜勒1647b
    科學家認為,它也是人類已知的擁有最長運行軌道的凌日行星(transiting planet)之一。它環繞其宿主恆星需要1107天即三年多的時間。這類圍繞兩顆恆星公轉的行星也稱為「塔圖因」行星,塔圖因是《星球大戰》中一個環繞雙星運轉的虛構行星,是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
  • 美尋找生命星球的衛星觀測到兩顆行星,一顆比地球大一顆或有生命
    我們的地球只是太空中一顆普通的星球,但是它又是最為特殊的一顆星球,就因為迄今為止我們還只知道只有我們所在的地球上有生命,不過科學家們也一直在探索其他的生命星球,太陽系中的主要星球狀況已經大概摸清,除了地球之外,沒有其他星球的表面存在可見生命體,因此科學家們將目光放到了太陽系之外。
  • 科學家發現「冰凍行星」 號稱現實版霍斯星球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版的霍斯星球,距離我們大約3000光年,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冰凍世界,溫度達到零下210攝氏度,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該系統是個雙星世界,而且這顆行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
  • 才31光年遠,新發現兩顆系外行星,其中一顆可能是宜居行星
    一顆圍繞著附近一顆暗星運行的超焦行星,幫助天文學家揭示了兩顆此前未被發現的行星——其中一顆可能含有液態水,因此對生命很友好。這顆熾熱的行星GJ 357 b,由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苔絲號」發現,離地球31光年,只比地球大22%,每3.9天繞其恆星一周,其軌道比水星離太陽的距離近11倍。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第一顆同時環繞三個恆星運行的行星
    宇宙中最稀有的行星被發現了!據最新消息稱,科學家發現了可能是宇宙中第一顆同時環繞三個太陽運行的行星因此被稱為最稀有的行星,而該行星可能潛伏在獵戶座的鼻子裡!該行星這個系統被稱為GW Orionis(或GW Ori),距離地球約1300光年,是一個罕見的三星太陽系的例子,兩個太陽在中心圍繞另一個太陽運行,第三顆恆星從數億英裡外繞著它的兄弟姐妹旋轉。
  • 科學家在這2顆行星上發現有疑似文明信號,還有星球大戰?真刺激
    科學家在這2顆行星上發現有疑似文明信號,還有星球大戰?真刺激!科學家從未停止過尋找類地行星,目的是能找到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以防地球發生意外,可以延續人類的生存。另外還有個目的就是尋找地外文明。科學家尋找類地行星的參照是根據這顆星球上是否有水、大氣、適宜的溫度等,這些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在人類宜居帶上尋找類地行星是最準確、方便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宜居帶上的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是適中的,這樣才能夠保證適宜的溫度,才能夠孕育生命,也能讓農作物生長。接著再縮小範圍,去探索哪些星球上有大氣和水。
  • 科學家又發現兩顆「超級地球」 欲繪製行星地圖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太陽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五顆系外行星和八顆行星「候選人」,其中包括一顆「冷海王星」和兩個可能適合居住的「超級地球」。科學家稱,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繪製太陽系附近的行星地圖。
  • 1300光年外發現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苔絲發現了一顆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我們知道,大多星系,恆星的數量遠比行星的數量要少,這似乎是宇宙的一種規律配比,一顆恆星配幾顆甚至幾十顆行星。然而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最初,科學家認為這個星系是一對沒有行星的食雙星。
  • 《星球大戰》並非完全科幻科學家證實部分確實存在
    核心提示:據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27日報導,這項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稱,一個科學家團隊在1000光年外的兩顆恆星周圍的行星碎片中發現了一些證據,認為那裡存在一個類似於星球大戰中天行者故鄉行星塔圖因那樣的雙星系統
  • 天文學家發現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的雙恆星系統,可能有巖石行星
    【每日科技網】   現實生活中可能也有繞兩個「太陽」轉的行星,就像《星球大戰》電影主人公盧克-天行者所居住的星球一樣。  天文學家稱發現了類似塔圖因(Tatooine)行星的星球。
  • 《星球大戰》裡的星球有現實版嗎
    存在可能性:目前已發現可以看到兩個「太陽」的行星  《星球大戰》中,盧克·天行者的家鄉是個名為「塔圖因」的行星,最為特別的是該星球圍繞兩個恆星公轉,而且兩恆星之間的距離還相對較近,為此在這個星球上會出現兩個「太陽」高掛空中的壯觀景象。
  • 發現四體行星!
    儘管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裡,8顆行星只圍繞著一顆恆星(也就是我們的太陽)旋轉,但其他更遙遠的行星,也就是所謂的外星行星,卻有可能成長在擁有兩顆甚至更多顆恆星的家庭之中。科學家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多恆星系統對行星有怎樣的複雜影響,現在他們手頭又多了兩個研究案例:一顆行星擁有3個太陽,而另一顆行星擁有4個。這是第二個被人發現擁有一顆行星的四星系統。
  • 西媒:科學家發現類似星球大戰雙星系統 軌道現巖石碎片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西媒稱,就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個含7個類地行星的行星系統幾天後,研究人員發現在更遠處也許存在另外一個像科幻電影場景的系統。據西班牙《阿貝賽報》2月27日報導,這項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研究稱,一個科學家團隊在1000光年外的兩顆恆星周圍的行星碎片中發現了一些證據,認為那裡存在一個類似於星球大戰中天行者故鄉行星塔圖因那樣的雙星系統。新發現的行星殘骸看上去是巖石碎片,圍繞兩顆恆星運行,其中一顆是白矮星,一顆是褐矮星,研究人員將這個雙星系統命名為SDSS 1557。
  • 發現多恆星系統行星,可能存在宜居的條件,這些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宇宙中只有地球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嗎?還是有更多的星球存在著生命?如果有的話,這些生命會是什麼樣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在太陽系外空間苦苦尋找了許多年,一直在觀測驗證距離太陽系以外的其他圍繞恆星運行的遙遠行星。
  • 科學家發現兩顆失敗的恆星,雖不能發光,上面卻可能存在大量生命
    在宇宙當中有很多失敗的恆星,什麼叫失敗的恆星呢?就是這些恆星最終沒有變成真正的恆星,比如大質量的行星,由於本身質量不夠大,而且溫度又沒有那麼高,還不能夠引起核聚變,所以像這種大行星最終沒有轉變成橫行,一般來說像這種星球形成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寒冷,而內部高壓可以產生高溫,會讓這個星球的表面不會過於寒冷,而且溫度還非常的適宜,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像這樣的星球是能夠讓生命繁衍生息的。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行星正圍繞一顆白矮星運轉的跡象。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  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