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宇宙中最稀有的行星被發現了!
據最新消息稱,科學家發現了可能是宇宙中第一顆同時環繞三個太陽運行的行星因此被稱為最稀有的行星,而該行星可能潛伏在獵戶座的鼻子裡!
該行星這個系統被稱為GW Orionis(或GW Ori),距離地球約1300光年,是一個罕見的三星太陽系的例子,兩個太陽在中心圍繞另一個太陽運行,第三顆恆星從數億英裡外繞著它的兄弟姐妹旋轉。科學家們先前通過它的三個明亮的行星形成塵埃環來識別這個系統,它們相互嵌套在一起。
現在,更仔細的分析表明,這些光環可能不僅僅是塵埃,根據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科學家猜測可能有一顆年輕的行星在環內膨脹,從而破壞了整個系統的引力平衡。研究人員說,這樣一顆行星的存在是解釋這個系統的結構失衡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如果得到證實,這個遙遠的世界也將成為已知的第一個單顆行星同時圍繞三個太陽運行的例子。
宇宙中的大多數太陽系都是由雙星對組成的,這兩顆恆星圍繞著一個共同的重心圍繞著一個軌道運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是地球的太陽,也可能有一個久違的孿生兄弟潛伏在海王星之外的某處)。但是像GW Orionis這樣的三星系統就不那麼常見了,因為三個太陽的綜合引力很難協調;如果第三顆星的質量和與另一對恆星的距離不合適,那顆恆星很容易就從系統中被踢出進入星際空間。
即使是三顆恆星排列在一起,它們的引力組合也會產生一些奇怪的效果。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每顆行星都位於一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內,每個行星都在一個與太陽平行的相對平坦的平面上運行。在gwori中,三個不同的塵埃環圍繞太陽系的中心運行,它們中沒有一個與這三顆恆星的軌道對齊。
vandermarel和她的同事利用智利阿塔卡瑪大毫米陣列(ALMA)望遠鏡的觀測發現了這種錯位。他們還發現,距離星系中心338個天文單位的最外層環含有足夠的塵埃質量,足以建造245顆類地行星,使之成為任何已知太陽系中最大的原行星圓盤。
在這項新的科學研究中,第二組天文學家檢查了Ori的搖搖欲墜的光環,這次使用的是ALMA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這些觀察結果揭示了系統內環的陰影覆蓋在外環上,使研究人員能夠精確地測量小環的形狀和大小。研究小組還繪製了該系統三顆恆星11年來的軌道圖,涵蓋了一個完整的軌道周期。
這兩項研究一起展示了gwori恆星的未對準運動是如何通過一種稱為「圓盤撕裂效應」的過程使太陽系塵埃圓盤扭曲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恆星的引力會導致圓盤撕裂成明顯不同的環。這是第一次將未對準的圓盤與這種效應聯繫起來——然而,研究人員補充道,光靠恆星的引力並不能完全解釋系統的奇怪行為。
與其他已知的行星不同,這個世界將同時圍繞太陽系中心的三個太陽運行,這使它與其他奇怪的系外行星(如LTT1445AB)不同,後者在距離地球22光年的三星系中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研究人員說,目前還沒有什麼具體證據證明這顆行星的存在,但僅僅是它存在的跡象就表明,即使是最古怪、最畸形的太陽系,行星也可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