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探測器發現2顆行星"凌日"同一恆星/圖

2020-11-27 中國青年網

克卜勒-9b的質量略大一些,其環繞恆星運行一周的時間是19.2天

兩顆「土星」同時環繞同一恆星運行

擁有三顆行星的行星系統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8月26日,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宣稱,最新發現兩顆土星大小的巨型行星環繞同一顆恆星運行。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2顆行星同時「凌日」於同一顆恆星。

  這兩顆系外行星是由克卜勒探測器探測到的,這項發現將為科學家理解行星如何形成和它們如何發生交互作用提供至關重要的信息。同時,克卜勒科學家發現該行星系統還可能存在第三顆更小的行星,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5倍,其運行軌道距離恆星非常近,公轉一周僅1.6天。

  這兩顆類似土星的行星分別被命名為「克卜勒-9b」和「克卜勒-9c」,它們共同環繞距離地球2000光年之遙的一顆恆星。這兩顆行星彼此存在引力交互作用,它們的軌道接近於2比1的比率,該現象也被稱為「行星共鳴」。同時,這也是第一次發現行星之間存在著軌道引力牽引現象。

  克卜勒探測器在為期7個月的勘測活動中,共發現156000顆恆星,該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太陽系外類似地球質量的行星。

  在這項發現中,克卜勒-9b的質量略大一些,其環繞恆星運行一周的時間是19.2天,而克卜勒-9c環繞恆星運行一周的時間是38.9天。科學家聲稱,在更深入的勘測分析中將揭曉第三顆神秘類地行星的面紗。

  克卜勒探測器用於尋找適宜居住的行星,這些行星的溫度不能過熱,也不能過低,應當存在液態水,便於生命存活。

相關焦點

  • 見過行星凌日,你見過行星凌行星嗎?
    從地球的角度看去,水星這顆小點慢慢飛入巨大的太陽前面,然後一點一點飛出,整個過程歷時約5.5個小時。△水星凌日位置預測圖,藍點表示水星,兩點之間的位置間隔約30分鐘,UTC時間12:39對應同天的北京時間20:39。
  • 行星「大爆炸」:克卜勒宣布發現715顆新行星!
    圖片來源:NASA(文/Phil Plait)在2月26日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參與克卜勒項目的天文學家宣布了一系列堪稱重大的新發現: 他們在300顆恆星周圍,確認了715顆新的外星行星。 這些行星中有95%個頭比海王星小。 大約100顆新行星,大小與地球相當! 有4顆新行星,位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
  • 晚安,克卜勒!NASA 向克卜勒探測器發出最後指令
    早在10月30日,NASA就宣布克卜勒探測器已經耗盡燃料,無法再繼續進行科學探索。克卜勒探測器收到「晚安」指令的時間,恰好是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逝世388周年的日子。克卜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於1630年11月5日去世。
  • 克卜勒望遠鏡又一發現!環雙星系統「塔圖因」發現第三顆行星...
    研究人員使用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得到了這個發現。克卜勒望遠鏡是有史以來最多產的行星獵手,在去年秋天被宣布死亡,它通過「凌日法」發現了許多外星行星(凌日法的原理是尋找行星穿過其主恆星的表面時引起的亮度微小下降)。
  • 怎麼發現系外行星?我們能夠移民克卜勒452b這顆行星嗎?
    截止2028年5月,人類已經發現了3767顆系外行星。其中的77%是通過凌日現象發現的。這些行星幾乎全部都在銀河系以內。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用凌日法大約發現了18000顆地外行星的候選者,其中有262顆可能存在於恆星的宜居帶之中。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確認,系外行星的數量會大幅增長。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
    這是美國航天局12月5日公布的代號為「克卜勒-22b」的行星的假想圖。新華社發地球以外,何處宜居?命名為「克卜勒-22b」的這顆行星位於「宜居帶」內,距地球大約600光年。所謂「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中,恆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表面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克卜勒-22b」在所屬恆星系與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相似,公轉周期290天。科學家據此推測,「克卜勒-22b」表面平均溫度大約22攝氏度。
  •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NASA宣布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最接近第一個真正的「地球的雙胞胎」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可能存在液態水。資料圖據NASA介紹,該系外行星——Kepler 452b 比地球大概大60%,距離地球1400光年,位於天鵝座。
  • 銀河系中應該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Clarke)克卜勒衛星是人類首顆探測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於2009年發射升空,2018年結束生命,其一生對銀河系內近15萬顆恆星進行了探測,隨後一項新的NASA任務,苔絲2018年發射,接替克卜勒正在繼續尋找系外行星。今天我們回顧下克卜勒服役9年的成就,並且估計下我們銀河系內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全文)
    「克卜勒-22b」的行星的假想圖。命名為「克卜勒-22b」的這顆行星位於「宜居帶」內,距地球大約600光年。所謂「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中,恆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表面既不太熱也不太冷。「克卜勒-22b」在所屬恆星系與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相似,公轉周期290天。科學家據此推測,「克卜勒-22b」表面平均溫度大約22攝氏度。
  • 了解即將退役的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它曾發現2325顆系外行星!
    你可能已經聽過很多有關發現系外行星的報導,截止2018年7月1日,天文學家已確認了在2841顆恆星周圍存在的3797顆行星,這其中,2325顆是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發現。而這些行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
  • 「克卜勒」望遠鏡光榮退役,行星捕手旅程繼續
    2018年7月起,工作人員預測「克卜勒」的燃料將在幾個月內耗盡,一直對它的狀態進行著觀測。  「克卜勒」於2009年3月發射升空,是NASA第一個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探測器,主要任務就是尋找太空中的「新地球」——太陽系外宜居的類地行星。它的視野固定,對準天鵝座和天琴座附近的15萬多顆恆星。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新行星系統
    新華網華盛頓2月20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航天局20日宣布,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新行星系統,其中一顆行星是迄今發現的圍繞與太陽類似恆星運行的最小行星。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退役 發現了2662顆系外行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模擬圖)退役,交出行星探索的火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10月31日發布以此為題的紀念文章。此前一天,NASA官方宣布,克卜勒望遠鏡因燃料耗盡而無法繼續開展作業,它會在當前所在軌道停止工作,9年的探索工作畫上句號。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這樣的估計將給我們的銀河系帶來大約2到3萬億顆行星。(這還不包括行星的衛星!)但是在過去20年裡,我們一直在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探索銀河系中行星的數量,其中最多產的兩種方法是「恆星擺動」法和「凌日法」。恆星擺動法是通過觀察一顆恆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引力「擺動」,我們就可以大致推斷出恆星系統中行星的數量以及行星的質量和半徑。
  • 科學家發現3800光年外的「三體世界」,行星正在被恆星折騰
    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服役十多年,KOI-5是很早就發現的三恆星系統,位於天鵝座方位,距離地球3800光年,在NASA的第二次行星搜尋任務中,科學家發現恆星KOI-5A存在一顆行星,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
  • 1300光年外發現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苔絲發現了一顆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我們知道,大多星系,恆星的數量遠比行星的數量要少,這似乎是宇宙的一種規律配比,一顆恆星配幾顆甚至幾十顆行星。然而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最初,科學家認為這個星系是一對沒有行星的食雙星。
  • NASA發現20個全新行星位於適居帶 其中1顆超像地球
    20個全新行星位於適居帶其中1顆超像地球根據 NASA 資料,截至 2017 年 11 月 3 日,天文學家已發現逾 5,000 顆系外行星候選者,超過 3,200 顆已被確認(其中有 2,337 顆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確認),如果這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新發現的 20 顆系外行星最後都證實適合居住
  • 再見克卜勒 感謝你告訴我們不孤獨
    凌日法的原理很簡單:一顆恆星發出的光如果沒有遮擋的話應該會始終都一樣亮,也就是說,亮度曲線是一條直線。但當有行星飛過時,會遮擋一部分恆星的光,那麼在這段時間裡觀測到的恆星亮度會變小。當行星飛過之後,會在恆星的亮度曲線裡留下一個U型缺口。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104顆系外行星
    1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環繞一顆矮恆星的4顆行星,它們的體積接近於地球,科學家認為這4顆行星中可能有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數據,發現了104顆系外行星,其中環繞一顆M矮星的4顆行星很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 克卜勒望遠鏡正式退役 因燃料耗盡,發現了2600多顆系外行星
    報導稱,克卜勒望遠鏡發現了位於太陽系以外的2681顆行星以及更多的潛在候選目標。它向人們證明了大小類似於地球的巖石行星與地球一樣可能存在生命。它還揭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超級地球的存在——這些行星的體積大於地球但小於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