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周圍有行星,行星周圍有衛星,衛星周圍還可以再有小衛星嗎?

2020-12-03 稻殼張

人類所處的太陽系中可以看到明顯的「恆星—行星—衛星」3級結構,其實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角色,而銀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中普通人的一員。

「恆星—行星—衛星」這樣的結構,讓我們總感覺,大星體的周圍會有小星體圍繞它運動。那麼在衛星的周圍,還會有更小的衛星圍繞它運動嗎?

理論上來說,通過向衛星發射人造太空飛行器,使它進入衛星軌道,並環繞衛星運動,這個人造的太空飛行器也可以認為是衛星的「小衛星」。比如我們向月球發射的嫦娥一號、二號、三號。

嫦娥號探測器

太陽系中找不到衛星的天然小衛星

但是目前,在太陽系所有行星的衛星中,並沒有發現存在天然的小衛星。衛星本身的個頭相對行星來說就小很多,假設其存在小衛星,則小衛星受到行星的引力作用很明顯,很難穩定地保持在自己的軌道上。自然狀態下,小衛星本身又不能像「嫦娥號」探測器那樣,通過自身燃料點火,對軌道進行維持,因此很難存在。

太陽系

這一點跟太陽系中水星、金星沒有衛星類似。這兩顆行星由於離太陽很近,假使擁有衛星,那麼它們的衛星受到太陽的引力將很大,很難穩定軌道。而地球離得太陽稍遠,擁有1顆衛星。更遠一些的火星,擁有2顆衛星。再遠的木星、土星,受到的太陽引力進一步減少,各自擁有10多顆衛星。

衛星沒有小衛星,並非因為衛星小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是衛星本身質量小、吸引力小,故而沒能將「飛來」的其它天體捕獲,進一步形成小衛星。這其實是錯誤的。比如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有一顆艾女星(Ida),平均直徑只有31.4km,如此小巧的一顆天體,竟然還帶了一顆更小巧,直徑只有1km的衛星艾衛(Dactyl)。

艾女星和它的衛星艾衛

衛星難以帶有天然的小衛星,原因在於它環繞的行星,會對假使能出現的小衛星形成很大的吸引力。而這個吸引力足以對小衛星的軌道造成擾動,讓小衛星難以穩定存在。

聽磚業科普,漲科學姿勢,歡迎關注「稻殼張」

相關焦點

  • 在遙遠的行星周圍,發現衛星形成盤,或將揭示太陽系之謎!
    行星是由新形成的恆星周圍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形成,如果一顆行星足夠大,當它在圍繞恆星的軌道上聚集物質時,就能形成自己的圓盤。例如,木星和它的衛星是太陽系中的一個行星系統,人們認為木星的衛星,是在木星很小的時候由一個環繞行星的圓盤形成。但大多數行星形成模型顯示,環繞行星盤在大約1000萬年內消失,這意味著環繞行星盤在太陽系中已經存在了40億年以上。
  • 有沒有發現,地球周圍只有月亮一個衛星,因為這個月亮太厲害!
    你不得不說,地球和月球還真的有夫妻相,你有沒有發現在地球周圍只有月球這一個衛星,這就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不過這個現象解釋起來很簡單,原因就是這個妻子太厲害了,地球外面的大部分特殊情況都在它的控制之下。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1/81,質量是地球的1/49,直徑有地球的1/4。說實話,作為一顆衛星,他的個頭相對於主星來說真的不算小了,這種情況在整個太陽系中都是獨一無二的。那我們再看一看太陽系中其他有衛星的行星。像火星就有兩顆,海王星有十幾顆,天王星有30個左右,土星有將近60個,最多的是木星有62個。
  • 黑洞周圍或有成千上萬顆「黑洞行星」,質量可達地球的3000倍
    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環境非常複雜,可能會存在一個安全區域,有成千上萬的行星可以在其中旋轉。日本科學家將這些特殊的行星命名為「黑洞行星(blanet)」。
  • 地球竟有2顆衛星?另一顆衛星去哪了?
    在宇宙中,人類最熟悉的三種天體分別是:恆星、行星、衛星。其中恆星的代表者是太陽,我們都知道,恆星的出現意味著周圍可能會聚集著1顆,甚至多顆行星,而如果其中某一顆行星幸運的處於宜居帶中,那麼就意味著它的上面可能會擁有生命。
  • 科學家發現罕見一幕:白矮星的周圍,竟然也有行星存在
    而中等質量的恆星,則會變成中子星,小質量的恆星則會變成白矮星。白矮星的周圍有行星存在嗎?宇宙中的恆星系統數不勝數,當一顆恆星的周圍出現行星圍繞著它運行,即使是僅有一顆行星,恆星系統也正式建立。一般來說,最終會演化成白矮星的恆星,由於個頭很小,所以它們的壽命都普遍較長,一般都在百億年以上。
  • 木星周圍新發現10顆繞其運行小衛星
    (2)上圖顯示了Valetudo (黃色標記)相對於背景恆星的運動。天文學家新發現了10顆圍繞木星運行的小衛星,使目前已知的木星衛星總數達到79顆——木星成為迄今為止擁有衛星最多的星球。其中一顆衛星的「行為怪異」,它的運動方向與其他衛星相反。這些衛星共同幫助人類了解了太陽系的早期歷史。
  • 行星有衛星環繞,恆星有行星環繞,銀河系也有一群天體在環繞運行
    星系都是宇宙中的龐然大物,但是星系的個頭也是大小不一的,最大的星系IC1101可以裝下幾千個銀河系(銀河系直徑約15萬光年),但是銀河系又可以裝下幾千個個頭較小的矮星系,通常認為矮星系是大型星系形成的基礎。
  • 土星周圍發現了20顆新衛星,從木星獲得了衛星記錄
    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20顆先前未知的土星衛星,使這顆行星已知的衛星總數增加到82顆,比木星多了3顆。還有更令人興奮的消息:你可以幫助命名這些新發現的物體。所有的20顆衛星都很小,直徑約3英裡(5公裡)。它們中的17個有逆行軌道,這意味著它們圍繞土星運動,與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發現小組的成員說,這17顆衛星都需要三個地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土星的一圈,而距離最遠的一顆則是已知距離最遠的土星衛星。三個新發現的「質子」衛星中的一個的軌道周期超過三個地球年,而另外兩個衛星每兩年完成一圈。
  • 天文學家剛剛在土星周圍 發現了20個新的衛星
    圖解:土星系(合成照片)你可能還記得去年,謝帕德參與了在木星周圍又發現了12顆衛星,使這個木星巨人的衛星總數達到79顆。這一新發現使土星的衛星總數從62顆上升到82顆——成為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最多的一顆行星。
  • 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我們叫衛星,那圍繞衛星運行的天體叫什麼?
    恆星圍繞著星系的核心運行,比如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就是圍繞銀河系的銀心運行的。而在恆星的周圍又有或多或少的星體圍繞其穩定運行,我們稱這些圍繞恆星運行的天體為行星,我們的地球就是一顆行星。而在行星的周圍又會有一些更小的天體受行星的引力影響,從而圍繞行星運行,這些繞行行星的天體,我們稱其為衛星。月球是圍繞地球運行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
  • 黑洞周圍的生機,距離超大質量黑洞10光年處,或有數萬行星形成
    黑洞是物質的禁區嗎?是的,在黑洞附近一定範圍內,一切物質都會被吞噬,哪怕是光。但是,黑洞的引力也是有範圍的。在某個合適的範圍內,黑洞周圍的一片區域也是可以非常繁榮的。去年的時候,有一組科學家對外宣布:即使是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也可以有一片相對安靜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可能會存在著繞黑洞公轉的上千顆行星。
  • 既然太陽系的行星有衛星,那麼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有沒有衛星?
    確實太陽系內除了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兩顆行星外,其他六大行星都有自己的衛星。地球有一顆、火星有兩顆、越外圍的行星衛星越多(不準確說法)。這也應該是大部分恆星的形成方法。因此來推斷太陽系並沒有什麼特殊,所以其他恆星系也可能會存在衛星。據媒體報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發現了系外衛星存在的證據,這也可能是我們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個方向。由於行星不能自己發光只能反射母星的光,所以探測系外行星及其困難,衛星相對來說會更難探測。
  • 金星的衛星:金星有多少個衛星?
    可愛的衛星:月球——「藍色星球」的唯一天然衛星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我們通常將其稱為「月球」。有個有趣的事實:其他行星的所有自然衛星都有適當的名稱,但只有我們的天然衛星被稱為月球。月球和其他天然衛星一樣,圍繞著我們的星球在一個明確的軌道上旋轉。除了水星和金星,我們太陽系的每個行星都至少有一個衛星。
  •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04光年的恆星周圍發現三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04光年的恆星周圍發現三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來源:騰訊科技 • 2019-05-17 11:13:09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
    、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呈現的都是不規則的形狀,但是像一些比較大的天體比如衛星、行星、恆星甚至星系,它們的形狀幾乎都是圓球體或者圓形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 奇夸克物質天體可能在宇宙中存在,科學家發現中子星周圍神秘衛星
    我們的宇宙之中有很多的神秘現象,這些神秘的自然現象科學家一直試圖去破解,可是從目前的整體情來看,由於宇宙的範圍太大,再加上目前天文望遠鏡還有很多的技術限制,所以科學家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過隨著科學家在技術方面的不斷突破,我們在快速地解決這些問題。
  • 候選系外衛星大盤點之「流浪行星」的衛星?
    這集我們接著講講第三個可能有衛星存在的系外行星系統——MOA-2011-BLG-262。01流浪行星前面說的那些系外行星系統,其實和我們的太陽系是比較像的,有一顆(或者幾顆)恆星在中央,周圍有一顆或者多顆行星環繞。
  • 恆星有沒有自己的「衛星」?恆星的「衛星」就一定是行星嗎?讓人不...
    如果僅僅是這個定義,那麼同學一定會懵逼,其實恆星最早的定義跟什麼引力、等離子體等都毫無關係,絕大多數憑藉肉眼夜觀星空的同學記住了,你抬頭盯著漆黑的夜空,除了幾顆特立獨行的星體外,你目光所致的所有星光,都是恆星,而且百分之九十九,是屬於咱們銀河系內的恆星。
  • 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傳統觀念認為,行星只能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但兩位日本科學家挑戰了這一觀念。他們通過計算得出結論稱,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可能也有千萬顆行星「相伴」。如果發現黑洞周圍的行星,有望開闢天文學研究的新領域。
  • 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發現了三顆隱藏在附近恆星周圍的有趣行星
    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剛剛在附近一顆恆星發現三顆迷人的行星,取得了另一項科學成就。一個是超級地球,比我們自己的星球略大。另外兩個是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你找不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