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降低魚缸內異養菌的數量,才能有效地控制水質混濁!

2020-12-06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在很多情況下,魚缸的水質混濁並不一定是肉眼可見的細小顆粒,我們所見到的可能就是水質白濁,但是卻根本找不出原因,如果是在顯微鏡下去仔細觀察的話,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微生物開始顯形了,其實它們大多數都是異營性細菌,也就是我們說的異養菌,當然也會有其他的一些細菌。

因為異養菌的繁殖速度是魚缸裡所有細菌中最快的,它們會以幾何倍數來實現瞬間的倍增,這個理論似乎有點像傳銷洗腦啊,大多數異養菌的繁殖時間為2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一個異養菌在24小時內就可以分裂成為一個天文數字。

對於異養菌而言,硝化細菌的繁殖時間周期為24-36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個硝化細菌24小時之後大約只能變成1.7個左右吧,對比一下,它們的繁殖速度就顯得太過緩慢了。

不過魚缸中的異養菌繁殖速度再快,它們也是需要一定的養分和條件,我們只要把這些後路給它們統統切斷,它們的繁殖能力就會受到限制了,這才是解決魚缸水質渾濁的最根本方法。

異養菌的養分主要就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觀賞魚的餌料,另一個就是它們的排洩物,基本上魚缸內的有機物就這兩個主要來源,在觀賞魚開缸初期,魚友們還是需要去培養一定的異養菌的,但是培養出來之後並不見得我們就能夠控制得住它們的繁殖數量。

當源源不斷的各種有機物再加上適宜的溫度和氧氣量,都達到異養菌生長繁殖所需要的條件,異養菌只需要輕輕鬆鬆的分裂20次左右,魚缸的水體就會開始變得渾濁了,如果是在25度以上的水溫時,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6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輕易完成。

但並不是所有的異養細菌一進入魚缸中就會立刻開始繁殖,它們也會有一個生長期的,在這個生長期內魚缸中產生的各種有機物,異養菌也會攝食,但是它們也需要不斷地成長壯大,最終才可以達到繁殖的條件,所以說經過一段時間後,異養菌才能真正的開始大量繁殖。

一開始我們用有機物開缸也好,放入主魚也罷,魚缸的水質還是會保持一個階段的穩定,這個時間也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兩三天甚至更長,這就取決於魚缸中有機物的含量了。

然後水質就開始逐漸變得渾濁了,如果說我們就是聽之任之不去管理,那麼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我們不再去增加水中的有機物就可以了,再一個就是要想使其亡必先使其狂啊。

只要是異養菌群達到最高峰水質也最為渾濁,但是經歷了這個階段之後水質就會逐漸恢復清澈,這個道理也很簡單,異養菌的數量太多然後又沒有那麼多的食物來源,它們就會全部被餓死了唄,最終魚缸的水質又會恢復了平衡。

所以說碰到水質渾濁的現象,要麼我們什麼也不必去做,只需要靜靜地等待,要麼我們就去想辦法降低魚缸中有機物的含量,無外乎加強物理過濾和換水,至於往魚缸中添加硝化細菌之類的東西,根本就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

至於說魚缸中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各種雜質,魚友們不要再去反覆的討論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物理過濾不及格,自己想辦法找原因就是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只要魚缸水質不好就是異養菌爆發,為什麼一餵魚,立刻水就混了?
    前些日子因為一條蝦虎跳到了水泵轉子內,導致這個魚缸的水質渾濁,今天看看,這個魚缸水質好清澈啊,為什麼會如此呢,不是水質渾濁就是異養菌爆發,需要加硝化細菌嗎?我發現,自從有了硝化細菌和異養菌這個名詞以後,很多魚友的魚缸,只要是水質一旦出現問題,永遠就是異養菌爆發了。
  • 魚缸裡下藥硝化細菌就會死亡所以導致水質混濁,這是哪來的理論?
    實際上大家的意思我很明白,並不是說藥物能不能傷害到硝化細菌的問題,而是大多數的魚友都在害怕,怕什麼呢,怕藥物傷害到硝化細菌以後,我們在水質上無法調理,也就是說硝化細菌死亡後,魚缸的水質就一定會混濁,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命題。
  • 如何用1357法來調節魚缸內渾濁的水質?
    ,這種混濁很少見,而且完全可以人為控制,也不是魚缸水混濁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要控制生物性混濁,才能給魚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水環境,才能保證魚兒健康成長。 一、停食一天 如果排除了金魚沒有任何疾病的情況,我們魚缸裡的水渾濁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物理過濾不理想,就是飼料餵得過多造成了魚缸內的有機物過多,異養菌大量爆發,從而使水質不受控制,所以我們適當的給金魚停食一天,可以大大的減少缸內有機物過多的情況,二停食時間過長對於金魚也不是一件好事,會影響到金魚的生長。
  • 三菌、四菌開缸,忽悠人還是確有其事?聽聽生物學碩士怎麼說!
    在此再引入一個概念,就是酵母菌屬於化能有機異養型的微生物,所謂化能有機異養,就是需要從環境中吸收有機物才能夠完成自身代謝,實現生長和繁殖。說的通俗一點,就是需要張口吃飯才能活,就像我們人一樣。綜上所述,魚缸內的環境並不適合酵母菌生長。魚缸環境宜處於PH偏鹼性的環境,且魚缸內沒有適合酵母菌進行異養的糖類有機物來源。酵母菌的繁殖非常快這是事實,但是生長繁殖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可以進行。
  • 調理魚缸水質,不是在做單項選擇題,也不要急於求成
    而很多魚友的想法就是,正因為水質白濁了,異養菌爆發了,所以我要加入硝化細菌來更快地分解有機物啊,這樣子異養菌的食物就少了,它們也就會拜拜了,相信有很多的新魚友都會這樣子去想,可是事實呢?
  • 維護魚缸水質該不該用酸奶和酵母菌?
    今天老青年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往魚缸中添加酸奶或者酵母菌是否能夠對水質的維護起到作用。首先我們要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在水族箱中添加這些物質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想讓它們發揮出有效作用是需要一定的前置條件的,否則很容易因為錯誤的使用而導致悲劇。相信很多排斥和反對的聲音都是因為使用不當而產生的先入為主的原因。我們先來聊一聊酸奶。
  • 魚缸水質渾濁因為水溫低,硝化細菌死了,什麼季節還拿水溫說事?
    今天一位魚友又來詢問養魚老道,說是我的魚缸飼養觀賞魚已經一周了,為什麼水質一直白濁無法處理?是不是因為水溫近期有所降低,硝化細菌都死了呢?經過詢問以後,他的魚缸前幾天水溫是33度,這幾天降溫到24度左右,所以說懷疑硝化細菌可能被凍死了,或者是不是活力不旺了,因此水質渾濁了。其實我也很懷疑,是不是硝化細菌感冒了呢?
  • 給魚缸換水後,水質出現問題,會是哪裡的原因?
    那麼,導致這三個魚缸水質發白的原因,到底在哪裡,需要什麼措施予以改善呢?這一次的魚缸水質發白,完全與氯氣或者異養菌無關,我們一定要分清楚狀況以前的每次大換水,我的魚缸水質都很好,甚至於比之前的還要好,為什麼這一次它就不行了呢?而且,我一直使用到的都是井水,裡面也沒有氯氣,也不會對觀賞魚造成什麼傷害,水質為什麼白濁的如此厲害?
  • 魚缸裡,霧蒙蒙的白色混水,怎麼辦?
    一、魚缸水混濁的三種形式1、物理性:缸內顆粒性雜質過多引起的水體混濁叫做物理性混濁。一般開缸初期由於使用的是新濾材,其脫落的大量的顆粒性雜質和短小纖維等異物會造成了水體混濁。不過這種混濁並不可怕,通過幾天的過濾就能將大部分的雜質過濾掉,因此物理性混濁並不是魚缸水混濁的主要原因。
  • 水質為什麼混濁
  • 養魚過程水質出現白茫茫的現象會殺死魚,但是通常都是人為造成的
    特別在養的時候我們都會及時的去換水,但是沒過兩天就看到魚缸裡面的魚缸壁都是滑滑的,水裡面的水也是一片白茫茫的現象,那麼究竟這是怎麼回事,又是怎麼導致的呢?我們都知道養寵物魚的時候寵物魚對水裡的水質是十分依賴的,如果我們魚缸裡養寵物魚的水出現了白茫茫的現象,那麼就是要千萬注意了哦,這是水質出現了異常病態的現象。說到這裡,人們會說我是在開玩笑的吧。
  • 導致魚缸裡硝化細菌死亡,可能會與下列因素有關,我們如何改善?
    ,但是並不粘附有過多雜質、水面無多餘氣泡殘留,即使由於打氧或者上濾下水造成了一定數量的氣泡,它們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破滅、也就是三五秒的時間,魚兒狀態良好、無任何體表炎症或者呼吸困難等症狀,魚缸在投餵魚食後,很快水質就會恢復自清。
  • 魚缸長藻很髒如何處理?有效控制並祛除藻類攻略,助你清潔魚缸
    但是一些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可以用的,對付藻類其實沒那麼難。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藻類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藻類就有點類似長在水裡面的苔蘚,是一種低等植物。他們需要穩定的水質,充足的光照以及合適的溫度才能進行繁衍和生長。如果某種合適的條件突然消失不見,那很快就能影響到藻類的生長。
  • 對於魚缸內的藻類,不去做到有效地綜合治理,想要徹底清除很難
    對於觀賞魚而言,只有適當的藻類對於它們才是有益無害的,一旦藻類過多了,不管它是什麼藻,都會反過頭來和觀賞魚爭奪氧氣,導致魚缸的水質酸化,藻類也有新陳代謝,也有興盛衰亡,過量死去的藻類也會敗壞魚缸的水質。
  • 給魚缸快速升溫後,水面卻出現了大量的泡沫,這又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我相信這種情況在很多魚友的魚缸裡,可能都會出現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魚缸的水面上為什麼突然間出現大量的細碎泡沫,並且長久不破裂了?魚缸的水質很清澈,一點問題也沒有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小魚缸的水質,還是水清魚亮,一直都是保持的很好啊,並沒有出現我所想像的水質白濁的現象,甚至於自我感覺比起升溫前的水質還要好。
  • 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益生菌,添加到魚缸裡對觀賞魚有什麼作用?
    光合細菌其實是很多種細菌的統稱,它們是一類沒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蘭氏陰性菌,其中既有異養型細菌也有自養型細菌,它們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總共分為4科,23屬,共計80餘種,而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一種、兩種。
  • 很多新手苦惱的魚缸渾濁問題,其實知道這些就能很好解決!
    其實,魚缸渾濁的水質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找出原因並及時處理,魚就能在水裡健康地生長!今天,認真分解水質問題!其實主要有三個原因:物理原因導致的渾濁、化學原因導致渾濁、魚缸中的生物導致的混濁。還有一個比較容易忽視的原因就是濾料老化,因為未定期清洗更換導致缸內汙染,不然就是沒裝滅菌燈(此部分佔很大比例,每個魚缸必須有一個殺菌燈)!以上都可能導致水質老化,或水質過肥,或水質差,容易在池水中滋生細菌或寄生蟲。水質的惡化會使我們的愛魚行動緩慢,狀況不佳,並感染蛋白質昆蟲或其他寄生蟲。如果魚受傷了,這些細菌就會乘虛而入,讓愛魚生病!
  • 揭秘:飼養珊瑚、魚的水質的條件!
    在添加PH提升劑時一定要緩慢, 不能一口氣倒入, 不能2-3小時內提升PH 0.2以上, 而且最好在夜間慢慢加入. 加入方式則可以在塑膠容器下加裝醫療用的點滴裝置或用氣閥控制添加速度.硬度: 7-12 dkh
  • 一米二的魚缸飼養三條二十釐米的錦鯉,水質怎麼還搞不清?
    比如說我最近連續遇到了兩位魚友,飼養的觀賞魚密度並不大,投餵量也不多,如果是開缸初期,水質白濁還可以理解。但是他們大多已經飼養了半個多月甚至時間更長,其中有上濾魚缸也有下濾魚缸,但是魚缸水質卻始終也調理不好,原因到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