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新辨
朱大可
什麼是「舜」話語的國際通用形態?或者說,什麼是「舜」話語的傳播起源?
以【hljuns】(「赫爾君斯」)為「舜」的遠古漢音,就能躍出「亞洲精神共同體」的邊框,從印歐神系中找到對等的希臘拷貝,那就是「赫利俄斯」(Helios),除讀音接近外,人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兩者間在語法上的同一性,抑或語義上的鏡像式呼應。
赫利俄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古羅馬神話稱為Sol),是提坦古神許佩裡翁(Hyperion)與提亞(Theia,又譯忒伊亞)之子,黎明女神厄俄斯(Eos)和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的兄弟,造型為身披紫袍的英俊男子,頭戴帶有芒刺的太陽金冠,具有全視全知、洞察一切的神力,因而被稱為「全視者」。他每天駕馭四馬金車在天空奔馳,以巨大的光亮照耀大地,黃昏降臨蒼涼的俄克阿諾斯彼岸,然後乘坐渡船返回東方。在希臘化時代(古典希臘時代之後),其神格跟阿波羅混為一談,許多重要事跡均被阿波羅所竊取,唯有太陽車始終是赫利俄斯的獨家專利,令其成為辨認赫利俄斯的重要標記。的兒子法厄同(Phaeton)因強駕父親的太陽車而引發車禍,丟掉了年輕的性命。這則曲折的悲劇故事,為太陽車增加了敘事的動力。
舜和赫利俄斯都是日神,兩者都被描述為一個刺目耀眼的光源。舜的複雜性還在於,他不僅是一個「光耀顯著」的形象,而且還是這種灼熱光線的後果——他的黑皮膚剛好證實了這點。這種自我相關性和自我纏繞,是一種典型的鏡像敘事效應,它反證了舜和陽光的密切關聯。
舜是堯的繼承執行者。對地神堯的研究表明,他的眾多神格中的一部分,體現於「曉」字上,這是拂曉太陽的世俗形態。舜的明亮性表明,他應當是正午的太陽,他對堯的權力接管,無疑就是午日對旭日的接管。在希臘方面,赫利俄斯之父許佩裡翁(Hyperion)充當了堯的角色。這個詞的原意是「往上升的」,象徵著初升時刻的太陽,但因是地神蓋亞的兒子,所以像堯那樣帶有地神的特徵,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據《山海經·大荒南經》稱,舜的兒子「無淫」降臨到一個叫「臷」的地方,建立起巫師的王國,那些巫師們從不耕織,卻衣食富足,禽鳥野獸安居樂業,歌舞而聚。(這顯然是其巫術力量的某種顯現)巧合的是,赫利俄斯的後代亦多擅長巫術,除了客耳刻,他的另一女兒帕西法厄(Pasiphae)也精於巫術,這一血統甚至延續到他的孫女美狄亞身上,這個女巫的復仇故事,以後成為歐裡庇得斯、塞內加、高乃依等十幾位歐洲作家和音樂家筆下的重大題材。美狄亞的母親是巫女的保護神赫卡特,女巫客耳刻是她的姑媽(有時是她的姐妹)。所有這些血親關係,不僅令美狄亞成為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敤首」,而且使赫利俄斯家族,成了古希臘女巫運動的重鎮。
作為舜的兩位妻子,「女英」和「娥皇」因丈夫之死而痛哭不已,淚水濺在湘江邊的竹林,化為竹上的深褐色斑點,後人稱為「湘妃竹」。而在希臘神話方面,赫利俄斯有過五個女兒,由於其兄弟法厄同致禍摔死,她們在厄裡達諾斯河上失聲痛哭,被神化為白楊樹,而眼淚則化為半透明的琥珀。
「女英」和「娥皇」以後因渡湘江溺死,化為水神。滔滔流水和江上風雨,是她們的愁苦心情的著名象徵;而在希臘一邊,白楊樹葉的沙沙之聲,則成了赫利俄斯女兒們的永久嘆息。
儘管存在著某些「語詞」上的微妙差異,但上述兩則神話的「句式」卻完全一致,它們可被標記為下列公共模式:(夫或兄)因駕車巡視而死亡——(妻或妹)在河岸哭泣——眼淚發生變形(色斑或琥珀)——人發生變形(水或樹)——悲苦心情的聲音形態(風雨聲或樹葉聲)。■
(作者系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