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以往單一的封閉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是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生活和經驗的學習活動,是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製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
教學實踐中,由於綜實課程講究自主,但自主性太大,反而使施行者無所適從;它講究綜合,但綜合得太多,反而使老師們漫無邊際;它講究活動,但活動太雜,反而使學生們找不著北。
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選擇合適的主題往往能事半功倍。為此,我做了如下思考和實踐:
01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定主題
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特徵,設置相應主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如小學開展《水果拼盤》、《零食(飲料)與健康》《我喜愛的遊戲》《「跳蚤」市場》等綜合實踐活動,七年級學生可以設置《適應初中生活第一課》《壓歲錢調查》,八年級學生可以設置《做情緒的主人》《解密逆反心理》主題,九年級學生開展《我愛古詩詞》《生活中的物理(化學)》等知識性、探究性較強的綜合實踐活動和《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中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現狀調查》《時間管理》等指導性較強的綜合實踐活動。
02通過社會調查定主題
針對周邊河流汙染、粉層汙染等問題,開展《周邊生活環境汙染調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綜合實踐活動;針對農村學生較多的情況,開展《農作物經濟效益調查》《我是小小養殖員》《來之不易的糧食》《家鄉的風俗》等綜合實踐活動。
03結合學生生活定主題
班級調整座位時,有40%的同學是近視眼,申請坐在前面。就此,可開展《讓心靈之窗更加明亮》綜合實踐活動,主要內容有:了解眼睛的構成;認識眼睛的重要性;掌握視力保護常識;保護視力的的正確方法。
一位學生觀察到垃圾桶上有不同的標誌,不知道垃圾該投入哪個垃圾桶,由此可開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綜合實踐活動。
04捕捉突發事件定主題
班上一名學生因未穿校服被扣綜合素質評價分,一位同學所帶護身符被學校沒收交與家長,由此,師生共同確定了「學生該不該穿校服戴首飾」的主題。
針對學校禁止帶手機入校的規定,開展《手機的利與弊》綜合實踐活動;
上了魯迅的《風箏》一課,魯迅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由此師生共同確定了《「玩」的學問——淺談傳統遊戲的價值》,了解不同時代遊戲的形式、價值。
05重組延伸學科知識定主題
一名學生某天早上因未吃早餐而暈倒,我們確定了《早餐的學問》主題,學生們確定的子課題有a.調查早餐價格定位問題。b.調查早餐營養問題。c.調查早餐用餐時間問題。d.調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銷售情況。e.調查餐具消毒情況。f.上網收集早餐資料。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涉及到語文、生物、科學、政治經濟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知識。
如《走近秭歸,走近屈原》《走進興山名人王昭君》等綜合實踐活動就涉及歷史、文學、地理等多學科知識;《了解中國結,學編中國結》涉及美術、歷史、文學等多學科知識。
06根據校情校貌定主題
結合校慶,進行一次「走近校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內容有:尋訪校友中的名人,了解名人的奮鬥歷程;走近校友中的普通勞動者,了解各行各業對社會所作的貢獻等等,這個主題是非常不錯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材,但如果主題結束後,不再延續到下一屆,那麼新校友、新特徵、新變化就體現不出來。
07多角度多層次定主題
如某校以「汽車與我們生活環境」為主題開展活動,第一層次主題可以是「汽車的數量與變化」、「 私家車的增多與交通安全」等。在第二層次,「汽車的數量與變化」 可以延伸為「汽車數量變化與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 私家車的增多與交通安全」可以延伸為「汽車保險與修理」……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是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是無限的,我們的任務是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課程資源,不斷創設新的主題,給學生創造廣闊的、自由發展的空間,使我們的課程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