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古稱「秀容」,簡稱「忻」,別稱「欣」。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長城與大同、朔州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內蒙相望,東臨太行與河北接壤,南屏石嶺關與太原、陽泉、呂梁毗連,總面積2.515萬平方千米。
忻州市擁有佛教聖地五臺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知名旅遊景點。還有「摔跤之鄉」 、「中國八音之鄉」、「中國觀光旅遊投資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示範城市」等城市名片 。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晉北鎖鑰」: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將近1800多年的歷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華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築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 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歷代多為郡、州治所,險關要塞,人傑地靈,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
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蘆芽山
蘆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於山西寧武縣境內,距寧武縣城西南30公裡處,屬呂梁山脈,西接岢嵐,東帶寧武,南連靜樂而雄踞五寨。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劍直插雲霄。這裡峰巒重疊,簇擁大小200多座山峰,溝壑縱橫,崖溝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餘處。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雲霧縈繞,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蘆芽破土而出,生機勃勃,鮮嫩欲滴,引人入勝。雨後日出,蘆芽墨綠色的山體,還會變換出一種火紅的色彩,五彩斑斕的「蘆芽佛光」。
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是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處,以黃河為界,往南是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黃河從這裡入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我國黃土高原滄桑的地貌特徵在這裡彰顯。同時也有大河奔流的壯麗景觀,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母親河上「第一灘」:娘娘灘
娘娘灘位於山西省河曲縣城北的黃河河道中,面積近13公頃,是個「凸」形小島,為塞上有名的小綠洲。人在島上可以聽到晉、陝、內蒙古三省(市、區)的雞鳴。傳說西漢初年呂后專權,將薄太后及其子劉恆貶謫於此。其後劉恆稱帝(漢文帝),於灘上建娘娘廟,故名娘娘灘。灘上風光秀美、景色誘人,夏秋之時,四周水波浩蕩,灘上農舍在蔥綠中忽隱忽現,別有韻味。
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在山西寧武縣城西50公裡處的春景畦鄉境內,處旅遊專線旁,海拔2300米。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
2005年,寧武萬年冰洞在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中,成為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3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4年雁門關風景區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稱號。此外還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山西十大旅遊品牌」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