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故事|寄生蟲

2021-01-14 蝸牛童書

在八九月裡,如果你到光禿禿的、被太陽曬得發燙的山峽裡去,就可以看到黃蜂和蜜蜂正在地下的土堆裡忙著料理食物。


在這些埋頭苦幹的蜜蜂和黃蜂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別的昆蟲,它們是寄生蟲。寄生蟲匆匆忙忙地從這個家趕到那個家,耐心地躲在門口守著。它們是要找一個機會去偷吃糧食,甚至霸佔別人的家。


這是一群好吃懶做的傢伙。別人辛辛苦苦儲藏的食物,自己都捨不得吃,它們幾下就吞掉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可惡的傢伙都長什麼樣兒吧。



看看這一個,它的身上長著紅白黑相間的條紋,像一隻難看而多毛的螞蟻。其實,這是一種沒有翅膀的黃蜂,它是許多蜂類幼蟲的天敵。雖然沒有翅膀,但是它有一根尖利的刺。它經常到處爬來爬去,最後在一個地方停下來,挖出人家的巢穴。接下來,它潛進別人的繭裡,把卵產在睡得正香的幼蟲的旁邊,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蟲,就會把繭的主人當作美味的食物吃掉。


金蜂也是一種寄生蟲,它渾身閃著光芒,看起來漂亮極了。但你知道嗎,金蜂可是一個十足的壞蛋。


這個壞蛋並不像黃蜂那樣懂得挖人家巢穴的方法,所以只好等待溜進去的好時機。比如,金蜂會跟在一隻捕蠅蜂媽媽的屁股後面溜進去。然後,它大搖大擺地走到洞的底端,在捕蠅蜂的家裡產卵。等到第二年,捕蠅蜂的幼蟲就只剩下一些細碎的皮屑了,因為它們都被那可惡的金蜂的幼蟲吃掉了!


還有一種灰白色的小蠅,它總是趴在陽光下的沙地上,等待著下手的機會。當蜜蜂帶著食物回來的時候,小蠅就上來了。它緊緊地跟著蜜蜂,不讓它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當蜜蜂把獵物夾在兩腿之間拖到洞裡去的時候,小蠅會在獵物將要全部進洞的那一刻,飛快地衝上去,在獵物的末端產下卵。當這些卵變成蟲子後,就會吃掉蜜蜂帶回來的食物,讓蜜蜂的寶寶們活活餓死。



怎麼樣,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寄生蟲很討厭呢?

相關焦點

  • 蝸牛、寄生蟲、腦膜炎......
    【1】http://sz.szhk.com/2018/05/10/282999511540473.html   深圳這種蝸牛最很多 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藏有大量寄生蟲  據相關文獻報導——  在廣州,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  在深圳,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
  • 臺灣蝸牛突變極速蝸牛,速度超3倍,卻是一種寄生蟲在作祟
    呃,現在電影中的故事成真了,臺灣一隻小蝸牛真的變成了極速蝸牛,然而故事的結局卻充滿了悲傷和眼淚。乍一看,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隻剛蹦完迪的蝸牛,還沉侵在舞池的喜悅之中無法自拔:頭上兩個巨大的觸角格外醒目,半透明的身體裡還有一些像霓虹燈一樣的東西在瘋狂閃爍。
  • 這隻寄生蟲,在蝸牛的眼睛裡跳舞
    蝸牛眼柄中那些是蠕動的寄生蟲,它們在蝸牛眼中起舞,就像一部奇特的歌舞片。來源:Gills San Martin, Wikimedia一些寄生蟲能夠操縱宿主的行為,而彩蚴吸蟲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為了抵達繁衍的下一站,它們能操縱宿主琥珀螺違背原本的生活習性,用蝸牛百米賽跑的速度奔到陽光下,爬上高處,來到捕食者面前,好讓自己開始表演。
  • 港城「巨蝸牛」頻繁出沒,或攜帶寄生蟲
    港城「巨蝸牛」頻繁出沒,或攜帶寄生蟲 2020-08-08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驚現喪屍蝸牛?身體已經完全受寄生蟲擺布
    ,熱心網友告訴他,這是一隻已經被寄生蟲感染了的「喪屍」蝸牛。並且在蝸牛體內的寄生蟲名叫雙盤吸蟲,主要分布在印度、歐洲、臺灣島等地。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蝸牛誤食了雙盤吸蟲的蟲卵,於是這種寄生蟲就順理成章的進入了蝸牛體內。
  • 【緊急擴散】路邊看見蝸牛不要摸,內含寄生蟲!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不過,因它是管圓線蟲幼蟲的中間宿主,食用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
  • 被寄生蟲控制大腦的殭屍蝸牛,眼睜睜看著自己送死...
    戳上面藍字關注我們(更多有趣的視頻等著你哦)| 海外 | 視頻 | 旅行 | 運動 | 生活 | 科技 |《殭屍蝸牛
  • 容縣人注意:勿碰這種蝸牛,它攜多種寄生蟲!
    最近下雨後,不少人發現草叢旁邊出現許多超大隻的蝸牛,足足有手掌那麼大。有的人好奇心起想拿回家養、還有人甚至想吃。其實,這兩種行為都很不安全。
  • 蝸牛被寄生蟲控制變「殭屍」,四處招搖只為快些被鳥兒吃掉
    在筆者眼中它既不是能讓你感冒、拉肚子的細菌,也不是能讓你長天花、得愛滋的病毒,而是那些想想都覺得可怕的寄生蟲!寄生蟲的可怕之處並不是它有多麼難以治療,而是它生存的方式,以及給寄主造成的肉眼可見的危害。韓國有部電影說的是鐵線蟲入侵人體後,強迫人大量渴水甚至跳河,這其實是有些誇大的。
  • 美洛杉磯機場海關查獲非洲巨型蝸牛 攜帶多種寄生蟲(圖)
    (美國聯邦海關圖片)   一名海關官員在展示繳獲的巨型蝸牛。(美國聯邦海關圖片) 人民網7月15日訊 據美國僑報網消息,聯邦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本月7日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檢驗空運貨物時發現了67隻活的非洲大蝸牛。海關官員表示,當查獲這批巨大的軟體動物時還發現了一些註明「供人食用非洲大蝸牛」字樣的文件。根據聯邦海關及邊境保護局14日公布的消息,這批蝸牛來自非洲奈及利亞拉各斯港,當時這些蝸牛是裝在兩隻塑料桶內,重量略微超過35磅。
  • 佛山:非洲巨型蝸牛上餐桌 專家稱攜有寄生蟲
    這種蝸牛能不能吃?專家介紹,因為其體內藏有眾多的寄生蟲和蟲卵,儘量不要食用。如果要食用的話,需要經過沸水煮熟。  雨後頻現「大螺」  它其實是非洲蝸牛  「好大一隻螺啊,不知道能不能吃?」黃小姐昨日在朋友圈發布了這麼一則消息。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當你到國外旅遊時,你會品嘗到當地的美食,比如法國的鵝肝,日本和韓國的泡菜生魚片等等,這些美味佳餚刺激我們的味蕾,在非洲這片土地上,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非洲肥沃的土地,加上其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了野生動物,非洲人花了幾千年的時間來適應它,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
  • 廈門現拳頭大蝸牛 系入侵物種或含寄生蟲
    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程午鵬 實習生 馬躍)昨日上午,林先生在篔簹湖管理中心門口草叢中,發現一隻巨型蝸牛。林先生說,這隻蝸牛體型碩大,足有成年人拳頭大小,外殼為黃色,上面有褐色霧狀花紋。謝教授表示,這隻巨型蝸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國內多地包括廈門都有分布,對木瓜等水果及其他蔬菜有一定危害。記者了解到,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最早可能是被當做食物引進,但一度不受控制進入野外,並迅速適應了環境。這種蝸牛喜好潮溼環境,常棲息在草叢、田地、果園,主要吃蔬果的葉子和果實。
  • 彩色蝸牛成小學生新寵專家稱是入侵物種或攜帶寄生蟲
    ▲市場上熱銷的「彩色蝸牛」赤橙黃綠顏色各異,近日,在成都的寵物市場上,這些染得跟「殺馬特」一樣的蝸牛,已和大家印象中的蝸牛相去甚遠。不過,一些商家甚至說這些蝸牛都是自然顏色,並因此熱銷。蝸牛成了一些市民的「新寵」,一些小學生更是對這些蝸牛愛不釋手,一邊飼養,一邊寫觀察筆記。
  • 看過了《寄生蟲》,寄生蝸牛了解一下?詭異五彩不忍直視
    臺灣彰化一名林姓網友今日行經和美鎮竹社路段時,驚見一隻蝸牛的身體顏色並不尋常,細看後發現裡頭竟有「5種顏色」在眼睛、呼吸孔、觸角以及本體上「無限旋轉」,驚悚又詭異的畫面,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詭異的五彩蝸牛「這一隻蝸牛已經被寄生,所有的活動已經不是蝸牛能自己決定。」
  • 路邊碩大「花螺」是非洲大蝸牛 有寄生蟲勿食用
    廈門檢驗檢疫局專家介紹,這種「花螺」其實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大型的陸棲蝸牛。該蝸牛喜夜行、雜食性、懼光怕熱,喜歡在下雨天及夜間出沒,並以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為食,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同伴屍體,甚至啃食和消化水泥,危害性較大,屬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 路邊碩大「花螺」是非洲大蝸牛 有寄生蟲不能食用
    廈門檢驗檢疫局專家介紹,這種「花螺」其實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大型的陸棲蝸牛。該蝸牛喜夜行、雜食性、懼光怕熱,喜歡在下雨天及夜間出沒,並以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為食,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同伴屍體,甚至啃食和消化水泥,危害性較大,屬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 深圳馬路邊灌木叢可見,這種蝸牛別碰,更不能食用,小心寄生蟲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甚至有的孩子還收到過觀察蝸牛的作業。不過,龍崗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大蝸牛」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不是我國本土物種,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南都記者在社交群上發現,有家長反映,學校老師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蝸牛,結果去抓到這些大蝸牛後,孩子就發燒,燒到40度,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請假了。
  • 被鋼棍刺穿的人+高僧開光過程略爽+迷幻蝸牛寄生蟲
    迷幻蝸牛眼(〃'▽'〃)我最喜歡的寄生蟲,專門寄生在蝸牛身上的扁蟲,當通過鳥類糞便進入蝸牛身體後會爬到蝸牛的觸角上不停的蠕動,還會控制蝸牛大腦,讓其跑到草木的頂端,感染蝸牛看起來超級迷幻,也會使鳥類更容易發現它們從而吃掉蝸牛,扁蟲再通過鳥的糞便傳播自己~~超機智的!
  • 蝸牛竟有拳頭大是入侵物種 可能含寄生蟲最好別接觸
    昨日上午,林先生在篔簹湖管理中心門口草叢中,發現一隻巨型蝸牛。  林先生說,這隻蝸牛體型碩大,足有成年人拳頭大小,外殼為黃色,上面有褐色霧狀花紋。根據林先生提供的照片,記者諮詢了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的謝教授。謝教授表示,這隻巨型蝸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國內多地包括廈門都有分布,對木瓜等水果及其他蔬菜有一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