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寄生蟲、腦膜炎......

2021-01-14 zteshequ


     小學科學課上提到小學生觀察蝸牛,因此很多家長都在關注蝸牛這個話題。
 特溫馨提醒,觀察小動物的科學精神值得鼓勵,但是請各位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事項,
在做好安全預防的前提下去完成科學課的相關觀察實驗任務。


【1】http://sz.szhk.com/2018/05/10/282999511540473.html
 
深圳這種蝸牛最很多 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藏有大量寄生蟲
  據相關文獻報導——
  在廣州,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
  在深圳,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154.2條/螺。


【2】http://www.sohu.com/a/208810426_583243
 蝸牛被寄生後成為喪屍,過程極為殘忍,這種寄生蟲能否感染人類?
   雙盤吸蟲」在寄生到蝸牛身上後會迅速侵入蝸牛的眼柄(就我們所看到的蝸牛觸角,一碰就縮回去的那個),並形成一種像不斷跳動的毛毛蟲的外觀。這在生物學上被稱為攻擊擬態,即一種器官假扮成另一種器官以引誘獵物。接下來,雙盤吸蟲會控制蝸牛的大腦,並使蝸牛在白天暴露於植物頂端,從而引起飢餓鳥類的注意。鳥類在觀察到這種「喪屍蝸牛」後會把其當成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的新型毛毛蟲,並對其進行捕食。「喪屍蝸牛」被鳥類吃到腹中後,雙盤吸蟲又會在鳥類內臟中繁殖,蟲卵隨鳥糞排出。
  鳥糞對於蝸牛來說是無法抵擋的美食,但可惜的是,蝸牛們並不知道吃下這一坨香噴噴的「翔」後,還能否清醒的見到明天的月亮。這個生命周期聽起來很殘忍,但在神秘的大自然中,這份殘忍只是冰山一角。

【3】https://www.sohu.com/a/231846481_609327
這種蝸牛千萬別讓寶寶碰,摸摸也會感染寄生蟲
2018-05-16 21:00  
文章授權轉自:深圳龍崗疾控
因為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
「大蝸牛」是什麼蝸牛?
如下圖這種,在雨後經常看到的蝸牛被稱為: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
褐雲瑪瑙螺(非洲大蝸牛)
褐雲瑪瑙螺非我國本土物種,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那有的老鐵可能就會說了,對咱們來說,有什麼是不能用吃來解決的?有些飯店不是還有蝸牛這道菜嗎?大蝸牛,肉肯定多,加點孜然,烤了吃味道應該不錯!
小編在此鄭重告誡各位
非洲大蝸牛
不能碰!
因為褐雲瑪瑙螺寄生蟲感染率高
據相關文獻報導
?在廣州,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
?在深圳,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154.2條/螺。
【4】https://www.iqiyi.com/w_19ruhvwx9t.html
蝸牛被寄生蟲附體!-生活-高清正版視頻在線觀看–愛奇藝
[視頻]時長 01:32
2016年10月18日 - 蝸牛被寄生蟲附體!
【5】
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29169535.htm
我得了一種寄生蟲病,從蝸牛身上感染的,是
女 | 41歲 來自天津 2012-04-24 13:31:46 3人回復
健康諮詢描述:
我得了一種寄生蟲病,從蝸牛身上感染的,是一種白色小蟲子,生長在皮膚裡,全身,很癢,可能叫粉蟎,怎麼治
發病時間:2011年7月
症狀:可以肉眼看到大量白色小蟲子,半截在皮膚外,半截在皮膚裡,一抓就完全鑽進皮膚裡了。非常癢!而且因抓撓引起了大面積皮損,皮炎。此寄生蟲有可能叫粉蟎。

【6】
 http://fj.qq.com/a/20170712/010784.htm
廈門街頭常見的大蝸牛千萬別碰!可能傳播傳染病
廈門新聞海西晨報2017-07-12 08:29

【7】https://www.sohu.com/a/76238328_408334

蝸牛常見的8種疾病產生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2016-05-19 21:04  蝸牛 /原因 /方法 
在白玉蝸牛的正常活動中,除交配、產卵期外,對有些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經過清溫水浸洗過1分鐘後,仍不能恢復正常活動採食,並且生長帶已完全消失的白玉蝸牛,一般作為病態白玉蝸牛處理、治療。
以下是白玉蝸牛養殖專家對白玉蝸牛常見的8種疾病產生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分享。






相關焦點

  • 非洲大蝸牛不是法餐蝸牛 若食用可能感染腦膜炎
    不是所有的蝸牛都是可以食用的。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大家不要混淆了。晨報記者劉宇瀚見習記者吳雪瑩「這不就是法國大餐裡的蝸牛嗎?」「這是很常見的食用蝸牛啊,難道不能吃嗎?」昨日,看了本報《這種巨型蝸牛不能碰更不能吃》一文報導後,許多熱心讀者致電晨報新聞熱線8080000表示疑惑。甚至還有讀者稱,一些山寨版的法國大餐用的就是這種非洲大蝸牛。針對這一說法,記者走訪並諮詢了有關專家,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大民教授表示,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不可隨意食用。
  • 深圳這種巨型蝸牛不能摸!不能吃!嚴重者可致腦膜炎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這種巨型蝸牛不能摸更不能吃&nbsp&nbsp&nbsp&nbsp人體碰到它的黏液極易被感染,嚴重者可致腦膜炎&nbsp&nbsp&nbsp&nbsp
  • 【緊急擴散】路邊看見蝸牛不要摸,內含寄生蟲!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不過,因它是管圓線蟲幼蟲的中間宿主,食用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
  • 港城「巨蝸牛」頻繁出沒,或攜帶寄生蟲
    港城「巨蝸牛」頻繁出沒,或攜帶寄生蟲 2020-08-08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容縣人注意:勿碰這種蝸牛,它攜多種寄生蟲!
    最近下雨後,不少人發現草叢旁邊出現許多超大隻的蝸牛,足足有手掌那麼大。有的人好奇心起想拿回家養、還有人甚至想吃。其實,這兩種行為都很不安全。
  • 路邊碩大「花螺」是非洲大蝸牛 有寄生蟲勿食用
    廈門檢驗檢疫局專家介紹,這種「花螺」其實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大型的陸棲蝸牛。該蝸牛喜夜行、雜食性、懼光怕熱,喜歡在下雨天及夜間出沒,並以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為食,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同伴屍體,甚至啃食和消化水泥,危害性較大,屬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 路邊碩大「花螺」是非洲大蝸牛 有寄生蟲不能食用
    廈門檢驗檢疫局專家介紹,這種「花螺」其實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大型的陸棲蝸牛。該蝸牛喜夜行、雜食性、懼光怕熱,喜歡在下雨天及夜間出沒,並以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為食,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同伴屍體,甚至啃食和消化水泥,危害性較大,屬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當你到國外旅遊時,你會品嘗到當地的美食,比如法國的鵝肝,日本和韓國的泡菜生魚片等等,這些美味佳餚刺激我們的味蕾,在非洲這片土地上,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非洲肥沃的土地,加上其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了野生動物,非洲人花了幾千年的時間來適應它,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怎麼回事?非洲大蝸牛長什麼樣可以吃嗎
    昨日,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急診醫學科(急救創傷中心)副主任兼急診內科主任謝勝提醒市民,這種類似蝸牛但比普通蝸牛大的小動物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食用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嚴重可致腦膜炎!遇到這種動物千萬別碰,路邊草叢很常見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深圳龍崗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不過,因它是管圓線蟲幼蟲的中間宿主,食用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
  • 深圳馬路邊灌木叢可見,這種蝸牛別碰,更不能食用,小心寄生蟲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甚至有的孩子還收到過觀察蝸牛的作業。不過,龍崗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不過,龍崗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科甘立勤介紹,大蝸牛(褐雲瑪瑙螺)寄生蟲感染率高,根據相關文獻報導,在廣州,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在深圳,褐雲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154.2條/螺。
  • 女子暢遊青島生吃螺螄 感染寄生蟲患上腦膜炎
    原標題:南京女子遊青島吃生螺螄 感染寄生蟲患腦膜炎  暑假期間,35歲的劉女士到青島旅遊,一路海鮮吃得十分過癮,可是回來後,劉女士就「不幸福」了,她頭疼得厲害,到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一查,才知道患上了嗜酸細胞性腦膜炎,病因是食用生螺螄而感染了某種寄生蟲。
  • 外來侵略物種大蝸牛,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
    外來侵略物種大蝸牛,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 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但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指出,大蝸牛寄生蟲感染率比較高。 這種和蝸牛很像,但比普通蝸牛大的小動物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食用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深圳雨後,大蝸牛小區「散步」被當野味!這種蝸牛能吃嗎?
    >可這蝸牛真的能吃嗎?小朋友玩蝸牛大人「食指」大動市民柳女士家住南頭星海名城,她說,最近深圳陰雨連綿,小區裡異常潮溼,暴雨過後,小區裡出現了非常多的蝸牛。有人就會把這些大蝸牛,拿回家吃了。專家:這是非洲大蝸牛屬外來入侵物種記者隨後從深圳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處了解到,小區裡出現的蝸牛的確是非洲大蝸牛,屬於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這種蝸牛雌雄同體,最大可長到超過20釐米,大多是在潮溼環境中活動,平時躲藏在夾縫
  • 寄生蟲警告!最近常出現的這種動物千萬別碰!
    注意 注意 注意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體內藏有大量寄生蟲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最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蝸牛非常髒!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
  •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這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要吃,最好也別摸,遠離才是正道!&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
  • 這種大蝸牛!千萬別碰!別養!別吃!
    最近,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它和福壽螺一樣,都帶有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 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專家提醒,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帶有各種細菌,如果市民對細菌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 大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別碰也別吃!
    雨後出沒的這種大蝸牛,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老家在非洲東部,非洲人至今都很愛吃。髒——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這些野生非洲大蝸牛,更容易中招!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而雨後路邊出現的一隻非洲大蝸牛身上,很可能有上100條這種寄生蟲.
  • 大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為啥不能讓孩子碰?
    最可怕的是,生長在野外的非洲大蝸牛非常髒!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廣州管圓線蟲(又叫廣東住血線蟲)圖片:John F.Lindo / wikimedia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非洲大蝸牛,更容易中招!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在深圳,廣州管圓線蟲的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於89.2-154.2條/螺。
  • 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專家提醒:別碰更別吃
    由於前段時間颱風暴雨天氣,廣東佛山、福建廈門的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有很多蝸牛出沒。據專業人士介紹,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食用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