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千萬別「庇護」,訓練「強心臟」,才能消化掉負影響

2021-01-09 曉玉玉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小孩受欺負"這一話題,家長們肯定都會各有一番言論發表和看法表述,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根本不願看到自家孩子受欺負,即便自己對孩子怎麼批評指責,但也絕對不容許他人的進行半點攻擊。

而當看到孩子受欺負時,家長們下意識的就會怒火燃燒,原本是孩子之間的矛盾分歧瞬間就上升為家長之間的對峙,不論孩子對與否,那已經不是家長們所在意的事情,目光都集中在孩子所受到傷害上。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一句話也很形象的解釋了父母們的護短心理彰顯,這是人性的本能反應,從主觀上來說卻是沒有對錯之分,有矛盾可以採取比較緩和的方法通過交涉進行調解,但是如果上升到對身心造成的惡意傷害,那就確實需要嚴肅處理。

個人利益所受到的傷害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追究賠償,不過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來說,家長如果知道自家孩子受欺負了,所採取的行為態度也是需要多顧慮的,因為在教育方面來說,需要做的不僅是幫助解決和處理眼下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更重要是儘可能減少對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傷害,以及幫助孩子構建和穩固正確的三觀,助其在未來不再受到類似的傷害。

正如某教育心理學家所說:

解決校園霸凌的第一步,就是有效地幫助孩子正確地甄別。

很多時候,哪怕是"庇護",都是一種糖衣炮彈。

幫助孩子爭取到霸凌者本人的道歉與承諾,才算是給孩子提供真正到位的保護。

因為家長的不及時介入教育,霸凌者其實也是一名受害者。

今天我們這篇文章,主要還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告誡各位家長:孩子受欺負千萬別"庇護",訓練強心臟,才能消化負面影響。

一:被庇護的"有恃無恐"

小強轉到了新的學校讀書,結果在第一天,他就被班級裡的幾個"大哥"欺負了,他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等到放學就直接自己打電話喊來了父母。

小強的父母也是屬於性格比較強勢的類型,一聽到孩子受欺負了便趕緊丟下手裡的工作一起趕到學校,找到那幾個欺負人的學生後就一起聚在了老師的辦公室裡。

老師也很慌亂,她知道那幾個學生在平時是挺調皮,但也沒想到會勾結在一起欺負其他同學,這讓她感到很羞愧,但是更沒想到的是小強的父母特別護短,寶貝兒子第一天上學就受人欺負這件事讓他們很惱火,老師手忙腳亂左右勸哄,經過好長時間的調解,小強的父母才在那幾個學生的道歉和承諾下滿意的離開。

從那以後,幾個學生也變得老實了,而小強的性格也是屬於"受寵而驕"的類型,仗著父母的庇護,他也從受欺負的"弱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學校"小霸王",遇到一點事情就把自己父母搬出來,典型的"狐假虎威"。

孩子受欺負了,家長生氣想要討回公道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過度的在意一個利益挽回,就會給孩子營造一個錯誤的認知,同時也會助長孩子隱藏的囂張氣焰,他們會認為不論自己遇到什麼難題或者犯下什麼程度的錯誤,愛護自己的父母都會是自己的靠山。

這樣的心理最後都極有可能導致孩子,由"受害者"變為"加害者"。

二:被庇護的"溫室花朵"

安全感是人成長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情感,孩子在成長發展中情感需求的來源基本上都是從父母那裡獲取,所以父母對孩子所付出的情感和做出的行為,對在情緒感知上較敏感的孩子來說,可能會起到非常大的導向作用。

校園欺凌事件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孩子成長發展中最令人感到難以理解和厭惡排斥的現象,學校作為一個接受知識傳播和塑造人格正向化發展的領域,卻存在著"弱肉強食"這樣的生存考驗,尤其是受欺凌者所遭遇的身心殘害,更是讓人咬牙切齒。

雖不能以一概全,但是家長們還是會心懷不安的告誡孩子如果遇到受人欺凌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求助於老師或者父母。

可是欺凌並不僅僅是肢體語言上的暴力衝突,很多時候一些讓人不在意的"威脅"其實也是一種欺凌行為,比如你的同學喊你一起去做些什麼事情,但是你不想去這個時候他們說:"還是不是好兄弟?是就一起去!"這種迫於無奈之下的選擇和妥協也是一種欺凌,被脅迫者也就是受欺負者。

而孩子的保護能力也是需要鍛鍊的,在家長們給予的安全感下孩子成功的度過了最為敏感的嬰幼兒時期,當他們開始接觸外界與人進行交往的時候,這個過程是孩子不斷進行學習提升並且採取實施應用的發展經歷。

"吃一塹,長一智"有時候,失敗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消極的情緒,真正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可貴的是帶給孩子的經驗總結。

當孩子受欺負時,他們下意識的尋求家長的安撫和幫助,同樣家長也處於本能的進行庇護,甚至採取行動儘可能的讓孩子避免受到來自外界的傷害,把孩子當成了溫室的花朵精心呵護培養。

這樣對孩子有好處麼?確實,是讓孩子免受到危害,保證其擁有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以致於世界在他們眼中都帶上了一層"濾鏡",然而這種過度的"信任"只會讓她們在面對傷害時不知所措,甚至直接崩潰。

所以說,要想孩子在面對外界傷害時儘可能的避免受到傷害,更順利的成長和發展,家長需要做的並不是一味的庇護,而是訓練孩子擁有一顆強心臟,才能消化負面影響,並且成為自身能量。

三:如何幫助孩子"強化"心臟?

擁有一顆強心臟,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就能更具有勇氣和信心。

擁有一顆強心臟,孩子在遭遇挫折是就能及時走出陰影,再次勇往直前。

擁有一顆強心臟,孩子才能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未來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所以,家長們要儘早的注重培養和鍛鍊孩子擁有一顆強心臟:

1.傳授孩子護身本領

由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種差異存在所導致的欺凌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不論是哪種方法,帶給孩子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創傷。

為了幫助孩子減少受到傷害,家長們要儘早傳授孩子護身本領,這裡的本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告訴孩子安全常識,讓孩子學會一些護身技巧,提高孩子的知識儲備,幫助孩子提高判斷能力,保證在第一時間就能及時分析情況對自身的利弊。

2.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包容犯錯

有的孩子玻璃心,很怕失敗,所以會下意識的選擇逃避,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鼓勵,給予孩子自信和勇氣。在日常生活裡也可以多創造條件,提升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告誡他們不要過多的在意結果,而是把注意點都放在過程上,儘可能的做到更好更優秀,即便錯誤出現,家長也不要批評指責孩子,而是包容孩子犯錯。

3.正視錯誤和失敗

強心臟的鍛鍊最重要的是"抗挫折"能力,也就是孩子在遭遇失敗和錯誤後所採取的態度和行動,有的人會一蹶不振,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這樣的人只會是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永遠也不會有更大的突破。

而我們家長要想孩子避免這種心態的出現,就要引導孩子正視錯誤和失敗,對過程進行分析,尤其是錯誤的地方正是自身不足的反應,這就是促進孩子得到提升的關鍵所在,當克服的恐懼和缺點,孩子也就會更加的優秀從而更加的自信。

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也是如此,家長要和孩子站在統一戰線,不過不要過度的在意結果,而是通過交流和溝通了解事情緣由,以對方的不正當行為作為警戒,告知孩子引以為戒,並且從中學會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正如尼採大師的一句話:那些打不死我的,終將是我更強大。孩子擁有一顆強心臟,不僅不會被打垮,更是會愈加頑強。

我是曉玉玉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是「橫七豎八」,這些家長要抓住,別讓睡眠影響孩子發育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晝夜規律,因為這樣才能更加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如果孩子睡姿「橫七豎八」,這些信號家長要抓住小林發現孩子晚上睡覺總是很不老實,一會兒踢被子,一會兒朝左,一會兒朝右,一會兒又是趴著睡……有的時候甚至還會轉圈睡:明明前天晚上還是正常入睡,但是到了第2天,孩子的小腦袋已經躺在了床尾,半邊身體嫣然已經掉床。
  • 你的孩子老受欺負?那是因為你沒教他怎麼保護自己
    孩子老受欺負,這是為什麼?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的寶寶是個三歲大的小男孩,她跟我說,小朋友在小區廣場上跟大家玩耍,總有的小孩過來推他,搶他玩具,而他的孩子居然聽之任之,從不反抗。後來我經常在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觀察,總結出孩子易被欺負的幾個原因。
  • 它被叫做紅嘴綠鸚哥,強心臟排腸毒,每天吃1把,老人孩子身體棒
    下文轉載自作者:小貓與線團它被叫做紅嘴綠鸚哥,強心臟排腸毒,每天吃1把,老人孩子身體棒春天到了,雖說中午的時候溫度挺高,但是早晚溫差還是很大的,早上和晚上依舊有些倒春寒,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一般都會特別注意,說春捂秋凍,其實寒冷不僅讓我們感覺身體不舒服,更重要的是還會導致動脈血管收緊,導致血流量減少,很容易誘發心臟病,吃對飲食可以預防和保護我們的小心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種菜
  • 如何才能更好的訓練孩子的記憶力?這四種方法建議家長收藏好!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好的記憶力都是天生的,其實好的記憶力都是通過後天訓練練就出來的。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呢?以下介紹的四種方法建議家長收藏好。第一種:反覆記憶法這種記憶法通俗的講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死記硬背,通過反覆的記憶把知識事物牢記。
  • 想幫自閉症孩子過渡到成人期?這幾點千萬別忽略
    大齡自閉症患者一直都是較少被關注的群體,以至於他們有許多聲音與需求都沉默在這廣大的社會之中,近年來,亦有許多聲音呼籲社會大眾,除了關心自閉症孩童的康復發展外,也別忽略了大齡自閉症群體。此外,歐美許多研究機構也將重心轉移到大齡自閉症患者,希望能夠對大齡自閉症有多一點的認識與幫助。
  • 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
    但孩子鬧歸鬧,家長們可千萬別在孩子小時候,就因為頑皮而給他貼上「熊孩子」標籤。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把心中的那個標籤撕掉,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你家孩子中了嗎?
  • 別低頭,皇冠會掉!
    別低頭,皇冠會掉! 1號桌 ▽ 別低頭,皇冠會掉!
  • 32天才能消化完?一文告訴你真相
    偶爾吃幾次不要緊,但是如果以泡麵為食主食並且飲食作息不規律的話,對胃腸功能的影響是有的,進而會間接地對胃癌有增加風險的作用,這一點一定要注意了。胃癌最主要的原因有:飲食不規律+經常熬夜+不運動。2、泡麵要32天才能消化完?
  • 家長打孩子時,這4個部位千萬別打,網友:原來智商是被打低的
    於是很多家長被小孩的叛逆行為惹毛,就會不受控制的發脾氣,重則直接用手打。《十句話》裡有一這麼一句話:經常被苛責的孩子,學會了苛責;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都說小孩是家長的手心肉掌上明珠,但是在被氣到的時候也會動起手來,家長就會有一些打小朋友的行為,而教育小孩的時候這4個部位的是千萬要注意的!否則傷害到孩子就晚了。
  • 女星和8歲兒子共浴引關注,別用孩子的未來,為錯誤親子關係買單
    狄鶯的兒子12歲才斷奶,15歲還和媽媽同床共枕 狄鶯是臺灣的著名女星,因為父親早逝,狄鶯很小就出外唱歌仔戲來貼補家用,而母親性格懦弱老實,經常被戲班裡的演員欺負
  • 怎樣訓練孩子的記憶力
    也許有些父母會問,在日常養育中如何訓練孩子的的記憶力呢?我們認為,對於3歲以下的幼兒來說,他們的生活經驗很少,訓練記憶力,可從掌握周圍的日常生活知識中培養。涉及的具體內容是:  1)知道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家庭住址和10個以上的親戚或父母的朋友的名字。
  • 去紐西蘭留學千萬別裸考!不過四六級,這些都會受影響!
    準備去紐西蘭留學的同學,千萬別裸考,不過四六級未來很多選擇都會受到影響!不信跟隨立思辰留學一起盤一下:可能影響畢業有些學校不要求過四級,而有些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大學過四級甚至六級,不然不給畢業,需要看一下自己學校的要求,詢問老師和學姐學長確認。
  • 這幾類運動千萬別讓孩子碰
    前幾天遇到了朋友小A,我們兩家的孩子幾年前同在一所冰場裡學滑冰,所以我順口一問:「你家孩子還在繼續滑冰嗎?練到幾級了?」「我早就不學了,我現在走佛系路線,只給他們每人留了兩個運動項目,遊泳和體操,而且訓練次數也不多,每周兩次,每次一個小時,強身健體就行。」
  • 為什麼「老實人」總受欺負?另類解讀告訴你不一樣的「老實人」
    那為什麼總會出現「領導為什麼不提拔老實人」、「老實人為什麼經常被欺負」等等類似的問題。有人會說那是因為「老實人」善良、不與人計較,所以才會被小人欺負。可是「老實人」最多算是性格、人際交往的一些表現,又不是智商低,為什麼總會欺負,吃虧的永遠是「老實人」,也許「老實人」自己也該反思一下。
  • 4種文具被測有毒,或致「白血病」,千萬別再讓孩子用了
    4種文具被測有毒,或致「白血病」,千萬別再讓孩子用了!第1修正液,俗稱「小白點」一打開修正液的蓋子,一股刺鼻的氣味就已經撲鼻而來了。其實早在2014年,「315晚會」就對家長們發出了慎用修正液的警告,修正液中含有鉛、苯、鋇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果被人體吸入或者沾在皮膚上,都有可能引發慢性中毒,對肝、腎、神經、血液造成損傷。所以對於塗改液,成人應謹慎使用,孩子最好不用。
  • 研究發現: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多影響成績
    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太多影響成績前些天,我在網上看見了一檔科教類的節目,裡面邀請的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提到,自己看過一項斯坦福的研究,關於小學生家庭作業跟孩子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孩子在整個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整個作業對孩子的貢獻基本為零。
  • 這10種網紅玩具很危險,「雙11」千萬別給孩子買
    別輕易給孩子玩。「一槍爆頭!double kill(雙殺)!」吃雞遊戲最熱的時候,每個小區都有一群八九歲的熊孩子,端著玩具槍在瘋跑。💁 口袋彈弓屬於危險品,可千萬不要當做「兒童玩具」買給孩子玩了。這款「訓練神器」,由一個底座,加上一根彈力軟軸,再加上桌球組成。既可以單人練習,也可以兩人對打,體驗感真是不要太好!而且,這款「神器」價格最低的僅賣10多元/套。So,有些網購商家月銷量能輕鬆過10萬套。
  • 這個季節千萬別錯過,3元一斤,比魚蝦營養高,要多煮給孩子吃
    這個季節正是吃海鮮的好季節,海鮮市場各種海鮮都有,但是價格都不菲,不過有一種海鮮卻很便宜,而且營養價值還非常的高,它被譽為「海中雞蛋」,3元一斤,比魚蝦營養高,要多煮給孩子吃,能補鋅,補鈣,補胺基酸,蛋白質含量比雞蛋還要高,孩子多吃能補腦,這個季節千萬別錯過。
  • 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方法才能鍛鍊智力,多數爸媽忽視了
    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智力水平有40%是由遺傳決定的,比如爸媽都屬於IQ>125的高智商人群,那麼他們的孩子也大概率天生聰明。編輯:邱寫寫智力伴隨我們的一生,從學生時代一直到步入社會,智力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成績和排名,還會關係到我們的工作和收入。每個爸媽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在智力上「後浪推前浪」,實現大腦的最大程度開發。
  • 千萬別給孩子做右腦開發,否則...
    報名僅限:3—6年級【孩子學習老不好,多半是......】1、記憶能力不穩定,記的很快,但忘得更快2、課文、詩詞背誦超流利,考試一寫就出錯。3、單詞抄寫無數遍,試卷照樣缺a少e。4、一切學習靠家長,耗時耗力沒進步。5、寫不完的作業,天天都是熬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