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眾所周知,孩子上學聽老師講課,課後需要做作業鞏固知識點,作業做完後交給老師,老師也能通過孩子的作業情況,了解孩子哪些知識點掌握住了,哪些知識點還沒掌握,方便對孩子因材施教。要求孩子做作業,是老師的教學手段。
但是,現在有一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過頭了,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除了要求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孩子完成父母布置的家庭作業,為孩子增添多餘的課業壓力。可是,孩子真的是寫的作業越多,學習成績提升越快嗎?未必。
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作業訓練不成正比,作業太多影響成績
前些天,我在網上看見了一檔科教類的節目,裡面邀請的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提到,自己看過一項斯坦福的研究,關於小學生家庭作業跟孩子學習成績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孩子在整個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整個作業對孩子的貢獻基本為零。而且大量的作業訓練,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有負面影響。
大量作業訓練,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原因
按理說,孩子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寫作業上,既避免了玩手機電腦,還能鞏固知識點,對孩子的成績肯定是會有積極影響的。但是,為什麼過多的作業會給孩子的學習成績帶來負面影響呢?施鋼老師提出了關鍵的兩點:過多的作業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關係也會被破壞。
想想也很好理解,原本作業對於孩子的價值在於,幫助孩子檢查學習的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還有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的。過多的作業訓練,已經脫離了它本身的價值,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體力和精神層面的壓力,挫傷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和孩子之間,為了完成過量的作業鬧得雞飛狗跳,必定影響親子關係,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搞「題海戰術」
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明白,即便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能搞「題海戰術」。只要確認孩子的基礎知識學紮實了,更多地引導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還有應對考試的技巧,孩子考出好成績指日可待。千萬別把孩子沒日沒夜地寫作業,等同於孩子一定會收穫到好的成績,不然得到的結果,可能恰恰相反。
作為家長,你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給孩子布置過超額的作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