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學生英語成績差,老師和家長需要找準根源,原因都在這裡小學生的英語正規學習,是從三年級開始的。一二年級並沒有開設英語課,有的孩子可能也認識部分英語字母,或者會唱ABC兒歌,但是,那都只是和智慧遊戲差不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逐漸進入到三年級以上層次的學習,主科學習也不再是語文數學,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和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
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經常和學生家長探討交流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從與家長們的談話中得知,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英語成績比較擔憂,因為家長對語文數學,或多或少的還能輔導,至少知道孩子寫作業時對與錯,而對於孩子的英語學習,顯得束手無策,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學生家長,他們以前有限的英語知識,已經忘的差不多了。
根據部分家長和老師的反饋意見,我們很容易發現,孩子們的英語是最容易出現偏科的學科,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是這樣的:首先,漢語是孩子們的母語,而英語則是一門外語,他們在學習這種新語言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不適應,比如,字母大小寫的要求、單複數的變化、已及不同人稱不同句式的變化,等等這些都需要孩子們走出母語的固化氛圍,儘快適應並掌握英語的各種規則,但是,思維定式已經形成,一點點改變都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其次,在很多地方,英語和語文數學一樣,都被稱為主科,在各種考試中,和語文數學的比重都是一樣的,但是,很多學校的課時安排明顯不合理,英語的課時安排明顯不足,每班每周語文數學的課時量都在十二節十三節以上,而英語的課時量一般只有兩三節,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每周就上兩三節英語課,孩子們能夠學會背會什麼,基本沒有複習鞏固的時間。
因此,我認為提高孩子們的英語成績並不是一件難事,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還是能夠學好的。適當增加小學英語的課時量,是孩子們學會英語的時間保證,沒有足夠的時間做保證,要想學好英語談何容易,英語本身就需要多複習多練習,學會英語的過程就是一個反覆學習反覆複習的過程。
當然,很多學校這樣的安排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有的學校英語老師奇缺,一個英語老師要教多個年級的英語課,所以,學校在排課時,考慮到了老師本人的總工作量,具體到某一個班級時,每周的英語課可能就只有兩三節,所以,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必須保證孩子們的英語學習時間,上課時間短,就必須用自習或者課餘時間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