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經驗之談:滿足以下幾點的都是「偽學霸」

2020-12-05 行動派專家

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努力了,卻難以取得自己預想的高分,這些同學極有可能在「努力」上存在了一個誤區——用錯誤的「自我滿足」來與努力程度畫上了等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偽學霸」,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快看看你中招了嗎?

1、沒有明確的任務目標,用「心理滿足」衡量努力程度——有的同學在衡量自己是否「努力」的時候,參考的標準不是自己「該做多少事」,而是「能做多少事」,即心理滿足了,做到不想做為止。這些同學往往缺少一個客觀尺度的制約——任務目標。於是他們學習的初衷,便成了告訴自己,或者讓自己相信「我今天努力學習了」「我今天竭盡全力了」,讓自己獲得心理上的安慰與滿足,而不是真正地按部就班投入到了有計劃的學習當中,於是往往覺得自己的學習過程很充實,但其實離應該完成的任務數量,應該學習到的層次還差了很遠。

比如同學A在背單詞的時候,背到睏倦時,便以為自己竭盡了全力,並停止了背詞;而同學B在背單詞的時候,每天要求自己背完2個List為止。一般而言,同學B的成果會更顯著,而同學A不但背的慢,還由於用心理滿足蒙蔽了事實,誤以為自己很努力。畢竟大部分人都是有惰性的,也是易於滿足的,如果沒有一個目標,或者時間表的制約,就很難維持自己初始的熱情,很難完成應完成的任務。

2、只求尋找經驗,不去切身實踐,用「經驗滿足」代表努力程度——一些同學可能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到處諮詢,到處上課,到處尋求好的學習方法,好的單詞書,好的參考資料,好的老師等等,於是便以為自己「走上了提分大道」。提到該怎麼去做,這些同學往往是爛熟於心,但是沒有付出實際行動。也就是說,這些同學始終在做一件事情:尋求經驗。把尋求經驗的過程誤認為是努力的過程,知道的經驗多了,自己也就滿足了。但是這種同學就好比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水源,但是不邁出步子打水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手空空。知道再多的好的方法,不去實踐,不去制定計劃完成,那麼自己的能力積澱終究為零,還會很容易地自我滿足,感覺自己一直在「努力」。

3、浮於表面,不願深究,用「數量滿足」代表努力程度——很多同學刷題如流水,背詞一本又一本,原著一冊又一冊,但是始終分數不見起效。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只注重了數量,用足夠的數量來告訴自己「我努力了」。

比如做了很多題,卻沒有弄懂自己所做題的錯因,甚至會為了加速和湊數,有意避開自己不願練習的科目,或者對難的題型視而不見。又比如背了很多本單詞書,但每一本都只背了一遍,努力多意味著背詞數量多。這樣的想法是有違學習本質的。學透要比學多更為重要,無論對於考試還是對於知識應用都是如此。

4、為做出姿態而學習,從未真正投入,用「交代滿足」和「虛榮滿足」代表努力程度——很多同學常常在學習時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當家長、老師走近或者相熟的同學走近時,就投入到學習中,翻翻書本,讀讀單詞,當老師或家長離開後,就又開始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長久以來,這些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眼裡很有可能是一個很用功的同學,但是實際上這個「用功」只是用以滿足對長輩的交代或者同齡人間做出「愛學習」的姿態而已,而其本人並未真正投入到了學習當中。這就與一些學神級別的同學的做法恰恰相反,這些同學從不在乎自己學習需要被誰看到,甚至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學習,只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這樣就更有助於投入到學習當中。

5、與積極性低於自己的同學進行比較,用「差距滿足」代表努力程度——有的同學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和一些學習積極性低於自己的同學進行比較。比如看到那位同學不學習,而自己在學習,於是就產生了「我比他努力」的心態,但是這些「偽學霸」選擇了錯誤的參考系,如果換一個參考對象,與那些整日浸泡在書海中的真學霸相比,那麼自己做出的努力就會變得非常渺小。因此,選擇的參考系如果比自己的積極性要低,就會讓自己產生自己「比常人都努力」的錯覺,導致自己跟不上真學霸的進程。

以上所述的「偽學霸」特點你中槍了嗎?如果有,趕緊改正哦!

如果你對我們的文字感興趣,歡迎關注轉發收藏加分享,每天不定時分享學習資訊,滿滿的學習乾貨,總有你感興趣的!

相關焦點

  •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
    看不懂的北大:學生在算計拼幾分,它在盤算怎麼過濾掉高分偽學霸!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的高中AP課程,選修的大把,那是大學課程,高考不考,但也得學,競賽一試的內容,高考不考,也得學。在不修讀這些課程的情況下,他們通過高考裸分考上了北大清華,難道北大清華還掀桌子不錄取他們嗎……我支持第一種觀點,因為高考太簡單,全國都是這樣。北大的老師已經發出警告,根據目前的高考水平和招生規則,北大招到適合上北大的學生越來越少。清華的基礎課老師,數學教授,一樣對高考不以為然,認為那根本考不出水平。
  • 萬中無一的數學天才:曾是北大「學霸」,現任麻省理工教授
    什麼是學霸?就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同學。老師和父母總是教導我們:天才是不存在的,憑藉著99%努力和汗水,再加上1%的靈感,我們都能獲得成功,走向人生巔峰。可是真正的學霸和成功者,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比較好,他們在智商和學業方面表現出的超強實力,根本就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憑藉努力和汗水就能夠望其項背的。比如說惲之瑋,就是萬中無一的天才。
  • 北大教授給說法: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前後為何顯得異常冷靜?
    北大教授給說法: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前後為何顯得異常冷靜?「北大學子弒母案」是近幾十年來高校學生殘害母親的第一案。該案之所以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就是因為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表面上看上去不僅是一位學霸,還是一位十分孝順的孩子。吳謝宇在殘害母親的過程中,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學霸的成功無法複製,但可以...
    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什麼樣的人?「神一般的存在!」「平時玩遊戲,周末搞競賽。學習比你少,效率比你高。」「一種是天才型學霸,一種是學習有方法、刻苦努力,善於考試的學霸」清華、北大一直是許多學子的夢想,小星所在的縣城,一年有一個考上,都要拉橫幅慶祝。
  • 當清華北大學霸遇見抖音
    比如,「見習太空人」小宇,他是清華大學醫學博士,擁有近100萬粉絲;而「面人郎」第三代傳人、《最強大腦》選手郎佳子彧,如今在北大藝術學院讀研,剛開抖音一個月,已經獲得了10萬人關注。大數據時代,通常每個人都有一張畫像。你能刷到什麼樣的抖音,往往說明你是個有怎樣愛好的人。倘若你常常在抖音裡刷到張自豪這類學霸的話,可能說明你也有學霸的潛質。
  • 老師請考上清華的學霸回母校傳經,學霸回應三個字。老師懵了!
    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是老師、學校引以為榮的事。老師會常常把學霸的大名掛在嘴邊,時刻不忘教育下一屆學生:大家要努力學習,你看,咱們去年的學生某某某都考上了清華大學,大家一定要以他為榜樣,考清華!考北大!實現人生夢想。
  • 北大教授談因材施教,精銳1對1升學輔導全國領先
    有13年1對1的輔導經驗,而且是哈佛、北大教授所研發的,在全國範圍內是做的最好的,所以我們把孩子交給精銳真的是非常放心的。我現在也經常向身邊的朋友推薦精銳。」精銳高端輔導在升學輔導中,秉持因材施教,專注1對1升學輔導十三年,早在2013年,便與世界頂級學府哈佛、北大達成戰略合作,聯合超百名教授建立「精銳高端輔導研究院」,並創新性地提出「學習力理論」。本次發布會中,哈佛教授Paul Reville (保羅·雷維爾)提出,「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精英。
  • 北大教授:「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北大數學天才重返美國是利己?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由來關於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並非憑空捏造,而是錢理群教授從實際教學中的經歷得來的感悟。錢理群教授曾經是北京大學資深中文系教授,在學術界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他的話,往往都是很有分量。在曾經的一期教學中,出現了一位「十分積極」的學生。
  • 大學裡的「偽學霸」?碩士生畢設被指抄襲本科生,還是1:1復刻
    「偽學霸」,指的是那些平時成績很不錯,但一到大考就「發揮失常」的學生。一般情況下,這些「偽學霸」沒什麼真才實學,但卻有一套能夠讓自己在小考試中獲得高分的「本領」。所以在平時的小考試中,他們往往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但一到大考,就會完全敗下陣來,成績慘到讓人無法直視。
  • 「浙江學霸」吉如一:曾獲ACM金牌、北大年度人物,春節不忘學習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之間,總會流傳著一些「學霸」的故事,他們各方面都非常優異,能夠取得常人無法企及的好成績。然而能夠成為學霸也並不輕鬆,背後付出的努力往往也遠超常人。此次我們要說的這名學霸叫吉如一,他曾被保送北大,大二時就獲得了北大年度人物,更連續兩年代表北大參加AMC-ICPC全球總決賽並獲得一金一銀。即便是這樣優秀,他也沒有耽誤學業,還不忘在春節假期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吉如一出生於杭州,從小學習成績就一直很優異,更能夠超前學習。
  • 《重生之神級學霸》:實驗、論文、諾獎……科研狗的逆襲之路
    這是一個充滿著論文、實驗、諾獎的偽學霸文。雖然我看它是為了看個爽文結果發現並不是,但是無可否認這個故事還是不錯的,雖然某種程度上有點科普過度。主角前世生物系研究生畢業,畢業後做了某高考培訓機構的金牌講師,然後重生回了剛剛施行高考的年代。
  • 北大哲學教授楊立華做客先鋒書店談「魏晉的價值虛無與歸宿」
    邢虹 攝北大哲學教授楊立華做客先鋒書店談「魏晉的價值虛無與歸宿」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魏晉時代,政權更迭頻仍,社會鬥爭複雜。近日,北大哲學系教授楊立華攜新作《中國哲學十五講》做客先鋒書店,舉辦「清談,虛無?——魏晉的價值虛無與歸宿」分享會。這也是北大博雅講壇第208期活動,北大博雅講壇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為弘揚傳統文化,推動全民閱讀打造的高端閱讀文化品牌,是北京大學首批重點文化品牌項目。
  • 他曾是北大數學領域學霸,學成歸來再次離開,3個原因值得深思
    第三種學霸既然選擇離開回來工作,又為何匆匆離開呢?這是很讓我們費解的一個問題。那些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按道理,國外都向其投來「橄欖枝」,正是國內科研機構或者高校最應該留住的人才才對,他們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接下去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他給我們的答案值得一看。他叫許晨陽,他曾是北大數學領域的學霸,他在學成歸來再次選擇離開,他的求職經歷讓我們唏噓不已。
  • 「北大還行」撒貝寧,你與學霸之間差的不止是學歷
    一開口就是老凡爾賽了,觀眾羨慕之餘,也不禁為這些央視學霸們肅然起敬! 看似凡爾賽,其實真學霸 先說「芳心縱火犯」撒貝寧。他的凡爾賽之路起於「北大還行」。
  • 北大數學系教授丁偉嶽指丘成桐誤導媒體
    6月3日,丘成桐宣布,「曹懷東、朱熹平已經完成了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9月1日,一個叫丁偉嶽的人卻發出了另一種聲音。  很快,就有人找到,一年前,網上曾流傳過的丁偉嶽「炮轟」丘成桐的演講實錄……  龐加萊猜想新聞發布會違反了學術規範  青年周末(以下簡稱「青周」):你對於圍繞龐加萊猜想的一系列事件提出質疑,具體質疑它哪幾點?
  • 北大學霸放棄美國國籍,回國成為著名生物學家,卻落選院士
    北大學霸放棄美國國籍,回國成為著名生物學家,卻落選院士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過「非淡泊無以明志」一話,象徵著某人「明確志向」的基礎。其實,閱各類古籍後發現,雖然有著許多才子都秉持著「金錢如糞土,名利如雲煙」的思想,後期逐漸的「遁入田園山林」,但最初的他們卻也在為官、利而奮鬥著。這也足以證明,有才之士都發現「利益將阻擋進步」這一道理,倘若過於的在意他人的賞識,可能最終依然一無是處。
  • 65歲老農經驗之談:這幾點方法很有效果
    65歲老農經驗之談:這幾點方法很有效果!世界上每一種物質都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成分,或許能夠帶給人生不一樣的體驗。對於土地相信農村人都非常的熟悉,這是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是城市人又有很多的東西離不開,就比如說手機現在社會信息發達,科技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智慧型手機已經應用越來越廣泛,幾乎每個人都會擁有一部手機,而且手機不離身。
  • 入門TensorFlow 2.0,這有一份簡單粗暴的中文教程:北大學霸出品
    現在,這裡有一份全中文教學的快手上手指南,基於Keras和Eager Execution(動態圖)模式,北大學霸出品,獲得TensorFlow官方認可。其名為,簡單粗暴TensorFlow 2.0。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從發案至今已經近4年時間了,從今年4月21日抓獲吳謝宇至今,已經20餘天了。如今該案依然是社會上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人們之所以以超乎尋常的心態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籠罩在該案上的謎團太多了,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身上的光環太多了,標籤太多了。吳謝宇從初中到中學到大學不僅是一位學霸,在中學還擔任班長,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怕吃虧,善於團結同學,同時也是一位陽光健康快樂的孩子。
  • 從學霸到影星,從清華到北大,她憑什麼如此優秀?
    因一釐米之差被清華拒絕,「轉身」就進了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國內高校的2座泰山北鬥,一直是莘莘學子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今年,很多省市區的清華和北大投檔線也已經出爐,比如清華在山東的投檔線都在680分以上,看到這個錄取分數線,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