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放棄美國國籍,回國成為著名生物學家,卻落選院士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過「非淡泊無以明志」一話,象徵著某人「明確志向」的基礎。欲想堅持理想,最先拋卻的應是雜念,包括對世間名利獲取的念想,由此才能將人心定下,更好的觀望前方應走往的道路,未來將要持續下去的夢想。其實,閱各類古籍後發現,雖然有著許多才子都秉持著「金錢如糞土,名利如雲煙」的思想,後期逐漸的「遁入田園山林」,但最初的他們卻也在為官、利而奮鬥著。這也足以證明,有才之士都發現「利益將阻擋進步」這一道理,倘若過於的在意他人的賞識,可能最終依然一無是處。
只是,如今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一直都在滋養著人們的「虛榮心」,所謂的「淡泊名利」似乎早已是不存在的事情。大多數努力讀書的學生,抱負僅僅停留在將來獲取更好的工作,再也沒有從前古人為一事物而拼搏,只為成果不看獎賞的心態了。然而,就算存在於如此的環境中,卻總有人能保持初心,不被世俗帶偏「思想」,一心為理想。我國有一位生物學家饒毅,輕視名聲、利益,能夠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繼續研究,從不為所謂的「頭銜」而拋卻高尚人格,其高尚品質和深奧學識令人佩服。
雖說現在「高考」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一關,但在從前,並沒有許多人認識到它的關鍵性。對生物有著極度興趣的饒毅,便在高考恢復的第二年抓住了這根「改變命運的稻草」,被江西醫學院錄取。鴻鵠怎會被平凡的村莊吸引,它們嚮往的是浩瀚無垠的天空,所有的「渺小」,都在為未來的「廣闊」打基礎。在本科結束後,饒毅並沒有「盡興」,頭腦中被灌輸的知識,對於他來說很是不滿足。於是,饒毅走向了研究生、碩士,甚至去美國進行深造。
此時國外,有著更為先進的科技,以及有著多年研究經驗的教師人員。饒毅在這般環境中,吸取了眾多經驗,同時也將其轉變成自身的能力,加以結合從前的知識,讓知識都成為自己的「東西」,由此獲得了很多科研成果。由於饒毅能力的強大,於是美國便想要將他「佔為己有」,開出了「美國國籍」這一條件。早在先前,發達國家對國人的吸引力往往是難以捉摸的,此國中所擁有的優秀環境,幾乎讓眾人無法抗拒,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移民於此。只是,這樣的「禮物」,被饒毅拒絕了,他想要回國。
所有的成功人士,對人才都具備著愛惜的心態。了解到我國在生物學上並沒有十分強大的現狀,饒毅毅然決然的回國,想要為我國培養出更多有才之士。由於多年吸取國外強大科研人員的研究經驗,同時持續配合著實踐,現在的饒毅,其能力早已超過了普通教師。於是,他進入北京大學教書,並且成為了一名著名的生物學家。
這樣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有才學有成就,其高度可謂在我國科研人員之頂端。可為何他參加院士選舉時,卻落選了呢?因為其沒有一顆隨波逐流的心。雖然當今沒有「社會動亂」,但卻一直具備著「隱亂」。在任何行業中,總少不了賄賂、開小灶等事。為了獲取更好的「學識頭銜」,越來越多的人走上攀關係一路。這是普遍的現象,也是目前無法改變的現狀。可就算如此,饒毅依然秉持著初心不動搖,拋卻名與利,專注自身研究。
成就不能通過薪酬來衡量,所謂的志向,並不會因為名利而改變。所以也許只有像饒毅這樣的淡泊名利之人,才能夠真正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