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封面賞析:當扁平插畫風遇到新冠病毒

2020-08-21 松迪科研繪圖

Virologica Sinica

即《中國病毒學(英文版)》

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中國微生物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springer共同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為我國生物學和醫學核心期刊。



​松迪與Virol. Sin.合作了多張封面

↓↓↓

出血熱病毒專刊

皰疹病毒專刊

期刊30周年

EV-A71電鏡圖

當前正在爆發的疫情已成為全球性事件

作為我國生物學和醫學核心期刊

《中國病毒學》在六月推出了新冠專刊


此次封面也是由松迪出品

一起來賞析下這張封面吧!


簡介:

The ongoing outbreak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as become a glob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The causative pathogen of COVID-19,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hits the humankind so sudden and brings tremendous challenges to the world. In combating against the COVID-19 pandemic, Virologica Sinica delicates this focused issue to timely present the latest scientific progress. Original reports on virus characterization, clinical featur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fection models, detection methods, drugs and treatments, etc. are collectively included in the issue. The cover depicts the SARS-CoV-2 virus particle, surrounded by human blood cells.


本次封面運用了扁平插畫的繪製風格。


什麼是扁平插畫呢?讓我們先來介紹一下:


扁平插畫的構成只有線和顏色,沒有色階。


簡單來講就是把複雜的關係簡約化,通過將複雜的元素簡單處理,使畫面看上去更加清爽,從而展現出一種良好的視覺效果。


扁平插畫設計簡潔直觀,又能清晰地表達主題,而且其卡通屬性和年輕人群流行的萌系可愛文化相符,所以廣受人們喜爰。


那麼讓我們再來看看Virol. Sin.這張封面,封面中描繪了被人類血細胞包圍的SARS-CoV-2病毒顆粒。


畫面的主體即為新型冠狀病毒。

在它的周圍是各種免疫因子和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等等。

封面整體是扁平插畫風,用抽象的分子結構來表現主體。結構清晰,色彩和諧,運用了抓人眼球的暖色調,構圖主次分明,充分體現出了文章主旨內容。

相關焦點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科研團隊正在對龜鱉抗新冠病毒活性物質進行科研
    自疫情發生以來,朱蓓薇院士團隊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水產品海參中篩查到三種具有顯著抗新冠病毒活性的多糖,包括海參硫酸化多糖這個重大發現,為科研團隊研究抗新冠病毒疫情提供了新路徑。有消息稱,科研團隊正對龜鱉抗新冠病毒活性物質進行科研攻關!很多人反饋經常吃龜鱉能提高免疫力防病防疫抗新冠病毒,龜鱉體很可能存在顯著抗新冠病毒活性的物質,如果能夠從龜鱉體內篩選到抗新冠病毒活性物質,將造福人類,造福世界!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全球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photoshop教程:快速實現漸變扁平化插畫風
    漸變扁平插畫風應用在APP閃屏、H5設計、海報、UI界面中、扁平化簡單的插畫風格讓更多人所接受喜愛。這些簡約扁平唯美的插畫風如何從無到有的過程呢,除了用手繪板去畫,其實用AI+PS也可以完成這樣的插畫風。
  • 史維校長:香港科大用科研成果與新冠病毒作戰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遍及各大洲,影響著數百萬人,各國衛生部門決策者和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員都在加緊研究抑制這種病毒進一步傳播的方法。我們堅定不移地相信,大學正在並且應該一直為這種集體鬥爭做出貢獻,以應對當前以及未來像這樣嚴重並且可能長期持續的公共衛生危機。
  • 【科研速遞】新冠病毒基因寫入人類基因組,成為永不滅亡的病毒?
    有些患者是因為二次感染,可由兩次病毒基因測序序列的差異而確認。而有一些就比較特殊,檢測「復陽」後,卻又無法分離到病毒顆粒。  該研究的RNA逆轉錄並整合入人基因組的切入點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新冠病毒的核衣殼N因具有非常豐富的RNA序列,因而極有可能成為逆轉錄和整合的靶點。整合後新序列的再轉錄解釋了複查PCR陽性結但又無法分離到病毒顆粒的原因。
  • 新冠病毒:遇到PLA是種什麼體驗
    新冠病毒
  • 美科研人員在湖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據美國《明星論壇報》9月28日消息,科研人員在美國蘇必利爾湖湖濱城市德盧斯的沙灘地區檢測出新冠病毒,儘管這種病毒不大可能在水中傳播。《明星論壇報》說,研究人員在「公園角」、利夫·埃裡克松公園、第42大道沙灘和布賴頓沙灘發現了這種病毒的痕跡,取樣時間為9月11日和9月18日開始的兩個周末。病毒來源不明。
  • 透視新冠病毒「真身」
    她事後回憶,當時的心情喜憂參半:憂的是,病毒濃度如此之高;喜的是,經過連續多日高強度的實驗,終於提純成功了。 頭一個月,李賽團隊採集了100TB新冠病毒結構數據,從中篩選出2294顆病毒顆粒,並從病毒表面挑選出5.5萬個刺突蛋白、病毒內部挑選出2萬個核糖核蛋白複合物。 新冠病毒屬於囊膜病毒,其顯著特點是「千毒千面」,每一顆病毒的模樣都不一樣。
  • 眼淚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科研人員:警惕傳播新方式
    眼淚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 2月28日,浙江大學官方微信號發布《浙大團隊首次發現眼淚及結膜分泌物存在新冠病毒,警惕新的傳播方式》。
  •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新冠病毒分析項目?
    >在一年的時間裡 ,超過32萬名玩家分析了超過3300萬個樣本 ,甚至還發現了一些科研界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胞結構分布模式 ,最終 ,這項研究成果的所有內容都上傳到了人類蛋白質圖譜網站,供全世界所有人免費查閱 ,同時還登上了2018年9月的《自然·生物》雜誌封面。
  • 中國科研人員提出新冠病毒治療新切入點,被國際公開發表!
    有關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正常情況下中樞神經系統受高度複雜的腦屏障系統保護,病毒很難進入,該論文認真分析探討了新冠病毒入侵中樞神經系統的幾種不同途徑,例如①SARS-CoV-2藉助ACE2的刺突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域並通過宿主細胞的絲氨酸蛋白酶TMPRSS2激活病毒的S2亞基,直接感染血管內皮細胞,從而直接穿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②藉助嗅神經通過突觸連接入侵中樞;③通過直接誘導免疫細胞釋放炎症因子
  • 科研人員眼中的「新冠」是什麼樣?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當時用 「談冠色變」形容中國人的心情,一點也不誇張。如今,中國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下來,相對國外要安全很多;但形勢依然嚴峻,時不時有地方報導有人感染新冠。我們接下來看看科研人員如何講述新冠知識,也許能從中學到如何自我防範。
  • 這的確很酷:藍色皮膚的城市新人類,插畫師筆下的日漫混搭風
    當然,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種稀有人種,而是插畫師IPLobato(署名)筆下的都市藍皮人。01都市藍皮人IPLobato自稱是一位深受日本漫畫影響的插畫師,這在他作品所包含的諸多日本漫畫角色、元素和細節中均可以得到驗證。
  • 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來源:科技日報、生命時報隨著疫情蔓延,國內外科研機構對於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在持續深入肆虐的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一組彩照揭開它的「真面目」。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實驗室(NIAID-RML)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其位於蒙大拿州的洛磯山實驗室,11日在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上拍攝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圖像,清晰顯示出新冠病毒用來入侵宿主細胞的棘突蛋白。
  • 匈牙利科研團隊研究指:新冠病毒既堅韌、又耐熱
    歐聯網9月21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匈牙利研究團隊日前發表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是已知最具物理彈性的病毒,它的自愈力很強,而且很耐熱,或令它能適應不同的環境。它並沒有如研究人員所猜想般,在測試中像氣球爆破一樣爆開。
  • 萌神穿山甲,被偷獵成瀕危,又被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凌晨,穿山甲被專家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今天之前,我對穿山甲的印象還停留在葫蘆娃裡形象,正是穿山甲鑽壞了鎮妖石,才有了葫蘆七兄弟大戰蛇精、蠍子精的故事。具有一小眼睛,形體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不同個體體重和身長差異極大。舌長,無齒。耳不發達。足具5趾,並有強爪;前足爪長,尤以中間第3爪特長,後足爪較短小。全身鱗甲如瓦狀。棲息於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溼地帶。喜炎熱,能爬樹。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徑20-30 釐米的洞。末端的巢徑約2米。以長舌舐食白蟻、蟻、蜜蜂或其他昆蟲。
  • 美媒:美科研人員在湖水中發現新冠病毒痕跡
    據美國《明星論壇報》9月28日消息,科研人員在美國蘇必利爾湖湖濱城市德盧斯的沙灘地區檢測出新冠病毒,儘管這種病毒不大可能在水中傳播。《明星論壇報》說,研究人員在「公園角」、利夫·埃裡克松公園、第42大道沙灘和布賴頓沙灘發現了這種病毒的痕跡,取樣時間為9月11日和9月18日開始的兩個周末。病毒來源不明。
  • 武漢大學科研人員在《自然》發表新冠病毒氣溶膠研究成果!
    4月2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漢兩所醫院的新冠病毒氣溶膠動力學分析)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