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月28日清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無線電波傳來挑戰者號太空梭與控制中心的對話聲,三、二、一……倒計時開始,「明白,準備發射!」這時,在距離發射現場6.4km的看臺上,聚集了1000多名觀眾和7名太空人的家屬,他們正在緊張地等待太空梭升空的一刻。
只見,太空梭點火後迅速上升,以每秒677米的高速直插雲霄。一秒、兩秒、三秒,當挑戰者號升空73秒,飛行到16600米高空時,機身突然閃出一團火光,外掛燃料艙凌空爆炸,巨大的濃煙和火團成「丫」字形向外擴散,太空梭瞬間變成了碎片。看臺上所有觀眾和太空人的家屬親眼目睹了這場災難,挑戰者號失事了!
這一晴天霹靂對美國的太空計劃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這是美國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對於美國航空航天局來說,這一年標誌著太空時代開始後最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哈雷」彗星被觀測,「哈勃」太空望遠鏡準備送入地球軌道,太空梭被安排了不少於15次的飛行計劃。
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生爆炸後,它的殘骸的在發射場東南方30公裡處散落了1小時之久,價值12億美元的太空梭頃刻化為烏有,7名太空人也全部遇難。
太空人之一,來自新罕布夏州康科德中學的女教師克雷斯特·麥考利夫是第一次參加太空飛行,她是從全美1.1萬名應徵教師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作為美國第一個即將進入太空的平民,原本她將要在太空上授課,實現宇宙探索對中學生的推廣。
在休斯頓約翰太空中心麥考利夫接受了4個月的太空模擬訓練,她的家人們都非常贊同麥考利夫的這次太空之旅,幫助她全力照顧家中的兩個孩子。1986年1月28日,就像麥考利夫向人們承諾的那樣:「她將要做最遠的探險旅行。」可是,令人遺憾的是災難發生了,這天早上,當每個地方學校的孩子都凝視著天空,這位勇敢的女教師卻只在空中遨遊了73秒。
搜尋挑戰者號殘骸的工作,一共花去了7個月的時間,麥考利夫關於太空探索的講稿被發現漂浮在大西洋上。駐紮太空人的密封艙在爆炸後的第40天才打撈上來,人們痛心地發現一部分太空人在掉進海裡的3—4分鐘的過程中可能還是活著的。
以美國國防部長為首的調查委員會,在太空人的葬禮舉行後不久,公布了挑戰者號失事的調查結果:價值12億美元的太空梭爆炸是由於固體火箭燃料助推器密封墊上的O形圈導致的,這個價值900美元,用人工合成橡膠製造的O形密封圈在低溫狀態下非常脆弱。發射當天甘迺迪航天中心氣溫過低,發射臺上已經結冰,造成固定右副燃料艙的O形圈硬化。
火箭發動機在燃燒的過程,O型密封圈要及時膨脹,但此時它已經失效,火焰從火箭的插裙和U形槽之間的縫隙竄出,燒穿了外掛燃料艙,挑戰者號在4萬公升液氫的爆炸下,炸成了幾千個碎片。
調查委員會指出,這是一次重大責任事故。對事故負有責任的,一是生產環形密封圈的錫奧科爾公司,二是美國航空航天局,使用這種劣質的密封圈,使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災難發生了。
美國從1981年4月12日發射首個太空梭開始,在之後的30年裡共製造出5架太空梭,先後執行了135次飛行任務,遺憾的是這5架太空梭中便有兩架不幸失事。
在挑戰者號發生爆炸的17年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即將返航著陸的中途,於2003年2月1日上午9點,飛臨德州上空時發生爆炸,機組人員全部喪生。於是,從2010年起美國徹底放棄了「太空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