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中國女孩:闖蕩加州廚房

2021-02-17 三聯生活周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下廚房成為一種愛好,使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了「美食分子」,他們中的一些人選擇把興趣變成職業,或者養成一種職業的愛好。在加州,我遇見了三個來自中國的女孩,與大多數上一輩中國廚師相比,她們可能沒有太多的包袱和壓力,走進廚房,更多的是緣於對食物和烹飪的熱愛。

攝影 / 黃宇

點擊以上封面圖 一鍵下單「環球尋味記」


侯婷婷是一位北京的廚師朋友介紹的,她本科在義大利讀遊艇設計,之後執意轉入飲食行當,當起廚師,在舊金山,她一直是我們的導遊,關於食物,這個女孩總有講不完的故事。

三聯生活周刊:先介紹你一下你實習和工作的餐廳吧。

侯婷婷:在芝加哥肯代爾大學(KendallCollege)讀烹飪的時候,我來到了納帕的米其林三星餐廳梅多伍德(The Restaurant at Meadowood)實習了六個月,大概是從2016年開始的,職位是實習生,負責備菜。後來工作的時候去了舊金山的「The Progress」,它現在是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廳,我在那裡是line cook,負責小食、前菜以及甜品的擺盤。

三聯生活周刊:說說令你印象深刻的菜品吧?

侯婷婷:梅多伍德餐廳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生羊肉沙拉配埃及烤饢(Lamb Tartar Baladi Bread),在我實習的最後三個多月裡,每晚開餐,這道菜都是我來負責擺盤的。大Chef曾經開玩笑說這道菜可以改名叫「Tingting's Tartar」了。作為一個幾乎不吃羊肉的人來說,我甚至覺得這道菜非常好吃,完全吃不到羊肉的腥羶味道,反而嘗出羊肉的鮮甜。The Progress的獼猴桃奶酪沙拉也非常驚豔,裡面有野生獼猴桃、杏仁、豆苗以及餐廳自製的裡科塔奶酪(Ricotta)。

三聯生活周刊:還記得你在餐廳廚房的第一個工作日嗎?

侯婷婷:在梅多伍德,我早上6點到餐廳,拿到一份任務清單,新人一開始會被分配做比較簡單的工作。我的第一天幾乎是在包秋葵籽中度過的。當時我看著那一整箱的秋葵,真的有些震驚和崩潰,也不理解這些秋葵籽是要做什麼用,後來還被廚房的人起了個外號,叫「秋葵皇后」。其實第一天,我很緊張,不敢多說話,一直在說「Yes,Chef」。但是我發現主廚其實很友善,那裡的氣氛也很融洽,那是高強度工作下的一種慰藉。在The Progress,也沒有任何的培訓,第一天就被安排負責製作前菜,基本上都是邊工作邊學,那家餐廳每天會有最少100人的預訂,所以需要出菜速度很快,在最忙的那幾個小時裡,真的像打仗一樣。

三聯生活周刊:工作期間發生了哪些事情令你難忘的事?

侯婷婷:我記得在梅多伍德工作的時候,我把油桶打翻了,灑了冷藏房一地。當時廚房裡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裡的工作,幫我來收拾、洗地。

侯婷婷給自己做的早午餐

三聯生活周刊:你覺得廚房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有什麼吸引你的?

侯婷婷:首先,喜歡做菜是我選擇這個行業的初衷,但是真正廚房工作,其實和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對我最大的挑戰就是對時間安排的把控。我經常忙得連上廁所、喝水甚至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聽起來可能很扯,卻是廚房生活最真實的寫照。但是忙碌過後的成就感,遠遠超過和抵消了之前所有的緊張和壓力。

對我來講,廚房就是一個夢工廠,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它不需要很大,也不需要多麼奢華,它像一個美味實驗室,可以把愛和美好的事物分享給大家。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一個女生,在廚房有什麼特別的體會嗎?

侯婷婷:我覺得在廚房裡工作,不僅僅需要體力,更需要動腦子。我工作過的地方女生都比較少,比例大概佔到1/4左右,但是現在有明顯增多的趨勢。

三聯生活周刊:說說舊金山給你的感覺吧!

侯婷婷:舊金山始終是我在美國生活這幾年最喜歡的城市。喜歡它的原因有太多,最重要的肯定還是離不開美食。在這裡,廚師不僅僅是美味的締造者,更是熱愛生活的藝術家。烹飪其實很治癒,它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可以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三聯生活周刊:據說你剛剛參加了一個比賽。

侯婷婷:我這次參加的比賽是美國廚師協會組織的在芝加哥的一個小型比賽,我參加的是一道主菜。比賽規定時間為兩小時,我拿到的盒子裡有:整隻鴨子、茄子、小土豆、球莖茴香、唐萵苣葉、菜花以及藏紅花。我當時想的就是怎樣簡單怎樣做、怎樣有把握就怎樣做,所以我最後決定做:煎鴨胸,配菜花土豆茄子泥及炒唐萵苣葉,佐蜂蜜白蘭地醬汁。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我,還是有些慌亂的,不過取得了銅牌,是對我很大的鼓舞。

三聯生活周刊:如果能為一位廚師做飯,你希望是誰?

侯婷婷:那我會希望是義大利OsteriaFrancescana餐廳的主廚馬西莫·博圖拉(Massimo Bottura)。

我們把碩晴約到了我們所住的愛彼迎(airbnb)拍攝,那是一幢位於阿拉莫廣場(Alamo Square)廣場的維多利亞式住宅,這個廣場因一排經歷了8級地震都沒被震倒的地標建築 — 七姐妹 (Painted Ladies)而聞名於世。我們的房東是一對藝術家夫婦,他們分別來自北歐和南美洲,屋內收藏了他們從世界各地帶回的藝術品、飾品,其中也包括不少亞洲的家具、繪畫和雕塑,站在那個頗具藝術氣息的二樓露臺,便可以眺望整個城市和它遠端的天際線。


碩晴是個典型的北京女孩,很多年前,她從豆瓣和下廚房開始了自己的美食試驗,很多朋友覺得她做中餐挺好吃,她說那是家的味道,不能成為職業。隨後,烹飪成為了她在英國留學時的最大樂趣,於是她來到芝加哥的肯代爾大學,開始學習成為一名職業的甜點師。

三聯生活周刊:先介紹一下你實習和工作的餐廳吧?

閆碩晴:我在一家名叫「匠人與狼」(Craftsmanand Wolves)的高級西點店實習了半年,擔任西點廚師,畢業之後我從芝加哥搬到了加州,在位於矽谷的五星級度假酒店的米其林一星餐廳Madera(瑰麗酒店集團下)工作,也是做西點廚師。

三聯生活周刊:有哪些甜品令你印象深刻?

閆碩晴:有一道至今還沒有學會,但是無比愛吃的,是一款比較小眾一點的義大利甜品Sfogliatella,它的小名叫龍蝦尾(Lobster Tail)。三角形狀,長得像可頌(牛角包),是幾十層疊在一起的極其薄的烤得酥脆的麵皮,包裹著由義大利乳清乾酪(Ricotta Cheese)混合牛奶、香料、糖、柑橘類果皮等等,製成的內餡。外酥內軟,不膩不甜,吃好幾個都停不下來。

另一道法式甜品,是在日本有「天使之鈴」美稱的可露麗(Canelé)。這是一種小型的法國波爾多地區的傳統甜品,表層是厚厚焦褐色、滿是焦糖的微硬外殼,內裡是柔軟香甜有著孔洞結構的布丁狀蛋糕體。附一個自己在家烤的小鈴鐺,滿室飄香。一個銅模要上百元人民幣,提前48小時製作麵糊,冷藏靜置熟成,一小時的烤前準備,兩小時的高溫烘烤,一切的「麻煩」都會被那吃下去的一瞬間治癒。

三聯生活周刊:工作期間發生了哪些難忘的事?

閆碩晴:節假日永遠是餐廳人最疲勞的日子,2016年的母親節我們全天的訂位超過了400人,是平常的三四倍。我記得那一天我上早班,也就是準備午餐。早上6點半進廚房開始進行準備工作,從11點半開始,我基本就沒有直起腰,一直在一道道地擺盤。主廚曾經要求我反覆擺盤一道甜品。她說:「每一次你在這個盤子上呈現的食物,都應該是你最好的一次作品。」加州新晉米其林三星餐廳Manresa的主廚也說過,如果他的食物不能帶給他的客人愉悅感,那麼無論他用了多麼精妙的技巧和多麼昂貴的食材,他都不算是成功的。

三聯生活周刊:你覺得有哪些原因讓你喜歡做甜品?

閆碩晴:我一開始選西點專業,而不是選擇就業範圍更大、工資更高一些的西餐,真的是因為喜歡和麵粉、黃油、糖打交道,不喜歡西餐「打打殺殺」那種又是骨頭又是血的陣仗。西餐西點雖然是一體,但又截然不同,很多西餐廚師都覺得烤蛋糕是一種折磨,因為每種材料都要精確稱量,有些關鍵部分還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溫度、精度、步驟必須要嚴格按照配方製作,不能更改順序和天馬行空地烹飪,任何一步做錯,就沒有改正和補救的餘地。相反,我們西點師就會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製作很多甜品都是對耐心和細心的極大挑戰,我們充滿耐心並且真正享受這個漫長的過程,因為我們知道一步步地用心,會得到最美的成果。

三聯生活周刊:你覺得廚房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閆碩晴:我工作過的兩家店十分不同,前者側重量產,後者產量稍小,但它是將每一盤精緻複雜的甜品在後廚現場擺盤、給食客當場享用的米其林餐廳。很慶幸我從西點學校畢業後一起步就能在這兩種截然不同,但又都無比出色的廚房裡工作,可以說是沒有走彎路,直接接觸到了最前沿的技術和工作環境。身邊共事的,都是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極高的行業內頂尖高手。

廚師們來來走走,帶著行業內的各種動向和新聞,餐廳的開放式廚房,使我們和就餐的顧客有面對面的交流,特別有成就感。還有各種廚具、模具、大小烤盤、巨型烤箱、速凍櫃、攪拌機、巧克力機、冰激凌機、真空機、低溫烹調器……專業廚房的一切都讓我興奮不已。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一個女生,在廚房工作有什麼特別的體會?

閆碩晴:烘焙西點這個行業,女性其實很多,也有很多成功的女Chef。我們西點團隊女生比例也比較高,我覺得女性廚師對美、色彩、味道、食材、顧客的口味、文化的理解可能會更加敏感。在廚房裡沒有性別和年齡之分:該扛50磅麵粉和糖,你就得上;該熬夜幹活你就要加班,沒人管你要不要睡個美容覺;磕磕碰碰燙個印子劃個口子,你就得忍著繼續幹完,沒有那個奢侈的時間給你掉眼淚喊疼。人們最終會尊敬你,是因為你的作品。

三聯生活周刊:說說舊金山給你的感覺吧!

閆碩晴:舊金山是一座融合性、包容度極高的,有活力的老城市。「老」,是因為整個城市歷史很久,新舊交替,任何裝扮、語言、觀點、形態,在這座城市裡都是平等的、受尊重的。

三聯生活周刊:講講你這次專門為我們做的甜品吧。

閆碩晴:我是學法式西點科班出身的,雖然會努力研究融合了東方口味的甜品,但是一些經典的法式甜品還是必須要做到儘量向法甜大師看齊的。比如這一款歷史悠久的高級法式甜品,聖多諾黑(Saint Honore Cake),也有翻譯成聖人泡芙撻的,它是1874年巴黎聖·多諾黑大道(Rue Saint-Honoré)上的吉布斯特(Chiboust)糕餅店創造出來的。我一直就非常喜愛各種泡芙麵糊(Choux pastry/pate à choux)製作出來的鹹甜點心,外脆內軟的泡芙殼,搭配各種奶醬、夾心、表面裝飾,無窮無盡的變化,讓人慾罷不能。

這個經典甜品由圓形的酥皮(puff pastry)做底,上層外圍擠一圈泡芙麵糊(pate à choux)。酥皮底和球狀泡芙(profiterole)分別製作烤制後,首先擠入泡芙餡兒,然後製作焦糖糖漿,泡芙表面一層即是趁熱蘸入糖漿,冷卻後形成的晶瑩剔透的焦糖。然後再以焦糖作為黏合劑把泡芙粘在撻底的一圈泡芙糊上。傳統泡芙撻會以西布斯特奶醬填充,最後用著名的聖安娜花嘴擠造型奶油香緹裝飾。

味道上我參照了PH甜品大師的經典味道組合,伊斯法罕(Ispahan)、玫瑰精華、荔枝果肉、覆盆子,再加上馬斯卡彭奶酪和奶油芝士製作的兩種不同質地口感的奶油和奶醬,並進行了一些自己的創新和調整。造型上參考了Cédric著名的巨型泡芙撻,保留奶油泡芙頂上圓圓的焦糖「帽子」,並且做了更易接受的奶油比例稍低的版本。

三聯生活周刊:如果做甜品給一個廚師,會希望是誰?

閆碩晴:哇塞,塞德裡克·格羅特(CedricGrolet),他是遙遠的男神。

杜紫涵是我們在美國烹飪學校(簡稱CIA)的學生餐廳吃飯時結識的,當時她作為服務生為我們點菜,在學生餐廳工作,是每一個烹飪學校的廚師畢業前的「內部實習」。杜紫涵來自四川綿陽,本科在西雅圖讀的生物專業,那時她打算讀醫學院,她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選擇醫學,在大學畢業前,她終於跟父母攤牌,說自己從小最大的夢想就是從事食品和酒店業。開了多次「激烈」的家庭會議以後,小杜終於成為美國烹飪學校的一名廚師生,現在,眼看著她就要畢業了。

三聯生活周刊:你是怎麼開始對烹飪感興趣的呢?

杜紫涵: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吃美食、喝酒、飲茶。從小到大出去旅遊,別人去購物逛景點,我們一家都是去找好吃的。我父親也有自己的餐廳,媽媽很會做飯,哥哥在酒店行業工作,所以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就一直對這方面很感興趣,也自認為比較有烹飪天賦。

三聯生活周刊:那你是怎麼開始對西餐產生興趣的呢?

杜紫涵:我其實以前不是很喜歡吃西餐,到了這個學校以後,開始慢慢接受並喜歡上這種美食。而且我最開始選擇來這個學校學習,也並不是為了學到多好的做飯技術。我是覺得來CIA能學到美食文化,能認識一群喜歡美食並且執著於食物的人。

三聯生活周刊:所以,為什麼決定來CIA?

杜紫涵:它肯定是美國烹飪界最高學府咯,而且它不是一個烹飪學校,它教我們如何認識、欣賞以及烹飪美食。我認為這個學校不只是一個技術學校,更深層面上,可以算是一個藝術院校。另外,納帕聚集了太多著名餐廳、名廚、名酒莊,資源和機會都非常豐富。

三聯生活周刊:給我們說說你在這個學校的體會吧!

杜紫涵:我們的每一個老師我都很喜歡,不是客套話,我們的老師都超級好。除了教會我們做菜,他們還在教我們各國的飲食和文化,更教我們怎樣在餐飲行業做一個好的員工、好的領導者。

另外,我們同學的背景都還挺豐富的,有跟我一樣從小就喜歡做飯、喜歡廚房的高中畢業生;有的已經三個孩子的媽媽,她的老公從Facebook出來之後,一家人搬到納帕,她想來這裡學習然後自己開個餐車;有個人,之前在政府醫療部門工作,來我們學校參加過一次,便辭職來進修,他希望以後做個醫療方面的教育廚房,就是教會大家怎樣健康烹飪、健康飲食;當然,還有跟我一樣的大學畢業生,我們喜好美食,想要在這裡豐富一下自己。

三聯生活周刊:那你為什麼不繼續留在餐飲業呢?

杜紫涵:我其實並沒有不想繼續這個行業,我只是不會選擇當廚師,我來這個學校的初衷也不是為了當廚師。我希望我在這個學校學習到的東西,能夠對我個人生活質量有所提升,能夠對於我以後工作有一些幫助就行。對於我來說,人學習與工作,不過都是為了充實自己。可是從小到大的學習,只是教會了我們怎麼找到好工作,從而能夠生存下去,卻忽略了怎麼樣生活。回歸到職業發展上,我更喜歡的是去食品企業或者投資公司,不過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在空閒時間開一家自己的餐廳。

三聯生活周刊:對於你來說,什麼是烹飪,什麼是美食?

杜紫涵:烹飪和美食都是一樣的,既簡單又複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去高級餐廳吃的是美食,在家裡的家常菜也是美食。烹飪和美食都是你當下的一種心情,或者對人事物的體會,或者對某一種記憶的重現。

三聯生活周刊:最後一個問題,你最想做飯給哪個廚師?

杜紫涵:哈哈哈哈,我們紅酒課的老師也問過我類似的問題,不過她是問最想跟哪個廚師一起吃飯。我的答案有兩個,一個是託馬斯·凱勒(Thomas Keller),另外一個是他的徒弟格蘭特·阿卡茲(Grant Achatz)。我想給他們做川菜,乾鍋!哈哈哈。

更多環球美食故事,請購買年貨新刊⬇️

大家都在看這些👇🏻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環球尋味記」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加州成為美國第一個家庭廚房,路邊攤合法化的州
    加州秉承著「我們不一樣」,總是另闢蹊徑拿第一。允許Microenterprise Home Kitchen Operations也就是以後在家裡廚房做出來的吃的拿出去賣,也是合法的了!都是微信上外賣回來的,但有個很實際的問題,他們中很多都並沒有合法的執照。
  • 關於加州「家庭廚房」合法,這些規定你要知道!
    在美國大部分地方做外賣,菜品都應該出自有許可證的商業廚房或餐廳。各種證件更是十分繁雜,而且每個州的規定還各不一樣。記得之前論壇上就有爆出過有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做蛋糕出售,遭當地餐廳老闆舉報後被遣返的事情。
  • 律師解讀:在加州如何合法經營家庭廚房?
    美國時間2018年9月18日,加州前州長Jerry Brown籤署了AB 626號法案,正式在加州範圍內將私廚合法化。這個被稱之為「自製食品運營法」的法案,已經在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洛杉磯華人資訊網How視頻直播邀請鄭博仁律師解讀在加州如何經營私人廚房?專家介紹鄭博仁自小在美國接受完整教育又能使用流利中文的鄭博仁律師,曾擔任檢察官,法律學識淵博精闢,尤其擅長國際貿易糾紛、海關法、勞工法等領域。
  • 加州女孩跟警察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之後……
    加州公路巡警局(California Highway Patrol)表示,周六下午5點左右,他們收到報告稱一名女孩在汽車後座發出求救信號。女孩兒寫的求救信息。加州公路巡警局報告稱,在薩克拉門託靠近迪拉德路(Dillard Road)的99號公路上,一名女孩坐在汽車後座上,手裡舉著一張手寫的紙,上面寫著:「幫幫我,她不是我媽媽!!」救命啊! !」
  •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 加州「家庭廚房」經營合法化,朋友圈內大膽賣吃的!
    根據加州AB626法案的規定,從2019年1月起,家庭廚房製作販賣食物獲得合法經營許可。
  • I English |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 加州一號公路那麼美,中國駕照卻不能用了?!!!
    從朋友圈傳播的 「最近有人說在美國加州自駕,被警察攔下開了罰單,理由是「無證駕駛」,而美國車管局(DMV)給他的理由是「中國駕照從6月份起不能在加州合法使用了」……加州當地車管局從今年6月份開始已不允許只持中國駕照在加州自駕了,即使有公證書或是所謂的「國際駕照」也沒用。
  • 中國駕照在美國加州使用的官方說明
    點擊標題下方的「美國留學那點事」關注我很多朋友會問起,中國駕照可以在美國使用嗎?由於這個問題的出鏡率太高,因此,我們詢問了加州告訴公路巡警CHP以及阿市警察局,來說明中國駕照在加州使用的說明。希望能為大家消除疑惑。問:請問中國駕照在美國加州能用嗎?國際駕照在美國加州能用嗎?答:如果你是來加州的訪客,而且有來自本國的合法駕照,只要你本國的駕照還是有效的情況下,你可以在沒有加州駕照的情況下在加州開車。
  • 中國女學生在日本被強姦時間長達3個小時!我們還要沉默到啥時候?
    半小時後,十餘名暴徒乘摩託車包圍了料理店,將店員及幾名顧客趕進廚房,隨後在店內對中國女留學生進行了發指的蹂躪,施暴過程長達三個小時,同時對另兩名中國女孩進行了野蠻毆打。 大約凌晨四點暴徒離去,被蹂躪的中國女孩生命垂危,不忍心的老闆和另兩名女孩將其送往醫院並報警,值班警察竟然說: 玩弄一個中國女孩算不了什麼!
  • 萬水千山粽是情,給個廚房行不行?
    但這包粽子嘛,你總得有個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吧,有了這些鍋啊碗啊的你總得有個廚房吧。嗯,小編就很喜歡有房子的廚房。你沒聽錯,是有房子的廚房,有房子的廚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比如這是今天早上小編的早餐,儘管小編暫時還沒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廚房,但小編對美食的追求是絲毫不懈怠的,一刻也沒有停止在心裡幻想無數次那個廚房的樣子。那個廚房它可以是任意形狀的,我都會滿心歡喜。如果它是仿古風格的,當然是極好的了。只要是我的,我都喜歡。
  • 「家庭廚房」風靡朋友圈!不出門,合法賺錢,私廚攻略來了!
    關於美國的「家庭廚房」,你了解多少呢?AB626法案加州是全美第一個給家庭廚房發許可證的州,加州州長布朗籤署通過的「自製食品運營法」(Homemade Food Operations Act)AB626法案在2019年1月1日生效。
  • 「中國-美國加州氣候變化合作邊會」在巴黎會議中國角舉行
    12月7日下午,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美國加州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美國加州氣候變化合作邊會」在巴黎會議「中國角」召開,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
  • 以十七的女孩| 魏暉倪是誰?
    本以為她會是個象牙塔裡長大的小公主,是個被捧著、呵護著的小仙女,真正了解下來才知道,這個女孩很有力量。倪倪來自臺南,在臺灣是小有名氣的歌手&演員,因為一首《今年夏天》被大眾認識,短時間內網絡播放量超百萬,連續上了一周的電視新聞,但現在她已經在北京北漂兩年多了,兒話音都學會了。
  • 中國駕照和國際駕照,在美國加州如何使用?
    中國駕照和國際駕照,在美國加州如何使用?
  • 2月份有7600人從中國進入加州隔離,危險可能在身邊
    如果你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加州民眾本月從中國回來,加州公共衛生處2月21日提出答案:7600人。這個數字不包括從湖北省撤僑行動被接回來的居民,那些人一下飛機就被接走隔離。7600人是指2月2日以後從湖北省以外獲準入境的加州民眾,公共衛生處籲請這7600人自行在家隔離。
  • 震驚全世界 8歲女孩 月收入超79萬!!!
    信息時報綜合報導 據外媒17日報導,不到3年的時間,年僅8歲的澳大利亞昆州女孩查莉在視頻網站YouTube開設的美食頻道「查莉的手工廚房」(CharlisCraftyKitchen)成為該網站上最大的美食頻道。她的頻道不僅擁有超過32萬名「訂閱者」, 僅今年3月她就憑藉該頻道共創收了16.3896萬澳元(約合79.3萬元人民幣)。
  • 中國小男孩打了四個外國女孩?
    前段時間,一則「男孩毆打外國小女孩」的新聞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一些營銷號聽風就是雨,罔顧事實開始炒作
  • 紐約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 美國各州GDP地圖,加州可比法國,中國各省比如何?
    我們知道,美國是全球GDP總量最大的國家,而與中國有各省GDP排名類似,美國也有各州GDP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