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監禁?且慢迷信

2021-02-23 團結湖參考



長假過後,憋了很久的新聞開始井噴。張靚穎她媽手撕女婿的事就不提了,口水過後,媽還是媽,吃瓜群眾還是群眾,別以為你湊了個大熱鬧,你就主持了正義。娛樂圈裡只有兩種「正義」,顏值正義和價值正義,別的都是扯。

有一樁新聞,跟整個社會的正義密切相關。前幾日,多家政法機關聯合印發了一份文件,叫《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新華社昨天報導了出來。「以審判為中心」,是四中全會提出來的。經過兩年的醞釀和鋪墊,具體的改革意見終於推了出來。這個改革意見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於,它是實現個案公正的不二之途,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由之路。庭審如果走過場,就很難確保冤案不會變成「鐵案」。搞了這麼多年的法治,終於開始夯實制度的基本層面,這也算是萬萬沒想到的「返工」之舉。

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功課,它並不僅僅只關係到犯罪嫌疑人。很多老司機都會遇到新挑戰,比如,搞刑偵的同志以後就不能單純依賴口供了,破案的思路可能面臨顛覆。能不能在新的法治環境下維護社會穩定和捍衛公平正義,是現在就要開始思考的課題。

曾經擔任雲南省委書記的白恩培落馬已經兩年多,近日他走上了法庭。從庭審透露的情節看,白恩培這個人可謂貪得瘋狂。查得清楚的受賄金額就高達兩個多億,還有數額特別巨大的來源不明財產。安陽中院因此判他死刑緩期執行,並且決定在他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執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和假釋。媒體敏感地發現,白恩培成為刑法修正案(九)實施之後,首個被判處終身監禁的腐敗高官。有人認為,這一判決對腐敗分子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貪了這麼多都沒有殺頭,有的人可能覺得不夠痛快,但這恰恰是法治進步的表現。刑法雖然保留了貪汙受賄犯罪的死刑罪名,但對經濟犯罪一般不執行死刑,已經成了司法實踐的一種「慣例」。不知道是為了震懾貪賄犯罪,還是為了平息民憤,刑法修正案特別規定了終身監禁條款,媒體也很是炒作了一陣。但是,刑法修正案實施了一年之久,才終於出現了一個案例,這說明,該條款適用範圍其實很有限。依照白恩培等人的案情看,起碼受賄達到一兩個億,才可能被判處死緩,然後才可能轉為終身監禁。但是,如此巨大的貪腐金額,並不是一般官員能夠輕易攀上的「高峰」。白恩培之後,估計只有同樣擔任過省委書記的蘇榮才能摸得著這個特別條款。所以,如果細究起來,對貪腐犯罪實施終身監禁,其實有點「量身定做」的味道,震懾不了幾個人。況且,那些能夠「入坑」的貪官往往年事已高,關不了多久恐怕就要保外就醫。所謂終身監禁,搞不好最後只剩下一個噱頭。

震懾貪腐犯罪,不一定要迷信重刑化思路,不一定要搞創新出奇。我倒是覺得,單是「有腐必反」這個口號本身,就已經夠嚇人了。如果從嚴治黨的那些規定和條例都能得到嚴格執行,如果反腐壓力能夠切實層層傳導下去,貪官判幾年、關幾年又有什麼要緊呢?要緊的是,別讓腐敗分子賴在高位上不肯下來,因為那才是對民心的最大傷害。

(文/蔡方華)

相關焦點

  • 玩「男朋友」報警被判終身監禁
    2014年8月30日,美國洛杉磯一家法庭宣布以國內恐怖主義的罪名判處15歲的Paul Horner 25年有期徒刑至終身監禁。
  • 暗網「絲綢之路」二號人物落網,將面臨終身監禁
    曾化名Variety Jones,是已被判終生監禁的原毒品販賣網站絲綢之路站長Ross Ulbricht的高級顧問。據目前所知改名男子也曾化名「VJ」、「Cimon」和「Plural of Mongoose」,通過在絲綢之路的工作獲取了數以十萬計的美元。目前絲綢之路站長Ross Ulbricht已被指控包括 販毒,共謀身份檔案欺詐,通過網絡分銷毒品等。
  • 網絡黑市「絲綢之路」創始人被判終身監禁
    你的教育背景並沒有讓你有什麼不同,也沒有使今天早上的判決令人費解。」她進一步說:「絲綢之路網站的創建表明,你以為自己比法律更好。」正如檢方上周四提交的一份備忘錄所述,除了終身監禁之外,烏爾布萊希特還欠美國政府將近2億美元——這筆183,961,921美元的罰金數額是絲綢之路網站上用比特幣進行的所有非法毒品和假身份證的銷售金額。
  • 姦殺中國女留學生的德國男被判終身監禁
    法院一審判決男被告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女被告則獲刑5年零6個月。法院還判決兩名被告向遇害者家屬賠償6萬歐元的精神損失費。事件回顧:△李洋潔/資料圖法庭宣判闡明量刑依據法庭認定,男被告犯有強姦、謀殺兩項罪名,且情節特別嚴重,因此他不能像一般的終身監禁囚犯一樣在服刑15年後申請假釋。
  • 52歲女遊客在印度遭輪姦,5名嫌犯被判終身監禁,嫌犯照片曝光
    據外媒報導,兩年前一名丹麥女遊客在印度新德裡慘遭輪姦和搶劫的案件10日宣判,五名被告被判終身監禁。根據印度法律,這是強姦罪名的最高刑罰。
  • 基督城槍擊案槍手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今天度過在外面的最後時刻前往奧克蘭監獄...
    基督城槍擊案槍手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今天度過在外面的最後時刻前往奧克蘭監獄...從周一(8月24日)開始,基督城案件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量刑聽證會。於今天(8月27日)下午,該案迎來最終宣判:槍手Brenton Tarrant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Brenton Tarrant餘生都將在監獄度過,且沒有釋放的可能。在去年的3月15日,澳大利亞男子Brenton Tarrant在基督城的Al Noor和Linwood清真寺發動大規模槍擊,致51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 「終身監禁」真的可能嗎?
    這兩天,高雲翔案件在中澳媒體中持續發酵,「拒絕保釋」「有可能終身監禁
  • 阿根廷妙齡少女因感情糾葛槍殺男友 被判終身監禁
    本周二,司法部通過對該兇殺案的審判最終確定了女孩的刑期-終身監禁。納希爾•加拉撒和他的父母都沒有出席會議室聽取最後判決。但是,受害者費爾南多•帕斯託佐則的家人對判決表示滿意。費爾南多•帕斯託佐的姐姐卡拉•帕斯託佐說:「事實遲早會曝光,儘管他們試圖利用媒體來糊弄事實。這是她應得的懲罰,證據是非常明確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一開始就保持冷靜沉默的原因。」
  • 英國男子被好友戴綠帽,用妻子手機引他到農舍行兇,面臨終身監禁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5日報導,當地時間9月25日,英國威爾斯卡馬森郡一家法院認定一名涉嫌殺害好友的中年男子謀殺罪成立,擬判他終身監禁。該男子因嫉妒這名好友與自己的妻子有染,便將其引誘到一個僻靜的農舍裡,將其無情槍殺。
  • 15歲少年因殺人被判終身監禁,83歲出獄驚呼「這世界變了」
    在審理過程中,約瑟夫一直聲稱自己是無辜的,是被冤枉的,他堅稱自己雖參與了搶劫,但絕沒有殺人,不過法庭最終還是判決約瑟夫罪名成立,判處其終身監禁。
  • 迷信用英文怎麼說?外國人迷信起來沒中國人什麼事兒!
    快來聽我和Dillon聊一聊中國迷信VS.superstition 迷信 / superstitious 迷信的 -Are there any superstitions in America? -美國有什麼迷信說法嗎?-Oh yeah, tons! -噢天哪,多了去了!
  • 終身卡」不「終身」
    自己花幾萬塊錢辦理的健身私教「終身卡」才使用兩年就面臨教練從健身房撤股「終身卡」不能再使用的結局「終身卡」最終管不了終身小花花懷疑被健身行業而記者走訪調查之後發現不僅是健身卡諸如洗頭卡、汗蒸卡、蛋糕卡之類充值後店鋪關門走人難以維權的案例也屢見不鮮據了解,終身卡屬於預付式消費的一種。
  • 跛豪獄友:吳錫豪低調不炫富不隨地吐痰,被判監禁30年他大哭一場
    文錦棠,綽號「大頭文」,這個名字對許多人而言很是陌生,他在1973年的一次搶劫案中,槍殺一名香港警官,21歲時被判死刑,後因香港廢除死刑,才改判終身監禁
  • 新澤西6歲男孩為救遭強暴的姐姐慘遭割喉 兇手被判110年監禁
    周四,14歲的女孩Amber Andujar勇敢地站在法庭上,向法官展示了她脖子上的傷痕。她說:「我作為一個倖存者站在這裡。2012年9月2日凌晨2點30分左右,此時Amber的12歲生日才剛過去2個多小時。
  • 天才級智商殺人魔,用湯匙吃獄友的腦,監禁39年他只有一個想法……
    Robert Maudsley是一名64歲的英國殺人犯,直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在監獄中度過了39年,打破了英國單獨監禁的最長時間紀錄。
  • 早安新聞 | 終生監禁的英文不會說?(外媒對於章瑩穎案的報導來了!)
    如今審判已經進入判決階段陪審團將最後裁定Christensen 是死刑還是終身監禁知識點 2phase/feɪz/階段 / 時期 / 月相🌟i.e.如今,審判已經進入判決階段陪審團將最後裁定Christensen 是死刑還是終身監禁3Illinois abolished the death penalty in 2011,but since this is a federal case,it is a possibility
  • 監禁46年他只有一個想法…
    話說,Robert Maudsley是一名67歲的英國殺人犯,直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在監獄中度過了46年,打破了英國單獨監禁的最長時間紀錄
  • 我們對數字有多迷信?
    -- 關鍵詞:數字迷信--
  •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仍然要抵制迷信和宗教狂熱
    我把罪犯的這種行為定性為迷信,相信很多朋友會同意我的看法。 大概說了迷信和宗教兩者的區別之後,我還要說一句也許很得罪人的話:迷信與宗教信仰(尤其是比較狂熱的宗教信仰)二者之間往往沒有絕對嚴格的分界線。比如,在一個社會中不被大多數人信奉的宗教,也可能被主流宗教貶低為迷信;一神教興起之後,就宣稱多神教是迷信;不同宗教之間也許會把對方稱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