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企業需要的秸稈量越來越大,這樣的秸稈一噸可以賣到200元。
《深度財經》記者看到,每天早上,一排排拉秸稈的車開進這家工廠。這家工廠每天需要250噸的秸稈作為發酵的原料。這個項目是亞洲最大生物質天然氣項目,這個工廠每年可以處理玉米秸稈30萬噸、畜禽糞便30萬噸、酒糟16萬噸。相當於可徹底解決40餘萬畝玉米秸稈焚燒造成的汙染和15萬頭牛每年的排汙問題。
據測算,全國可用於沼氣生產的廢棄物資源總量約14.04億噸,其中,秸稈可利用資源量超過1.8億噸、畜禽糞便可利用資源量超過10億噸、其他有機廢棄物可利用量超過1億噸,沼氣生產潛力約為1227億立方米。
工廠裡的這個大罐子能決定沼氣的產量。這家工廠不像農家的沼氣池自然發酵,而是要在這個大罐子裡對甲烷菌進行科學培養,甲烷菌的多少決定產氣效率。
廠內的裝置主要用於對沼氣進行提純,沼氣裡面含有二氧化碳和硫,這些裝置可以脫硫和脫碳。為了保證安全,在廠區裡面活動,都要換上特殊的衣服,廠區裡面安裝有氣體探測儀器,如果出現天然氣洩漏,馬上就會發現。
《深度財經》記者了解到,現在這家工廠每天可產沼氣45000立方米,沼氣經過提純以後就成為天然氣,每天壓縮天然氣產量28000立方米左右。天然氣儲存成本高同時風險也大,合理安排產氣量就非常重要。
目前全國有接近100家生物天然氣企業,但是只有不到20家處於盈利的狀態,原因大多是原料保障難和儲運成本過高、大量沼液難以消納、工程科技含量不高、沼氣工程終端產品商品化開發不足等瓶頸,一些工程甚至存在沼氣排空和沼液二次汙染等嚴重問題。但是,這家工廠不存在這些問題,他們有自己的贏利之道。
工作人員告訴《深度財經》記者,秸稈和牛糞發酵以後,通過固液分離,形成固體和液體肥料。固體肥料可以給園林綠化使用,一噸600元左右。液體肥料,比固體肥料要貴。黃色的肥料價格是2600元到2800元一噸,綠色肥料的價格可以達到3000多元一噸。這些經過處理的有機肥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天然氣的銷售。
工廠現在正計劃建設二期工程,將來附近的農村都可以用上這家工廠生產的天然氣。
從全國來看,2017年我國天然氣的消費是2300億立方米,生物天然氣達到50億立方米,佔的比例只有5%,這也給我國生物天然氣的發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從國際上看,生物天然氣的發展非常快速,2002年英國開始實行綠色證書系統,該系統要求電力供應商每年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份額,2015年達到15.4%。
德國沼氣協會估計,到2020年,沼氣發電總裝機將達到9500MW(兆瓦),年發電量達到760億度,約佔整個德國發電量的17%。在瑞典,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氣體燃料中,沼氣佔54%,其餘是天然氣。
中國無戰事,軍人有犧牲 獻給逆行中最可愛的人...
這些老物件價值翻了不止百倍,你家裡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