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

2021-02-14 豌豆

這是我第一次在異鄉過年。

 

發現臺南的年異常安靜。自從經歷隔離,我亦搬回宿舍住以後,我重新開始為夜裡馬路上機車的轟鳴而頭痛,然而這幾天,像是天可憐見,晚上九點馬路就安靜下來了,甚至可以聽到風的聲音,然而對於習慣嘈雜的人而言,這反而令人感到不詳。

 

除夕之前,宿舍裡的濾掛咖啡用完了,只好一大早出門去附近的seven買杯裝咖啡。雖然已經習慣早起,然而幾乎從不在早晨出門,也不看任何風景。所以走出宿舍樓的時候,才突然醒悟頭上是我很久沒有見過的早晨的天空,那樣暗淡而安靜到無聲的顏色,好像是對生死的參透。

 

後來從宿舍紅磚圍牆邊上走過的時候,發現圍牆上站著一隻灰色的大鳥,站在灰濛的霧色裡,呆滯地望著空曠的馬路。灰色地磚上滾著一顆顆被車轍碾壓過的黑爛的芒果,二月的臺南,巨大的芒果樹上仍垂著一顆顆半熟或未熟的芒果。

 

這是一個沒有季節但依然在日曆上勤勉地奔跑的城市。

 

去seven要穿過一個街角,發現街角的奶茶店收了,騎樓下的遮陽傘、桌椅倒都還在,然而玻璃窗戶裡望去,店鋪內裡只剩金屬質感的流理臺、奶茶桶、水龍頭,和平日那種渾然光明、健康、綠色的色調全然不同,真像是被打劫過了,那不是悲慘,那只是很荒涼。

 

連平日裡在seven裡流連不去的人,這幾天好像也都這樣憑空消失了。沒有任何依據,真的就是看不到了。

 

這是我第一次在異鄉過年。日子跟以往並無不同,每一天都有很多事可做,讀書、學英文、運動或者如何如何,然而每一天,都不是很確定明天是否會更好,高考結束以後,我對人生的事業運是否會變得更好這件事變得漸漸無法評判了。我想這是因為後來我一直在讀一個積累性的學科,做一些積累性的事。

 

這是我讀研的第四年。過年給我最大的壓力,可能是我要跟我的朋友、大學的導師說明我還在讀研的理由。那真的太難解釋了,因為那完全不是因為我學分沒修完或是我的畢業論文交不出。應該沒人對我有所期待,但我仍舊害怕有誰會在心裡不經意地嘆了一口關於我的氣,仿佛是對我失望。

 

其實這真的不是需要我在乎的事,可我終究還是有點在乎。大學的導師給了我最大程度的理解,當我對他說我無法一下子說清為何我還逗留在這裡的時候,他說不需要解釋,他知道疫情期間一切都很難。我很感激他能這麼說,起碼他讓我知道,他沒有為此低看我。

 

這一段心情,我想我會帶到我的諮詢裡跟我的諮詢師討論。她最近放假,我們有將近兩周的時間不會遇到。在年前倒數第二次諮詢中,她問我我對她放假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我說,我想我會不習慣,因為最近我開始真的依賴做諮詢了,我終於不再認為諮詢是一件痛苦的事了。而且,你知道,我是一個對孤獨充滿恐懼的人,過去的經驗裡,我對孤獨的處理都非常糟,我害怕自己這次在異鄉過年,會沒辦法解決好這件事。

 

但是我比自己預料的要好得多,就像這兩天,每次跟同樣滯留在臺的馬來西亞學長吃完簡短的晚餐回宿舍,雖然總是感到孤獨得可怕,總是隱隱嗅到一種不詳的氛圍,然而的確將自己安撫得還不錯,心情往往像是最近臺南每天中午十一點時分,突然亮起來的天空。

老土的雞湯有言:「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種鬼話,有時候真的不妨也可以信一下。它雖然不會永遠對,但總有對的時候。

我正逢其時。

 

相關焦點

  • 返鄉過年or反向過年
    解釋:即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不再回老家過年,而是把父母親人們從家鄉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過年。詳細而言,反向過年就是和以往年輕人回家過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過年。坐火車回家?無奈搶不到火車票;乘飛機回家?
  • 今年留守過年 明年團圓過年
    來自廣西河池的周岐俊,是梧州市廣播電視臺的一名新聞主播,作為一個剛入行半年的新人,在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下,他選擇在梧州本地度過今年的春節。大年初一,周歧俊早早來到單位,化妝、配音、出鏡,他告訴記者,由於疫情依然有不確定性,今年就不回家過春節了,他選擇在工作崗位上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起過年。
  • 留連過年 | 東北媳婦港城過年
    目前全國倡導「就地過年」,她也積極響應號召,打算過好在港城的第一個春節。今天的「留連過年、處處是家鄉」讓我們關注:《東北媳婦港城過年》:2002年,老家遼寧省葫蘆島市的趙敬美大學畢業後,和丈夫來到連雲港工作,這一待就是將近20年的時間。這些年,趙敬美一直堅持回老家陪父母過年,雖然已經來到港城近20年,他們一家還從來沒有在本地過過年。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很偶然的去年過年回家的路上看了我不是藥神,在火車上哭到稀裡譁啦,公交車上聽這首歌眼淚也止不住原本為過年回家準備的,路上防暈車的蔓越莓
  • 時報時評丨就地過年,更要安心過年
    但今年的春運,註定與往年不一樣,不僅不會如往年那般擁擠,就地過年與回家過年也會出現大不一樣的景象。  從北京地區的情況看,據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到疫情防控倡導市民群眾在京過年、非必要不出京等多重因素影響,2021年春運期間鐵路進出京客運量預計將大幅下調至1000萬人次,較2020年下降38%,較2019年下降67%。全國的情形預計也會大同小異。
  • 說過年
    牛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新冠肺炎警報又泛起,你是否對於過年變得敏感而牴觸?特別是漂泊的遊子對於是否回故鄉,像年味兒的魚刺如梗在喉。
  • 過年了
    又過年了,大城市裡,與其說是節日,我倒覺得是一種儀式:超市裡擺的年貨,廣場門口搭建的裝飾,大街上的燈籠,門上的對聯,大喇叭裡播放的「走在大街小巷
  • 小家庭過年
    年近50,結婚也有20多年了,但自己小家庭獨自過年卻很少,今年是第二次。去年疫情留在上海。
  • 【青·語】如此過年|過年吃什麼
    擺上一大桌好吃好喝的是過年的常態。大人們觥籌交錯談得開心,小孩子們聽不懂,往往拿著杯飲料或者抓把零嘴到處跑。家裡籍貫是湖北,常年定居廣東。許多年不回去,很多時候會忘了自己是湖北人,過年時這個身份卻尤其具有存在感。我那邊有一個習慣,每年過年都要做一種叫「(油)炸饃[1]」的東西。它是把麵團發酵後扯一小團,再扯薄,最後放進油鍋裡炸。薄薄的一片面很快就膨脹起來,胖胖的,在鍋裡遊。
  • 過年不宜穿什麼衣服!過年衣服顏色講究與禁忌!
    過年是喜慶的時候,也講究吉利,所以穿衣服也要有所講究注意。很多人過年喜歡穿紅色的衣服,代表著紅紅火火。
  • 奏響過年的音樂
    什麼是過年?它是一首沁人心脾的音樂,清晨廚房裡鍋碗瓢盆的碰撞是前奏,白天大門前震耳欲聾的鞭炮是主唱,傍晚飯桌上歡聲笑語的年飯是高潮,深夜電視邊接收紅包的嘻嘻是結尾。記憶中的過年是這樣的。早上,天還沒亮,外面還有一層薄霧。我在恍惚之間,好像聽到了鐺鐺鐺的聲音,好像是誰在切菜。轉換視角,來到廚房,就可以看到父母的身影,以及能聽到一首交響樂。
  • 蒸糕,過年啦!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又忙著蒸糕啦。「蒸糕」是啟東人過年習俗,糯米用水浸泡後再碾成米粉,撒在蒸鍋裡利用蒸汽蒸熟,年味,就在這熱氣氤氳的忙碌間聚集。
  • 鎮安媳婦在婆家過年與回娘家過年,差別居然這麼大!
    婆家過年VS娘家過年鎮安過年大部分都是在婆家過的,只有少數家庭會選擇在娘家過年!你們過年時候是這樣嗎?
  • 「 一聲爸媽,就是過年.」
    其實有的人,是不想回家過年的。疫情正好成了不回家的理由。甚好。雖然一直告訴自己今日和平常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是二十四小時,也是時光如水流,也是晝夜輪迴睜眼天明閉眼天黑。但畢竟今日的氛圍確實與往日不一樣,到處都是年夜飯的味道,夾雜著稀稀疏疏的鞭炮聲,過年的氛圍實實在在被人為地營造了出來。
  • 過年氣象
    今天不吃,明後天去外婆那邊過年,回來這土豆還能見人嗎?炒土豆絲或土豆片都不能一次性解決問題,只能做土豆餅。四個土豆都放到鍋裡去蒸了,我順便去翻翻看儲藏室的那一箱菜。一看,譁!一袋子豆王已經基本爛掉了。裹了保鮮膜的西紅柿也冒出了一小塊黑斑。
  • 過年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加坡開始過年了~
    今年不能回家過年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最近心情有點喪?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新加坡的大家都是怎麼過年的,看完這篇文章說不定您樂得鄉愁都能淡一點。大家都知道過年免不了要採買年貨。現在在國內,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採買年貨的方式跟以前大大不同。
  • 感謝你們,留在玉環過年!
    「今年,你就地過年嗎?」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比起往年來說特殊了不少,「就地過年」開啟了春節的新模式。經過鐵路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等部門的統計,今年全國估計有超過1億人「原地過年」。「原年人」也成為了今年過年的熱門詞語,指那些響應號召、在原地過年的人。第一次留在玉環原地過年,是種什麼體驗呢?
  • 過年見家長在什麼時候見 過年什麼時候見父母合適?
    過年什麼時候見父母合適?一、過年什麼時候見家長合適1、大年初二以後見最好正月初一忙於拜祖;初二則是街坊鄰居有姑爺回門了,得招待人家;而在初三以後就可以開始探親、訪友,這時可以到對象家拜年,順便看看他的父母。但不要留宿,可能會被認為不矜持。2、春節期間見父母親戚多春節本來就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這時候上門去見家長,很有可能你需要面對的就不只是對方父母,還有七大姨八大姑的。
  • 《回家過年》 文:志在千裡
    回家過年,華廈兒女喊了幾千年,回家過年,思鄉的情感掛滿笑臉!雖說是好男兒四誨為家,但那是個漂泊的家,是個孤獨的家。雖處在繁華的大都市,怎比得上生我養我故鄉的家!回家過年,哪怕是假期短短幾天,哪怕是旅途迢迢幾千,哪怕是再花更多的錢,都阻擋不了遊子歸心似箭!整理行裝一往向前!
  • 你的飯店過年放假嗎?
    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可對於很多餐飲老闆來說,現在考慮的是,過年期間試營業還是關門休息。到底是營業還是關門?營業有營業的好處,關門有關門的理由。營業有哪些好處呢?可以趁著旺季多賺一筆,可以趁著競爭對手停業休息,多賺一筆。新年節日,大家都會走親訪友,全家團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餐館聚會,這餐飲人提供了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