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食物銀行
開在浦東峨山路公益街上
倡導「惜食分享」
在開辦三年期間
回收近200噸餘量食物
援助近169000人
開啟的「分享冰箱」項目甚至刷爆朋友圈
最近,他們又幹了一件大事…
*綠洲公益送愛心志願者集體合照
聯合志願者和企業員工
一起走進浦東新區塘橋社區
把2月11日、12日很多小朋友捐贈的春節餘量食物
和蒙牛乳業提供的純牛奶
變成綠洲公益食物銀行的愛心食物禮包
為幾十戶特困家庭送溫暖
那麼問題來了
▼
食物銀行是將多餘食物像金錢一樣可取可存的供應方式,它是一個橋梁,連接起餘量食物和需要幫助的人群。
最初起源於美國,發展到歐洲各個國家和地區。而綠洲食物銀行的特別之處,在於志願者管理體系和社區型食物銀行。
食物分享是人類最美的善意,食物銀行不僅在上海開啟了先前轟動全國的「分享冰箱」項目,還給社區特困家庭每月3次的捐贈食物包,這項活動已經覆蓋了200戶人家。
當然,食物銀行不會無止境給同一個困難家庭提供食物,當受助者順利度過艱難期,就會退出援助。
蒙牛乳業也參與其中,接力溫暖善意的分享。
為曾經轟動全國的「分享冰箱」提供3個月的蒙牛純牛奶3.2+;為上海復旦大學800位貧困本科生營養助力;在普雄、塘橋社區2個社區為特困家庭提供食物包。
雖然這些事情很小很平凡
但正是這種將小事進行到底的堅持
讓這種平凡變得偉大
2月15號中午
蒙牛第三次和上海媒體徵集的志願者和蒙牛員工
一起走進浦東新區塘橋社區
為幾十戶特困家庭送去綠洲公益食物銀行的愛心食物包
志願者們早早地到達浦東食物銀行集合地
規劃好路線
挨家挨戶為社區特困家庭送食物包
許多家庭都是因病致貧,有的甚至患有癌症
僅憑政府補貼,很難維持生活
▼
微山新村的沈定友老人
1995年得膀胱癌,2011年又得了胃癌
兩次手術,兩個療程的化療
常人一般都無法忍受
但他卻異常樂觀:
「生過兩次癌症有什麼大不了的,我都像沒事人一樣。」
現在家務事都是他在做
志願者們過去時,他還在穿針縫衣服
志願者想要幫忙,他擺了擺手
「謝謝,你們去忙吧,這點小事,我可以!」
他積極樂觀的態度打動了現場每一個人
▼
7歲俞疏影得白血病已經兩年
因為發現得早,得到及時治療
現在病情趨於穩定
小姑娘剛得白血病期間,每天都要抽骨髓
為了讓她不亂動,手腳都需要綁起來
她在病房裡疼得哇哇哭,家屬不能探望,只能幹心疼
俞疏影家傾盡全力為她治病籌錢,花錢就如無底洞
政府社會各界想辦法幫了很多忙
她的爺爺也十分感動
由於小姑娘不能隨意接觸外界環境
志願者就只能把食物包送到爺爺的手上
並希望小姑娘能夠早日康復
這次志願者活動
給困難群體送溫暖的同時
對於志願者來說,也是難得的一課。
活動完畢,在頭條播報報名參與這次活動志願者說:
「平時上班時間忙,沒有時間參加固定的志願者活動,看到你們平臺的志願者徵集,剛好有時間就來了,感覺很有意義。以後還會多參加類似的活動。」
當然食物包救助並非食物銀行的主要任務
餘量食物的募集分發才是
食物銀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正如「分享冰箱」聯合發起人劉立法
及蒙牛乳業上海負責人付吉祥所呼籲的:
「希望帶動更多人,相互之間互相扶持,
有能力儘可能支持那些更多需求的人。」
除了此次公益活動
歡迎大家查閱上海綠洲公益微信公眾號
參與他們組織的其他活動
將愛心持續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長按識別二維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