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經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中毒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為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
短時間內大量出現相同症狀的患者,且有共同的進食史。
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後4~10小時發病,高峰期出現在用餐後6小時左右。
第一症狀往往是腹部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有些患者還會腹痛。
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症狀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會發生脫水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
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1-2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亦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衝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品,則可服用十滴水(一種中藥)來促進迅速嘔吐。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時間超過2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衝服即可緩瀉。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衝服,亦能達到導瀉的目的。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質飲料灌服。如果使用上述方法後,病人的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儘快送醫院治療。另外,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後,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便病原學檢測。來源:佛山市紅十字會、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梨視頻、人民日報、家庭用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