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辦法,原來都是這麼簡單的....

2021-02-12 懶兔子

哎,寫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心裡真是五味雜陳。因為攤在我面前的這本《景嶽全書》,是明朝的時候張景嶽所著。

對於我們來說,可以說是祖宗二十八代輩兒的了——那麼早,我們就有了豐富的食物中毒急救辦法,可到了現在,科技訊息爆炸的時代,又有幾個人知道這些能救命的小常識呢。

現在的人,一旦中毒了,一般都是第一時間去醫院洗胃。可咱古時候可沒有洗胃之說,那他們是怎麼處理的呢。

《景嶽全書》上有一個章節專門叫做「諸毒」,講各種毒怎麼解。其中有一段為「解一切飲食諸毒」,打死小明你們也想不到,被記錄在這本醫學經典中,可以解一切飲食之毒的神秘解藥竟然是。。。。。。

麻油!

哎吆喂,什麼油?麻什麼?!你再說一遍。

芝麻油總能解一切飲食諸毒,不可不知」。這是原文,張老師就是這麼說的。

張老師說,凡是要做肉食,都應該先用芝麻油熬熱後,把肉炒一下,然後再把肉放在清水裡煮熟,這樣就可以解肉中之毒了。

之所以要這樣處理肉質品,是因為以前沒有冰箱保鮮,冷鏈運輸,很多肉類食品時間一長都會變質,發臭,甚至含有毒素。很多人食用肉食後,都會發生中毒現象。所以張老師給了這樣一個解毒的辦法,以保證食用安全。

「但凡一切飲食毒者,即用麻油一二杯飲之,得吐即毒釋而無不愈者。」

意思是只要是食物中毒了,趕緊地喝一到兩杯麻油,只要吐了,就算解毒了,沒有不好的。

道理和我們現在的洗胃差不多,都是把身體裡吃的有毒的東西排出去而已。

是不是覺得好簡單,太簡單,以至於。。。。。都不可信?誰跟你們說解藥就要難得啊,大自然是最智慧的,毒藥的旁邊多半都長著解藥。《備急千金要方》裡,很多毒都是用馬尿來解的。

還有用糞水~~~~~好了,估計說了你們也不會照辦,所以還是說一點你們能接受的辦法解毒吧。

除了芝麻油以外,張老師還在《景嶽全書》裡記載了好些個解食毒的辦法,我列舉出來,供你們參考,但願大家都用不上。

1、飲食中毒。凡中飲食毒而覺煩熱脹滿者,急用苦參三兩,苦酒一升半,煮半沸,陸續飲之,吐食出即瘥(吐出來就好了),或以水煮亦得,或用犀角湯亦可解。

2、中酒毒。飲酒中毒者,經日不醒是也,謂之中酒毒。用黑豆一升煮汁,溫服一盞,不過三盞即愈。

3、解一切食毒。解一切飲食之毒,及飲酒不知中何毒,卒急無藥可解者。薺苨(甜桔梗)、生甘草各二兩,上銼細(碾碎),以水五盞,同煎取二盞,停冷去滓,分三服。

 

又一方:加蜜少許,同煎服之,解一切毒(就是在上面的兩種藥中,再加點兒蜂蜜,一起煮)。

4、食魚中毒。凡食魚後中毒煩亂者,用陳皮濃煎汁服之即解。

5、解食鱔魚龜鱉蝦蟆自死禽獸等毒。豆豉一合,新汲水煎濃,頓溫服之可解。

6、中蟹毒。凡食蟹中毒,用紫蘇葉濃煮汁飲之;或用紫蘇子搗汁飲之亦良。或搗藕汁,或搗蒜汁飲之俱可解。或用冬瓜汁,或食冬瓜亦可。

7、解諸菜毒。食後多腹脹者,是毒也。以醋解之。

好了,基本上差不多我們能遇到的食物中毒,解毒的辦法上面都有了。哎,真是大道至簡——毒雖可怕,能要人性命,但解毒之藥,都是普通尋常之物。我們的祖先在沒有醫保的情況下,胡亂吃喝還能繁衍生息到現在,沒有絕後,是有道理的。

生存的智慧,都隱藏在最樸素的生活中啊。

今天分享的解毒辦法,我敢肯定你們不會都記住。所以最好收藏這篇文章,或者直接用筆記下來放在家中的急救箱裡,萬一需要,那就是救命。


這次學針的感受就是,中醫真是博大精深,

每一個門類都有最神奇的醫道,學無止境啊。

等我實踐一陣子,

再好好地和大家分享吧。

相關焦點

  • 【支招】食物中毒怎麼辦?3招教你急救!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飲食不當,就容易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那麼食物中毒怎麼辦呢?學會急救方式很重要。
  • 食物中毒的緊急處理方法,趕緊轉發家庭群丨急救技能
    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後4~10小時發病,高峰期出現在用餐後6小時左右。第一症狀往往是腹部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有些患者還會腹痛。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症狀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會發生脫水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1-2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
  • 如何鑑別細菌性食物中毒
    公眾號回復【急救】,免費獲取面試急救包資料公眾號回復【學霸筆記】,免費獲取「各專業學霸筆記高頻考點」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如何鑑別細菌性食物中毒,各位準備報考的小夥伴們趕快練習起來吧!引起食品汙染的細菌主要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其中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類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經常會有對食品的生物性汙染知識點的考察,而這一類考察又常常通過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例題進行考核,通過描述中毒者的臨床表現來對可能的病原菌進行判斷和選擇,那面對各類細菌導致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我們應該怎樣來區別和記憶呢?
  • 專家告訴你,食物中毒引起的症狀不止這些!
    王君, 等.中國食物中毒的現況分析[J]. 中國衛生監督雜誌, 2007, 14(6).4. 蘭述,等.幾種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監控[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0, 41(11):154-160.5. 聶豔,等. 1985—2011年我國食物中毒特點分析及應急對策研究[J]. 食品科學, 2013, 34(5):218-222.6. 北京急救中心.
  • 食物中毒處理方案
    一、發現人職責 報告總機,講明自己的身份、所在地點,食物中毒人員國籍、 人數、中毒程度及症狀等。
  • 食物中毒怎麼辦 食物中毒的4個自救方法
    所以,學會一些急救措施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食物中毒之後的4個自救方法……1.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覆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如經大量溫水催吐後,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
  • 食物中毒怎麼辦,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生活中發生了食物中毒怎麼辦呢?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
  • 常喝豆漿好處多,但「這種豆漿」別喝,否則不只食物中毒那麼簡單
    常喝豆漿好處多,但「這種豆漿」別喝,否則不只食物中毒那麼簡單現在大家都非常注重對於身體的保養,而基本上保養的方式就是訴求與食物,正常情況下
  • 日本食物中毒事件頻發,原來是在路邊撿了這個來吃...
    有的誤食水仙中毒事件還不是本人在路邊撿的「野韭菜」,而是在蔬菜店買到了冒充韭菜的有毒水仙花。不管是外觀還是氣味,兩者都很容易分辨但還是每年都有人誤把水仙當韭菜吃,導致中毒。網上隨便一搜,就會發現日本每年都有誤將水仙當韭菜吃,導致食物中毒的新聞。
  • 硝酸鈉當鹽醃製雞肉,烏男子燒烤待客致15人集體食物中毒!
    【原標題】:誤把硝酸鈉當作鹽,撒馬爾罕市出現15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據撒馬爾罕STV電視臺報導,10月5日,
  • 豆角中毒如何進行急救
    根據中毒實際調查,烹調不當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數為炒煮不夠熟透所致。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皂素對消化道黏膜有強的刺激性;另外,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聚素,具有凝血作用。2.中毒原因及預防家庭預防豆角中毒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把全部豆角煮熟燜透就可以了。
  •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漵浦人都看看吧!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物中的有毒物質而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一般包括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
  • 食物中毒怎麼辦?專家支招食物中毒解救方法!
    導語: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時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有一些本來就有基礎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壓等要特別注意護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天熱了,食物很容易發生變質,不小心發生了食物中毒怎麼辦?今天《生活妙招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 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
    主題: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7.1.發生食物中毒時,發現人的職責7.1.1.報告監控中心講明自己的身份、所在地點、食物中毒人數
  • 西安北車醫院舉行批量食物中毒患者應急預案演練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對突發大批量食物中毒患者分診及處理應變能力,2020年10月29日,西安北車醫院護理部在急診科進行批量食物中毒患者應急預案演練
  • 食物中毒事件頻發!這幾個食物中毒的症狀,可別忽視不理
    食物中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毒類型,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病人誤食了細菌,細菌毒素汙染的,或者誤食了含有毒素食物引起的中毒現象。在夏季,氣溫比較高,如果食物不能夠很好的儲存就容易滋生細菌,這樣人體進食後就容易發生食物中毒的情況。食物中毒有輕中重度,根據程度不同,病人產生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食物中毒的症狀有哪些?
  • 食物中毒怎麼辦?新安鎮衛生院教你這麼做.
    為幫助全體師幼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有效提高應對食物中毒後的緊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
  • 【網友】喝了凍咖啡就頭暈拉肚,食物中毒?
    因為她們是買了兩杯同樣,另外一個也是這種症狀,然後就想到肯定是喝了提拉米蘇(冰咖啡)有問題,因為她們之前吃的東西都不一樣,就不可能是之前的東西造成的。然後就把杯子一起拿去找他們,然後他們店員就給他們老闆打電話,就送醫院了。
  • 細菌性食物中毒預防知識
    人們吃了含有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非傳染性疾病稱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氣候炎熱的季節發生較為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