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率領幫助羅興亞難民的國際努力

2021-02-20 美國駐華大使館

孟加拉國沿海的考克斯巴扎(Cox’s Bazar)區現設有世界最大的難民營,而這裡也是全球最猛烈的季風帶。因此,當地200多萬孟加拉國居民和將近100萬羅興亞(Rohingya)穆斯林曾面臨遭遇洪水泛濫和滑坡塌方的危險。

今年的季風季節於10月底結束,難民營和當地社區都沒有遭受大範圍破壞。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國和聯合國(United Nations)機構及工程人員的努力——他們不分晝夜地加固道路,修建水渠,堅固危險的坡地。

國際工程隊在季風期完成了對35000平方米坡地的堅固工程,以避免考克斯巴扎難民營發生滑坡和塌方。(© U.N./K.M. Asad)

難民營的幾乎所有生活需要都依靠人道援助,包括食品、用水,教育,醫療和住所。

最近曾前往這個地區的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艾麗斯·韋爾斯(Alice Wells)說,「我非常深切地體會到羅興亞難民危機的範圍和規模之巨。我要強調美國對援助的承諾」並解決緊急狀況。韋爾斯說,自從2017年8月危機開始以來,美國已經提供了超過3.46億美元的人道援助。

他們為什麼在這裡?在緬甸安全部隊的民族清洗行動後的數月裡,70多萬羅興亞族人逃離了位於緬甸西部的諾開邦。(© Bernat Armangue/AP Images)

羅興亞人之所以淪為在考克斯巴扎的難民,是因為他們被迫離開在緬甸西部的家園。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今年8月說,在2017年8月發生了致命的軍事襲擊事件後,「安全部隊採取報復行動,對羅興亞人展開了令人髮指的民族清洗」。他說,「美國要繼續讓主使者承擔責任」。

副總統彭斯(Pence)在11月與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ung San Suu Kyi)會晤時說,「導致70萬羅興亞人被趕到孟加拉國的軍方和地方武裝分子的暴力和迫害行徑毫無任何藉口可言」。

緬甸90%的人口為佛教徒,大多數羅興亞人是穆斯林。緬甸政府不承認羅興亞是緬甸眾多的少數民族之一,諾開邦(Rakhine State)羅興亞人的遷徙自由和所得服務都非常有限。

處境危險的群體

這場危機的規模以及發生速度之迅猛使情況變得非常危險。在鬆土上倉促搭建的住所意味著,難民在季風季節會面臨水災和滑坡塌方的威脅。

為幫助抵禦威脅,國際社會迅速伸出援手,修築和修整了55000多平方米道路,以便整個難民營都有可行的通道。國際團隊挖掘和清理了27.1萬平方米的新舊排水道,以避免發生水災和滑坡塌方。

數以千計羅興亞民工修建了基礎設施和對地方設施作出改進,以保障難民營在季風期的安全。(© UNHCR/Roger Arnold)

一支工程隊的管理人戴蒙·埃爾斯沃西(Damon Elsworth)說,「在季風期,我們調動了大約350名地方和難民勞工,維護通路和排水道。有更好的通路意味著讓住在這裡的家庭有更好的安全、機會和服務。」

化解危機

美國正在支持孟加拉國努力解決危機,並敦促緬甸調查殘暴行徑和創造條件,讓難民能夠以安全、有尊嚴和自願的方式返回家園。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尼基·黑利(Nikki Haley)9月在聯合國表示,「美國對作為向緬甸和孟加拉國流離失所的人、難民以及接納他們的社區提供救生援助的主要捐助國感到驕傲」。

國務院官員韋爾斯說,羅興亞人被迫背井離鄉的情況需要在緬甸得到政治解決。她說,「我要親自感謝孟加拉國政府和人民面對這場人道危機繼續表現出的慷慨精神,以及他們為保證讓援助抵達受影響的人所作的努力」。

相關焦點

  • 羅興亞難民電子身份證,這國總理和醫生的人道情節
    羅興亞難民電子身份證,救死扶傷土耳其醫生志願者愛資哈爾觀察中心1月19日訊:為救治逃亡到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土耳其國際醫生志願者救援組織(AID)付出艱辛和努力,在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營救死扶傷,展現同胞情誼。
  • 半島電視臺成立VR工作室,首部VR紀錄片定焦羅興亞難民
    近日,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旗下的VR工作室Contrast VR完成了他們的第一部VR紀錄片《I Am Rohingya(我是羅興亞人
  • 再有46名羅興亞人返回若開邦!幾十萬難民返家要到什麼時候?
    至今,為了羅興亞人能夠返回緬甸,孟加拉國和緬甸兩國達成了雙邊協議,在這個協議之外,已經有397名羅興亞難民自願回到若開邦,這些難民有的通過步行,有的通過坐船返回若開邦。緬政府正在安頓這些羅興亞人,許多羅興亞人是和自己家庭成員生活在一起,一些羅興亞人村莊被毀,但緬政府在旁邊重建了新的村莊。但是,區區400名羅興亞人,對於數十萬羅興亞難民這個總數來講,無疑是杯水車薪的。 10月11日,10名羅興亞難民與東協國家大使會面,大使們詢問他們返回緬甸的原因和目前生活條件。
  • VOA常速 | 穆斯林羅興亞人的難民危機
    五年前,緬甸安全部隊開始了一場針對穆斯林羅興亞族群的暴力鎮壓和種族清洗活動。一些攻擊發生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月之間。第二波鎮壓活動開始於2017年的8月。一百多萬羅興亞難民逃離緬甸。今天,有大約86萬羅興亞難民生活在孟加拉國的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另外15萬羅興亞難民生活在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地區國家。大約60萬羅興亞人仍然留在緬甸,面臨著系統性歧視。
  • 面對羅興亞危機,翁山蘇姬的選擇
    8月,羅興亞武裝組織暴力襲擊緬甸警察哨所,緬甸軍隊和警察隨後與羅興亞武裝發生激烈交火併造成數百人死亡,本次危機讓羅興亞人問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民盟執政後,國際輿論聚焦在翁山蘇姬及其領導的政府的民族和解努力,但對羅興亞人問題關注不多。
  • 【聯合國報告】緬甸羅興亞人遭遇暴行,緬甸政府構成危害人類罪
    報告封面        海珊向國際社會呼籲關注在緬甸發生的這些事情。他說:「緬甸政府必須立刻停止針對其國民的暴力行徑,而不是否認他們的所作所為,並確保這些受害者能夠得到公正和安全的環境。」        報告估計,自去年10月至今,已有大約6萬6千名羅興亞人由緬甸逃往孟加拉國。據路透社2月3日報導,目前在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難民已經達到了大約20萬人。大量湧入的難民給孟加拉國——這個南亞的貧困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問題。當地政府官員稱,一些羅興亞人已經捲入了海盜或者其他犯罪,而且還給當地人帶來了傳染病的風險。
  • 《羅興亞人逃亡記》 | 阿薩德(K M Asad)
    該系列作品不僅展現了難民群體逃亡的大場面,還細微地捕捉到流淌在孩子臉上的淚水、射向他們的子彈、甚至和人們一起逃亡的動物……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物內心的絕望和痛苦,直擊人心,令人感傷。「我是一名紀實攝影師,我會將鏡頭對準那些需要關注和幫助的人們。作為專業攝影師,我肩負著社會責任。當我發掘到社會事件或者社會問題,我會奔赴現場,用我的相機來呈現事件背後真實的故事。
  • 慘烈的羅興亞危機在笑談中煙消雲散
    願承擔羅興亞難民所有費用!聯合國為這國點讚!全了!麥加天房珍稀老照片收集——從造化初始到今天奇蹟!最新科學發現證實1400年前的這段聖訓,地球內部原來如此【穆民關注】美緬成交!而是讓其處於「待命狀態」自8月25日開始,緬甸軍方在若開邦展開軍事行動後,除了許多無辜生命死於非命外,已經導致至少六十多萬羅興亞穆斯林逃難到孟加拉國,其中大部分難民是婦女和兒童。
  • 站在中國立場解讀「羅興亞危機」
    緬甸羅興亞人問題的視差——歷史、現狀與癥結分析[J]. 南洋問題研究,2019,(02):29-48.[3]陳春豔. 緬甸羅興伽人研究狀況概述[J].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6,(02):231-240.[4]鍾貴峰. 緬北民族衝突及其難民問題——從中國邊疆治理的視角考察[J]. 和平與發展,2016,(05):82-93+117.
  • 敘利亞難民問題國際會議就敘利亞難民返鄉等問題達成共識
    當地時間11月12日,為期兩天的敘利亞難民問題國際會議在大馬士革閉幕,會議主辦方敘利亞同與會各國在閉幕式上發表聯合宣言。宣言指出,與會各國及國際組織就敘利亞難民返鄉及人道主義援助等問題達成若干重要共識。
  • 殘暴迫害衣索比亞難民,設集中營,美國都看下
    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和平組織在一份報告中說,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一個集中營,驅逐中心「將數百名難民,主要是衣索比亞移民工人,被安置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沙特對衣索比亞人構成了虐待。」  美國和平觀察組織警告沙特這是在建造集中營,稱這些衣索比亞難民被「長期擠在擁擠的房間裡」,而且沙特警衛人員用塗有橡膠的金屬棒對他們進行了折磨和毆打。
  • 羅興亞人的開齋飯,你見過嗎?
    這是羅興亞人的開齋飯,這是清真寺裡開齋的一刻。  我們的羅興亞穆斯林同胞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封了一天齋,就是在這種簡單到不知道怎麼比喻的飯食下,等待開齋後的喜悅。羅興亞人的開齋飯,你見過嗎?  支援者團隊,漂洋過海將籌集到的善款物資發放帶到了羅興亞難民營。
  • 誰是下一位氣候難民?
    氣候難民成為國際問題       美國緬因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教授布拉德菲爾德·裡昂告訴《國家地理》雜誌,自1990年開始,非洲的旱災愈發頻繁,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周期發生異動,氣候變化加劇了這種影響,讓溫度繼續升高、土地更加乾涸。
  • 【BBC聽力】加勒比海和美國迎接颶風厄瑪
    The UNHCR says it has identified more than 35,000 new arrivals in the past 24 hours that suggested a total influx in less than 2 weeks of more than 120,000 people.
  • 美國: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有大國擔當接收中東難民
    可如果從國際角度出發,世界強國對中東局勢的橫加幹涉,才是導致這場戰火難以被根除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來講,中東地區某些國家或勢力之間的較量,更多的時候是它們背後海外強國之間的博弈。例如敘利亞問題,其實就是俄羅斯支持阿薩德政權,美國反對,伊斯蘭國在中間和稀泥。老話常說無利不起早,各方勢力雖然能夠從中東戰亂中攫取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但卻苦了無數平民百姓。
  • 三餐福每日新聞:俄羅斯現在和將來都將幫助敘利亞,美國這次或無可奈何!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俄羅斯可能向敘利亞供應疫苗的報導發表評論說,俄羅斯現在和將來都將幫助敘利亞。
  • 歐洲難民危機爆發,根源在哪?
    可以說,「難民潮」也成了國際媒體中的熱詞。有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已有30多萬名難民經地中海進入歐洲,超過去年總和,已達二戰後的最大規模 ,其中80%來自敘利亞。因為無論是哪個國家,一旦敞開大門,任由難民進入,都將造成國家的經濟動蕩。各國之間都在推諉扯皮,沒人敢接下這爛攤子。除此之外,民眾也分裂成排斥難民和主張接納的兩派,本國人與新來的難民群體也各自形成一股勢力。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閆謹:假如處理不當,可能激化各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影響團結,甚至造成一定的分裂。
  • 國際熱點 | 臉書關閉數十個緬甸社交媒體帳號,因其有「虛假行為」
    非洲開始進入無脊髓灰質炎倒計時>> 臉書關閉數十個緬甸社交媒體帳號,因其有「虛假行為」>> 歐洲的下一代足球明星閃耀在整個歐洲大陸>> 丹麥首相拒絕賣格陵蘭島,川普推遲丹麥訪問行程>> 「人們在躲藏」:由於難民拒絕,孟加拉國試圖遣返羅興亞人的努力受阻Pres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