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收拾廚房,看到冰箱冷藏室裡有不少雞蛋,不禁陷入了回憶,想起奶奶的蛋炒飯。念小學的時候,要下午上課,每天中午放學得回家吃飯。偶爾中午回來晚了,奶奶說:「時間緊,來不及做菜了,給你做頓蛋炒飯吧。」隨著一陣炒菜的聲音,端來的碗裡閃著油光的大米飯,裡面還夾雜著微黃的碎雞蛋。趁著熱深吸一口氣,濃鬱的香味讓我胃口大開。夾一口放進嘴裡,飯香與蛋香混合在一起,我也可以專門挑雞蛋來吃。一碗蛋炒飯,飯菜皆有,美味無比。如風捲殘雲,直到碗裡的蛋炒飯一點不剩地被我填進肚子。
偶爾,我也進廚房看奶奶怎麼做蛋炒飯。奶奶先在大勺裡放一定量的油,等油熱了,放進一些蔥花,爆出香味以後,倒進攪拌好的雞蛋,加入一些鹽,炒熟以後倒進米飯再炒一會兒,等到雞蛋和米飯混合在一起,就大功告成了。
儘管我喜歡蛋炒飯,但奶奶並不經常做。有時,我央求奶奶再做一頓蛋炒飯。奶奶總是和藹地說:「家裡雞蛋不多,油也不多。忍忍吧。」我只好有些失望地走到一邊。
後來我才發現,蛋炒飯只給我一個人吃,奶奶從來沒有動過一口。為了讓我多吃幾頓蛋炒飯,街上有賣小雞崽的,奶奶就買了幾隻。不辭辛苦,天天把揀來的白菜幫子剁碎,拌上玉米面餵雞。
現在,雞蛋和油敞開供應,隨處可見,蛋炒飯已不再稀罕。有時,炒飯時還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培根、胡蘿蔔等菜蔬讓蛋炒飯看上去更好看味美。
儘管奶奶已駕鶴西去,可回想起來,仍口有餘香,暖在心裡。
小小的一碗蛋炒飯,不僅見證了奶奶對我的愛,也見證了生活的變化。
文章來源於《撫順晚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