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人都愛吃帶魚
油炸的、清蒸的、紅燒的……
濱江沿海的我們對自己挑魚
還是有點自信的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據說有一批帶魚已經流入
而它們居然是化學藥品定製的
先來看看這段視頻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油炸帶魚會「開花」的視頻。視頻指出,這是因為帶魚浸泡了甲醛的關係。甲醛是致癌物,這可嚇壞了一些愛吃帶魚的網友。
那麼,浸泡過甲醛後的帶魚,經過油炸會爆裂「開花」是真的嗎?記者對此進行調查實驗。
實驗用到的材料有從正規渠道購買來的正常帶魚、一瓶福馬林(也就是甲醛溶液)、食用油以及廚具。
第一步,將買來的帶魚段隨機分成兩份;
第二步,在其中一份帶魚中,倒入少量福馬林,並浸泡5分鐘左右;
第三步,分別將正常帶魚和浸泡了甲醛的帶魚進行油炸。
實驗結果顯示,未浸泡甲醛的帶魚,經過高溫油炸一切正常,並未產生任何爆裂「開花」的情況。然而,浸泡了甲醛的帶魚,在下鍋後不久,就爆裂「開花」。
實驗對比圖
實驗顯示,帶魚油炸爆裂「開花」,確實與浸泡甲醛有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記者就此諮詢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
陳舜勝告訴記者,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型氣味的氣體。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馬林。
它有強烈的殺菌防腐的功能,故可用來浸制生物標本。
之所以浸了甲醛的帶魚會產生爆裂「開花」的情況,是因為甲醛能使帶魚蛋白質變性,魚肉會因此失去彈性與張力,變脆。
甲醛處理的時候,魚體內部與表面接觸的甲醛濃度不一樣,變性程度也不同,突然遇到高溫時收縮應力也不同,就會產生扭曲、爆裂,狀如「開花」。
市場上有沒有這種浸泡過甲醛的帶魚?陳舜勝認為,水產商一般是採用低溫的方法對帶魚進行保鮮,很有效、很方便,建議市民去正規菜場和超市購買帶魚。
專家指出正常的帶魚彈性較差,而浸泡過的帶魚彈性非常好;正常的帶魚用手按壓會有指印,而浸泡過的帶魚肉質很瓷實;當然也可以通過聞一聞看是否有刺激性氣味來辨別。
大家千萬不要圖一時便宜,
買之前先把魚彎曲一下
會彈直的就說明是加工過的魚
千萬不要購買!!!
你點一個
▍本文由栟茶古鎮公眾平臺責任小編安琪整理髮布
▍來源:南通爆料 平臺微信聯繫:ntty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