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從東京電力公司對核事故的處理現狀和廢堆目標來看,東電公司也好、日本政府也好,雙方面臨的棘手課題堆積如山。
按照日本政府與其達成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機組的廢爐作業進度表,2017年內才能確定如何取出融堆後的核燃料施工法,2018年能完成3號機組蓄水池內的燃料取出作業就已不錯,其他1、2號機組的取出作業最快也要2020年才能開始。因為按照進度要求,東京電力公司在2020年才能將核燃料池內的汙染水基本處理完畢,2021年開始1、2號機組核燃料取出作業。整個廢堆作業將在2040年至2050年完成。
而且,在當前高輻射的環境下,想要取出機組內溶堆後的核燃料需要開發可靠的新技術,否則處理人員一旦進入融堆室內接觸高劑量輻射會瞬間致死。
2017年2月,東京電力公司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進行了機器人調查,但由於技術和環境制約,沒能進入壓力容器的底部,機器人也因容器內損毀障礙物受阻無法回收,最後只好終止機器人搭載照相機的調查。
但本次調查也有收穫,那就是基本摸清了容器內的輻射水平,推測在每小時210貝克勒爾,壓力容器底部的輻射量推測在每小時650貝克勒爾,而且融堆後的核物質分布空間較為廣泛,給未來處理帶來巨大難題。
困擾東京電力公司的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制約,在日本政府債臺高築的趨勢下,能否順利注入高達21.5兆日元的賠償和處理費用也是嚴峻的現實問題。按照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達成的協議,處理費用中的精神補償和農作物損害賠償高達6兆日元,預想為2兆日元的核電站冷卻、汙染水處理和核燃料棒取出作業費用也一路狂奔達到8兆日元。其他汙染土壤的運輸、保管和設施建設費用今後也將一路飆升。
這些費用不僅成為東京電力公司業績恢復的巨大包袱,也是其無力負擔的沉重壓力,就是依靠日本政府的財力,也是捉襟見肘和力不從心。
迄今為止,東京電力公司為補償離家避難者、農戶和企業歇業等已支付了各種賠償6兆日元,未來,隨著「汙名效應」造成的出貨受限和銷售下滑還將不斷出現,相應賠償還會繼續增加,即使是瘦死的駱駝,能否承受這些不可準確預知的龐雜費用還是未知數。
有人猜測,為回籠相應投入,東京電力公司或只能將損失轉嫁給消費者。但是,按照現在每戶月增加18日元的計算,至少需要持續增加40年才有可能基本回收。如果費用再進一步赤字的話,東京電力公司似乎只剩下了轉嫁給國民負擔這樣單一的途徑。
不僅如此,現在東京電力公司還面對來自民眾的更大賠償壓力,一是民眾起訴東京電力公司的訴訟不斷增加,多數勝訴的可能性較大,筆筆如天文數字般的賠償將會隨著官司的起起落落讓東京電力公司坐臥不安。還有就是由於輻射導致的甲狀腺癌症病人不斷增多,也將成為再次壓倒該公司的另一根稻草。
按照日本政府從2013年開始進行的三輪甲狀腺檢查結果,事故當時對特定區域內18歲以下的38萬人進行了檢查,2013年第一輪檢查中有116人疑似甲狀腺癌,2014~2015年度的第二輪檢查中有69人,現在已確診患有癌症的達101人。
同時,在受災最重的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至今仍有12.3萬人背井離鄉、避難他處,有3.4萬人住在臨時安置房。
廢堆處理需要用錢,應對訴訟需要出錢,賠償病人必須拿錢,東京電力公司的重負還在後面,「因核而困」或將直接跳級至「因核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