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UNWTO旅遊可持續發展中國觀測點暑假監測活動,欲報從速!

2021-02-25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

  由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起,旨在推動全球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網絡(INSTO)」項目,選擇全球典型旅遊地進行旅遊影響監測,監測內容包括旅遊的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希望通過監測活動指導旅遊目的地科學發展,提高旅遊目的地的示範性地位,推動旅遊目的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自2006年開始,已經根據世界旅遊組織INSTO項目的指標與方法成功完成了中國陽朔2006-2008年的監測報告,得到世界旅遊組織的好評。2010年9月28日,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與中山大學(旅遊學院)籤署合作協議,成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Monitoring Center for UNWTO Sustainable Tourism Observatories,MCSTO,下簡稱「監測中心」),負責中國乃至將來的亞太地區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的管理與監測等技術工作,以保障監測工作持續、全面、有效地進行。

  自2005年起,已建成桂林陽朔、張家界、黃山、喀納斯、成都、河南(洛陽和焦作)、西雙版納和常熟共8個觀測點。監測中心每年招募中山大學學生志願者,在暑假期間到觀測點進行監測調研,完成中英文報告共50多份,總字數超過250萬。每年的暑期監測活動收集觀測點可持續旅遊的各項指標數據,對觀測點的旅遊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為觀測點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和指導,同時完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監測指標和方法。

相關焦點

  • 前瞻2060:可持續發展在中國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概念篇
    國際發展融資俱樂部(IDFC)發布的2014年報告中指出,綠色金融是由綠色能源與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氣候金融」和「其他環境目標」組成,具體指代金融投資流入可持續發展項目、環保產品和鼓勵發展可持續經濟政策等。
  • 2020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美麗中國·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會精彩回顧(一)
    2020年10月22日,作為2020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的重要環節, 「美麗中國: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暨新興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創新應用
  •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山東第九,其中這些領域表現突出
    12月1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簡稱「藍皮書」),該報告顯示,我國可持續發展狀況穩步改善,治理保護成效逐漸顯現。藍皮書對2019年我國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了數據驗證和系統分析,並對各省份及100座大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了排名。
  • 中國首位!曲靖23歲小夥當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
    23歲的柳濟琛是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
  • 直擊 中國極地旅遊論壇:關注獨特資源條件下的高端旅遊及相關業態
    中國極地旅遊論壇主要關注極地、海洋、沙漠、山地等獨特資源條件下的高端旅遊及相關業態,旨在促進和深化中國旅遊業及相關行業在該領域的交流、協調與合作,在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間搭建一個共享旅遊產業發展成果,共商旅遊經濟發展、環境生態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等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臺
  • 法國郵政計劃實現「零排放」 推動可持續發展
    10月30日消息,法國郵政集團及其子公司DPD集團正在尋求可持續發展,對此,法國郵政計劃實現郵政產品和服務以及電動投遞車隊的溫室氣體「零排放」,
  • 企業風採 | 推己及人踐行可持續發展 臺達獲「2019年度綠色發展企業」殊榮
    近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廣州舉行。臺達集團因長期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履行企業自主減碳承諾,並推己及人,引領利益相關方共同邁向低碳節能,獲頒「2019年度綠色發展企業」殊榮。
  • 活動預告 | 縮小城鄉差距,實現中國可持續增長
    會議平臺:MS Teams (欲參加會議,請點擊「閱讀原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施經濟改革,實現了經濟飛速發展,使超過8.5億人擺脫了絕對貧困。中國面臨保持可持續經濟增長的挑戰,需要解決城鄉地區之間的這一根本鴻溝。 羅斯高(Scott Rozelle)教授在過去四十年的研究幾乎完全集中在中國農村問題上。基於廣泛的實地研究,羅斯高教授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他與娜塔莉·黑爾(Nathalie Hell)共同出版了一本書——《看不見的中國:城鄉差距如何阻礙中國崛起》。
  • 聯合國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級研究所全額獎學金!
    歐洲科技圈, 是由來自歐洲各國在海外學習、工作、生活多年的精英人才創立的架在歐洲人才與中國之間的一座橋梁該可持續發展科學的博士項目時長為3年,旨在培養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科學領域關鍵研究人員的學者。該項目採用創新方法,通過納入全球變化研究,特別是與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有關的研究,對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有更好的理解。該計劃將為畢業生提供有關可持續性問題的全面、多學科知識,並加深他們對環境可持續性在解決與全球變化相關的當前問題中的作用的理解。
  • 論壇回顧丨2020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日上午九點三十分,「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線上成功召開。這是繼2018年以來成功舉辦的第三屆時尚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主題論壇。該論壇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主辦,邀請了來自美國、瑞典與中國的時尚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就時尚設計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 2017暑期絲綢之路可持續發展狀況獎學金項目選拔通知
    我校聯合香港理工大學將於今年暑期舉辦為期四周的暑期絲綢之路可持續發展狀況項目,旨在幫助同學了解可持續性及可持續性發展的概念,自然與社會經濟體系在地方
  • 新聞自由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聯合國大會於1993年12月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3日定為「世界新聞自由日」,自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全球有超過100個國家慶祝世界新聞自由日,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醒各國政府遵守承諾,推動新聞自由,同時提醒人們雖然新聞自由是基本的人權,並且該權利明確列入《世界人權宣言》,但在許多國家新聞自由仍然受到壓制、報導新聞之路並不自由:出版遭審查、書刊被查禁、新聞記者、編輯受到威脅、判刑入獄乃至謀殺。
  • 中國酒業協會十點播報(2017.06.01總第001期)
    >為推動保健酒行業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鼓勵企業嚴格生產經營行為,恪守以公眾健康為焦點的基本原則,努力為消費者生產品質優良的產品。中國酒業協會果露酒分會和保健酒聯盟決定聯合組織「歡伯獎」保健酒2017年年度最佳產品評選活動。
  • 【有一個比賽】SDGo可持續發展行動
    SDG 12:採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是指促進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建造可持續的基礎設施,以及讓所有人有機會獲得基本公共服務、從事綠色和體面的工作、改善生活質量。它的落實有助於實現總體發展規劃,減少未來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成本,加強經濟競爭力和減少貧困。
  • 【快訊】「可持續發展概念之母」獲頒終身成就獎
    此次活動吸引了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以及140多個國際組織代表的參與。多款新能源技術的最新產品紛紛在活動中亮相,以展示各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上的成就。由阿聯政府設立、每年評選一次的「扎耶德未來能源獎」在活動中舉行了頒獎典禮,對在可再生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個人、企業和學術機構進行表彰和獎勵。
  • 柔性的貼片:既可監測也可治療心臟疾病
    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心律不齊如果加以控制,很容易引起嚴重後果。心律不齊危害:心律不齊可使血液循環失常:當發生心律失常時,心房和心室收縮程序改變,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虛、胸悶、無力等症狀。
  • 最新流感疫情丨中國CDC:今年第5周,流感活動水平持續下降,甲型H1N1流感和B(Yamagata)系同為優勢毒株
    據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流感監測周報,2018年第5周,我國南北方流感活動水平持續下降,但流行水平仍然較高。目前,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平略高於北方省份。A型流感所佔比例持續增加,已經超過B型流感,呈現甲型H1N1流感和B(Yamagata)系同為優勢毒株,A(H3N2)亞型和B(Victoria)系以低水平共同流行的特點。
  • 每日一書|中國水處理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膜工業卷
    聲明:為了感謝廣大粉絲支持,每日一書活動是完全免費的,在後臺回復相關關鍵字
  • 如新集團公布履行可持續發展承諾的最新進展
    近日,如新集團表示:已按照2019年設定的目標,完成了針對20款如新暢銷產品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和優化。據統計,通過一系列環保上的努力,如新在2020年已節約至少16.5噸紙及21噸塑料。此外,公司正在積極履行「可持續發展」承諾,其中包括:2023年年底前,完成對全部產品的評估,力求產品環境影響力分值得到提高;並於2030年前確保所有包裝實現精簡化並回收,朝著可回收、可重複使用、可再生邁進。目前,全球範圍內生產的所有塑料中僅有9%得以回收,而如新將矢志不移地為減少自身碳足跡而不懈努力。